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筛选西瓜抗旱种质并鉴定苗期的关键抗旱性指标,综合评价西瓜资源的抗旱性,为西瓜抗旱育种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25份西瓜材料为试材,采用苗期盆栽试验,设置干旱胁迫和正常浇水2个处理,测定西瓜生长指标(株高、根长、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和根冠比)及生理指标(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及过氧化氢酶活性与相对电导率),运用隶属函数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比较各西瓜种质对干旱胁迫响应的差异,评价种质苗期抗旱性,筛选关键抗旱指标。【结果】干旱胁迫抑制了西瓜幼苗的生长发育,同时显著抑制了西瓜幼苗的地上部鲜质量和地下部鲜质量,株高、根长、地上部干质量和地下部干质量普遍降低,但对根冠比存在正向和负向两种不同的影响结果;干旱处理后,西瓜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过氧化氢酶活性普遍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普遍降低,叶绿素和丙二醛含量因种质不同而表现出不同差异。【结论】苗期抗旱性强的西瓜材料有M20、ZTC、M33、M24和M26,可作为后期西瓜抗旱育种的材料;地上部鲜质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地下部干质量和根长可作为西瓜苗期抗旱性鉴定的性状指标。  相似文献   

2.
油菜苗期抗旱性评价及抗旱相关指标变化分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目的】探讨甘蓝型油菜苗期的抗旱性,为甘蓝型油菜抗旱种质的筛选提供可借鉴的指标、方法,同时为抗旱育种、栽培提供材料和理论依据。【方法】在遮雨网室对油菜苗期进行干旱胁迫,于胁迫的第0、5、10、15、20、25天分别取样测定叶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MDA)含量和保护性酶活性等的变化。采用综合抗旱系数、抗旱指数、聚类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并对不同类型种质抗旱相关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被考查的各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反应程度各异,其中脯氨酸含量、POD活性对干旱胁迫的反应迟钝,而叶片相对含水量反应敏感;根据抗旱性量度值(D值)的聚类结果,将10个油菜种质划分为抗旱性强、抗旱性中等和抗旱性差3个抗旱级别。抗旱相关指标的变化表现为,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和胁迫程度的增大,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和叶面积下降幅度变大,而丙二醛(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POD活性相对值总体表现出上升趋势。MDA含量相对值与品种抗旱性呈负相关,而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POD活性相对值与品种抗旱性呈正相关。10个参试油菜种质中,94005、中双11号和中双9号抗旱性强。【结论】采用综合抗旱系数、聚类分析、灰色关联度等相结合的方法对油菜苗期抗旱性进行评估,可以较好地揭示指标性状与抗旱性的关系。油菜在连续干旱胁迫下,其叶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叶面积可作为油菜抗旱种质筛选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干旱胁迫及复水处理对抗旱性不同小麦材料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抗旱型品种‘靖麦12号’与干旱敏感型品系‘皮麦’为材料,以正常水分管理作为对照,待小麦长至三叶期,采用干旱胁迫-复水法,取幼苗叶片测量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脯氨酸、脱落酸、总抗氧化能力、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以及叶绿素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抗旱型品种‘靖麦12号’与干旱敏感型品系‘皮麦’的保护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可溶性糖及叶绿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及极显著差异;干旱胁迫下,保护酶活性、脯氨酸、丙二醛、脱落酸、总抗氧化能力均呈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叶绿素含量却明显降低;复水以后,保护酶活性、脯氨酸、总抗氧化能力、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降低,叶绿素、脱落酸、丙二醛含量明显上升;两品种/系的处理与对照间脱落酸、丙二醛含量不存在明显差异。在干旱胁迫和复水情况下,‘靖麦12号’表现出较高的酶活性和较高渗透调节物质且叶绿素含量下降缓慢,因此‘靖麦12号’具有较高的抵御干旱胁迫以及复水后的恢复能力,可作为云南地区重要的抗旱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4.
云南8个玉米品种苗期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8个玉米品种(甜糯888、云糯6号、云瑞999、云瑞6号、云瑞47、云瑞88、云优105和云甜玉2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采用苗期反复干旱法,探讨反复干旱下玉米品种株高、地上部干质量、根冠比、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与抗旱性有关的13个表型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并运用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对其苗期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为玉米品种抗旱种质的筛选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同时为抗旱育种和栽培提供材料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玉米苗期,经过反复干旱处理后,不同玉米品种的存活率、叶面积、株高、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及地下部干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丙二醛(MDA)、根冠比、脯氨酸(Pro)和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均不同程度增加,但品种间差异较大;不同品种抗旱性排序为云瑞47云甜玉2号云优105云糯6号甜糯888云瑞6号云瑞999云瑞88。云瑞47、云甜玉2号和云优105为抗旱性强的种质,可用于抗旱性育种和栽培。  相似文献   

5.
水分胁迫对二、四倍体薄皮甜瓜苗期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揭示甜瓜倍性与抗旱性的关系,为多倍体甜瓜抗旱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并比较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薄皮甜瓜在水分胁迫下苗期的生长指标、叶片水分状况、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结果]在水分胁迫下,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薄皮甜瓜苗期株高、茎粗、干物质重量、叶绿素含量都有不同程度减少,而叶片中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说明水分胁迫抑制了二、四倍体薄皮甜瓜植株的生长。四倍体的薄皮甜瓜株高胁迫指数、茎径胁迫指数、干物质胁迫指数、叶绿素含量、相对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二倍体,二倍体叶片中自由水含量和水分饱和亏明显高于四倍体,说明四倍体薄皮甜瓜在苗期抗旱性比二倍体强。[结论]多倍体育种可以作为甜瓜抗性育种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采用盆栽人工控水方法,选择西北地区7份蚕豆主栽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水分胁迫(轻度LS和重度WS)下蚕豆苗期地上部、地下部及叶片生理生化指标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蚕豆幼苗地上、地下部分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侧根数量及蚕豆主根长度生长受到抑制,且随干旱胁迫程度加剧,抑制作用明显(P0.05),临蚕9号株高、茎粗、叶面积、主根长度均表现显著抑制作用,为干旱敏感性蚕豆品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Chl)在水分胁迫下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青海13号SOD活性上升幅度较大,抗旱性较强。叶片可溶性糖含量(WSS)和细胞质膜相对透性(REC)随干旱胁迫加重均有明显增加,WSS增加越快,抗旱性越强,REC则相反,抗旱性越强的品种,细胞质膜透性增加越少,而蚕豆叶片组织相对含水率(RWC)比正常供水的下降明显,且下降幅度小的品种抗旱性越强;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苗期抗旱性大小为:青海13号临蚕6号青蚕14号青海12号马牙临蚕9号临蚕8号;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筛选出WSS、REC、RWC、SOD等生理指标和株高、叶面积、根长等形态指标,可作为蚕豆品种苗期抗旱能力评价必不可少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干旱胁迫对油菜蕾薹期生理特性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白鹏  冉春艳  谢小玉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18):3566-3576
【目的】针对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上游近几年春季降水偏少易导致干旱的特点,研究水分胁迫对油菜蕾薹期生理特性及农艺性状的影响,为揭示油菜蕾薹期抗旱机制及抗旱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的方式,在遮雨网室对两种抗旱性不同的油菜品种中双10号(抗旱性弱)和94005(抗旱性强)蕾薹期进行干旱胁迫,以各性状的抗旱系数研究油菜相关生理指标及农艺性状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筛选出适用于该区域油菜蕾薹期抗旱性鉴定的指标。【结果】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两种油菜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RWC、叶绿素含量、RuBP羧化酶活性、株高、茎粗、一次分枝数以及单株产量抗旱系数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与胁迫时间成正相关。其中,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抗旱系数下降幅度与材料抗旱性成正相关,其余指标则与材料抗旱性成负相关。抗旱性弱的材料气孔限制值、水分利用率抗旱系数分别呈现出上升-下降与一直下降的趋势,抗旱性强的材料则均为上升趋势。POD、SOD、CAT活性、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相对值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下降,抗旱性强的材料增加幅度高于抗旱性弱的材料;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和脯氨酸相对值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对干旱胁迫下的油菜蕾薹期和复水后的成熟期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表明,干旱胁迫下,产量与净光合速率、RWC、叶绿素含量和一次分枝数抗旱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细胞膜透性、MDA含量抗旱系数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将单株产量、净光合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限制值、水分利用率、RWC、叶绿素、RuBP羧化酶、SOD、POD、CAT、细胞膜透性、MDA、可溶性糖、株高、茎粗及一次分枝数划分为第一主成分;将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划分为第二主成分。【结论】第一主成分的各指标(单株产量、净光合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限制值、水分利用率、RWC、叶绿素、RuBP羧化酶、SOD、POD、CAT、细胞膜透性、MDA、可溶性糖、株高、茎粗及一次分枝数)变化与品种抗旱性密切相关,在油菜抗旱品种选育时可作为油菜蕾薹期抗旱性鉴定的主要指标,第二主成分的各指标(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则是次要鉴选指标。  相似文献   

8.
采用10%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内源一氧化氮(NO)在水杨酸调控新单29幼苗根系抗旱性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显著提高了玉米幼苗根系NO、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_2O_2)含量及根冠比,显著降低了地上生物量;与单独干旱胁迫处理相比,水杨酸显著提高了玉米幼苗根系NO、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根系生物量、根冠比,显著降低了MDA、H_2O_2含量;NO清除剂则可以显著降低干旱和水杨酸诱导的NO的产生与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同时显著降低地上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及根冠比,并使MDA、H_2O_2含量显著升高,从而逆转干旱和水杨酸的上述效应。由上述结果可知,NO参与水杨酸对玉米幼苗根系抗旱性的调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生理生化指标综合评价广西主要种植的玉米品种苗期抗旱性,为广西抗旱性玉米品种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广西主要种植的12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法,测定苗期干旱胁迫下玉米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丙二醛含量;通过五级评分法,综合评价玉米苗期抗旱性.[结果]苗期干旱胁迫下,各玉米品种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较对照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和丙二醛含量较对照增加,其中相对含水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降幅最小的为桂单0810,对应抗旱系数分别为0.9210和0.8366;叶绿素含量降幅最小的为桂单688,抗旱系数为0.9486;可溶性糖含量增幅最大、丙二醛含量增幅最小的均为桂单0810,对应抗旱系数分别为0.3010和0.8234.各生理指标均与品种抗旱性存在极显著相关,通过五级评分法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指数为2.3939~5.8943,其中桂单0810抗旱性综合评价得分最高,其次为桂单688、玉美头102、正大619和玉美头105.[结论]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可作为玉米苗期的抗旱性鉴定指标.广西主要种植的12个玉米品种中以桂单0810苗期抗旱性最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综合分析甘蔗不同时期及品种的抗旱性差别,为甘蔗抗旱性评价和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GT28、GT21及ROC22 3个甘蔗品种为材料,在桶栽自然干旱胁迫条件下,测定株高和其他7个生理生化指标,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供试品种的抗旱性.[结果]在反复干旱胁迫处理下,不同甘蔗品种的生长势、叶片水势及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叶片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升高,叶片细胞质膜透性增大;生长势、叶片水势、脯氨酸含量以及POD活性在苗期变化幅度较大,而丙二醛含量、叶片细胞质膜透性、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在伸长期变化较明显.不同品种中,以GT21叶片水势、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相对较高,细胞质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和POD活性相对较低,而ROC22株高、细胞质膜透性、脯氨酸含量、POD活性较高,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稍低于GT21,叶片水势较低.供试3个甘蔗品种的整体抗旱性强弱的排序为GT21>ROC22>GT28.[结论]干旱胁迫下不同甘蔗品种间的农艺性状及生理指标变化差异明显,苗期与伸长期反复两次干旱胁迫处理没有表现出一致明显的累积影响效应,应用隶属函数法能更加准确全面评价甘蔗品种的抗旱特性.  相似文献   

11.
干旱缺水是影响水稻生长发育的重要逆境因子。干旱胁迫会诱导水稻特定基因表达,这些基因的表达和调控能使水稻抵御干旱胁迫的伤害。筛选和培育抗旱的水稻品种不但可在很大程度上节约用水,而且有利于增产稳产和减少环境污染。在此,简要概述了水稻抗旱生理、抗旱机制和抗旱相关基因一些进展,为提高水稻抗旱性和抗旱育种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2.
干旱胁迫是影响水稻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水稻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并诱导特定相关基因的表达,这些生理变化与相关基因的表达减少了水稻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带来的伤害。选育抗旱新品种不但可以节约水资源,而且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该文对水稻抗旱生理生化机制和抗旱基因的最新研究进行阐述,为提高水稻抗旱性和抗旱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甘薯耐旱性品种苗期筛选及耐旱性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甘薯耐旱性品种的快速筛选,本试验采用室内PEG模拟连续干旱法对22个甘薯品种(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济薯21、12057、11001和零9281等品种(系)的根系持水力、根系活力和幼苗成活率较高,具有较强的苗期耐旱性;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根系持水力、薯苗质量和含水量、根系活力等可作为重要的苗期耐旱性筛选指标;干旱胁迫下根系的持水能力和采苗后薯苗状况是影响甘薯苗期耐旱性的重要因素。在生产上,选用耐旱性品种和采用壮苗是抵御干旱胁迫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鸭茅苗期抗旱性指标,以7份不同来源鸭茅(Dactylis glomerata)种质为供试材料,设置适宜水分、轻度和重度干旱胁迫3个处理,于处理30 d后测定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采用抗旱性度量值、综合抗旱系数、加权抗旱系数并结合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多种方法对...  相似文献   

15.
不同土壤水分下杨树的蒸腾变化及抗旱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适宜土壤水分(70θf)、中度干旱(55θf)和严重干旱(40θf)等3种土壤水分条件下研究84K杨树的蒸腾特性及抗旱适应性.结果表明:杨树的蒸腾速率与土壤含水量密切相关,其总耗水量、总生物量的大小均为适宜土壤水分>中度干旱>严重干旱,总WUE在中度干旱下最高,严重干旱下最低;蒸腾速率的日变化是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大气因子对杨树蒸腾速率的影响主要受土壤水分含量的控制.在干旱条件下杨树的抗旱性与SOD活性及K+含量之间关系不明显,杨树不具备耐旱植物的显著特征;由此建议84K杨树不宜在黄土高原地区大  相似文献   

16.
10种牧草抗旱性与耐热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温室条件下,应用反复干旱法,连续干旱法和“电导”法,对10个优良牧草品(草)种进行了抗旱性与耐热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用3种方法测定的结果基木一致。以伊犁蒿、驼绒藜抗旱耐热性最强。4种禾草中以老芒麦、无芒雀麦抗旱耐热性较强,苇状羊茅居中,布顿大麦最弱。4个苜蓿品种中以阿勒泰杂花苜蓿、新牧1号杂花苜蓿抗旱耐热性最强,贝维尔杂花苜蓿次之,北疆苜蓿表现最弱。结论表明,今后对牧草抗旱耐热性鉴定可采取本文使用的两种以上方法对照测定。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抗旱资源评价与抗旱指标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0~1992年,在山西省北部旱作条件下,对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引入的44份材料和国内10个抗旱品种进行了抗旱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经济性状表现好、高产抗旱的品种为乌盟851、系薯1号、紫花白。CIP385373·1、CIP87001、CIP86027、CIP385372·1等品种为短日照类型,生育期间植株冠层生长繁茂,块茎产量低,块茎形成晚,不适宜长日照地区种植;CIPI—1039抗病性较强,CIP24—16、CIPI—1035、CIPLT—6在干旱条件下块茎产量较高,可作为马铃薯抗旱资源进行利用。单株产量与根系拉力、冠层覆盖度、商品薯率、单株块茎数、茎叶干鲜重、根干鲜重呈直线正相关,与出苗日数、块茎形成日数呈直线负相关。根系拉力与株高、根数、茎叶干鲜重、根干鲜重、块茎数呈直线正相关,与出苗日数、块茎形成日数呈直线负相关。冠层覆盖度与根系拉力、块茎数、茎叶鲜重、根鲜重呈直线正相关,与其他性状相关不密切。因此,根据冠层覆盖度和根系拉力的大小可预测旱作马铃薯块茎产量的高低,并可作为干旱地区评价马铃薯品种抗旱性的两个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8.
花生抗旱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与花生抗旱性有关的形态学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索了与花生抗旱性状密切相关的分子标记以及抗旱基因的克隆技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马铃薯品种同薯20号和晋薯15号的根系拉力与冠层覆盖度测试,以及在旱作生态区的适应性试验,对上述2个品种的抗旱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同薯20号与晋薯15号在干旱胁迫下根系拉力强、冠层覆盖度大、产量水平高、适应性强,是很好的抗旱性品种,可以在全国一季作区及各旱作生态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论苜蓿的生产力与抗旱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苜蓿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虽然经大力倡导,至今发展速度依然缓慢,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对其适应能力缺乏全面认识。通过探讨我国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苜蓿的生产力、耗水规律及对干旱适应的特点,指出其由高耗水、低水效特性而导致的生产力变化,以及区域发展上的局限性。综合文献报道、实践经验及作者研究结果,就苜蓿今后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发展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