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砂质土壤上,灌溉量是影响酿酒葡萄长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掌握滴灌量对酿酒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以6年生"蛇龙珠"酿酒葡萄品种为试材,设置滴灌处理T1、T2、T3、T4分别为3 000、4 500、6 000、7 500m3/hm2,以传统沟灌(13 500m3/hm2)为对照,测定和分析了各处理对砂质土壤酿酒葡萄光合特征、长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水滴灌(T2)和胁迫滴灌(T1)下葡萄长势最差,其次为传统沟灌(CK)和大水滴灌(T4),生长指标最旺盛的为适水滴灌(T3);酿酒葡萄光合特征日变化规律基本相似,各指标大小顺序均为T3T4T2CKT1;葡萄产量高低与葡萄长势呈正相关,随着滴灌量增加,葡萄含糖量降低,传统沟灌(CK)含糖量最低;砂质土壤上适水滴灌(T3)6 000m3/hm2的滴灌量既能维持酿酒葡萄的健康生长,而且能达到高产的情况下品质不降低。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葡萄生产与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统计,2000年世界葡萄种植面积为754.6万hm^2,产量为6242.6万t,世界葡萄的78%用于酿酒,其余则用于鲜食、制干及其他非酒精产品。葡萄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世界水果总面积和总产量的15.9%和13.7%,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欧洲的葡萄种植面积最大,1999年达502万hm^2,占世界葡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平度市现有葡萄种植面积o.8万hm^2。产量1.2亿kg,其中鲜食葡萄0.7万hm^2,产量1亿kg,分别占葡萄总面积、总产量的87%和83%,酿酒葡萄0.1万hm^2,产量0.2亿k,分别占葡萄总面积、总产量的13%和17%。平度市葡萄主要分布在两个区域:一是以大泽山镇为主的鲜食葡萄栽培区,包括店子、长乐、大田、祝沟等镇,以玫瑰香、泽香、巨峰、金手指、维多利亚、红地球、摩尔多瓦等为主。二是以马戈庄镇为主的酿造葡萄栽培区,包括明村、张舍等镇,以赤霞珠、薏斯林、品丽珠、北醇、公酿等为主。  相似文献   

4.
我们分别于 1997年和 1999年 2次赴意大利地中海农学院 (Bari)学习 ,其间 ,对意大利葡萄生产情况进行了考察 ,现简介如下。1 葡萄主产区2 0 0 0年意大利葡萄总产量为 973.2万 t,占当年世界葡萄总产量 6 2 4 2 .6万 t的 15 .5 9% ,居世界第一位 ,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产量分别为 15 7.0万 t和 816 .2万 t。意大利鲜食葡萄的栽培主要集中在其中南部的波哥利亚 (Puglia)、西西里 (Sicilia)、阿布佐(Abruzzo)、拉齐奥 (L azio)、巴西利卡塔 (Basilicata)、撒丁岛 (Sardegna)和卡拉布利亚 (Calabria) 7个地区 ,其产量之和占意大利鲜食葡萄总产…  相似文献   

5.
新疆南疆地区沙土地种植薄皮核桃,水肥不合理树叶易出现黄褐化症状。沙土地采用滴灌比漫灌每年节水9930m3/hm2,但用滴灌水分向下移动距离较深,水分水平方向移动有限,每次灌水在水平方向土壤润湿面积达60%~75%,从而导致核桃树吸收根对土壤养分的单位吸收面积相对减少(从树的生育期观察不缺水);而漫灌区每次灌水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可以最大程度的提供核桃树吸收根所需的水分、养分。故沙土滴灌区核桃树黄褐化症状大于漫灌区。沙土漫灌区有10%黄褐化症状,说明土壤中某些元素已达到临界值或缺乏,初步判断影响薄皮核桃树叶黄褐化症状的主要原因是镁、铁、铜、锌,在沙土地除了加大有机肥的投入外,还应重视对镁、铁、铜、锌的投入。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鲜食葡萄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山东省鲜食葡萄产业现状山东省是我国葡萄主产区之一,栽培面积大,栽培历史悠久。2018年全省鲜食葡萄栽培面积约2.67万hm2,占全省水果总量的6.3%,占全国葡萄总量的5.4%,居全国第5位。区域布局可以分为胶东半岛产区、胶莱平原产区、鲁中南产区、鲁西南——鲁西北平原产区。胶  相似文献   

7.
以邢台县"红富士"苹果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地果园的养分投入类型和投入量、灌溉方式和灌溉量以及产量进行调研,评价其水肥投入水平,并基于Boundary line分析法,探索该地区苹果园最高产量下的最佳养分施用量,以期明确邢台县苹果园水肥投入现状及最高产量水平下最佳养分投入量。结果表明:邢台县苹果园无机肥投入量较高,有机肥投入不足,无机肥N、P_2O5、K_2O平均投入量分别为825、460、692kg·hm~(-2),有机肥仅为177、138、100kg·hm~(-2);有机肥施用率较低,仅占调查总数的27.35%,且施用种类繁多,鸡粪、羊粪及商品有机肥三者总计占比达95.61%。灌溉方式以漫灌、沟灌为主,二者合计占比达93.70%,滴灌仅为6.30%;生长季内灌溉次数多为3~4次;与滴灌相比,漫灌和沟灌单次灌水量分别多用140%、100%。Boundary line模型分析显示,邢台县苹果园最高产量水平下N、P_2O5、K_2O投入量分别为616.50、371.90、553.10kg·hm~(-2),对产量的贡献分别为28.00%、17.60%、22.60%。总之,邢台县苹果园养分投入量较高,轻有机重无机,肥料投入种类繁多,漫灌和沟灌为其主要灌溉方式,水资源浪费严重。  相似文献   

8.
营口市鲅鱼圈区熊岳镇火山村山前的6年生'巨峰'葡萄园,占地面积0.47 hm2,2005年、2006年葡萄裂果均较重,88%的果穗出现裂果,每666.7 m2葡萄收入不到5000元.2007年将其中的0.3 hm2葡萄园改大水漫灌为沟灌,仅23%葡萄果穗出现裂果,每666.7 m2产值达8240元,比同果园大水漫灌的(72%葡萄果穗出现裂果)多卖2210元.……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 ,我国葡萄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种植面积增长较慢 ,如 1 995年为 1 5 .3万 hm2 ,只占水果总面积的 1 .9% ;产量为 1 74万 t(吨 ) ,约占水果总产量的 4.1 %。二是品种结构不合理 ,世界上 80 %的葡萄用于酿酒、制干、制汁 ,鲜食只占 2 0 %左右 ;而我国恰恰相反 ,鲜食葡萄约占葡萄总面积的 80 % ,加工的约占 2 0 % ,加之优良品种更新速度慢 ,不同成熟期品种搭配不合理 ,效益差。三是栽培方式单一 ,葡萄鲜果供应期短 ,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针对葡萄产业的特点 ,近年来品种结构不断调整 ,栽培方式进行了改进 ,以下对其进行综合评…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设施蔬菜水肥高效利用模式,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水肥管理方式对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荐滴灌模式处理的番茄植株粗壮,茎粗比常规畦灌模式、常规滴灌模式分别增加14.71%、2.24%;果实品质明显改善,VC含量比常规畦灌模式、常规滴灌模式分别增加22.76%、13.60%,可溶性总糖含量分别增加7.29%、5.10%,糖酸比分别提高25.16%、20.03%;节水节肥效果显著,比常规畦灌模式、常规滴灌模式分别节水52.38%、25.00%,节肥46.67%、31.03%;产量与常规滴灌模式相近,比常规畦灌模式增产5.38%;经济效益明显,比常规畦灌模式、常规滴灌模式分别增收28.87%、9.98%。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迅猛,2019年我国葡萄酒消费量180万吨,居世界第五位。我国也是重要的葡萄酒生产国,年产葡萄酒83万吨,葡萄种植面积85万公顷,其中酿酒葡萄约占12%(OVI统计)。酿酒葡萄不同于鲜食葡萄和制干葡萄,酿酒葡萄果粒小、果皮厚、含糖量高,我国现广泛种植的酿酒葡萄品种有赤霞珠、美乐、蛇龙珠、品丽珠、霞多丽等。酿酒葡萄相比于鲜食葡萄对气候及土壤的要求更加严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保护地黄瓜膜下沟灌、膜下滴灌和普通沟灌3种不同的灌溉方式对黄瓜产量、病虫害发生状况及室内环境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沟灌和膜下滴灌方式分别比普通沟灌的室内湿度低3.8%~4.9%和3.3%~6.1%,昼夜温差分别达1.5~2.3℃和1.6~2.6℃,土壤温度相对较高。膜下沟灌和膜下滴灌方式黄瓜霜霉病和白粉病的发生率和病情指数比普通沟灌低,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以番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水肥管理对设施番茄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在提高番茄产量、节水、节肥、省工方面优势明显。番茄的产量得到保障和增加,增产16.22%;水分利用率提高了33.21%,节水率为21.89%,节省用肥39.50%,省工达12.20%;滴灌施肥比漫灌施肥明显降低大棚内的空气湿度;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滴灌施肥农药用量减少21.05%。  相似文献   

14.
2010年美国葡萄产量为690万t,比2009年下降6%。其中,加州葡萄产量620万t,其他葡萄主产区为华盛顿州和纽约州。与其他用途的葡萄相比,鲜食葡萄仅占葡萄总量的小部分。2010年鲜食葡萄产量仅96,5万t.产值4.9亿美元。最大的鲜食葡萄产区在加州,产量95.6万t。  相似文献   

15.
近20年来葡萄栽培面积在我国迅速增加,优良品种葡萄售价高、经济效益好。我国葡萄生产中需要适应性强、品质优良的鲜食品种,为满足生产需要,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葡萄育种课题组和昌黎县金田苗术有限公司以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葡萄鲜食新品种为目标,开展葡萄杂交育种工作,并选育出葡萄晚熟鲜食新品种金田0608。  相似文献   

16.
2012~2016年,我区已发展改造篱架酿酒葡萄和棚架鲜食葡萄单蔓倾斜式水平龙干树形(又称厂字形)葡萄3000hm2,全园推行标准化管理,达到品质优、早成熟,避免初霜期危害的优点。667m2葡萄按产品需求不同产量可达600~1000kg,使果品达到各品种特有的外观等级标准,满足市场对果品品质的要求,实现优质、高效、低耗的栽培模式,促进鲜食、酿酒葡萄原料品质的提升和种植户节本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以农大602辣椒为试材,利用张力计控制辣椒灌溉时期与灌溉量,分别研究膜下滴灌、膜上沟灌和膜下沟灌3种灌溉方式对日光温室辣椒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全生育期耗水量最少,辣椒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最高,水分生产效率较膜上沟灌、膜下沟灌分别提高2.04kg·m-3和1.81kg·m-3。综合耗水量、产量等因素,膜下滴灌是秋冬茬日光温室辣椒生产适宜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18.
以农大602辣椒为试材,利用张力计控制辣椒灌溉时期与灌溉量,分别研究膜下滴灌、膜上沟灌和膜下沟灌3种灌溉方式对日光温室辣椒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全生育期耗水量最少,辣椒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最高,水分生产效率较膜上沟灌、膜下沟灌分别提高2.04 kg·m-3和1.81kg·m-3.综合耗水量、产量等因素,膜下滴灌是秋冬茬日光温室辣椒生产适宜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19.
以富士、嘎拉和凉香苹果为试材,研究了起垄覆膜沟灌、树盘埋罐渗灌和树盘漫灌对成龄苹果树体生长发育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树盘漫灌相比,起垄覆膜沟灌和树盘埋罐渗灌极显著增大了初生叶面积,对每花序叶片数无明显影响;显著减小了新梢长度,增大了春梢长度,对新梢粗度、单株新梢数、秋梢长度和二次发育枝占单株新梢数比例没有明显影响;极显著增大了成熟叶片的叶面积、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树盘埋罐渗灌明显增加了根系的数量,且以直径〈2mm根增加量最多;起垄覆膜沟灌果品产量最高,树盘埋罐渗灌(埋4个罐和3个罐)和树盘漫灌较低,树盘埋罐渗灌(埋2个罐)最低,但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起垄覆膜沟灌和树盘埋罐渗灌果实品质总体上优于树盘漫灌。  相似文献   

20.
不同施肥模式对“赤霞珠”葡萄品质及土壤氮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赤霞珠"葡萄为试材,采用小区试验,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酿酒葡萄主产区,设置农民传统、当地推荐、高产高效和再高产高效4个不同施肥模式处理进行连续3年试验,研究各处理模式对"赤霞珠"葡萄品质及土壤氮素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2012年连续3年高产高效处理的"赤霞珠"产量达到33 285kg/hm2,高于农民传统32 680kg/hm2,增产1.85%;2010—2012年不同处理下"赤霞珠"的品质在千粒重、pH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其中高产高效处理千粒重为1 351.71g最高,高于农民传统1 208.70g,增重11.83%;2010—2012年平均氮肥偏生产力高产高效处理为36.90kg/kg,显著高于农民传统的22.28kg/kg;2010—2012年4个处理在硝态氮分布趋势上表现一致,其中高产高效处理0~100cm硝态氮残留量为516.42kg/hm2,显著低于农民传统727.98kg/hm2;2010—2012年在节本增效方面,其它3个处理与农民传统相比节本增效依次为1 789、4 696、5 506元/hm2。该试验研究推荐的高产高效处理模式为最佳养分管理模式,其施肥量对指导当地的酿酒葡萄生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保证产量的同时增加了收益,降低了施肥带来的环境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