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AST基因型与营养水平互作对猪胴体性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ST (Calpastatin)对肌内蛋白降解、肌细胞生长速度以及屠宰后钙蛋白酶的活性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CAST基因多态性的遗传效应及其与营养水平的互作影响对猪胴体品质的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试验使用杜洛克和大围子2个纯种猪群,杜洛克×(长白×大白)和大白×大围子2个杂种猪群,利用HinfⅠ, MspⅠ和RsaⅠ3种内切酶研究了CAST基因的RFLP及其与营养水平互作对猪胴体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HinfⅠ、MspⅠ和RsaⅠ3种内切酶在4个猪群均获得RFLP,酶切位点分别存在一对等位基因A与B, C与D及E与F。AA型×高营养水平互作显著降低熟肉率和滴水损失,但与中水平互作却显著提高滴水损失(P<0.05)。AB型×高营养水平互作显著降低胴体长和眼肌面积,提高肌肉的滴水损失;但AB型×中营养水平互作则显著降低屠宰率、背膘厚和熟肉率,并提高腿臀比例和瘦肉率(P<0.05)。CD型×高水平互作对所有性状的互作效应显著,CC型×中营养水平组提高滴水损失(P<0.05)。EF型×高营养水平互作能对多个性状产生达到或超过群体均数的10%的效应(P<0.05),EE型×中营养水平互作显著增加背膘厚。  相似文献   

2.
猪个体DNA甲基化百分差异与胴体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77头大白×梅山猪杂交F1代3月龄血液样DNA为材料,应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技术(MSAP),研究了胴体性状的影响因素.从个体全部甲基化百分差异、个体中性甲基化百分差异和个体特殊甲基化百分差异3个层次分析了其对胴体性状的影响.15个胴体性状在个体中性甲基化百分差异水平之间均无显著的差异(P>0.05);内脂率、瘦肉率和瘦肥肉比例在个体全部甲基化百分差异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胴体重、内脂率、肩部最厚处背膘厚、平均臀部背膘厚、平均背膘厚、至第一肋胸胴体长和骨率在个体特殊甲基化百分差异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胴体性状变化规律归纳为3大类型(1)性状值随个体特殊甲基化百分差异的增加而上升;(2)性状值随个体特殊甲基化百分差异的增加而下降;(3)性状值随个体特殊甲基化百分差异的增加而波动.回归分析表明,内脂率、肩部最厚处背膘厚、平均臀部背膘厚和平均背膘厚与个体甲基化百分差异回归关系显著(P<0.05).研究揭示,DNA甲基化可以作为分子标记用于相关的研究;显著影响性状表现的甲基化位点在杂种优势预测中要优于其它甲基化位点;在生产实践中,应针对不同性状保持杂交后代适当的甲基化差异水平,以提高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3.
猪肌肉发育调控和高瘦肉率基因改良猪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肉的产量和质量与肌肉发育过程紧密相关。肌肉发育包括胚胎期肌纤维的形成、出生后肌纤维的发育和成年期肌肉的再生等步骤,该过程受到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及通路水平等多层次的网络调控。本文以猪肌肉发育过程为切入点,重点讨论了调控猪肌肉发育的分子基础和高瘦肉率基因改良猪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培育优质猪肉和高瘦肉率猪品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半胱胺对肥育后期猪脂肪组织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体重55kg左右的肥育后期杜×(长×梅)三元商品猪80头,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600 mg/kg半胱胺盐酸盐.35 d后进行屠宰实验,并采集血样、背部皮下脂肪组织和下丘脑.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胰岛素(insulin)、瘦素(leptin)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用RT-PCR方法,以18S rRNA作内标,定量分析脂肪组织中生长激素受体(GH-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IR)和leptin mRNA丰度以及下丘脑Ob基因b型受体(Ob-Rb)基因表达.结果显示半胱胺分别使猪的体重和日增重提高1.54%(P<0.05)和4.83%(P<0.05),分别使胴体脂率和6、7肋背膘厚下降14.90%(P<0.05)和20.14%(P<0.05).实验组血清中leptin水平下降39.33%(P<0.05),血清中TNF-α水平升高25.00%(P<0.05),但血清中insulin水平在二组间没有差异.实验猪脂肪细胞leptinmRNA丰度比对照猪减少15.02%(P<0.05);实验猪脂肪细胞GH-R、IGF-1、IGF-IRmRNA丰度以及下丘脑leptin-RbmRNA丰度与对照猪无显著差异.表明半胱胺可抑制猪肥育后期的体脂沉积,改善胴体品质,而这种作用并不是通过改变脂肪组织中GH-R、IGF-1和IGF-IR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土壤工作部件磨损严重的问题,该文以狗牙、猪牙、鹿牙为研究对象,采用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摩擦磨损试验,考察了狗牙、猪牙、鹿牙的摩擦学性能,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测量磨损深度,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狗牙、猪牙、鹿牙的磨损形貌,利用纳米压痕仪分别对狗牙、猪牙、鹿牙进行力学性能试验,测试其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试验表明:狗牙釉质磨斑表面磨屑剥落严重、附着大量的细小磨粒、有明显的龟裂现象,磨损体积为1.91×107 μm3,猪牙釉质磨斑表面主要是磨屑剥落,磨损体积为1.56×107 μm3,鹿牙釉质磨斑表面也表现为磨屑剥落,磨损程度比猪牙齿的轻,磨损体积为1.39×107 μm3;牙齿的耐磨性与其硬度密切相关;鹿牙釉质的耐磨性、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最大,狗牙釉质的最小。该文以动物牙齿为仿生原型,为耐磨触土部件的研发提供新的参考方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为对象, 研究了饲喂沼渣源配合饲料对猪胴体品质、肉质性状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 饲料添加不同量的沼渣对猪屠宰率和胴体长无显著影响(P>0.05), 但显著降低了瘦肉率、后腿比例和眼肌面积(P<0.05), 显著提高了背膘厚.饲料添加沼渣显著降低了肌肉颜色和熟肉率, 显著提高了滴水损失和剪切力值, 且添加量越多效果越明显;同时, 添加沼渣对肌肉失水率、pH无显著影响, 但大理石纹评分对照组和沼渣组差异显著.对猪肉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 添加沼渣显著降低猪肉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水分含量, 而对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因此, 猪日粮中添加沼渣降低了胴体品质、肉质性状以及营养价值, 如果将其应用到生产中, 需要解决胴体品质、肉质和营养价值下降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为对象, 研究了饲喂沼渣源配合饲料对猪胴体品质、肉质性状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 饲料添加不同量的沼渣对猪屠宰率和胴体长无显著影响(P〉0.05), 但显著降低了瘦肉率、后腿比例和眼肌面积(P〈0.05), 显著提高了背膘厚。饲料添加沼渣显著降低了肌肉颜色和熟肉率, 显著提高了滴水损失和剪切力值, 且添加量越多效果越明显;同时, 添加沼渣对肌肉失水率、pH无显著影响, 但大理石纹评分对照组和沼渣组差异显著。对猪肉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 添加沼渣显著降低猪肉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水分含量, 而对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因此, 猪日粮中添加沼渣降低了胴体品质、肉质性状以及营养价值, 如果将其应用到生产中, 需要解决胴体品质、肉质和营养价值下降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海河流域农村生活非点源污染负荷量估算及环境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建立了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人体粪尿输出系数模型,从省级行政区和水资源三级区2个层面分别估算了海河流域农村生活各类污染物负荷量及比例。2007年,海河流域农村生活非点源污染负荷总量TN322×104t·a-1,TP62×104t·a-1,COD210×104t·a-1。其中,生活污水污染物负荷量TN3×104t·a-1,TP0.36×104t·a-1,COD30×104t·a-1;人体粪尿污染物负荷量TN278×104t·a-1,TP48×104t·a-1,COD180×104t·a-1;生活垃圾污染物负荷量TN41×104t·a-1,TP14×104t·a-1。从各省来看,在农村生活非点源污染负荷总量中,河北省所占比例最大,为57.69%,这是由河北省农村人口数量最多决定的。从水资源三级区来看,在农村生活非点源污染负荷总量中,徒骇马颊河平原所占比例最大,为15.54%;其次是黑龙港及运东平原,占11.57%。在非汛期,农村生活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微乎其微;在汛期,特别是发生强降雨时,农村生活非点源污染对水体污染构成一定的威胁,尤其以生活垃圾的环境风险最大,这是由目前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堆放方式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对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受粉子房离体培养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杂交配组类型的培养效果为:栽×栽(同一品种)>栽×栽(不同品种)>栽×野>野×栽>野×野。16个水稻野栽杂交组合的结实率为0%~47.4%。受粉子房离体培养时间以授粉2~3d龄较为适宜。离体培养的水稻杂交受粉子房的发育有三种情况,即子房(胚胎)滞育或败育、结实和形成植株。胚继续培养有利于胚存活和发育与植株产生。在诱导产生的38个植株中,未见白化苗  相似文献   

10.
第1期广西水牛类圆线虫病病原体生活史的研究·····················……谢宏料张毅强(l)犊弓首蛔虫幼虫的化学治疗实验研究···························……莫永发张毅强(9)不同年龄猪小肠Ec细胞的分布与形态学研究~··”·”…吴光明曾文宗叶镇郑(15)釉型杂交水稻品质性状的细胞质遗传效应研究 1.稻米外观品质及氨基酸含量分析·············~·········……易小平陈芳远(25)缓效复合肥和不同施氮量对柑桔幼树生长效应的研究…庞承名柳友庄草国清(33)甘蔗施用赖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揭示猪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研究梅山猪,大白猪和梅大杂交猪背最长肌中基因表达的差异,分离14条在杂种与纯种背最长肌中差异表达的表达序列标签(EST),并用半定量RT-PCR鉴定.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这14个EST与已知的基因或表达序列标签没有明显的同源性,随后这14条EST被提交到GenBank数据库.组织表达谱分析揭示了这些EST在心、脾、肝、肾、小肠、卵巢、肺等绝大多数组织中表达,说明这些基因对生命过程很重要.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梅山×大白杂交组合的杂种与纯种之间的不同基因差异表达的方向存在巨大差异,猪杂种优势可能是在一定阶段有诸多不同的必不可少的基因向各种方向差异表达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猪干扰素γcDNA的分子克隆与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RT-PCR技术从猪脾淋巴细胞总RNA中扩增出猪干扰素γcDNA(SwIFN-γ2).SwIFN-γ2与已报道的猪干扰素γ序列基本一致,仅在462位核苷酸处发生了点变异.在SwIFN-γ2成熟蛋白基因两端分别合成含SphⅠ和HindⅢ酶切位点的引物,用PCR扩增后亚克隆到pQE30表达载体,转化宿主菌SG13009(pREP4),经IPTG诱导表达了N'端含6个组氨酸的重组猪干扰素γ(6His-rSwIFNγ2).重组干扰素的表达量占总菌体蛋白的33.5%.采用Ni-NTA金属螯合亲和层析纯化6His-rSwIFNγ2,其纯度达90%以上,经8 mol/L尿素溶液变性、透析复性后,其抗滤泡性口炎病毒比活性为8×103~1.6×104U/mg.  相似文献   

13.
用栽培稻(Oryza sativa)的两个品种“IR64”和“IR74”,与两个野生稻种群O.officimalis(Acc. 100896,Acc.101399)和O.minuta(Acc.101089),组配了5个野栽杂交组合,基因配组为AA×CC和AA×BBCC。5个野栽杂交组合均获得了杂种,其中4个组合表现出较高的杂交结实率:IR64×O.officinalis(Acc.100896)为42.63%;IR64×O.officinalis(Acc.101399)为60.08%;IR74×O.officinalis(Acc.100896)为40.79%;IR74×O.officinalis(Acc.101399)为43.24%。从基因组型复杂,配组难度大的组合O.sativa×O.minuta(AA×BBCC)获得新的野栽杂种。通过对这5个组合109个野栽杂种幼胚的胚胎培养,挽救存活了38个幼胚,胚胎存活率达34.86%;诱导分化出杂种一代(F_1)植株31株,杂种植株得率为28.44%。  相似文献   

14.
利用胚珠培养技术培育棉属种间杂种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陆地棉×中棉,陆地棉×海岛棉,独秆突变体×海岛棉,海岛棉×中棉杂交,进行胚珠培养,获得种间杂种植株,结果表明:这4个杂交组合均获得一定频率的胚(包括成熟胚和不成熟胚)及成熟胚萌发的苗;同一组合的杂种胚珠,在不同培养基上获得的胚和成熟胚的效率不同,不同组合的杂交胚珠,在同一培养基上培养的结果有明显差异;进行了杂种胚珠培养的适宜时期的授粉后4~6d,2d的胚珠培养易产生愈伤组织,成胚率低,8  相似文献   

15.
选取60头"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作为试验动物,研究提高日粮纤维含量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胴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甜菜渣和苜蓿草粉作为主要纤维源,将生长猪日粮中粗纤维含量由3%提高到6%,对生长猪的日增重和日采食量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而将生长猪日粮中粗纤维含量由3%提高到8%,日增重和日采食量出现下降的趋势,料重比有所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提高日粮中的纤维含量,对屠宰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平均背膘厚、腹脂率、脂肪率随纤维含量的提高呈现下降趋势,而瘦肉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将生长猪日粮中粗纤维含量由3%提高到8%,显著降低了背最长肌中粗脂肪的含量(P<0.05),对粗蛋白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6.
对不同的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品种及两系组合进行花药培养。结果表明,不同材料基因型之间培养力差异明显;F1组合的培养力与亲本培养力之间存在相关性;不同杂交类型之间培养力变化趋势为粳×籼>籼×粳>粳×粳>籼×籼。  相似文献   

17.
Hydraulic Resistance and Capacitance in the Soil-Plant Syste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is paper, the hydraulic resistances and capacitances were evaluated.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non-(?) model of water flow in the soil-plant system and the simulating experiment work.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an hydraulic resistance in the soil-plant system is 6.79×109 MPa·S·m-3; the mean hydraulic capacitance in the system is 5.2×107m3·MPa-1. In the components of hydraulic capacitance in the system, the capacitance in soil (81.8×10-6m3·MPa ) is the biggest and its variability with suii water potential is extremely strong, the capacitance in plant (5.3×10-7m3·MPa-1) is much smaller than that in soil, and the capacitance in shoots (15.5×10-7m3·2MPa-1) is bigger than that in roots (8.4×10-7m3·2MPa-1). An interesting result is that the capacitance in plant is almost equivalent to that in the soil-plant system.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小麦(Triticum aestivum)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理,选用杂种优势不同的3个杂交组合,以授粉后2~12 d的杂交和自交的种子为材料,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析了MADS-box和Ser/Thr蛋白激酶两个基因家族在不同优势组合的杂交和自交种子发育前期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表明,所有6个时期杂交和自交种子之间存在明显的基因表达差异,表现为量和质的两类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强优势组合差异表达比例较弱优势组合高.3个杂交组合农大3159×京冬6号、农大3159×原冬8790和农大3159×农大3214与农大3159自交相比,MADS-box家族基因的差异表达比例随发育时期呈一定的递增趋势,但在授粉后4和12 d时,差异表达的比例明显减少;Ser/Thr蛋白激酶家族基因差异表达比例在授粉后2、4和6 d时随发育时期呈递增趋势,6 d时差异表达达到最大,后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9.
种子引发对盐胁迫下高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以“Tx623A”ד89-363”(Sb1, 耐盐性较弱)和“黑30A”ד大粒早”(Sb2, 耐盐性较强)2 个高粱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 利用100 mmol·L-1?NaCl 溶液对种子进行引发处理。采用营养液沙培试验, 设4 个NaCl 浓度(0、50 mmol·L-1、100 mmol·L-1和150 mmol·L-1)模拟盐胁迫, 研究种子引发处理对盐胁迫下高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盐胁迫强度增加, 无论经引发处理还是未经引发处理2 个高粱杂交组合种子的出苗时间均明显延迟, 出苗率和成苗率下降, 幼苗生长受到抑制, 物质积累减少。同等盐胁迫强度下,引发处理与未引发处理相比, 种子出苗时间缩短, 出苗率和成苗率提高, 幼苗地上部分干、鲜重和地下部分干、鲜重增加, 光合色素含量升高, Na+/K+值显著降低。由此得出, 种子引发处理可以不同程度地促进盐胁迫下高粱种子萌发, 减轻盐胁迫对幼苗的伤害, 促进幼苗生长, 提高耐盐性; 耐盐性不同的品种引发效果存在差异, 对耐盐性较弱的品种引发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日粮不同硒水平对公猪繁殖及精浆营养生化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年龄、体重、精液质量较一致、正在使用的健康壮年长白公猪5头,采用5×5正交拉丁方试验设计,在不同阶段分别饲喂含硒量为0.05mg·kg-1(处理1)、0.15mg·kg-1(处理2)、0.25mg·kg-1(处理3)、0.35mg·kg-1(处理4)、0.45mg·kg-1(处理5)日粮,研究硒对公猪繁殖参数、精浆生殖激素、精浆营养生化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处理1公猪精子畸形率显著高于处理4公猪精子的畸形率(P<0.05);(2)处理4公猪精浆促卵泡生成素(FSH)、睾酮(T)的浓度显著高于处理1公猪精浆FSH、T的浓度(P<0.05);(3)处理4公猪精浆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处理1公猪精浆的GSHPx活性(P<0.05);(4)采精量、精子密度、精子活率、精液pH值、精浆促黄体生成素(LH)浓度、精浆尿素含量、精浆总蛋白含量,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均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5)精子活率、精子畸形率、精浆FSH浓度、精浆LH浓度、精浆T浓度、精浆尿素的含量、精浆的GSHPx活性与日粮硒含量之间均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即在一定范围内(0.35mg·kg-1),它们的变化随日粮硒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或降低,超出该范围则降低或升高;(6)综合上述结果,长白公猪日粮硒含量以0.35mg·kg-1较为适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