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粮食作物收获后,遇到连阴雨天气怎么办呢?我给大家介绍一种粮食低温烘干仓建设相使用方法,可为你烘干粮食服务。1.粮食低温烘干仓由炉灶、烘干仓体、风机等三部分组成,炉灶采用砖结构直接加热方式,仓体部分为砖、竹、木结构。谷床与保管室分开,屋顶应设排气窗口。2.炉灶外型尺寸为1370×870×1350毫米,炉膛高度0.9米,干燥面积20米~2,谷床高度0.95米,风机额定风量9310米~3,全风压48.3毫米水柱,转速2900转/分,配套动力2.2千瓦电机或3马力柴油机一台,燃料用无烟煤。3.湿粮入谷床前要清选干净,除去泥土、断碎茎秆等杂质。粮食装入谷床后,要保持粮层疏松透气,厚度均匀,切忌踩踏压实。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种苔麸播种机气流输送式排种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排种器、风送输种管、分配器和风机等关键部件组成。对排种器、风送输种管和分配器进行理论分析与设计,得到关键参数模型和理论值,完成风机选型,搭建了气流输送式排种系统试验平台。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以风送输种管进口风速和播种量为影响因素,以总排种量稳定性变异系数和各行排种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为响应指标,对气流输送式排种系统进行台架试验,运用Design-Expert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优工作参数组合:风速25.42m/s,播种量15kg/hm2。最优参数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各行排种量一致性变异系数4.96%,总排种量稳定性变系数0.98%,试验值与理论优化值相对误差小于4.2%,种子破损率0.12%,排种均匀性变异系数20.4%,满足标准和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用于MQ—600型气流辅助式喷杆弥雾机的轴流风机。根据气流辅助式喷杆弥雾机喷施作物冠层的末速度原则,确定风机的风量、风压和出流速度等参数;以此作为风机设计的依据,设计计算了轴流风机的比转数、轮毂比、外径、叶片各截面气流全压分布等关键参数,进行了风机叶片选型、叶片各截面处弦长和叶片数量计算。并对风机驱动系统进行了设计。根据设计结果加工了物理样机,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风机转速1473r/min时,风助风筒出口风速32.1m/s, 出口风下方0.5m处风速8.6m/s,风机性能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考虑仓壁弹性的粮食钢筒仓侧压力系数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长冰 《中国农机化》2006,1(3):82-83,92
分析比较了各国筒仓设计规范及有关文献推荐的筒仓侧压力系数,发现有的偏小,比实测值偏小28%;有的偏大,接近超压系数。这些系数均未考虑仓壁的弹性,本文通过对贮料、仓壁微元体进行受力分析,得出一侧压力系数,该系数与贮料泊松比、贮料仓壁相对刚度系ξ数有关。常用金属板筒仓ξ在0.01 ̄0.2之间变化,因此考虑粮食钢筒仓的仓壁弹性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果园多风管风送喷雾机风量调控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大多数果园风送喷雾机多通过控制风机转速或出风口截面积调整风量,依据果树冠层特征实时变量调控风量的相关研究较少,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果树冠层特征实时调整风量的单风机多风管旁路调风技术。分析对比了节流调风和旁路调风两方案风速调节能力和风场风速空间变化特性,旁路调风结构风速与蝶阀开度线性变化关系更明显,利于风量及风速的控制,因而选择旁路调风方案。该方案基于果树分割冠层层数设置相应数量的扇形出风口,构建了基于果树分割冠层特征的蝶阀开度模型,并依据该模型计算各出风口处蝶阀的理论开度,结合PID变量调控技术控制蝶阀实现各出风口风量实时调控进行变量喷雾。选择普通风送喷雾、自动对靶变量喷雾和变风量喷雾3种模式,以雾滴沉积量和药液飘逸损失为指标,对3种作业模式进行喷雾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普通风送喷雾模式下农药飘移量及地面流失量最大;变风量喷雾表面冠层的沉积量比自动对靶风送喷雾模式提高了17.3%,变异系数降低了10.29个百分点,且果树冠层下、果树间的地面沉积量分别降低了26.1%和40.7%,飘移量相比于其他2种喷雾模式分别降低了69.9%和50.9%。  相似文献   

6.
为优化统收式采棉机风送系统设计并确定其主要工作参数,在分析其结构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以风速、风压、风量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化设计、参数研究及试验分析,确定了物料(棉花、杂质)与结构设计和风送参数之间的关系,解决了输送过程中的堵塞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表明,确定输送风速25m/s时输送通畅,无堵塞现象.同时,着重对风送系统进行研究和优化,从理论基础上推动我国自主产权的统收式采棉机的研究进度.  相似文献   

7.
风机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植保机械、谷物收获机械、烘干机械等都离不开风机。农业机械中应用的风机因有特殊要求,一般与国家标准系列的风机在风压、风量等参数上不可能正好相同,所以大多数风机都需采用计算方法来设计。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气送式高速玉米精量排种器的工作性能,设计了3种结构类型的导流涡轮,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 CFD)方法模拟仿真与理论分析得出,导流涡轮可有效提高排种器内部空气的流动性,增大外圈型孔处空气流速流量,增大压覆作用力,且具有较大迎风角和具备曲线结构的导流涡轮C具有较好的扰动性和导流性,效果最佳。为了获得安装有导流涡轮C排种器的最佳性能参数,以工作速度、种子喂入量和气送风压为试验因素,以合格指数、漏播指数和重播指数为试验指标进行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并应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和响应曲面分析,得到了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关系。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确定最佳参数组合为:工作速度为9.8km/h、种子喂入量为1.8kg/min、气送风压为8kPa。此时,排种器合格指数最高,其性能指标为合格指数91.32%、漏播指数2.83%、重播指数5.85%。对优化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试验,在相同条件下与未安装导流涡轮的排种器进行对比表明,安装导流涡轮可以有效提高排种器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9.
水田侧深施肥田间试验受插秧作业季短、作业性能不稳定等多种因素影响,而传统室内土槽无法进行风送式水田施肥试验,设计了一种可进行风送水田施肥排肥参数检测的试验台。试验台主要由机械部分、测控部分、风送排肥部分和软件部分组成。综合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多传感器技术和液压传动技术模拟水田工况,实现风送排肥过程中风压、风速等参数实时采集和显示,可灵活控制排肥轮转速和转停频率。试验台性能验证试验表明,试验台行进速度可在0~1.62m/s内调节,误差1.5%;输肥气流速度在0~30m/s之间,满足风送排肥需求;排肥系统最大排肥变异系数为5.79%,施肥效果良好。对该试验台进行侧深施肥系统测试,结果表明,对施肥均匀性变异系数的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排肥轮转速、台车前进速度、风机风速。试验台能够在实验室环境进行风送式水田施肥机构参数检测,缩短了水田风送施肥关键部件的研发周期,为实现水田施肥智能控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针对宽幅、高速播种作业中缺少与播种机相匹配、油菜及小麦兼用、稳定排种的气送式集排器分配装置的生产实际问题,设计了一种可实现24行排种的穹顶状分配装置。阐述了穹顶状分配装置的工作原理,确定了分配装置穹顶状曲面方程及关键参数间的关系,分析了输送气流及分配装置结构对种子速度的影响。通过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应用DEM-CFD气固耦合仿真,分析了穹顶状上弧板所处球体半径、导流隔板长度、导种口高度对分配装置各行排量一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穹顶状上弧板所处球体半径为245mm、导流隔板长度为20mm、导种口高度为20.5mm时,油菜及小麦种子各行排量一致性较优;在较优参数组合下,穹顶状分配装置内可有效实现种子与输送气流的二次混合,油菜、小麦种子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分别为4.96%、3.82%。利用智能种植机械测试平台进行了较优参数组合下穹顶状分配装置排种性能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气送式集排器供种装置转速为20~50r/min时,油菜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低于5%、单行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低于5.3%,小麦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低于3.9%、单行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低于4.9%,破损率均不高于0.05%,满足油菜及小麦排种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玉米联合收获机排杂装置的构造及工作原理。通过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分析排杂辊单元结构形式、排杂辊线速度、压送器线速度及压送器与排杂辊间距对排杂装置性能指标的影响,优化出最佳工作参数组合。试验结果表明,排杂辊的结构形式对排杂装置的性能指标影响显著。通过试验结果分析,确定出最佳优化方案:排杂辊结构为a型,排杂辊线速度为1.90m/s,压送器线速度为2.5m/s,压送器与排杂辊间距为30mm。提出了对排杂辊结构形式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果园风送式喷雾机喷幅及整体施药效果,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五指式喷筒。通过CFD仿真模拟对五指式喷筒内部的流场进行数值分析,对不同风机转速下喷筒进出口风速和Z=0截面上速度、压力展开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风机3个转速下(1 450、1 080、960r/min),喷筒进口风量随风机转速的增大随之增加;各个转速下喷筒进出口流量差值很小,从而确定仿真结果可靠;五指式喷筒各个出风口风量相等;五指式的喷筒中气流出现紊流的区域较小,风速分布均匀,五指式喷筒内部压强分布均匀,各出风口之间变异较小。减少了风机能量损失,扩大喷雾机喷幅,满足了果园风送喷雾机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稻谷的石墨烯低温远红外干燥特性及其对稻谷干燥品质的影响,以辐射温度、排粮流量和除湿风量为影响因素,以整精米率和应力裂纹指数增值为评价指标,用自制的循环式石墨烯低温远红外干燥机进行稻谷干燥试验,通过BBD(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分析了低温远红外干燥对稻谷干燥品质的影响以及工艺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影响稻谷干燥特性和品质的最主要因素是辐射温度,其次是排粮流量和除湿风量。随着辐射温度的升高,稻谷干燥速率和应力裂纹指数增值逐步增大,整精米率则逐步降低。与同温度的热风干燥相比,石墨烯低温远红外干燥平均干燥速率和干燥品质均有显著提高。经优化后,稻谷最佳石墨烯低温远红外干燥工艺条件为:辐射温度43℃、排粮流量4kg/min、除湿风量193m3/h,此时应力裂纹指数增值为9,整精米率为79.75%,稻谷干燥品质最佳。这说明利用石墨烯低温远红外干燥稻谷,可以明显提高干燥速率并改善稻谷干燥品质。  相似文献   

14.
针对4FY—0.8B型生物质固化燃料成型车输送系统中,标准式旋风分离器占用空间大和输送管道等输送部件输送不通畅的问题,分析生物质原料颗粒在气力输送过程中不同风量对输送效率的影响,设计并改进其输送系统的结构和参数。通过试验仪器测定生物质原料的基本物理特性参数,验证生物质原料气力输送的基本条件;基于风机风量理论分析及试验验证,最终确定最佳风量以及分离器等其他输送部件及参数。其结果为最佳风量为700m3/h左右时,生物质固化燃料成型车输送系统的输送效果最佳;生物质固化燃料成型车输送系统中分离器的设计尺寸为筒体直径350mm、总高1 130mm;钢制输料管直径为160mm;配备功率2.2kW的离心风机,提供1 264m3/h的风量,3.596kPa的压力;配备功率为0.75kW关风机,容积为4L/r。  相似文献   

15.
组合振动导苗筒式移栽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2ZB型组合振动导苗筒式移栽机总体结构、送苗机构及田间试验情况。移栽机采用水平旋转式送苗机构和装配式苗杯,操作方便,效率高,提高了不同规格钵苗的适应性。试验表明,设计的2ZB型组合振动导苗筒式移栽机栽直率大于95%,漏栽率小于1%,栽植深度均匀,覆土稳定,满足纸筒钵苗移栽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6.
安全贮粮,防止害虫,除用化学药品外,还可用沼气。 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成份是甲烷,平均含量为55%~70%;其次是二氧化碳平均含量28%~34%;还有微量的氧气、一氧化碳和硫化氢。沼气中的氧气极其微少平均含量仅为0.27%。甲烷、二氧化碳、氢气是单纯性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是化学窒息性气体。当这些气体数量增多,浓度升高后,就会形成一种窒息环境。向贮粮坛罐或密封粮仓内输入沼气,排出空气,降低坛罐仓内氧化含量,使沼气在密闭环境中停留一定时间,贮粮坛罐、密封粮仓内的害虫因缺氧而窒息死亡,从而达到安全贮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丰收后的粮食在贮藏过程中由于缺乏现代化粮贮设备,致使粮食在贮藏过程中损失率达到3%以上,全国1a贮藏过程中损失的粮食超200多亿kg,导致粮食在贮藏过程中的损失主要有鼠害、虫蛀和霉变等因素。据调查,山东省集体贮粮一般用仓库或钢筋混凝土筒仓,家庭存粮一船用大缸、土囤等。由于设备简陋,防鼠、防雨性能极差,而且难以管理,谷物在贮存过程中损失严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农机研究所和博大新技术应用研究所吸收国内外先进粮仓的经验,研制生产出新型金属钢板仓。与较先进的钢筋混凝土筒仓相比,金属钢板仓具有以下优点:①贮粮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由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农机研究所和博大技术应用研究所研制生产。该设备吸收了国内外先进粮仓的经验,它与钢筋混凝土筒仓相比,具有以下优点:①贮粮效果好。钢筋混凝土筒仓在防雨水渗漏方面不十分令人满意,粮食极易受潮发霉,而金属钢板仓可以很方便地控制温度和湿度,防止粮食变质;②投资少。金属钢板仓重量只有混凝土筒仓的1/10~1/6,对基础要求低。贮存同样容积的粮食,总投资只有混凝土筒仓的50%;③使用方便。金属钢板仓配上提升机可以自动装粮,因其下部为锥底,有控制开关,故卸粮也非常方便;④使用寿命长。金属钢板仓…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机械式大豆排种器高速播种质量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独立分充式大豆双排毛刷高速精量排种器,采用双排种盘结构增加型孔数量,独立分充避免种群积压互扰,实现高速精量排种作业。通过理论分析,明确了充种、投种性能的影响因素,并确定了型孔与导流槽相关参数。以作业速度、型孔倾角、导流槽倾角为试验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大豆株距为8cm、排种器作业速度为9km/h时,较优组合为型孔倾角54°、导流槽倾角39°,此时合格指数为95.5%,漏播指数为2.0%,株距变异系数为13.1%。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作业速度为8~12km/h时,独立分充式排种器合格指数比常规毛刷式排种器至少提升1.3个百分点,漏播指数至少减少0.8个百分点,株距变异系数至少减少2个百分点。窄行密植农艺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在作业速度8~12km/h的条件下,独立分充式排种器合格指数达到90.1%,漏播指数不高于4.6%,株距变异系数不大于20.1%,窄行密植种植农艺适应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油菜机械离心式集排器分种机构种子流分配不均导致各行排量一致性较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Bezier曲线模型的旋转盘式精量集排器。阐述了集排器的工作原理,利用Bezier曲线切矢性及无曲率突变特性构建了其分种装置导叶曲线参数方程,建立种子在旋转盘上的力学模型,确定了影响分种性能的关键结构参数及范围。运用EDEM离散元仿真软件开展了导叶各结构参数对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影响的二次正交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导叶入口角、导叶出口角、导叶叶片数及导叶包角,且较优参数组合为导叶入口角36°、出口角26°、包角55°、叶片数8。基于较优参数组合开展集排器在不同转速下的排种性能台架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集排器可根据播量需求适应不同转速范围,当转速为60~100 r/min时,油菜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低于3.9%、单行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低于4.6%、破损率低于0.5%。田间试验表明,机组作业速度为4.15 km/h时,油菜各行植株分布一致性变异系数低于14%,满足油菜播种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