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以‘宫藤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无袋栽培与套袋栽培对果实品质及农药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袋栽培苹果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维生素C、糖酸比、锌、铁、锰、钙等高于套袋苹果,无袋果实综合品质及营养价值好于套袋果实。无袋果实与套袋果实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无袋栽培具有明显低成本、省力化优势。综合考虑果品品质、农药残留、生产成本等因素,在具备相应技术条件的地区可逐步试验推广苹果无袋栽培。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影响渭北红富士苹果着色不良的因素为气象、栽培管理、土、肥、水,提出了促进渭北红富士苹果着色的主要措施:选择易着色品种、巧灌水、合理施肥、正确套袋与除袋、合理修剪、进行人工辅助增色等。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当前富士苹果套袋栽培所面临的农村劳动力缺乏、老龄化问题和生产成本上升、果实品质下降等实际问题,以天水"花牛"苹果无袋栽培为范例,分析了富士苹果套袋技术的应用背景与套袋栽培的优劣势、国内外苹果套袋栽培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在我国实行无袋栽培的可行性;指出无袋栽培将是我国苹果产业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并提出无袋栽培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红将军苹果为试材,进行套袋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套各类型的双层袋均可显著改善果实外观品质,但套单层袋对改善红将军果实的外观品质影响不大.建议在鲁中山区进行红将军苹果套袋栽培时,选用双层袋.  相似文献   

5.
2013年10月29~30日,对山东省莒县苹果无袋栽培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莒县苹果无袋栽培面积约占总栽培面积的50%,各品种的不套袋苹果的外观品质均低于套袋苹果,着色指数降低15.4%~15.6%,光洁度指数低73.2%~88.3%;不套袋苹果的内在品质明显高于套袋苹果,单果重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3.2% ~4.3%,果实去皮硬度高5.1%~5.7%,可滴定酸含量低0~ 19.0%,糖酸比高4.3%~28.6%;富士不套袋果每666.7m2比套纸袋果成本节省1705元,国光不套袋果比套塑膜袋果节省770元,而植保成本高200~600元,售价略低.综合衡量诸因素,苹果套袋栽培经济效益仍高于不套袋栽培,每666.7m2套纸袋富士高1695元,套膜袋国光高3130元.  相似文献   

6.
不同品系和光照对套袋苹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研究了红富士在山东省不同地区、不同品系间套袋果果实品质的差异,以及光照条件对套袋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红富士(品系)果实品质的差异主要在于果皮花青苷含量,遗传因素和气候(特别是光照)条件是影响套袋红富士(品系)果实品质的两大制约因素。提出了苹果套袋栽培容易被忽视的配套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渭北红富士苹果着色不良的因素,主要受气象、栽培管理、土肥水管理3个方面影响,提出了促进渭北红富士苹果着色的主要措施:选择易着色品种、少量多次灌水、合理施肥、选用好果袋和适时除袋、合理修剪、人工辅助增色等.  相似文献   

8.
<正>营口市现有苹果栽培面积2.63万hm2,年产30.5万t,主要分布在大石桥市东部山区和盖州市中东部丘陵地区,以‘红富士'‘寒富'‘国光'‘金冠'等为主。实施苹果套袋项目前,少数苹果生产乡镇主要以套报纸袋、塑料袋和单层袋等简易袋为主,其套袋管理粗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富士苹果主要是套袋栽培,套袋技术具有避免农药和粉尘附着等优点,但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力,且影响品质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受到质疑。因此,本文提出了富士苹果无袋栽培技术,与套袋技术相比,阐述了无袋栽培技术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入了日本红富士苹果。该品种以果大、色泽艳丽、甜酸适度、风味极佳等明显优势迅速取代了小国光等传统栽培品种,成为第一大主栽品种。目前威海红富士面积已占苹果总面积的85%。90年代初以前,威海富士苹果全部实行无袋栽培。1992年起,威海率先在国内进行了富士苹果套袋试验和生产。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果袋对‘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选择优质纸袋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我们联合南京农业大学以‘富士’苹果为试材,选用塑膜袋和11种不同纸质的果袋对果实进行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作对照,研究不同纸质果袋对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纸袋破损率不同,套袋对‘富士’苹果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有一定的影响。综合比较,D、E两种纸袋对提高‘富士’苹果的外观品质效果较好,其次是A、B、C三种纸袋,塑膜袋(由于透光)对改善‘富士’苹果的外观品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苹果无公害和标准化生产的要求,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介绍了招远市栽培红富士、嘎拉等品种无公害套袋栽培的技术,包括土肥水管理、授粉、疏果、套袋、脱袋、采收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3.
红富士苹果以其鲜亮的外观、独有的风味、较长的耐贮性,几十年来在市场上一直深受消费者的亲睐,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栽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苹果品种,也是我国苹果主栽品种,为我国果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给果农带来了很好的效益.但去年我国大部果区红富士在成熟期出现了严重的上色慢、上色差现象,脱袋后一周,甚至半个月都不见上色,直到采收全红果率仅30%~50%,平均单果着色度为40%,严重影响了果品质量,影响了商品率,降低了套袋果的增值作用,挫伤了果农积极性.据我们调查综合分析认为:去年红富士上色慢上色差除栽培管理因素外,主要是由去年苹果成熟期高温少雨的气候特点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不同采收时间和套袋与否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当地确定‘红富士’苹果的最佳采收时间和推行无袋化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西南冷凉高地苹果主产区云南省昭通地区的‘红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理生化分析方法,对不同采收时间及果实套袋与否的样品进行了果实成熟度、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水分含量、固酸比等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各个样品之间的品质差异。【结果】(1)套袋果实固酸比低于不套袋果实,不套袋果实内在品质、风味均优于套袋果实。(2)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采收时间越晚,果实风味越佳。9月中旬为‘红富士’苹果可采成熟时期,10月上旬为果实的可食成熟时期,10月中旬为果实的生理成熟时期。(3)各个时期,套袋与不套袋‘红富士’苹果均有较好的内在品质,内在品质指标均能达到国家《鲜苹果》质量标准,酸甜适度,属于苹果中的优质果品。(4)各个采收时间的套袋果实成熟期比不套袋果实成熟期均提前1周左右。(5)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采收的果实,平均固酸比和糖酸比分别达到56.1和54.5,普遍具有糖心现象,内在理化指标组合及口感风味最佳,是昭通‘红富士’苹果鲜食果实的最佳采收时间。【结论】套袋与不套袋‘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均较好,没有差异。从生产成本、环境污染、自然生态角度考虑,在该地区可以逐步取消苹果套袋。生理成熟期以后的一定时间范围内,在低纬度、高海拔冷凉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红富士’糖心苹果品质极好。  相似文献   

15.
套袋栽培是目前生产优质苹果的措施之一 ,由于部分果农对套袋技术掌握不够 ,导致套袋苹果品质不高 ,优质果率较低。为正确给苹果套袋 ,现将苹果套袋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选用优质果袋 果袋质量直接影响套袋苹果的质量 ,有的果袋由于透水、透气性差 ,粘合剂中的添加剂不符合要求 ,果袋的抗水能力差 ,造成套袋苹果果面产生锈斑。选用有商标和生产厂家的果袋 ,将果袋放入水中浸泡后再用手搓 ,如果果袋不破碎、内袋不脱色 ,说明其抗水性良好。(2 )严格疏花疏果 在花序分离期疏除部分花序 ,谢花后半个月左右开始疏果 ,保留果形端正、发育…  相似文献   

16.
不同时期除袋对果实有显著影响,总结了不同时期除袋对不同品种的苹果、梨、葡萄等果实外观品质、内在品质的影响,以及不同除袋时期对套袋果病果率及贮运性的影响,以供广大栽培者根据当地套袋情况适期除袋,提高果实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金冠苹果为试材,进行套袋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套袋可显著提高果实的外观品质,使锈果率、果锈指数和果点密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不同类型的双层袋对金冠果实的内在品质影响不一,总体较对照有所下降.泰安套袋栽培金冠苹果,以选择台果牌双层袋为好.  相似文献   

18.
南朝鲜果树栽培面积据1990年统计,总计14万ha,其中苹果4.7万ha,柑桔1.8万ha,柿0.8万ha,其它还有李、杏和猕猴桃等。苹果品种约有150余个。富士栽培面积最大,占67%,津轻占10%,乔纳金占5%;新红星等元帅系品种,由于不耐贮藏,现在已很少栽培。富士除满足国内市场需要外,还大量出口,每年创汇2000多万美元。为提高富士着色度,幼果期实行套两层低袋,采前40天和5天分两次除去。为解决套袋费工和降低成本,目前已培育不用套袋而上色好的杂交单系(富士×红玉)。苹果砧木以采用M26作中间砧为主,占90%以上,中间砧长度25~40cm,采用深栽(品种接口齐地面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运用套袋技术生产高档红富士苹果已成为大趋势,但是生产中普遍存在商品果率低的问题。笔者从1995年开始,对影响套袋红富士苹果商品果率的因素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调查,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 影响商品果率的因素1998年在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8年生的6.7hm2盐碱地红富士苹果园中进行试验,该园片为东西行向,株距3m,行距4m。纺锤形树体,生长状况较好。采用日本小林株式会社生产的双层苹果袋。按照1998年广州高档红富士苹果收购标准(上色面积达到2/3以上,果形周正,无病虫伤和机械伤,单果直径80mm…  相似文献   

20.
在陕西长武进行了红盖露苹果无袋化栽培示范,并对红盖露苹果套袋和不套袋两种栽培模式下的果实质量、产量及效益进行了比较,调查结果表明,不套袋红盖露苹果品质好于套袋果,产量、效益均比套袋果有所提高。今后,在生产中可推广红盖露品种不套袋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