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MWW-1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内燃机缸套-活塞环的磨合过程进行了模拟试验,利用表面粗糙度仪、硬度仪、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缸套试样的表面状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磨合载荷对改善摩擦副表面的品质非常有益;磨合油品对摩擦副表面的影响显著,含金属陶瓷添加剂(Al<,2O<,3粉末和化学耦合剂)润滑油能使磨合过程缸套的表面状况得到明显改观,并使缸套表面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2.
基于系统理论的缸套-活塞环摩擦副失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摩擦学系统理论分析方法,分析了缸套-活塞环摩擦副表面磨损及失效机理,探讨了缸套-活塞环摩擦系统的相互关系,为提高其耐磨性和可靠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活塞环的工作条件和各部分的名称,重点论述了活塞环的受力和活塞环与气缸的摩擦磨损情况,在探究了内燃机中最为关键的摩擦副之一的缸套活塞环摩擦副基础上,总结了这对摩擦副的摩擦磨损规律。  相似文献   

4.
气缸套变形与活塞环摩擦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降低发动机摩擦损失,提高机械效率,重点研究缸套变形对活塞环与气缸套摩擦副的影响。首先,对两种不同状态的缸套进行有限元分析,找出缸套变形规律;然后,根据这些规律计算出活塞环与缸套润滑表面的油膜压力和油膜厚度;最后,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缸套变形的椭圆度直接影响摩擦功和机油消耗率的大小。  相似文献   

5.
采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和UMT-2型微观摩擦磨损实验机分别对环文蛤贝壳角质层的表面粗糙程度和摩擦学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环文蛤不同部位角质层的粗糙度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背部、后部、腹部、前部;环文蛤前部和腹部角质层表面的横向摩擦因数大于纵向摩擦因数,而环文蛤后部和背部角质层表面的横向摩擦因数却小于纵向摩擦因数,这说明环文蛤角质层表面的摩擦特性具有横向和纵向异性的特征;相比于无水测试条件,在水润滑测试条件下,环文蛤前部角质层表面的横向和纵向摩擦因数均提高,环文蛤后部和背部角质层表面的横向和纵向摩擦因数均降低,而环文蛤腹部角质层表面的横向摩擦因数降低,纵向摩擦因数却升高.  相似文献   

6.
<正> 由洛阳拖拉机研究所负责的“缸套-活塞环配对副的研究”科研课题,于1987年3月15日在洛阳通过技术评审。这次评审工作是由国家机械委工程农机局主持的。 这项成果的研究是将内燃机中两个互相摩擦磨损的基础件——缸套、活塞环做为一个整  相似文献   

7.
柴油机中的缸套和活塞环是柴油机中主要的摩擦学系统,其运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摩擦、磨损过程,其中磨损是其主要表现形式,也是车辆大修技术条件的重要指标。缸套和活塞环的磨损检测问题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对现有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汇总并分析讨论,对缸套-活塞环的磨损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其研究远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1.活塞环装反。活塞环应严格按要求装配,特别是革新环,装反后会加剧“泵油作用”。 2.活塞环过度磨损,边间隙与开口间隙过大。应及时更换活塞环。 3.活塞环弹力太弱或卡死在环槽内。应更换活塞环,并检查活塞和缸套的损坏情况,必要时更换活塞、缸套。 4.油环上的孔道堵塞。拆下油环清洗干净,并检查油底壳内机油是否变质,适时更换机油。  相似文献   

9.
正1.曲柄连杆机构中的配合件(1)缸套与活塞缸套与活塞的磨损分为正常磨损和非正常磨损,正常磨损是指柴油机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磨损,是不可避免的。缸套与活塞的正常磨损表现在,气缸沿工作表面在活塞运动区域内沿高度方向呈上大下小的不规则锥形,磨损最大部位是活塞环在上止点时第一道环对应的缸壁。受侧压力大的一面磨损大于相对的一面,产生椭圆度。缸套和活塞磨损形成锥度椭圆后,一般情况下都一起更换,否则缸塞组密封性能无法保证。(2)活塞环组  相似文献   

10.
杨亚洲  蒋蔓  马云海  佟金 《农业机械学报》2006,37(4):142-144,148
分析了Kevlar浆粕、冰晶石及沉淀硫酸钡对制动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洛氏硬度及冲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填加Kevlar浆粕、冰晶石及硫酸钡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并稳定摩擦因数、降低比磨损速率,其中Kevlar浆粕和冰晶石的混杂效应最为明显;增大硫酸钡含量则能较好地控制摩擦因数随温度的波动;摩擦材料的洛氏硬度值有所降低,而冲击强度则不同程度地提高.利用扫描电镜对摩擦材料磨损表面进行了观察和磨损机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新型硼铬铜合金铸铁气缸套。研究结果表明,该种气缸套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与活塞环的配副性能,且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2.
陈宏 《湖南农机》2011,38(3):102-103
汽缸套行业普遍认为,磷在硼铸铁中有助于提高耐磨性,因而采用0.2%~0.4%的舍磷量.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综合分析,认为磷不利于充分发挥硼铸铁的耐磨性,磷加大了汽缸套的夹杂倾向,磷提高了汽缸套的制造成本,硼铸铁汽缸套采用磷<0.1%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硬度塞法与热电偶法对活塞与缸套的温度场进行了测量,获得了准确的边界条件,应用AVL EXCITE软件对活塞与活塞环组动力学性能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活塞、活塞环和缸套间润滑密封良好,且窜气量维持在较低水平,但活塞仍存在一定量的冲击,应从修改型线出发作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4.
针对轴向柱塞泵配流盘磨损的故障诊断所使用的信号大多存在非平稳、非线性特性的缺点,提出利用轴向柱塞泵的瞬时转速波动信号进行故障诊断.利用瞬时转速波动信号良好的抗噪性能与经过阶比分析后可以转化为角度域内的平稳信号的特点,以克服传统监测信号的不足.通过动力学分析对轴向柱塞泵瞬时转速波动的成因进行了溯源.结果表明,对于具有Z个柱塞的轴向柱塞泵,活塞的惯性力和配流副处的库仑摩擦力会产生Z倍于转频的转矩波动,从而在轴向柱塞泵主轴上产生Z阶转速波动.柱塞高压腔的压力的变化会产生2Z倍于转频的转矩波动,从而在轴向柱塞泵主轴上产生2Z阶转速波动.在变负载条件下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对于9柱塞的轴向柱塞泵,其9阶瞬时转速波动分量幅值的变化可以很好地反映出配流盘磨损状况的变化.随着配流盘磨损程度增加,9阶瞬时转速波动的最大幅值从1.229增大至2.023 r/min;9阶瞬时转速波动分量幅值随着配流盘磨损加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5.
活塞敲缸故障的诊断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了在EQ6100发动机上模拟活塞-缸套间隙异常时的试验结果。主要测取了在不同的转速、活塞-缸套间隙、测点时的故障信号,并用时域、频域分析进行了分析比较。通过分析,得出分析,得出活塞敲缸故障的诊断特征参数,为定性定量地诊断该故障提供了理论依据。试验表明:采用振动诊断技术能监测发动机活塞-缸套的间隙变化和预测故障缸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柱塞滑靴组件的动力学特性直接决定了泵的工作性能。泵运转周期内,存在如离心力、滑靴副摩擦力及柱塞与缸孔间接触力等大小和方向都时变的作用力,但长期以来在对柱塞滑靴组件的动力学参数分析中,仅局限于或在某一固定位置处、或在简化假设情况下进行计算,这给泵结构的优化设计及泵性能的预期评估带来不利影响。为在全周期内动态评估柱塞滑靴组件的动力学性能,依据不同应用需要,在简化受力情况下提出了相应的简化数学模型,在完整受力情况下,通过引入随体坐标系,提出了相应的精细数学模型。建立的模型遵循真实的柱塞-缸孔线接触力动力学行为,并进一步考虑到了接触力作用位置随工况实时动态变化的实际情况。通过实验结果与基于AMESim-ADAMS软件建立的联合仿真模型分布参数法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所提出的数学模型。应用实践表明,提出的模型可以方便地应用于对柱塞滑靴组件相关重要动力学参数的全面动态评估及泵结构的动态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7.
姚影  刘玉生 《农业工程》2013,3(4):40-40
介绍了拖拉机气缸、活塞和活塞环早期磨损的现象、原因及预防措施,提醒广大农机使用者或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组织重视拖拉机发动机的使用,减少故障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18.
硼系润滑油添加剂在线表层改性行为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纳米硼酸镧及有机硼酸酯两种稀土润滑油添加剂摩擦学性能的试验研究,发现该类添加剂能诱发稀土金属渗入摩擦副表层中,形成一种同摩擦副机体性能、结构不同的摩擦学特性层即表面改性层,从而使得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得到提高。综合磨损表面能谱分析,对磨损表面表层结构作了进一步分析,并从理论上分析了该种改性层的形成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硼系润滑油添加剂能实现表面在线改性,且表面改性层厚度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