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曹雪峰  马宁  岳本江  张麟  行仙峰 《中国水土保持》2021,(2):49-51,68,I0001
为评估神东矿区典型灌木群落对矿区不同治理分区的适生性,探索其最佳配置模式,选取治理年限为10 a的沙棘群落、15 a的北沙柳群落和柠条锦鸡儿群落,对其群落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从分析结果来看,沙棘群落在风积沙区长势最好,在硬梁地长势最差,不同治理分区适生性排序为风积沙区>黄土丘陵区>黄土丘陵和风沙交错区>硬梁地;北沙柳群落在黄土丘陵和风沙交错区长势最好,在硬梁地长势最差,不同治理分区适生性排序为黄土丘陵和风沙交错区>风积沙区>硬梁地;柠条锦鸡儿群落在黄土丘陵和风沙交错区长势最好,在硬梁地长势最差,不同治理分区适生性排序为黄土丘陵和风沙交错区>风积沙区>黄土丘陵区>硬梁地。在植物配置模式上,沙棘、北沙柳和柠条锦鸡儿在不同治理分区的配置选择顺序和其适生性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2.
毛乌素沙地能源开发区植被建设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国雄 《水土保持研究》2002,9(3):152-154,157
针对毛乌素沙地能源开发区自然条件和环境问题,进行了自然分区,提出了因地制宜,分区治理原则,选择了适宜的树种草地,并建立了示范模式区,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在全国生态修复分区的基础上,根据各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水土流失特点和经济发展方向,结合近年来生态修复试点、示范工程实施情况,提出了生态修复的不同模式和分区治理对策.这些治理对策将有助于全国各级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规划及实施.可实行分类指导,减少水土流失,加速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  相似文献   

4.
为因地制宜开展铁岭市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根据铁岭市的自然、社会经济、水土流失等情况,结合铁岭市水土保持分区,提出了"两带、三轴、三片"综合防治战略格局、分区防治方略、规划期的水土保持重点项目等,提出的分区防治对策为铁岭市水土保持工作明确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模糊聚类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水土保持区划的合理分区是综合治理规划的基础,也是评价治理效益的重要依据因水保区划涉及到土壤侵蚀、生态环境、土地的合理利用,社会经济和农林牧业的发展等方面。用一般的经验方法来定性分析不够准确,特别是当分区指标和样本数较多时,很容易出现错分或漏分现象,造成不合理的分区。为使分区更科学合理,本文利用模糊聚类的方法。对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陕西省安塞县进行了水土保持分区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牛栏江流域上游保护区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以期为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基于DEM数据在ArcGIS内进行子流域自动提取,结合遥感影像进行人工交互解译、修正以确定子流域;以划分的子流域为基本单元进行定性与定量赋分并计算综合得分,依据综合得分确定流域水土保持分区及其主导功能;根据确定的水土保持分区主导功能进行“四型”小流域治理模式配置。[结果]牛栏江流域上游保护区共划分9个子流域,确定4个水土保持分区;在各水土保持分区分别构建以生态安全型、生态景观型、生态经济型和生态清洁型为主的“四型”小流域治理模式。[结论]子流域可作为牛栏江流域上游保护区“四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配置的基本单元,水土保持主导功能可作为“四型”小流域模式配置的依据,提供因型施策、精准至区的水土流失科学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甘肃黄土高原地处黄土高原西部,其生态治理在构建西北及全国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为了系统、科学地开展生态环境治理,针对区域地貌及生态特征、区域差异性、经济发展及生态功能定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分区治理方略和技术措施,以期更好地指导区域生态治理、完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水泉沟流域生态资源分析,提出了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如何分区实施治理方案,达到保护资源、开发利用资源。通过八年流域治理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山区生态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摸索了一条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地域狭长,境内气候类型复杂、地貌类型多样、生态环境脆弱,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威胁区域生态安全、饮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粮食安全,制约着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甘肃省不同水土流失防治分区为基本单元,结合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调查,找出了每个分区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各分区不同的自然状况及水土流失特点,提出了合理高效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为做好与广东省水土保持的工作衔接,根据广州市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广东省水土保持分区(四级分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提出广州市水土保持分区(五级分区),分别为:北部山地丘陵水源涵养生态维护区(Ⅰ区)、中部低山微丘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区(Ⅱ区)、南部冲积平原人居环境水质维护区(Ⅲ区),并提出相应的水土保持防治需求及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景可 《中国水土保持》1993,(2):24-25,49
窟野河、孤山川、秃尾河三流域,是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的核心部分。三条河自1953年有观测资料以来,平均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为1.65亿t,其中粗沙量为0.89亿t。三条河各站1970年以来输沙量均为减少,其主要原因并非水土保持发挥了作用,而是由于降雨总量和降雨强度减少所致。神府煤田开发,至公元2000年平均每年将增加入黄泥沙量450万t。随着全球的增温,流域内的降雨量将会增加,植被的生境条件将得到改善,侵蚀产沙强度会随之减弱。但是,由于人口的增加,土地利用结构与垦殖指数都不会有明显的变化,所以流域的产沙不可能有大幅度的减少。  相似文献   

12.
菊春燕  刘志辉  周绪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3):174-176,180
应用分形理论,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吐鲁番市和鄯善县水系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从分维数上揭示了这两个研究区内水系空间分布的特点,同时也指出了该地区水系网络结构简单的原因,及其流域环境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水系现状进行了探讨,为分形理论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果袋透气性对苹果黑点病、Pb及总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择9种代表性的双层果袋进行试验,果实采收后10 d内对果实各项指标按GB10651-1989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果袋的透气性对苹果果实黑点病指数、总酸含量及重金属Pb含量有显著影响。果袋透气性越大,果实黑点病指数越小;果实中总酸含量越高,口感越好;果实中Pb的含量越大(同种条件下),安全风险越高。在保证苹果安全的前提下,苹果黑点病指数越低越好,总酸含量越高越好,结合中国绿色苹果生产标准及现有的技术水平,宜选用透气性为3~5 μm/(Pa·s)的果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变化特征。[方法]利用长江中下游48个站点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45个站点1960—2010年51a的夏季逐月降水资料,采用M—K检验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其降水的年代际变化、降水序列变化的周期和突变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降水格局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1960—201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夏季降水呈增加趋势,黄河中下游地区呈减少趋势,整体上表现为南涝北旱;从年代际角度来看,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长江中下游地区为少雨期,黄河中下游地区为多雨期;80年代,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量较70年代增多,而黄河中下游地区降水量减少;90年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明显增加,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降水持续减少;21世纪,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有所减少,而黄河中下游地区降水略有增加。小波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地区降水变化主周期都约为10~12a,但正负相位时段相反。两个地区的夏季降水格局的变化反映了东亚夏季风的强弱变化,东亚夏季风的强弱变化是造成这种降水格局的主要原因。[结论]在未来的10~12a内,东亚夏季风可能有增强趋势,需要注意未来中国夏季降水可能出现的南旱北涝变化格局。  相似文献   

15.
旅游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初步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作为新的旅游信息平台,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旅游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就成了形势的紧迫需要。首先,介绍了旅游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目的、对象,设定了系统开发的软硬件开发环境。然后详细阐述了开发旅游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结构设计思路、系统流程和系统数据库设计思想,最后说明了旅游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实现的六大功能。对省、市各级地方和景区旅游网络信息系统的开发提供了有益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土地利用现状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内蒙古自治区东西跨度大,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土地利用方式及土地产出水平有自己的特点。利用2000年的TM影像,分析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布局特点,并进行土地经济效益分析,总结出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地区差异显著,产出水平低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锡林河流域融雪径流时间变化特征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融雪径流是寒旱区草原流域径流的重要补给方式和水源。融雪径流时间随着气象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这严重影响着研究区年径流量和各季径流量的分配。采用锡林河水文站1960—2009年水文年流量质心时间CT来表示锡林河水库上游融雪径流开始时间,分析了融雪径流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锡林河水文站融雪径流时间具有提前趋势,且融雪径流发生在3月末与4月初期,锡林浩特气象站融雪期(3—4月)气温升高或积雪期(上年10月—当年4月降水量增加,锡林浩特水文站融雪径流时间会提前,但融雪期气温对融雪径流时间作用更明显。由融雪径流时间与年径流量和四季径流量的相关关系,可得融雪径流时间提前,年径流量、冬、夏、秋季径流量均会减小,而春季径流量会增大,但融雪径流时间与年径流量、夏、秋季径流量关系最为密切,相关系数分别为0.456,0.600与0.676。这对寒旱区草原流域合理利用雪水资源和洪水预警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遂宁组母质侵蚀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利用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自然降雨条件下遂宁组母质侵蚀小区的径流量、入渗量、侵蚀量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影响径流量的主要因子是降雨量;影响入渗量的主要因子是降雨历时;决定侵蚀量的主要因子是降雨能量。  相似文献   

19.
闽南次降雨量与土壤侵蚀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分析结果表明 :下垫面不同 ,次降雨量与土壤侵蚀量的关系也不同。 1顺坡抛荒区的土壤侵蚀量与降雨量为线性关系模型 ;2采取了一定工程和植物措施后低坡度区土壤侵蚀量与降雨量没有显著关系 ;3采取了工程和植物措施后 14°~ 2 2°各小区的土壤侵蚀量随降雨量的变化遵守 y =axb,且 a >0 ,b >1或 y =aebx,且 a >0 ,b >0的函数规律。这两种函数特征都是一曲率凹向上的图象 ,它表明随着降雨量的增大 ,单位降雨量所引起的土壤侵蚀量在逐步增大。4当坡度达到 2 6°时 ,各工程和植物措施区的土壤侵蚀量随降雨量的变化遵守 y =axb,且 a>0 ,0 相似文献   

20.
丹江口水库水源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河南省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全面地分析了该县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查找了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淅川县今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