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兔瘟又称病毒性出血症,是由兔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以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脏器水肿、淤血及出血性变化为主要特征,是危害养兔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兔巴氏杆菌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兔传染病。2006年8月,肇东市某养兔场发生了一起肉兔兔瘟与兔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的病例。现就其诊治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由兔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以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脏器水肿、淤血及出血性变化为主要特征,是危害养兔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兔巴氏杆菌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兔传染病。2005年  相似文献   

3.
免瘟又称兔病毒性出血症,是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该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高,其主要特征是呼吸系统出血、实质器管淤血肿大和点状出血。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河北省曲周县某养殖户发生了一起兔瘟与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病例,现将其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兔瘟又称兔病毒性出血症,是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是危害养兔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本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高,其主要特征是呼吸系统出血、实质器管淤血肿大和点状出血。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如两病混合  相似文献   

5.
兔巴氏杆菌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兔巴氏杆菌病临床上以出现鼻炎、地方流行性肺炎、全身性  相似文献   

6.
兔巴氏杆菌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出血性败血性传染病。此病家兔极易感染,尤其是在引进新兔时易发生流行,是2~6月龄家兔大批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家兔发生本病,虽病原相同,但临床症状却不同。  相似文献   

7.
兔巴氏杆菌病的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家兔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十分敏感,发病率常在60%以上,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常引起家兔大批死亡,给养兔业带来严重损失。近几年来,笔者在本县对该病进行综合防制,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流行情况1.  相似文献   

8.
兔细菌性传染病的临床症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健 《养殖技术顾问》2009,(12):138-138
1兔巴氏杆菌病 本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出血性败血症变化为主,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由于病原感染部位不同,而出现败血症、传染性鼻炎、地方流行性肺炎、中耳炎、结膜炎、子宫积脓、睾丸炎和脓肿等病症。  相似文献   

9.
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兔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兔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常引起家兔的大批死亡。近年来,随着养兔业的蓬勃发展,獭兔的养殖密度和养殖数量都有所增加,除新建兔场外几乎所有兔场都存在本病。  相似文献   

10.
兔巴氏杆菌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因病原感染部位不同而有很多临床类型。该病传播迅速,对兔群的危害极大。今年自入秋以来,山东省泰安、临沂、潍坊、日照等地的很多养兔场的兔群发病,表现为鼻炎、肺炎、败血症的临床症状,用青霉素、链霉素治疗无效,后经实验室综合诊断,确诊为兔巴氏杆菌病。于是依据病情制定了正确的治疗方案,控制了该病的发生和地方性流行。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2006年9月中旬,山东省泰安地区某新西兰白兔养殖中心,共饲养商品肉兔2300多只,均已注射兔瘟-巴氏杆菌-魏氏…  相似文献   

11.
1病原及流行特征 兔巴氏杆菌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出现鼻炎、地方流行性肺炎、全身性败血症、中耳炎、结膜炎、子宫积脓和睾丸炎等特征。巴氏杆菌常存在于家兔的呼吸道黏膜中,是条件性致病菌。正常饲养情况下,  相似文献   

12.
兔的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以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为主要特征。因此本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兔对巴氏杆菌特别易感,但本病多呈急性,亚急性发生,很难早期发现和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就发生死亡。因此,对养兔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兔巴氏杆菌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在家兔中较为频发,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以冷热交替、气温骤变,闷热、潮湿多雨季节较多发生,成为危害养兔业的重要疫病之一。巴氏杆菌的防治主要使用巴氏杆菌疫苗,由于目前市场上多为二联苗,所以二联苗中巴氏杆菌的保护率是否达标就成为能否防住巴氏杆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出血性败血症变化为主,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家兔鼻粘膜常在菌,主要因为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好,或因转群运输及其他疾病等应激因素,致使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引起的。该病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伤口感染,常呈地方性流行。该病发病率高,如采取措施不当,可造成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5.
许英民 《兽医导刊》2007,(12):36-37
鹅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禽霍乱、禽出败、摇头瘟等.常引起鹅的急性败血症及组织器官出血性炎症,其特征是高热、下痢、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16.
兔巴氏杆菌病,又称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家兔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各种品种、年龄的兔都易感染,多发生于春、冬两季。传染快、死亡率高。临床表现有鼻炎型、地方流行性肺炎型、全身败血型、中耳炎型等。笔者诊治一起兔群暴发鼻炎型和肺炎型巴氏杆菌病例.由于诊断正确,措施得力,治疗及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獭兔暴发巴氏杆菌病疑似并发兔瘟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巴氏杆菌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呼吸道传染病。各种品种、年龄的兔都易感染,传染快,死亡率高。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多发于冷热交替、气候多变的春、秋两季。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几小时至5天或更长,常为散发性,有时呈地方性流行。  相似文献   

18.
兔巴氏杆菌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是危害家兔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根据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分为败血型、鼻炎型、肺炎型、中耳炎型、结膜炎型、生殖器官感染和脓肿等类型。在兔群中常呈散发性,近年来,大批急性死亡已经较少见。2012年11月,昆明某养兔场发生鼻炎和肺炎型的  相似文献   

19.
1兔巴氏杆菌病 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秋、冬季多发,各年龄兔均易感病,尤其离乳后的幼兔更易发病。病兔精神沉郁,不食,呼吸急促,体温升高到40℃以上。因呼吸道和肺发炎,鼻腔有粘性、脓性分泌物,有时打喷嚏。有些病兔粪便变软,发生腹泻,临死前体温下降,全身颤抖,  相似文献   

20.
獭兔,是一种原产法国的既可食用又能用于装饰的皮用动物。獭兔肉质以细嫩、高蛋白、低胆固醇、低脲酸等特点而优于鸡、牛、羊等肉,在国际上被誉为“美容长寿”肉;獭兔的皮张是最好的工业皮料,价值很高。兔巴氏杆菌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细菌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