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动物免疫副反应1.动物强制免疫副反应的概念。疫苗接种到动物体内所产生的与免疫作用无关的不良反应,统称为免疫副反应。疫苗等生物制品对机体来说是一种异源物质,经接种后刺激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及免疫反应,称为预防接种反应。预防接种的副反应一般少见,且大多数是轻微的。2.免疫副反应分类。(1)正常反应。是指疫苗本身的特性引起的反应,大多数动物在接种疫苗后不会出现明显的反应。  相似文献   

2.
动物接种疫苗后,除了正常的预防接种反应外,常常会发生免疫不良反应和免疫失败等问题,不仅达不到防疫治病的目的,还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甚至引发疫病流行等严重的后果。下面就动物接种免疫后发生免疫不良反应和免疫失败的原因、机理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找到具体防制措施。1免疫不良反应免疫不良反应从广义上讲是指动物因为接种疫苗所发生的机体组织器官损害或生理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根据不良反应对机体的危害程度可分为一般反应和严重反应。1.1一般不良反应动物疫苗组成成分复杂,通常含有活的或死的微生物、培养微生物的动物…  相似文献   

3.
动物接种疫苗后,除了正常的预防接种反应外,常常会发生免疫不良反应和免疫失败等问题,不仅达不到预防疫病的目的,还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甚至引发疫病流行等严重后果.下面就动物接种免疫后发生免疫不良反应和免疫失败的原因、机理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找到具体防制措施. 1 免疫不良反应 免疫不良反应从广义上讲是指动物因为接种疫苗所发生的机体组织器官损害或生理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根据不良反应对机体的危害程度可分为一般反应和严重反应.  相似文献   

4.
正由于动物的个体差异或对某种疫苗反应过大,给动物进行预防接种时,引起动物急性过敏反应,往往会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废绝、口吐白沫、全身发绀等,若不及时处理,轻则引起动物致残、流产等后遗症,严重者能引起动物死亡。1动物免疫副反应的概念及反应种类免疫副反应是指疫苗接种到动物体内所产生的与免疫作用无关的不良反应。疫苗等生物制品对机体来说是  相似文献   

5.
动物免疫促进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机体接种疫苗后产生主动免疫的原理是十分复杂的,它受动物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和接种疫苗的免疫原性两方面影响,其中动物机体自身的健全状况属内因,是起决定作用的。近几年来动物免疫促进剂在畜禽疾病防治中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引起国内外的重视,本文对能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的物质的应用作一介绍。动物免疫促进剂指的是在疫苗接种前后或与疫苗同时应用,可使有效免疫应答反应及早出现,持续时间延长,免疫应答反应幅度提高,增强机体抗病力的物质。免疫促进剂的作用机理是通过作用于淋巴细胞膜受体,提高细胞中环磷酸腺苷和环磷酸鸟苷的水…  相似文献   

6.
窦亚平 《兽医导刊》2014,(15):53-54
秋季是动物传染病的多发、高发季节,也是各类动物及其产品出售和调运的高峰季节,科学免疫是动物防疫成功的根本保证。动物防疫工作中应做到以下几点:(一)免疫接种前的准备工作1.了解预防接种的目的、免疫程序、接种技术、注意事项以及反应观察的方法、出现反应的处理办法等。2.按免疫接种对象、种类准备好稀释液、接种器械、消毒器材与药品、畜禽标识、免疫档案等。3.要将注射器、针头、镊子、稀释疫苗用瓶、工作服等用具严格  相似文献   

7.
疫苗免疫能使动物机体产生免疫反应,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减少或防止疾病的发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动物在接种疫苗后,常常会出现免疫副反应,对动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甚至会导致动物死亡,在养殖户中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给本来难度就大的防疫工作增加了阻力,并间接影响到动物的防疫密度。因此,共同探讨免疫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畜牧生产实践中,畜禽接种疫苗后,一方面机体产生正常免疫应答反应,另一方面疫苗作为一种特珠应激因子引起免疫应激反应.免疫应激对机体产生一定损害,从而影响畜禽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严重造成死亡,给畜牧养殖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国家对重点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要求的不断提高,每年动物免疫反应损失重大。1概念免疫副反应指在动物接种疫苗后而影响其正常的生理活动,严重者可造成死亡。仔细分析,免疫副反应应该包括:过敏反应、应激反应及疫苗的两重性。(1)过敏反应是机体对某些抗原物质发生的一种可导致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的异常免疫反应,常表现为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0.
1生猪免疫失败产生的原因1.1疫苗本身的因素接种活疫苗后,疫苗毒株可在体内繁殖、复制,可能出现类似轻度自然感染的临床症状。生猪在注射疫苗后,机体均会不同程度地产生一定不良影响和副反应.对正常机体本身就是一种源自外界的刺激和逆作用力.  相似文献   

11.
1口蹄疫疫苗免疫副反应发生的原因 (1)疫苗生产工艺因素。用于制造疫苗的动物组织、血清、附加佐剂引起机体异常反应。疫苗中的致敏原刺激机体产生IgE抗体,而IgE是引起速发型过敏反应的主要抗体。 IgE抗体最重要的生物特性是能够致敏同种组织细胞产生变态反应,机体在产生IgE抗体的同时释放组织胺和无羟色胺等过敏介质,引起机体肺高血压和全身低血压,因此被免疫的动物在临床上就会表现出呼吸困难、肺水肿出血、可视黏膜发绀和全身瘀血等症状。  相似文献   

12.
动物免疫是在动物健康的情况下对动物接种某种抗原,使动物机体产生抗某种疫病的能力,是一种被动免疫保护措施,往往在实施免疫的时候,由于受一些原因的干扰,使我们在注射疫苗后没有达到免疫效果,从而发生疫病,造成不必  相似文献   

13.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机能,对于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和稳定,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免疫应答是一种生物学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在接种疫苗的动物群体中,不同个体免疫应答程度都有差异,绝大多数的动物在接种疫苗后都能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但有少数动物免疫应答能力差,在有强毒感染时,不能抵抗攻击而发病.  相似文献   

14.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但接种疫苗后机体免疫应答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 ,许多内外环境因素都影响机体的免疫力的产生、维持和终止 ,所以接种过疫苗的鸡群不一定都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 ,抵抗病原体的感染。1 选择最佳的接种途径 每一种疫苗均具有其最佳接种途径 ,如随便改变可能会影响免疫效果。如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用饮水或肌注免疫 ;鸡痘疫苗用肌注免疫 ,免疫效果都较差。而应将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 ,用擦肛或点眼、滴鼻 (进口苗 ) ;鸡痘用刺种法免疫效果较好。2 制订正确的免疫程序 制定免疫程序时应考虑疾病的…  相似文献   

15.
动物接种疫苗后,在体内产生与免疫作用不相关不良反应,叫免疫副反应。 1种类 一般反应。临床中实际操作的工作人员给家畜按相关技术要求进行强制免疫注射后,48小时内可见动物的注射部位有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注射的一侧肢体呈现跛行状态,个别家畜还可见体温上升、呼吸速度变快、恶心且呕吐、饮食减少或者短时间的不采食、泌乳量也随之降低等表现。  相似文献   

16.
1免疫接种 预防接种指在经常发生传染病的地区,或传染病潜在的地区,或经常受到邻近地区传染病威胁的地区,为了防患于未然,在平时有计划地对健康畜群进行的免疫接种。预防接种一般采用抗原类制剂。接种方法有皮下注射、皮内注射、肌肉注射、滴鼻、点眼等个体接种法和气雾免疫、饮水免疫、混饲免疫的群体免疫法。预防接种工作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应有周密的计划。兽医防疫部门应对当地的各种传染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制订全年的免疫接种计划,然后按计划进行预防接种,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一般对健康畜禽进行预防接种,对那些年幼的、体弱的、有慢性病的和怀孕后期的母畜,如果不是已经受到传染的威胁,最好暂时不接种,待体质好转后再补充。②应有合理的免疫程序。一个地区、一个牧场可能发生的传染病不止一种且不尽一致,用来预防传染病的疫苗性质不尽相同。因此畜牧场需接种多种疫苗预防不同的病,也需根据各种疫苗的免疫特性和畜禽具体情况合理地制定接种的次数和间隔时间,这就是免疫程序。③应注意接种反应。疫苗对动物机体来说,都是异物,接种后总会有一定的反应,但反应的性质和强度有所不同。正常反应,由疫苗本身的特性而引起的反应,其性质和反应强度随制品而异,一般发生反应的动物数较少,强度较弱,而且对机体器质和功能的影响是可逆性的。严重反应,和正常反应的性质没有区别,但程度较重或发生反应的动物数超过正常比例。合并症,主要包括过敏反应、疫苗扩散为全身感染、诱发潜伏感染等。如出现严重反应或合并症,应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免疫接种是预防动物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不但可以降低动物对传染病的易感性,而且可以提高动物对传染病的特异性抵抗力。因此,在所有的预防措施中,免疫接种在动物传染性疾病的防制中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但是免疫接种时疫苗的质量、接种的途径和免疫程序等外部条件,还取决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这一内部因素。接种疫苗后的机体免疫应答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许多内外环境因素都影响机体免疫力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正>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畜禽传染病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在畜禽免疫接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定的应激反应。疫苗对动物机体是异种物质,动物体经接种后,一方面能使机体产生相应的免疫力,另一方面在局部甚至全身也可引起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反应,这些反应进行过程中的临床表现,通称为预防接种反应。这种反应的表现形式和强度不一,发生反应的原因和性质也各不相同。下面就对畜禽的预防接种反应作一简单介绍。1预防接种反应的种类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一、免疫失败的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上免疫失败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有以下几种:(1)疫苗接种动物后仍发生相应的疾病;(2)动物接种后虽不发生相应的疾病,但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使其发生混合感染的疾病增多;(3)群体接种疫苗后虽未发生明显的疾病,但引起群体生产性能降低,如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降低,鸡群产蛋率下降猪群  相似文献   

20.
<正> 禽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免疫接种加以预防,在现实生产中常出现免疫后仍发病的情况,根据这种情况把具体发生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1、家禽处于不健康状况正常情况下只有家禽处于健康状况下才能进行预防接种,发生疫情紧急接种时应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早期感染过疾病的接种效果不确切,如感染过法式囊病,鸡传染性贫血等免疫抑制病的,机体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可影响其他疫苗的使用效果,甚至导致免疫失败。2、雏鸡母源抗体的干扰母源抗体可给疫苗的免疫造成不利的影响,中和部分疫苗病毒,限制疫苗病毒(尤其是弱毒疫苗)在体内的增殖过程,使疫苗病毒不能有效的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影响免疫效果,一旦有强毒侵入就可导致鸡群发病。3、机体抗体水平差异较大或抗体水平较高时免疫,可导致免疫失败。4、疫苗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