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通过对泉州市沿海地区甘薯主栽区土壤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值较偏酸,有机质含量低,pH值<6.5占83.6%,有机质<10g/kg占53.4%;氮素钾素缺乏严重,全氮<0.6g/kg占56.8%;碱解氮<100mg/kg占88.4%,速效钾<50mg/kg占75.4%;磷素丰富,有效磷>20mg/kg占52.4%。变异系数中,有效P、速效K明显大于有机质、全N、碱解N。  相似文献   

2.
多功能微生物制剂对农田栽参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多功能微生物制剂的不同施用方法、不同施入水平对农田栽参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作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多功能微生物制剂对土壤养分状况改良效果明显,同时可以分解转化农田栽参土壤的有机质、全量NPK的含量,多功能微生物制剂作基肥施入和激活后作基肥施入土壤中有机质、全N、全P的含量均随施入量增加而降低,其中微生物制剂激活后以150 g/m2作基肥施入后有机质、全N和全P含量最低,分别为17.68 g/kg,1.63 g/kg、0.39 g/kg,对全K影响不显著;微生物制剂对人参土壤速效NPK含量都有提高,其中微生物制剂直接作基肥以150 g/m2施入时,对土壤中速效NPK含量作用显著,含量分别为18.77 mg/kg、98.02 mg/kg和1420.29 mg/kg,而且与对照及其它处理的不同水平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多功能微生物制剂能够改善农田栽参土壤养分状况,合理的施用量和施用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养分供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都江堰猕猴桃主产区果园土壤肥力状况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全面了解都江堰猕猴桃主产区果园土壤肥力状况以及科学评价土壤环境质量,以该地区处于盛产期的9个果园为研究对象,分析果园表层土壤的pH、有机质以及有效态的N、P、K含量。结果显示:土壤明显偏酸性;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为充足,70.7%的土壤样本有机质含量超过了30 g/kg;79.3%的土壤样品碱解N含量超过120 mg/kg,仅有4.8%的土壤样品碱解N表现缺乏;18.3%的土壤样本速效P含量表现缺乏,仅有8.5%的土壤样品缺乏K素。从整体上看,果园的土壤pH和有机质空间变异较小,而有效P和有效K分布不均衡。此外,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都江堰猕猴桃主产区果园的土壤环境质量不容乐观,56.1%土壤样本的pH<5.5,在猕猴桃适宜生长范围pH 5.5~7.0的样本数只有32.9%。76.9%的土壤样品碱解N含量超过了150 mg/kg;62.2%的土壤样品速效P含量超过了50 mg/kg。因此,需要及时提高果园土壤养分管理水平,建议适当调整施肥策略,根据果树生长需肥规律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避免果园施肥造成的面源污染和土壤环境质量恶化。  相似文献   

4.
宁乡县植烟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为查明宁乡县植烟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对宁乡县9个产烟乡镇的154个土壤样品的主要理化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县植烟土壤平均pH 5.79,有机质43.60 g/kg,碱解氮174.38 mg/kg,速效磷19.38 mg/kg,速效钾87.81 mg/kg,交换性镁1.36 cmol/kg,有效硼0.40 mg/kg,有效锌1.74 mg/kg,有效硫28.35 mg/kg。全县植烟土壤pH和有效锌、有效硼、交换性镁含量适宜;有机质、碱解氮含量较高;部分乡镇有效硫、速效磷含量偏高,速效钾供应明显不足。不同植烟乡镇土壤肥力特征有较大的差异。提出降氮、控磷硫、增钾、适当补施微肥的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1材料与方法1.1地点试验地点:曲阜市良种场。土壤潮褐土,耕层土壤质地中壤。土壤肥沃,耕作层土壤营养含量:有机质1.4%、全氮0.120%、全磷0.101%、速效N104mg/kg、速效纯P16.1mg/kg、速效钾112mg/kg。平原井灌区,轮灌周期5d。前茬作物:小麦,产量水平10 500kg/hm2。1.2处理玉米氮肥用量试验设9个处理,尿素用量不同。处理1:0.4kg;处理2:0.8kg;处理3:1.2kg;处理4:1.6kg;处理5:2.0kg;处理6:2.4kg;处理7:2.8kg;处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云南省旱地小麦的氮磷钾养分丰缺指标,推荐小麦种植合理的施肥量,根据近10年来在云南省开展的旱地小麦肥料试验,分析土壤有效氮磷钾养分含量与小麦相对产量之间的相关性,以缺素区与当地最佳施肥区小麦相对产量>90%,75%~90%,60%~75%和<60%为标准,将对应的土壤速效养分分别划分为高、中等、低和极低等级,建立小麦养分丰缺指标,并推荐施肥量。结果显示,云南旱地小麦种植土壤的碱解N、有效P和速效K平均值分别为145.3、26.6和143.0 mg/kg,三者变异均较大。当小麦种植土壤碱解N高(>175 mg/kg)、中等(155~175 mg/kg)、低(125~155 mg/kg)和极低(<125 mg/kg)时推荐施N量分别为:25~45、45~115、115~185、185~210 kg/hm2;种植土壤有效P高(>30 mg/kg)、中等(15~30 mg/kg)和低(<15 mg/kg)时推荐施P2O5量为:15~30、30~75、75~110 kg/hm2;种植土壤速效K高(>145 mg/kg)、中等(85~145 mg/kg)和低(<85 mg/kg)时推荐施K2O量为:15~30、30~75 和75~110 kg/hm2。本研究结果可以作为云南省旱地小麦种植合理施肥量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施肥对苜蓿阿尔冈金鲜草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建植高产优质苜蓿草地提供科学依据,2003年在内蒙古西辽河平原灰色草甸土上,采用"3414"二次回归最优设计试验方案,研究N、P、K肥配施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阿尔冈金当年鲜草产量和茜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N 3.37 kg/hm2,施P2O5 55.61 kg/hm2,施K20 256.63 kg/hm2时可获得鲜草最高产量77 944 kg/hm2.14个处理组合中,初花期以处理8(N2P2K0)、处理10(N2P2K3)粗蛋白的含量高;初花期的粗纤维含量小于25.O%的处理组合是处理7(N2P3K2)、处理8(N2P2K0),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1];初花期粗灰分含量处理8(N2P2K0)最低;此项研究可为通辽地区种植阿尔冈金提供合理的施肥方案.在增产的基础上获得优质牧草.  相似文献   

8.
福建南平植烟土壤主要养分特征及生产对策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摘要:2005年采集了福建南平烟区有代表性的植烟土壤样品159个,并进行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南平烟区土壤质地以粘壤土、壤土和砂壤土为主;与以往研究相比,土壤pH值有所上升,平均5.59±0.31,仅有38.99%的植烟土壤偏酸性;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仍较丰富,有机质平均34.86±7.88g/kg,碱解氮平均188.3±40.0 mg/kg,49.69%的土壤有机质含量>35 mg/kg;土壤速效磷含量平均36.5±27.2 mg/kg,有35.85%的植烟土壤速效磷<20 mg/kg;植烟土壤缓效钾含量平均362.8±241.0 mg/kg ,速效钾含量平均62.3±31.4mg/kg ,速效钾含量>150mg/kg的植烟土壤仅占1.26%。为此,在烟叶生产上要因地制宜,对偏酸性土壤,要注意施用白云石粉,但应隔1-2年;严格控制氮肥施用量,适当补充磷肥,并注意增施钾肥。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NPK配施对天然羊草草原产草量,土壤理化性质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退化羊草草原的恢复提供理论基础,在内蒙古南缘羊草草原以“3414”方案进行NPK配施试验。结果表明:羊草地上生物量在N2P1K1(133.63 g/m2)较对照显著增加(P<0.05),且增产235.66%。总地上生物量在N2P2K2、N2P1K1、N2P0K2和N2P3K2均较对照增加显著(P<0.05),且在N2P2K2、N2P1K1分别达到210.68、206.73 g/m2,各增产116.86%、112.80%。土壤电导率在N2P3K2达到最大值422.13 μs/cm,并较N0P0K0、N1P1K2和N1P2K1增加显著(P<0.05);全氮在N3P2K2(0.31 g/kg)和对照(0.23 g/kg)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全钾在N2P2K3、N1P1K2 分别为1.58、1.57 g/kg,较对照(1.45 g/kg) 增加显著(P<0.05);速效磷最大值出现在N3P2K2(11.79 mg/kg),而速效钾则出现在N2P3K2(358.83 mg/kg),并较各自最小值表现出显著性差异。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在N0P2K2较N2P2K0、N2P2K3和N3P2K2增加显著,而在N3P2K2较N0P2K2、N2P1K1降低显著。总的来看,该羊草草原N2P1K1 配施是提高产量,且不造成物种多样性下降的最佳选择,即施肥量为N56 kg/hm2、P2O5 89 kg/hm2、K2O 34 kg/hm2。  相似文献   

10.
褐潮土长期定位不同施肥制度土壤生产功能演化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通过14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褐潮土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生产功能、产量可持续性指数及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P为褐潮土作物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14年产量平均,NPK比CK、N、NK、PK分别增产459%、386%、280%、205%(小麦)和154%、108%、87%、78%(玉米);NPK+M(NPK配施厩肥)比NPK平均增产12%,NPK+S(NPK加秸秆)与NPK产量相当。NPK及NPK配施有机肥(包括厩肥和秸秆)处理的小麦、玉米产量可持续性指数高于N、P不均衡施用处理。化肥肥效因作物种类、施肥组合而不同,N肥单施时小麦和玉米N的农学效率降低,而NPK配施时N的农学效率有上升趋势,平均分别为16 kg/kg N(小麦)和14 kg/kg N(玉米);磷肥肥效具有短期的叠加效应,P的农学效率小麦大于玉米,种植10年后P的农学效率最高可达最初的4.5~7倍;K的农学效率在试验进行十年后NK处理平均为负值,同期NPK处理中小麦K的农学效率却急剧增加,K成为作物高产的限制因素;有机肥对小麦和玉米的农学效率分别为21 kg/t和25 kg/t,秸秆对小麦和玉米的农学效率分别为负值和37 kg/t。NPK均衡施肥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全N、全P、速效N、速效P等肥力指标;NPK配施有机肥能加快土壤有机质和N、P、K养分的积累;NPK不均衡施肥导致土壤中此种营养元素的耗竭。  相似文献   

11.
试验对贵州清水江河谷地区柑橘果园不同品种叶片中N、P、K、Ca、Mg、Fe、Mn、Cu、Zn含量和土壤养分进行了分析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柑橘叶片中N、P、K、Ca、Mg元素含量范围分别为3.05~3.86g/100g.DW、0.144~0.238g/100g.DW、0.71~1.80g/100g.DW、2.09~4.54g/100g.DW、0.06~0.17g/100g.DW,叶片中Fe、Mn、Cu、Zn元素含量范围分别为127.88~211.80mg/kg.DW、34.24~78.58mg/kg.DW、8.65~15.14mg/kg.DW、7.45~11.32mg/kg.DW。树体中Mg、Zn元素含量较低,处于缺乏状态;N、P元素含量普遍偏高。柑橘园土壤全N含量范围为0.106~0.117g/100g,土壤速效P、K含量范围分别为5.95~43.81mg/kg、29.91~149.77mg/kg。土壤有效Fe、Mn、Cu、Zn含量范围分别为11.79~54.54mg/kg、8.60~49.49mg/kg、0.08~0.78mg/kg、0.46~1.54mg/kg,土壤有效Fe、Mn、Cu、Zn含量严重缺乏。  相似文献   

12.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春玉米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春玉米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2014-2015年在辽宁铁岭设置了秸秆0.0 kg/hm~2+纯NPK 0.0 kg/hm~2(S0F0)、秸秆9 000 kg/hm~2+纯N 0.0 kg/hm~2+纯P 112.5 kg/hm~2+纯K 90.0kg/hm~2(SN0)、秸秆9 000 kg/hm~2+纯N 112.5 kg/hm~2+纯P 112.5 kg/hm~2+纯K 90.0 kg/hm~2(SN1),秸秆0.0 kg/hm~2+纯N 225.0 kg/hm~2+纯P 112.5 kg/hm~2+纯K 90.0 kg/hm~2(S0N2)(CK),秸秆9 000 kg/hm~2+纯N225.0 kg/hm~2+纯P 112.5 kg/hm~2+纯K 90.0 kg/hm~2(SN2),秸秆9 000 kg/hm~2+纯N 337.5 kg/hm~2+纯P 112.5kg/hm~2+纯K 90.0 kg/hm~2(SN3)6个处理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春玉米产量、氮肥农学利用率影响明显。全量还田9 000 kg/hm~2和配施氮肥225.0 kg/hm~2产量最高,相同施氮条件下,2年秸秆还田比秸秆不还田增产1.10%~11.56%,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百粒质量和行粒数的显著提高和秃尖的显著降低,但产量并未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持续增加;秸秆还田配施氮肥春玉米干物质最大生长速率(Cm)和干物质最大积累量(Wm)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秸秆未还田和不施氮肥春玉米干物质最大生长速率时间(tm)出现延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干物质积累量的减少;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水库起到了扩蓄增容作用,提高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相同施氮量条件下,秸秆还田比秸秆不还田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并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秸秆还田配施氮肥能够提高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但速效养分增加并不明显。秸秆还田量9 000 kg/hm~2和配施氮肥225.0 kg/hm~2是辽北棕壤区比较理想的还田方式,在该区域农业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施肥量对抚仙湖北岸水稻土氮磷钾垂直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抚仙湖北岸蔬菜施肥量过大,易使养分流失的问题,采用室内土柱淋溶模拟试验法,探讨了不同施肥量对水稻土N、P、K垂直迁移状况和流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淋溶条件下,土壤速效N随水垂直向下迁移的流失量大,在不施N肥的条件下,每公顷的N流失量,砂壤土为381 kg,壤粘土为85 kg;且流失量与施N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被土壤吸附的量很小。而土壤有效P随水垂直向下迁移距离短且迁移量小,流失量也极少,主要被土壤吸附在施肥层(0~20 cm),上层土壤有效P沉积量与施P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P流失量与施P量关系不明显;不管是砂壤土还是壤粘土,每公顷土壤P流失量仅为0.007~0.014 kg。土壤速效K随水垂直向下迁移距离长短及迁移量多少与施K量呈正相关,但速效K流失量很小,每公顷的K流失量,砂壤土为12.00~23.02 kg,壤粘土为4.81~7.91 kg,绝大部分被土壤吸附。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翻压紫云英后化肥用量对稻田土壤养分状况及水稻植株N、P、K累积吸收量的影响,并对水稻产量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翻压紫云英并配施化肥增加了水稻分蘖盛期后的土壤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比单施化肥能更好地满足水稻生长中后期对N、K养分的需要,到成熟期,翻压紫云英并配施化肥时水稻植株N、K累积吸收量比仅施化肥处理的高,翻压紫云英更有利于水稻籽粒的形成。在翻压紫云英22500 kg/hm2后,以施用N 132kg/hm2、P2O5 90 kg/hm2、K2O 90 kg/hm2(化肥常规用量的80%)对水稻增产效果最好,水稻产量达到9424.5 kg/hm2,比单施化肥增产5.19%,增产达显著水平。翻压紫云英后,化肥用量可以减少20%,利用紫云英作稻田绿肥,能达到增收节支、节能减排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三明市辖区大白菜氮磷钾推荐施肥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起通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30):113-119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大白菜氮磷钾肥料效应,建立福建省三明市辖区大白菜养分丰缺指标及其施肥指标体系。试验表明:试验地基础地力贡献率为39.22%~83.75%,大白菜施用氮、磷、钾肥料增产率分别为28.50%、5.33%和9.05%,其增产效果为N>K>P。当地大白菜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养分含量高的临界指标分别为260、42、172 mg/kg;低的临界指标分别为188、12、66 mg/kg。当地大白菜最高产量施氮量为(287.71±77.50) kg/hm2,氮磷钾施肥配比为1:0.09:0.84;最佳经济产量施氮量为(274.52±75.92) kg/hm2,氮磷钾施肥配比为1:0.07:0.85。  相似文献   

16.
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试验设置玉米秸秆还田3、6 次,每次还田量7500、15000 kg/hm2,通过比较玉米秸秆是否还田、连续、间断还田以及不同还田量的土壤养分含量和理化特性差异,考察玉米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的效果。结果表明:(1)与不还田对照比较,秸秆还田的土壤有机质、有效N、有效P和速效K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容重呈下降趋势,其中有效N和速效K含量上升趋势特别明显;(2)连续6 年还田的土壤有机质、有效N、有效P 和速效K 含量分别比间断还田平均提高38.26%、18.73%、51.73%和18.74%,容重平均降低3.87%,采用秸秆连续还田对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改善土壤物理特性的效果比隔年还田更佳;(3)较大还田量(15000 kg/hm2)的土壤有机质、有效N、有效P、速效K 含量和总孔隙度分别比较小还田量(7500 kg/hm2)提高18.25%、37.40%、35.45%、19.65%和8.44%,容重降低76.11%,增加秸秆还田数量对土壤养分含量的提高与物理特性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为了指导云南省玉龙县的农业生产实践,通过对云南省玉龙县的216个土壤样品进行含量测定和统计分析,分析与评价玉龙县土壤的酸碱度状况和主要肥力指标。结果表明:玉龙县土壤pH平均值为7.08,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缓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7.12 g/kg,1.83 g/kg,134.67 mg/kg,16.75 mg/kg,139.10 mg/kg,896.56 mg/kg。大部分土壤pH近中性偏碱,速效磷总体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而有机质、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水平较高。各种营养元素的变异程度由小到大依次为土壤碱解氮、有机质、速效钾、缓效钾、全氮、速效磷。为此初步提出了调控土壤酸碱性,稳定土壤氮磷、适当增施有机肥、钾肥的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宁蒗县土壤主要肥力指标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指导云南省宁蒗县的农业生产实践,通过对云南省宁蒗县的201个土壤样品进行含量测定和统计分析,分析与评价宁蒗县土壤的酸碱度状况和主要肥力指标。结果表明:宁蒗县土壤pH平均值为6.77,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缓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2.51 g/kg,0.93 g/kg,93.83 mg/kg,25.19 mg/kg,43.86 mg/kg,157.28 mg/kg。大部分土壤pH近中性偏酸,速效磷总体含量处于较高水平,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而有机质、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水平偏低。各种营养元素的变异程度由小到大依次为土壤速效钾、缓效钾、有机质、碱解氮、全氮、速效磷。为此初步提出了调控土壤酸碱性,稳定土壤氮磷、适当增施有机肥、钾肥的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播种量和N、P2O5、K2O施用量对黔苦4号产量的影响.通过计算机仿真试验和模拟寻优,建立了荞麦黔苦4号产量与播种量(X1)、施N量(X2)、施P2O5量(X3)和施K2O量(X4)的数学模型.经因子水平优选,得出产量在2 700 kg/hm2以上的栽培模式为:播种量30.84-36.66 kg/hm2,施N量22.22-29.53 kg/hm2,施P2O5量171.11-218.89 kg/hm2,施K2O量46.07-58.93 kg/hm2.  相似文献   

20.
棉田套作冬绿肥促进棉花增产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华北地区棉田种植越冬绿肥对土壤肥力及棉花生长的影响,利用棉田冬季空闲的时间和空间,秋季套种冬绿肥作物二月兰和毛叶苕子,翌年4月中旬种植棉花时结合整地翻压还田作肥料。结果表明,种植翻压绿肥3年后,耕层0~20 cm土壤真菌、细菌、放线菌数量均有大幅度增加,土壤转化酶活性都有较大提高;土壤有机质由8.65~8.74 g/kg上升到11.08 g/kg以上,作物必需的大量元素N、P、K也有所增加,土壤全N增加44%~50%;速效磷由6.79~7.01 mg/kg增加到12.80 mg/kg以上;速效钾增加6.04%以上;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明显增加;成桃数显著高于不翻压绿肥处理;籽棉产量增加7.03%~7.68%。棉田套种绿肥并翻压还田不仅提升了土壤肥力,而且增加了棉花产量,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