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陕西西乡县位于北纬33°度东径108°度以西,汉水上游的秦岭脚下。1992年陕西省西乡县茶叶生产办公室杨晓同志在进行农业区划和茶树品种资源调查时,在老茶园里发现一株少有的大茶树。这株大茶树从基部到上部有明显的主干,主干围粗直径达20公分,从主干基部(地面)向上73公分处,发生第一个分枝,各分枝直径均在7—15公分,(见封三图)  相似文献   

2.
茶树王     
西双版纳南糯山深林里,发现一株二人围抱不住的老茶树,数位苏联專家和我国茶叶專家曾不辞辛劳前往观看。茶树王叢高547.95公分,株辐1090×986公分,主干直径138公分,植株分枝茂密生長势雄伟,叶肉厚叶色深綠叶片大,属大叶型茶,我們估计一年可采干茶150斤—200斤,树龄据向当地群众訪问及观察分析,大約有600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据调查资料表明,四川大茶树多分布在东经105°20′—107°,北纬31°—28°20′。在海拔600—1500米范围内。为了充分利用我国茶树资源,笔者将原有资料,加经整理,供研究参考。二、调查和实验方法 (一)调查方法:四川大茶树分布面积广,因此,依照地理位置分区,分年完成每年春、秋  相似文献   

4.
茶树越冬     
新源县茶叶试验站位于巩乃斯谷地东段的阿拉图伯草原。北纬43°,海拔1,480米,年降雨量755.79毫米,其中4—8月的降雨量占全年的70.7%;无霜期80—110天;年平均气温5.9℃,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4.1℃,极端最低气温为-30.7℃,年积温(≥0℃)达3,400℃左右。土层深厚,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PH值6.5°。综上所述,新源县的丰富热量,以及微酸性的土壤条件等,基本上可满足茶树生长的要求。但生长季节短,温差大,特别是漫长寒冷的冬天(表1),加上偏西的寒风和开春的旱风,对茶树生长十分不利。因此,在这样条件下研究解决茶树安全越冬,是茶树引种成功的关键。我们围绕茶树安全越冬问题开展了一些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茶树是一种喜温性作物。日温平均10℃以上才开始生长活动,15°-22℃之间是最适宜的生长温育。但由于茶树长期适应的结果及抗寒品种的选度,茶树对低温的忍耐,对外界环境条件性已经有一定程度的增强。苏联茶树选种家已经育成能在一26℃情况下(有雪层保护)安全越冬的高度抗寒能  相似文献   

6.
祁门茶叶研究所经18年研究,选出了安徽一、三、七号三个茶树良种。1987年经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级茶树良种,现将其主要性状介绍如下: 安徽一号植株灌木型,树姿直立,分枝中等。叶形椭圆,叶长11.7厘米,叶宽4.6厘米,新梢叶大芽壮,淡绿色。抗逆性较强。4月中下旬开采。13足龄茶树亩产鲜叶1117.75千克,比对照增产15.57%。适制  相似文献   

7.
通过近几年来的调查,我省已收集茶树品种资源240余种,建立品种资源圃10亩。在发现的273种资源中,有90余种性状优良。其中有的是半乔木型,有的是灌木型,有的叶片很大,有的白毫特多;有的适制红茶,有的适制绿茶,有的适制特种名茶。较突出的资源有以下几种。1.江华苦茶:原产于南岭山脉,在江华瑶族自治县的广大林区及郴州地区的汝城、桂东、临武、宜章,湘潭地区的酃县、茶陵等县都有分布。江华苦茶原属半乔木型,树姿直立,主干直径15—25厘米,枝下  相似文献   

8.
中型桩景《伟岸如汉》(见图1)高75厘米,宽60厘米,基部粗15厘米。此作采用主干刚直的章法,利用原桩坯主干的粗度、力度,见机取势,因桩造型。枝条处理,以刚为主。经四年养护、造型,现在已基本成型。此榔榆生坯于91年4月觅到,当时的桩坯立根过长,主干基部右侧长一粗分枝,左侧上部又长一粗分枝,形态不甚理想(图2)。经锯截后,此桩才脱衣换锦,一改原来面貌,呈现出粗壮有劲的直干大树型形态。  相似文献   

9.
两个茶树宝贵种质资源库何诗茂,林知兴(安徽省农业厅230001)(安徽农业大学230036)1、祁门种又名祁门储叶种,为有性群体品种。灌木型,占群体组成80%。原产安徽省南部祁门县,位于东径117°50′,北纬29°55′,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  相似文献   

10.
为发掘利用北方古老茶区地方资源优势,丰富国家资源宝库;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益茶叶生产服务。陕西省茶树种质资源圃,由西乡县茶叶试验站、汉中地区茶叶技术工作站承担,经四年实施,已在西乡县茶叶试验站建成。该资源圃占地8.73亩,已征集保存省内外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1.
我所茶场现有单行条植(行株距130×30厘米)的新式茶园822亩,其中1956年冬播的500亩,从播种到采叶仅两年零五个月,目前茶树平均高度60厘米,幅度55厘米,有30个旁枝,茶树大部为中型椭圆叶,生长健壮。今年春季对1956年播种的500亩茶园,实行了打顶轻采,每亩采摘生叶60斤,连夏季轻采,秋季打顶采平均每亩达生叶140斤,折合干茶35斤。  相似文献   

12.
乌克藏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植物园曾经进行了三年的试验,研究营养对茶树风土驯化的影响。试验设在外喀尔巴阡省穆卡契夫区拉夫卡村的地段上。那里一年中有9个月气温在零度以上,这保证有长的生长期。根据多年的资料,年平均温度是9.5°,最冷月(一月)平均温度1.7°同时这个月  相似文献   

13.
时值5月,太行山西侧潞城县南舍村的一株900多年历史的牡丹——紫云仙应时怒放,格外引人注目。这株紫云仙主干直径45厘米,高达2.12米,树冠直径2.7米,分枝百余根,最粗者直径25厘米。它从每年立夏这天开始  相似文献   

14.
1996年11月,由云南省思茅地区组织省内外10余名专家,对镇沅县千家寨古茶树进行了现场警察,认为这片野生大茶树群落是目前世并上最大的野生茶树群落。编号为1号树的-株大茶树树龄推算为2700年,2号树推算也有2500年树龄,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年老的野生大茶树。生长在海拔2280米高山密林中这两株古茶树,1号树高25.5米,基部直径1.2米;2号树高19.5米,基部直径1.02米。在两株大茶树附近的海拔2100~2500米的280公顷原始森林中,都是以茶树为建群树种的原始植动群落,林中直径30厘米以上的野生茶树到处可见。云南新茶树王在镇沅…  相似文献   

15.
Carr  MKV  王守生 《茶业通报》1992,14(1):47-48
非州东部和南部部分地区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缺水,因而生产期缩短、茶叶产量减少,这些是对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起副作用的因素。鉴于缺乏试验资料,于1967年分别在马拉维和坦桑尼亚进行研究茶树灌溉的可行性,并对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定量的分析。一个地点在马拉维Malanje(M1)“中非茶叶研究基地”(南纬16°05′,东经35°36′,海拔630m),另一个地点在坦桑尼亚南部Muafiadi(Mf),在第一个点的正北  相似文献   

16.
本世纪以来,中国广大茶叶工作者不辞千辛万苦,深入边远山区调查研究,在贵州婺川、怀仁等地发现了大茶树,为我国是茶树原产地提供了一定的证明。解放后,随着全国各地茶叶科研机构的建立与科研工作的深入,在茶树原产地的考证上不断取得突破,在云、贵、川、湘、桂、粤等省区发现了一系列大茶树,其中尤以云南各地发现的大茶树最多、最大、最古老。据初步统计,目前云南已有27个县境内发现有古茶树单株或群落,有栽培型、野生型及过渡型三种类型,其中树高在数米乃至数十米以上的有20多处,主干直径在1m以上的有10多株,树龄在1…  相似文献   

17.
鸡冠花一般品种株高30~100厘米,相比之下,矮型品种观赏价值较高。本人用一般矮生品种在10厘米小盆中育成株高18厘米、花序直径8.5厘米并具10个分枝的微型盆栽(见彩页),细细把玩,别有情趣。  相似文献   

18.
《中国花卉盆景》2001,(5):11-11
鸡冠花一般品种株高30-100厘米,相比之下,矮型品种观赏价值较高。本人用一般矮生品种在10厘米小盆中育成株高18厘米、花序直径8.5厘米并具10个分枝的微型盆栽(见彩页),细细把玩,别有情趣:  相似文献   

19.
正茶树有乔木型、半乔木型、灌木型三种,生产上绝大部分茶园栽培的是灌木型茶树。灌木型幼龄茶树在冬季休眠后期、成年茶树和衰老茶树在春茶采收后,科学合理地应用修剪技术,可使灌木型茶园形成密集而宽广的采摘面,适应机械化采摘的需要;可以调控树体营养  相似文献   

20.
这棵葡萄盆景是从一棵葡萄老桩上锯下一段培育而成的。当时老桩外观凹凸不平,皮皱苍老,内中蚁蛀,洞孔相通。可在水浸一天入土栽培后,当年(86年12月)竟成活了。次年便结果7串(如图)。所用盆为30×20×9厘米,桩直径为11厘米,景高为50厘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