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不同养殖模式对蚯蚓生长繁殖效果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蚯蚓对其生活的环境十分敏感,相同的基料不同的养殖模式、饲养效果截然不同,为了找出兰州地区最适合蚯蚓养殖的模式.我们对5种不同的蚯蚓养殖模式从增重、产卵和交配三个方面进行了实验统计和分析,最终得出了露天地表堆肥养殖模式为蚯蚓最佳养殖模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温度对蚯蚓处理牛粪能力的影响及其调控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室内恒温培养与室外田间养殖试验,研究温度与蚯蚓处理牛粪能力的关系,及高温季节下不同降温措施对蚯蚓处理牛粪能力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在8~32℃温度范围内,养殖床温与蚯蚓处理牛粪速率间呈极显著相关,最适温度为25.4℃;夏秋季节,在养殖床上覆盖稻草1.78 kg/m2与架设遮阳网,养殖床温可降低6.14%,蚯蚓处理牛粪能力提高35.8%。  相似文献   

3.
该试验旨在研究新疆南疆地区杂交肉羊高床养殖技术应用效果,相对于地面平养和传统的饲养方式是否具有优势。在喀什市艾乐热意养殖专业合作社选择403只杂交周岁羊,将这些羊分为高床组、平养组、对照组3个组,测定分析各组育肥羊2个月的增重效果。结果表明院3个试验组2个月分别增重11.92、9.67、9.08 kg,高床组与平养组差异极显著(P<0.01),高床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平养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全价饲料高床养殖比地面平养和传统饲养方式增重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适宜于海南地区蚯蚓生长的人工土壤成分,为海南的环境建设和废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在牛粪和土壤的等量混合培养基质中添加0(Ⅰ)、10%(Ⅱ)、15%(Ⅲ)、20%(Ⅳ)、30%(Ⅴ)、50%(Ⅵ)的王草草粉进行蚯蚓饲养试验,分析蚯蚓的成活率及增重情况,探讨适于蚯蚓生长的基料配制比例.[结果]饲养65d后,处理Ⅱ的蚯蚓成活率达到81.7%,平均增重为0.324 g.随着草粉添加比例的不断提高,蚯蚓成活率和平均增重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结论]粪便、土壤和草粉按9∶9∶2的比例配制的基料是比较理想的基料配方.  相似文献   

5.
蚓床制作室内养殖,分坑养、箱养、盆养3种。大规模养殖以坑养为宜,坑大小依养殖数量和室内面积而定。坑四周以砖砌、水泥抹面为好,墙高35厘米以上,地面用水泥抹平,以防蚯蚓逃逸。小规模养殖可采用大箱或瓦盆。室外养殖,可选择避风向阳处挖坑养殖。坑呈长方形,深度不小于60厘米,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面以上,四周用砖砌好,坑底用水泥抹平。  相似文献   

6.
尹丘 《油气储运》2010,(2):35-35
蚓床制作 室内养殖,分坑养、箱养、盆养3种。一般以坑养为宜,坑大小依养殖数量和室内面积而定。坑四周以砖砌水泥抹面为好,墙高35厘米以上,地面用水泥抹平,坚实土面亦可,以防蚯蚓逃逸。小规模养殖可采用大箱或瓦盆。室外养殖,可在避风向阳的地方挖坑养殖。  相似文献   

7.
采用盆养的方法用牛粪和玉米秸秆(经过腐熟)的不同比例混合物饲养蚯蚓。结果表明:蚯蚓在各比例混合物中生长良好,腐熟的玉米秸秆可以作为蚯蚓饵料。整秆秸秆自然条件下饲养蚯蚓的试验表明:用农作物秸秆饲养蚯蚓是一种投资小、无风险、易操作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集约化养殖技术不断发展,白羽肉鸡饲养不断规模化。虽然白羽肉鸡饲养方式有地面平养、网上平养和笼养,但环境控制问题大致相同,合理选用养殖方式,控制鸡舍内环境,可促进鸡群正常生长。本文综述白羽肉鸡不同饲养方式(地面平养、网上平养和笼养)及鸡舍内环境(光照、温度、通风和有害气体等)控制方法,旨在为实际生产中白羽肉鸡的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不同饲养方式对拜城油鸡生长、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不同饲养方式对拜城油鸡生长、屠宰性能以及肉品质的影响,为拜城油鸡生产实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试验选用1日龄的300只初生重相近的拜城油鸡雏鸡,随机分为散养、地面平养及网上饲养三个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鸡,试验鸡饲喂相同的日粮.[结果]散养组鸡的末重及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地面平养组和网上饲养组(P<0.05);散养组鸡的半净膛率显著低于网上饲养组与平养组(P<0.05),腹脂率极显著低于网上饲养组(P<0.01)和显著低于地面平养组(P<0.05);散养组鸡胸、腿肌24、48h滴水损失率低于地面平养组和网上饲养组(P <0.05或P<0.01);散养组鸡胸、腿肌剪切力显著高于地面饲养组和网上饲养组(P<0.05);散养组鸡胸肌OD值高于地面饲养组和网上饲养组(P<0.05);散养组鸡腿肌灰分含量高于地面平养和网上饲养组(P<0.01);散养组鸡胸、腿肌肌内脂肪和腿肌肌苷酸含量均高于地面平养和网上饲养组(P<0.05);网上饲养组胸肌及腿肌肌纤维直径均小于地面饲养组和散养组(P<0.05),相反肌纤维密度小于地面饲养组和散养组(P<0.05).饲养方式对拜城油鸡其它性能和肉质指标没有显著影响.[结论]三种饲养方式各有优缺点,生产者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不同市场对鸡肉产品的不同要求选用适宜的饲养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白玉菇菌糠为主要原料养殖蚯蚓的最佳配方,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在白玉菇菌糠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尿素、豆粕、玉米粉,研究不同的原料组合对蚯蚓养殖效果的影响,选出以白玉菇菌糠为主要原料养殖蚯蚓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在采用白玉菇菌糠饲养蚯蚓时,添加辅助原料是非常重要的,高氮素成分辅料的添加效果更好,表明蚯蚓对饲料中氮素的要求较高,适合于富营养饲养。蚯蚓繁殖和增重适宜的菌糠中三因素添加比例为尿素0.2%,豆粕6%,玉米粉2%。采用该营养水平,在试验条件下,单盆繁殖数为19,单盆增重为17.85 g·袋-1。在实际生产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仿生林环境与大棚环境朱砂根生长性状的差异。[方法]采用2年生朱砂根籽播容器苗,在大棚环境和秃瓣杜英仿生林环境中挂牌标号,测定苗木地径、高度、当年新梢数等指标。[结果]研究表明,仿生林环境的朱砂根籽播容器苗苗木地径生长速率在7月15日~8月1日这段时间的生长速率明显高于大棚环境,增长33.3%以上,而同时期的大棚环境中只增长10.5%。在8月以后二者增长速率较为一致,差距不大。对比苗高生长,由于大棚的遮阴可人为控制,因此在7~8月,大棚环境的朱砂根一直保持增长,在以后有个明显的停顿期,然后又有比较快的增长。[结论]大棚环境和仿生林环境中朱砂根生长总体差距不大,说明仿生林栽培可以替代大棚栽培,从而有效降低朱砂根栽培成本。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蚯蚓堆肥时适宜的添料频率,通过饲养试验研究了7种添料频率对蚯蚓生长及基质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添料频率为7 d一次的处理组中能获得最高的蚯蚓体重,蚯蚓平均体重达到0.138 7 g·条-1。同时,该处理中基质总有机碳含量最低,总氮、总磷、速效磷和铵态氮含量最高。添料频率会影响蚯蚓生长和堆肥效果,最佳的添料频率为7 d一次。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蚯蚓堆肥时适宜的添料频率,通过饲养试验研究了7种添料频率对蚯蚓生长及基质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添料频率为7 d一次的处理组中能获得最高的蚯蚓体重,蚯蚓平均体重达到0.138 7 g·条-1。同时,该处理中基质总有机碳含量最低,总氮、总磷、速效磷和铵态氮含量最高。添料频率会影响蚯蚓生长和堆肥效果,最佳的添料频率为7 d一次。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迅驰(37-74)牛角椒在江西省的适宜种植模式,试验设置了不同大棚种植模式(普通大棚种植、大棚种植+黑色地膜覆盖、大棚种植+黑色地膜覆盖+开天窗),并以露天栽培为对照,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中牛角椒的株高、经济性状、抗病性等指标。结果表明:大棚种植可以显著提高牛角椒单株结果数和产量,其中以大棚种植+黑膜覆盖+开天窗处理最好,其单果重和产量分别比露地栽培提高了18.23%和52.44%。同时,普通大棚种植显著增加了辣椒的发病率,而通过开天窗方式则可以显著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浙南沿岸张网渔获物优势种类组成及季节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对浙南沿岸张网渔获物采样调查资料,研究分析张网渔获物优势种类组成及季节分布。结果表明,在全年取样调查中,共鉴定游泳生物97种。优势种类为中国毛虾、日本毛虾、龙头鱼、细螯虾、带鱼,双斑〖HT5”,7〗虫〖KG-*3〗寻〖HT5”SS〗、刀鲚以及小公鱼属、虎鱼科、口虾蛄属、管鞭虾属、仿对虾属、鼓虾属等12个类群。毛虾全年均有出现,在一年中出现旺季有两个,一个是3月至5月,再一个是7月至8月,各月样品中毛虾重量占比分别为41.5%、33.1%、36.4%、43.1%与77.2%。龙头鱼出现旺季主要在9月至10月,各月样品中重量占比分别为25.5%与39.7%,平均体重分别为1.2 g与1.1 g。带鱼出现旺季在6月至9月,各月样品中重量占比分别为3.2%、3.6%、1.4%与2.6%,平均体重分别为1.1 g、2.2 g、1.8 g与3.9 g。口虾蛄出现旺季主要在9月至10月,各月样品中重量占比分别为10.5%与9.2%,平均体重分别为3.5 g与4.8 g。  相似文献   

16.
徐州地区日光温室小气候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徐州地区日光温室室内外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种植季节、不同天气类型下日光温室室内气象要素(气温、地温、相对湿度、太阳辐射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室内外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并据此提出了一些调控日光温室温度、相对湿度、光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滇中地区典型单栋塑料温室存在保温性能不足的缺点,该试验同时对双层非充气薄膜覆盖温室在冬季3种不同长度的日照条件下(由于遮挡导致日照长度不同)的室内外最低温度进行了对比测试,对其保温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滇中地区采用双层非冲气塑料薄膜,即在现有普通大棚内加设一层薄膜(间距20~30 cm),在日照长度分别为9 h,6.5 h和4 h时,室内外最低气温的温差分别为3.25 ℃,2.03 ℃,-0.01 ℃;其中,在温室日照时间为9 h时,冬季一月前后室内最低平均气温可达5.37 ℃,比单层薄膜温室提高5.68 ℃,说明非充气双层薄膜在低纬度地区有较好的经济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鼎突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巢外活动的昼夜节律和季节变化.研究表明,鼎突多刺蚁的巢外活动强度,随季节而变化,呈双峰型.巢外活动自4月开始增强,5月达到最大,7~8月减少,9月又增强,11月以后很少活动.工蚁在越冬前体内逐渐积累营养物质,以度过寒冷的冬季.工蚁白天出巢活动,活动节律随季节而异,4月,中午活动最盛,呈单峰型;7~10月,中午活动下降,呈双峰型;5,6和11月,介于两者之间,呈不明显的双峰型.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供体植株栽培季节和栽培方式对黄瓜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倍体胚胎发生率和植株再生率在温度相对较高的6月下旬、7月上旬以及9月份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生长发育前期的供体植株单倍体再生率相对较高且稳定;随着供体植株逐渐衰老,其未受精子房培养的污染率不断上升;种植于塑料大棚内的供体材料比种植在露地中的供体材料具有更高的单倍体胚胎发生率和成苗率。  相似文献   

20.
上海地区夏季甜罗勒优化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一种既能保证甜罗勒苗期和营养生长期对温度的需求,又能减少生殖生长期大棚高温的不利影响的栽培模式,将甜罗勒在棚内和棚外同时种植,分析不同时期温度变化对棚内外甜罗勒不同生长阶段产生的影响,对比全生长过程生物量、精油含有率以及精油成分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2月到6月(营养生长期)和9月到10月(生殖生长期后期),棚内的生物量和精油含有率均要高于棚外;相反7月到8月(生殖生长前期)棚外各项指标高于棚内甜罗勒。8月中旬甜罗勒的生物量和精油的含有率都达到最大值,单株鲜重可达1400g,精油含有率可达4.5mL·kg-1。以上结果为进一步建立优化的夏季甜罗勒种植模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