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大白’秋海棠是由大围山秋海棠和大王秋海棠的白花类型‘白王’秋海棠杂交F1 选育而成,根茎类、无地上茎, 叶大型, 全缘, 常被浅白色或紫红色斑, 花多、鲜红色。‘健绿’秋海棠由厚叶秋海棠和掌叶秋海棠杂交F1 选育而成, 常绿草本, 直立茎粗壮, 长势旺盛, 抗白粉病, 叶大型、绿色、浅裂, 花红色艳丽, 宜室内栽培观赏。‘美女’秋海棠为掌叶秋海棠和愉悦秋海棠的杂交F1 白斑叶个体, 根茎类,直立茎较细, 叶中型、浅裂、被白色斑点, 较抗白粉病。‘中大’秋海棠为中华秋海棠和大王秋海棠杂交F1 培育而成, 根茎类、具直立茎, 叶中型、表面具心形白带斑。  相似文献   

2.
<正>帝王海棠又名蟆叶秋海棠、毛叶秋海棠,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草本植物。帝王海棠叶片大,形似象耳,色彩异常丰富,四季如新,是秋海棠中栽培最普遍的观叶种类。盆栽帝王海棠是较好的室内  相似文献   

3.
 ‘昆明鸟’秋海棠系由大王秋海棠和掌叶秋海棠杂交F1 选育而成, 常有多节短茎, 叶浅裂、被浅白斑, 直立性较强, 抗倒伏, 抗白粉病, 具较高的观赏价值。‘康儿’秋海棠由大王秋海棠和长翅秋海棠杂交F1 选育而成, 常有1~3 节花茎, 叶大型、浅裂, 长势旺盛, 抗白粉病极强, 适宜栽培观赏。‘白雪’秋海棠为野外发现的自然杂交新品种, 通过研究证实其为变色秋海棠和掌叶秋海棠的杂交F1 代个体, 为根茎类秋海棠, 无地上茎或地上茎不明显, 叶片中型、被毛、浅裂且密被白色斑点, 十分美丽, 对白粉病有较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4.
 ‘白王’秋海棠由大王秋海棠的白花类型选育而成, 叶片浅绿色、被白斑, 花白色、较大, 果实绿色。 ‘银珠’秋海棠为掌叶秋海棠的变异类型, 与原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叶片被有稳定的银白色串珠状斑点, 花较小, 色略浅。 ‘热带女’秋海棠由野生斜升秋海棠中发现的少数变异类型选育而成, 叶片绿色、被白斑, 花粉红色或白色, 重在观叶。  相似文献   

5.
管开云  李景秀  李宏哲  马宏 《园艺学报》2006,33(5):1171-1171
 秋海棠新品种‘香皇后’ (厚壁秋海棠×大香秋海棠) 、‘厚角’ (角果秋海棠×厚壁秋海棠) 、‘芳菲’ (厚壁秋海棠×厚叶秋海棠) 、‘苁茎’ (角果秋海棠×红毛香花秋海棠) 均通过有性杂交从其后代群体中选择培育而成。这是国内首次培育出花具香味的秋海棠新品种。新品种株型好, 是一类既可观叶又可观花的室内草本观赏花卉。  相似文献   

6.
 秋海棠‘紫叶’ (刺毛红孩儿×变色秋海棠) 、‘紫柄’ (厚壁秋海棠×变色秋海棠) 和‘大裂’ (刺毛红孩儿ב白王’秋海棠) 3个新品种均通过有性杂交从其后代中选育而成。3个新品种株型好, 叶片色彩艳丽, 是既可观叶又可观花的室内草本观赏花卉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秋海棠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原产南美州及亚洲热带,共有1000余种,我国约有130种,分布于南部和西南部。[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李万方 《花卉》2009,(11):23-23
银星秋海棠(Begonia argenteo-guffaf)是秋海棠科秋海棠属的多年生亚灌木状草sg ,茎直立。  相似文献   

9.
四季秋海棠的繁殖和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四季秋海棠别名瓜子海棠,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四季海棠为须根类秋海棠,茎基部半木质化多须根,在适宜条件下保持常绿。四季秋海棠原产巴西,不耐寒,喜温暖稍荫湿的环境和湿润的土壤,切忌夏季阳光直射。花白色或粉红色,雄花大,雌花较小,雌雄同株,花期长,常年开花。因其四季有花,且花朵繁茂,所以是良好的盆栽花卉,也可作春季花坛布置。  相似文献   

10.
《西南园艺》2012,(4):10-10
铁十字秋海棠又名马蹄秋海棠、刺毛秋海棠,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多年生草本,原产墨西哥,喜凉爽、湿润、半阴环境,不耐寒。(1)上盆小苗装盆时,先在盆底放入2~3cm厚的粗粒基质或者陶粒作为滤水层,  相似文献   

11.
秋海棠     
陈花 《花卉》2012,(10):12-12
秋海棠属秋海棠科秋海棠属草本植物,原产热带。秋海棠花美叶亦艳,色彩神秘。苏东坡咏海棠诗中的名句“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烧银烛照红妆”,将海棠的娇柔、尽态极妍写活。  相似文献   

12.
在秋海棠属(Begonia)植物的大家族中,除了繁花似锦的匹季秋海棠类、竹节秋海棠类和花美色艳的块茎秋海棠类、冬花秋海棠类以外,还有就是以观叶著称的蟆叶秋海棠和根茎秋海棠类。它们的花并不起眼,而别致的叶形、多形的叶色更甚于其花,用它来装饰家居,可起到赏心悦目的效果,常让人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13.
‘灿绿’秋海棠,以‘白王’秋海棠为母本,‘光灿’秋海棠为父本杂交后从F1代群体中选育而成。‘银娇’秋海棠,以厚叶秋海棠为母本,‘白王’秋海棠为父本杂交,从F2代群体中选育而成。两个品种均叶片色彩鲜艳,株形好,适宜室内观叶观花。  相似文献   

14.
邰雁眉 《现代园艺》2014,(22):63-63
文章探讨秋海棠类栽培技术,对秋海棠植物的栽培特性、观赏性状以及形态特征进行简要分析,同时对秋海棠在江西园林中的应用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田代科  李景秀等 《园艺学报》2001,28(2):186-187,I004
‘昆明鸟’秋海棠系由大王秋海棠和掌叶秋海棠杂交F1选育而成,常有多节短茎,叶浅型、被浅白斑,直立性较强,抗倒伏,抗白粉病,具较高的观赏价值。‘康儿’秋海棠由大王秋海棠和长翅秋海棠杂交F1选育而成,常用1-3节花茎,叶大型、浅裂,长势旺盛,抗白粉病极强,适宜栽培观赏。‘白雪’秋海棠为野外发现的自然杂交新品种,通过研究证实其为变色秋海棠和掌叶秋海棠的杂交F1代个体,为根茎类秋海棠,无地上茎或地上茎不明显,叶片中型、被毛、浅裂且密被白色斑点,十分美丽,对白粉病有较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16.
黄扬  邓涛  唐文秀 《园艺学报》2022,(S2):201-202
秋海棠新品种‘花脸’是从一口血秋海棠(Begoniapicturata)×巴马秋海棠(Begonia bamaensis)的F1代群体中选出的。叶片宽卵形或近圆形,叶面被不规则白绿色斑纹。栽培适应性较强,冬春季开花,花被片粉红色。  相似文献   

17.
铣十字秋海棠又名毛叶秋海棠、马蹄秋海棠,林型矮小叶从横卧土中的根茎上长出,叶片阔大,淡绿色,布满皱纹和绿色茸毛,镶嵌着紫褐色状不规则十字的斑块。  相似文献   

18.
四季秋海棠与球根秋海棠远缘杂种———樱桃海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粉红色的四季秋海棠为母本与红色的球根秋海棠进行远缘杂交, 获得了F1代杂种。由F1代中筛选出了3个高度重瓣、花朵如串串樱桃垂吊的樱桃海棠品系。其花朵硕大、色彩艳丽, 既有母本适应性强、花期长、繁殖栽培容易和不易倒伏等特性, 又因根茎部明显膨大,增强了抗寒性。  相似文献   

19.
贵州亚热带地区野生秋海棠种质资源及其生境类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贵州亚热带地区有野生秋海棠19 种(含新记录种) , 其中1 种仅分布于黔北, 1种仅分布于黔东北, 4 种仅分布于黔东南, 8 种仅分布于黔南。其生境类型可分为灌丛湿地型、森林湿地型和阴湿岩石型, 以阴湿岩石型的种类较多。其按用途可分为观赏型和兼用型,以观赏型种类占多数。粗喙秋海棠、截裂秋海棠、美丽秋海棠、光叶秋海棠和小秋海棠5种处于濒危状态。  相似文献   

20.
黄扬  邓涛  唐文秀  高洋洋 《园艺学报》2022,(S1):123-124
秋海棠新品种‘涟漪’是从巴马秋海棠(Begonia bamaensis)×龙虎山秋海棠(B. umbraculifolia)的F1代群体中选出的。栽培适应性较强,生长旺盛。叶片大,宽卵形或近圆形,叶面皱纹沿叶脉凹凸明显,沿主脉具白色斑点。冬春季开花,花被片粉红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