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化密闭富士苹果园不同间伐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8年生富士苹果密闭园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间伐方法,探究出乔化密植富士苹果园最优的改造措施。隔株间伐效果最好,其冠下透光率、叶绿素含量、着色指数、优质果率、整齐度都极显著其他处理,腐烂病发生率也极小,是提质增效的最佳间伐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国过去苹果种植基本上是以乔化密植为主,树形多采用三主枝疏散分层形、纺锤形或主干形等树形,由于进入盛果期后存在严重的光照郁闭问题,造成果园产量低、品质差。目前有大量的乔化密植苹果园通过缩冠间伐和开心改造将原有树改为开心形,这种树形主干高,树冠一层,枝、叶、果都能充分着光,彻底解决了乔化密植果园的光照郁闭问题。  相似文献   

3.
徐明举 《果农之友》2014,(12):11-12
山东省是苹果栽培生产大省,苹果园面积有400多万亩,现有果园中有60%以上是20世纪80年末90年代初发展的,当时普遍采取的是乔化密植或者矮化中间砧栽培的模式,进入盛果期后很多果园管理配套措施没有跟进,该计划间伐的农户一看结果了就舍不得间伐,该疏除的没有疏除,导致了果园郁闭情况的发生。各地不少苹果园是枝满树,树满园,密不透风,光照恶化,结果部位外移,树体过高过大,品质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4.
<正>渭北乔化红富士苹果园大多栽植于上世纪90年代初,砧木多为新疆野苹果,栽植密度3 m×3~4 m。这些乔化红富士苹果树经过近20年生长,树体高大(有的高达4 m以上),树冠郁闭(透光率不足18%),病虫害严重,优果率低于40%。不少园虽然实施了大改形,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2008年开始,笔者跟踪调查了淳化县苹果园间伐技术应用情况与效果,现针对间伐后的果园管理提一些配套技术实施建议。1处理残根土壤1)清理间伐树根。为了便于清理被间伐树的树  相似文献   

5.
苹果树八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改密度太大。科学问伐、降低果园密度是大改形最关键的技术措施之一,是有效解决果园光照的前提和基础。新建矮化苹果园667m^2栽66~83株,乔化苹果园栽55~66株。对过去栽110株以上的苹果园.要在保证授粉树比例不变情况下,按照隔l挖1或隔2挖l的方法,在株间间伐。一次间伐难度大的苹果园,可考虑确定“永久株”和“临时株”,逐年间伐。在具体操作中,应优先间伐病树,同时要适时间伐品种差、挂果不好以及树形不正的树。逐步达到适宜密度。  相似文献   

6.
一改密度太大.科学问伐、降低果园密度是大改形最关键的技术措施之一,是有效解决果园光照的前提和基础.新建矮化苹果园667 m.栽66~83株,乔化苹果园栽55~66株.对过去栽110株以上的苹果园,要在保证授粉树比例不变情况下,按照隔1挖1或隔2挖1的方法,在株间间伐.一次间伐难度大的苹果园,可考虑确定"永久株"和"临时株",逐年间伐.在具体操作中,应优先间伐病树,同时要适时间伐品种差、挂果不好以及树形不正的树,逐步达到适宜密度.  相似文献   

7.
苹果产业发达国家矮化苹果栽培比例均在95%以上。陕西白水县苹果总面积3.2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60.8%,苹果园基本采用乔化栽植,严重制约苹果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加之果园逐步老龄衰退,产业面临持续发展新问题。近年来,群众在栽植新园时,多数仍盲目购买乔化苗木和不规范建园。2007年春,笔者对白水县新建的133.3hm^2矮化苹果示范样板园进行了全面调查总结,旨在为今后大面积发展矮化苹果园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乔化富士苹果园在进入盛果期后,枝量迅速增多,易形成园内郁闭,造成通风透光不好,病虫害发生率增高,果实品质不好,产量不高。及时进行果园改造,既是顺应规律,也是势在必行。现将甘肃静宁产区近年在生产实践中总结的富士苹果密闭园改造经验归纳如下,供果农朋友们参考。1改造对象乔化富士苹果园亩栽40株及以上,树龄12年生以上,亩枝条总量8万以上;园内郁闭,树冠交错,通风透光不好;成花不良,结果部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面积苹果园进入盛果期,不少乔化果园的树冠郁闭问题日渐突出。在以往的研究中,通过树形改造,我们课题组已经将不少10~20年生的乔化大龄果园改造成了开心形果园,为乔化果园的优质生产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然而,对于我国目前苹果生产上普遍存在的纺锤形果园,如何解决其树冠郁闭、枝组老化等问题,值得研究。近年来,我们以纺锤形苹果树骨干枝的交替更新为突破口,通过逐年疏枝,实现了枝组更新与层间透光的同步发展,形成了疏散纺锤形苹果树形,有效地缓解了乔化纺锤形苹果园树冠郁闭、枝量过多的问题,并明显提高了果实品质,目前…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有苹果园3000多万亩,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果树树种。绝大部分苹果园都是乔化密植栽培,普遍存在光照郁闭、产量低、品质差的问题。通过开心形改造可以彻底解决苹果光照郁闭问题,提高苹果的产量和品质,目前这项技术已在我国很多苹果主产区得到了推广应用。进行改造的果农都收到了当年改造当年增产增收的良好效果,很多果农亩增收1万~2万多元。但是在改造过程中有些地方出现了一些偏差:有的改造过快,影响树势;有  相似文献   

11.
苹果密闭园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山东目前绝大多数乔砧密植苹果成龄园的郁闭状况进行研究,确定了密闭苹果园改造的群体目标参数和个体(植株)目标参数,制定出解决苹果园密闭问题的配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在当前栽植密度下,乔化富士苹果园在进入盛果期之后,枝量迅速增多,形成园内郁闭,通风透光不好,病虫害发生率增高,果实品质不好产量不高。进行改造势在必行,改造方法直接影响果树结果年限。现将静宁县近些年来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密闭园改造的经验,归纳几个要点,特作介绍。1改造对象乔化富士苹果园每667m~2栽密度40株及以上,树龄12年生以上,每667m~2枝条总量8万枝以上。园内郁闭,  相似文献   

13.
王玮  袁秀娟 《河北果树》2022,(3):29-30+33
<正>矮化密植苹果园和乔化短枝形苹果园,是近年发展较快的苹果密植栽培模式。密植果园具有结果早、树体较小、易管理、高产优质等特点。但生产中仍存在栽植不规范、投肥不足、果树长势较弱,果实病虫害及秋季果树落叶早等问题,导致单果个小、果园产能不足、果品商品率低,制约着果品产业健康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苹果栽培的新趋势苹果栽培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而长期以来一直是采用乔化砧稀植,但是近二十多年来利用矮化砧和乔砧密植栽培苹果已成为世界各国果树发展的总趋势。欧美各国在苹果生产上已大量推广应用矮化砧密植栽培。西德新建的苹果园全为矮化砧苹果树;法国矮化砧苹果占80~90%;荷兰占82%;保加利亚目前已基本实现苹果矮化或半矮化栽培;波兰矮化砧苹果园虽然只占20%,但计划近年内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苹果矮化砧木发展缓慢的原因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苹果园95%以上为乔化栽培,常造成树冠大、园子密、光照差、成花少,对苹果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而且管理成本较高,一般管理667m2果  相似文献   

16.
山东苹果密闭园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苹果产区密闭园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山东省存在3种类型的密闭园(乔化密植型、矮砧密植型、矮化密植型)。分析了密闭园的主要表现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提出了密闭园改造的必要性及6项改造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7.
乔化密植红富士苹果园改造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陇东黄土高原区15年生乔化密植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间伐、提干、落头3种处理树体光合特性、花芽量、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间伐、提干、落头3种处理均能提高红富士苹果树的光合效率、产量和果实品质,其中隔株间伐处理效果最好;行株距为4m×3m,盛果期干高100~110cm,落头高度230~280cm,每667m2枝量8.5万条是成龄乔砧红富士苹果比较理想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礼泉县是闻名全国的苹果主产县,苹果生产起步早,规模大,栽培模式以乔化密植栽培为主,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随着树龄的增大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乔化密植栽培模式已逐渐呈现出弊端。主要是果园郁闭,通风透光差,果个小,着色差,产量低,病虫害严重,田间管理(如喷药、套袋、施肥等)极为不便,费工费时,效益低下。为了促进苹果由产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保证持续健康发展,对乔化密植园进行了高光效果园改造,采用间伐、改形等措施把密植园改造为高光效园。2~3年后667 m2产量稳定在3500 kg左右,且果农田间管理方便,效益大幅提升。建设高光效果园是提高果实品质的必由之路,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2007~ 2012年聊城市栽植的7482hm2苹果园的栽培面积、砧木类型和品种结构进行调研,结果表明,以乔化砧苹果栽培为主,占总面积的96.4%,乔化砧以八棱海棠为主,占乔化砧面积的97.77%,这与八棱海棠抗盐碱有密切关系.矮化砧苹果以M26做中间砧、八棱海棠作基砧为主.矮化自根砧M9T337苹果自2012年栽培以来表现尚可,需要进一步深入观察.  相似文献   

20.
陕西渭北的乔化红富士苹果园,大多栽植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选用的砧木多为新疆野苹果,栽植密度为3m×(3~4)m。这些乔化红富士苹果树经过近20年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