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邱忠义 《现代园艺》2014,(14):50-50
贞丰县位于黔西南州中部,国土面积1511.9km2,平均海拔1145.4m,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年平均气温16.6℃。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影响,年降雨量在1000~1400mm,无霜期260~340天。  相似文献   

2.
重庆位于东经105°17’~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面积8.24万km^2。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年降雨量1000~1400mm,春夏、秋冬之交夜雨甚多。年均温18℃左右,夏季平均气温27~29℃,最高温38~40℃,冬季平均气温6~8℃,  相似文献   

3.
藤稔葡萄是由日本田青木一先生以井川682与先锋杂交而成,属欧美杂交种,穗重500~1000g,平均粒重15~17g。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由浙江引人。由于在生长、结果期雨水多,湿度大,病害严重,特别是花期连阴雨,座果率低,单性结实多,品质不佳,管理难,2002年我们进行了大棚栽培试验。结果表现为成熟期提早、病害减少、产量稳定、品质好。  相似文献   

4.
张莹 《山西果树》2009,(3):48-48
蒙自小红枣系地方名特优品种。味甜,品质好。深受市民欢迎。主要分布在蒙白海拔1000-1400m、年均温17.8℃~19.3℃的地方,其适应性较强.在微酸、中性偏碱的土壤均能种植。现将其主要性状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果农参考。1主要性状蒙自小红枣树形半圆头形,半开张,长势中等。枣头直或微曲.节间长5.2cm,枣股脱落性结果枝2~8条.平均长25cm。每枣吊有叶片7~16片,  相似文献   

5.
王田利 《果农之友》2012,(12):30-31
新义村是静宁县雷大乡的一个山区小村.全村685人,有耕地2600多亩,自从2004年发展果树以来,走出了一条以果致富的好路子.种植业效益大幅提升,目前全村种植苹果1800亩,2011年全村挂果面积1400多亩,果品收入700多万元,人均果品收入超过1万,2012年预计果品收入可达1000万元,人均果品收入将超过1.5万元。  相似文献   

6.
国营弥勒东风农场隶属云南农垦总局,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州北部的弥勒县境内,农场海拔1400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987.5mm,相对湿度69.5%,年平均气温17.3℃,年平均日照2079.2小时,年均无霜期349天,适合高山葡萄栽植。现种植各种鲜食、酿酒葡萄1000hm^2,其中无核白鸡心(青提)近66.67hm2,因该品种是无核品种,膨果期如不用外源激素处理,  相似文献   

7.
陕西洛南县位于秦岭南麓,海拔在1000米以上,月平均气温11℃左右。气候特点是:春季增温快,秋季降温也怏,年降雨量仅600~800毫米。南方气温高、湿度大,香菇室外栽培发展迅速,而北方(特别是西北)不仅气温低且干旱,在室外栽培香菇难推广。  相似文献   

8.
李小荣  王连生  石江 《蔬菜》2005,(8):16-17
丽水市地处浙江省西南部山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春季回暖早,具有明显的山地立体气候。年平均气温11.5~18.3℃,平均年日照1712~1825h。无霜期180~280d,年降水量1400~2275mm。生态环境优越,号称“浙江绿谷”。丽水的菜农利用这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发展长豇豆生产。自1998年开始,长豇豆种植面积超过667hm^2,  相似文献   

9.
青海乐都紫皮独头大蒜其外形为圆锥形,紫皮,蒜瓣大,直径2.5~3.5cm,营养丰富,辛辣浓香,每667m^2产量1000~1800kg,比分瓣蒜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总结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0.
高玉堂 《食用菌》2005,27(1):16-17
张北县地处河北省坝上地区,属内蒙古高原的南缘,是著名的口蘑产区之一。该区平均海拔1400m左右,年平均气温2.6℃,6~9月为无霜期,7月份平均气温23.5℃,雨季集中在7~8月,年降水量400mm左右,夏季短热,昼夜温差大,是典型的大陆季风气候。由于该地区气候上的差异,产菇期与全国各蘑菇产区形成鲜明互补,鲜菇畅销京、津、大同、张家口等大中城市,再加上粪草资源充足,价格低廉,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菇农的种菇积极性很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实地调查结果表明:野生绿菇每年6~9月份大量出菇.其间林间土壤温度为19~24.5℃.含水量为54%~68.5%,近地空气温度为20.5~25.5℃.相对湿度615%~94.5%.绿菇在8~40年生的马尾松林中都可大量出菇并正常地生长发育,林分结构通常以马尾松为主.郁闭度50%~80%.下层灌木为稀疏壳斗科植物.草本层为稀疏茅草或蕨类。土壤腐殖质及落叶层的厚度对子实体的发生影响不明显.但土壤pH值一般要求在4.5~64之间.综合分析认为温度、湿度、光照、土壤pH是影响绿菇子实体生长的4大关键因素。其它生境因子,如坡向,坡度.坡住等是通过影响这些关键因素而间接地影响绿菇子实体的分布及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调节空气湿度。塑料棚室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与气温的变化呈负相关,温度高湿度小,温度低湿度大。棚室夜间气温较低,空气相对湿度可达85%一100%,白天气温较高,湿度一般可在60%~70%。若棚室湿度过大,尤其是在前期不能开棚放风的情况下,常造成果树花期花粉粘滞,扩散困难,影响坐果。果树开花期应保持空气湿度60%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3.
保护地黄瓜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生态防治研究黄仲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研究所)保护地黄瓜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灰霉病、黑星病、炭疽病、角斑病等。由于湿度大,近年来这些病害发生越来越严重,轻者减产10~20%,重者达30%以上。为此,1992年~1995年,...  相似文献   

14.
李梅 《中国果菜》2004,(6):39-39
甜梦1号 早中熟.腰鼓形,甜度16%,节间长18~22cm.茎粗4~5cm,茎色紫红,蜡粉自行脱落。芽卵圆形,较小.顶端未达生长带.叶鞘白色,出苗率高,分蘖力强.长势挺拔.但苗期生长慢,应重施提苗肥。蔗茎实心多汁、甜脆囊口.耐寒性强,丰产潜力大,667m^2。有效茎4500~5000根.产量可达1000kg。  相似文献   

15.
华琼 《蔬菜》2000,(5):21-21
西瓜的整个生育过程中,常常出现多种病害,严重影响西瓜的正常生长和产量的提高。其中最为常见的西瓜病害有猝倒病、枯萎病、疫病、炭疽病4大病害。现分别介绍如下。一、猝倒病1.症状 此病是西瓜苗期的主要病害。苗期根颈部呈水浸状病斑,而后病部变褐,幼苗近地面处明显缢缩而倒伏。土壤温度低、湿度大时有利病菌的生长与繁殖,所以一般夜晚凉爽、白天光照不足、苗床湿度大时发病严重。2.药剂防治 发现此病,可用波尔多液喷施,波尔多液前期用半量式,后期用等量式,也可选用绿乳铜乳油600~800倍液喷雾。或用1:500倍敌…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酒泉市位于河西走廊西端,气候寒冷,干旱,昼夜温差大,光照强,属于大陆性荒漠气候,很适宜林果产业。酒泉市肃州区现有经济林面积6533hm^2,梨占4467hm^2,其中锦丰梨1400hm^2、苹果梨1533hm^2、早酥梨1000hm^2。近年来,由于栽培管理技术落后、病虫害严重,导致果品质量下降,使得梨在全区经济收人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少。2001年,我们从新疆引进库尔勒香梨高接,改造低产梨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日前。笔者从安徽省砀山县农委获悉,今年砀山县晚熟富士苹果减产量大,据统计,全县富士苹果较去年减产1360t多.是近10年来减产幅度最大的一年。据果树专家调查分析.今年砀山县富士苹果大幅度减产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去年6—9月连续60多天的阴雨天气,果园积水时间较长、湿度大、光照差,致使苹果褐斑病大发生,  相似文献   

18.
金针菜俗称黄花菜。易栽培,好管理,经济效益高。一般每1000平方米可收获花棒170~210公斤,价值1400~1500元。采用切根分芽繁殖法,具有繁殖快、成本低、成活率高、花期早、花蕾多的特点。主要技术措施是:  相似文献   

19.
<正>葛是新兴的淀粉类作物,合理应用"葛——玉米"高效模式技术,一般667m2产鲜葛2000kg,最高达3760kg,按当地保守价0.6~0.7元/kg计算,产值1000~1400元,净利1000元;玉米667m2产鲜棒量650kg,按鲜食价产值可达700~900元,按饲料价产值  相似文献   

20.
忻州市果业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 自然条件 忻州市位于山西省北中部,以山地、丘陵居多。年平均气温在4.3℃-9.2℃之间。全年日照时数2600-3000h(小时),≥10℃的积温在3500℃左右。无霜期平川区为150-170d(天),丘陵高原区为120~160d(天),山区多在70-130d(天)。全市各地降水量随地形区域及海拔高度不同而差异较大,平川年降水量为400~500mm,山区为500~1000mm。降水主要集中在7、8、9月份,且多暴雨,降水年际变化大,平均变率为3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