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情报学刊》从问世起,就争妍于情报科学的百花园中。据了解,许多同行对《情报学刊》的评价较高。从报导内容、编辑技巧方面,还是从版面设计、图表制作方面,给读者留下较深刻的印象,能体现出编辑部严谨、朴实的编辑作风。《情报学刊》是面向全国的情报理论方法刊物。这一类型刊物,目前在我国依然为数不多。它肩负两大重任:一是探求情报科学理论,开拓新的领域,研究情报手段和方法;二是普及情报业务知识,介绍学术动态,交流地方情报工作经验。任重道远,《情报学刊》要勇于创新,善于启蒙,给人更多的知识和智慧。  相似文献   

2.
一个刊物有无必要办,主要看社会是否需要这个刊物。目前国内有关情报、图书工作的刊物,共有五十二种。在这众多的刊物中,理论性较强的,国内也不过只有两家,即黑龙江的《情报科学》和四川的《情报学刊》。即使《情报学报》正式出版了,加起来也不过才三家。无论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还是从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来  相似文献   

3.
座谈心声     
蓉城四月,曲尽其娆。四月七日下午,武汉大学情报科学系八二级赴四川省科技情报所实习的全体同学,拜访了慕名已久的《情报学刊》编辑部。同学们对《情报学刊》都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座谈会上,情报战线新老战士开诚相见,畅谈高论。不少人谈到,是《情报学刊》伴随着他们度过四年的大学岁月,许多同学的处女作是在这个刊物上发表的,篇篇作品都凝聚着编辑们的辛劳。大家一致认为,《情报学刊》的办刊宗旨和发展方向代表了我国情报科学发展的主流,它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着眼于情报工作的多层次、多结构,刊风严谨、朴实。最难能可贵的是,《情报学刊》不拒小人物,敢于将他们的见地公之于世,这是国内同类刊物所不及的。会上,不少同学还对《情报学刊》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大家都感到和学刊的关系更加密切了。  相似文献   

4.
在新中国诞生后的第40个春意盎然的节季里,我们怀着亲切、喜悦的感情,迎来了《情报学刊》这朵绚丽的鲜花在科学的百花园里盛开10周年。10年前,《情报学刊》和《情报科学》的创刊被公认为情报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学科在我国立于科学之林的标志。因此,对于我国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情报学刊》的创刊是一个里程碑。10年来,《情报学刊》编辑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实与未来相结合的办刊方针,为促进我国情报学理论研究、情报工作的改革与发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和中国科技情报编译出版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全国科技情报学期刊工作研讨会”1990年7月5日至8日在山东烟台市召开,有包括《情报学刊》在内的全国20个情报学期刊的主编、副主编或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在交流办刊经验的基础上,就新形势下情报学期刊的任务和发展方向,如何按不同层次的需要调整结构,实现合理布局,以及刊物之间的协调合作,今后的交流形式、活动计划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会议认为,情报学刊物的合理布局是发展情报学期刊的重大课题,需要有长远的规划和深入的调查研究,建议将此列入软课题研究计划。会议建议成立“情报学期刊研究会”,(?)靠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并推选《科技情报工作》、《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学刊》、《图书情报  相似文献   

6.
“情报研究学”是研究“情报研究”的结构、性质和基本规律并研究情报研究过程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等的一门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就是情报和情报研究。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情报信息已被确认为人类第三大资源。社会生活中,已经分化出专门从事情报工作的庞大队伍,形成了专门的情报科学。情报科学研究60年代便已遍及全世界,出版杂志50多种,每年有5000多篇情报学论文问世。在我国,1978年正式成立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1980年以开展情报学研究为主要宗旨的刊物《情报科学》和《情报学刊》创刊;1982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的正式会刊《情报学  相似文献   

7.
在探索情报理论方法上,近年来,好几家刊物都给了我以热情的帮助和积极地支持。于《情报学刊》创刊五周年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都想起了她们。《情报学刊》是我的一位老师,我感谢她对我的帮助和培训。 说  相似文献   

8.
鼓励与鞭策     
《情报学刊》是我所情报室必订的一种刊物,该刊是我室业务学习的主要刊物之一。预祝贵刊取得更大的成绩.——西川植物研究所情报室贵刊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情报科学理论学术刊物之一,尤其是开辟了“情报调研”专栏,使我成为贵刊每期必读的学者,受益不浅。——南昌航院图书馆情报室在情报学专业期刊中,贵刊是颇有影响的,无论在栏目设置、内容精选及文字斟酌方面都有一定的特色和长处。——《化工职业技术教育》编辑部傅祖浩  相似文献   

9.
回顾与展望     
当《情报学刊》和《情报科学》创刊三周年的时候,《陕西情报工作》编辑部曾发表短文说:把情报学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在我国始之于1980年《情报科学》和《情报学刊》之创刊。该文的这一观点,得到了著名科  相似文献   

10.
《情报学刊》创刊二年多来在发展我国年轻的情报学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次又组织读者和作者讨论如何办好刊物,我相信,通过不断地集思广益,一定会越办越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致使情报信息的数量激增,科学技术工作者既是情报的使用者,又是情报的生产者,由此就出现了科技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众多的情报学刊物中,《情报学刊》独树一帜,有口皆碑,被誉之为我国的四大情报学术刊物之一。笔者谨以此文作为献给她的十周年生日之花。文章从我国已出现情报经纪人的事实出发,勾画了现有情报经纪人的特征和模式,并对进一步加强其建设提出了建议,希望能为构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情报事业大厦增添一块砖瓦。  相似文献   

12.
前言《情报学刊》创刊十周年了,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庆贺的事情。十年来,她为开拓我国情报学研究领域、活跃情报学学术交流、推进情报事业的发展、促进情报学教育、加速情报学人才的成长,尤其是在扶植青年情报学理论研究者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我国情报学核心期刊之一。在《情报学刊》迎来她的十周年的日子里,也正是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成立十周年之际。这并不仅仅是一种巧合,它反映了  相似文献   

13.
《情报学刊》从创刊以来,在宣传情报工作的重要意义、总结情报工作的实践经验、普及情报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在情报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作为一个热心的读者,我是深受教益的。我认为,目前在国内受到读者欢迎的情报学专业刊物并不是多了,情报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  相似文献   

14.
《情报学刊》创办五年来,在我国情报科学的园地中不断争妍吐芳,显示出很强的生命力,赢来了越来越多的读者与知友。纵观所发行的期期刊物,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全体编辑人员的汗水和心血。这五年,刊物的外  相似文献   

15.
诚挚的祝贺     
值此《情报学刊》诞生10周年之际,请接受我,一名热心的读者和作者最诚挚的祝贺!这10年,是情报事业复兴的10年,是情报科学迅速发展的10年,也是情报工作改革的10年。《情报学刊》作为历史的明镜,如实地记载了这一切。仅就期刊出版本身就是了不起的功绩。我身兼一家报纸《北京科技情报》的副主编,作为同行,我是能够理解其中的辛茹艰苦。当然《情报学刊》的作用不仅是情报学的学术论坛,而且它是联系着情报工作者和情报用户的纽带。10年来培养和造就了许多情报理论工作者,使他们能有了施展和表现才华的天  相似文献   

16.
一、情报学的危机是改革实践超前、情报理论滞后回顾一下我国情报学的第一次危机,是改革前经典的传统情报学的危机。传统情报学因对启动后的改革实践束手无策,而陷入危机。我们以摆脱先前的空洞说教、面对改革实际寻找出路而摆脱了这一危机。其后多年,由于我们进行对策研究的同时,忽视了情报学理论的研究,当改革实践需要情报学理论给予正确指导时,它却远远地落在后面,  相似文献   

17.
最近看到《陕西情报工作》1983年第1期有一篇很短的文章(见附录——编者),是祝贺我们国家的两个刊物《情报科学》和《情报学刊》创刊三周年的,它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以前对于情报工作,对于科技情报工作,我们主要是从工作的角度来看待的,就是有这样一件事情,有这么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是我们没有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来对待情报工作,没有把情报工作的科学技术问题作为一门学问来考虑。它说三年前,《情报科学》和《情报学刊》创刊,才标志着科技情报工作作为一门科学,作为一门技术  相似文献   

18.
继“论情报商品化”在《情报学刊》发表之后,这是关于情报经济学的第二篇文章。本文试图从情报的有偿服务在我国的可行性和局限性、情报产品的定价问题以及价格策略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我们知道,正确的理论不仅是科学研究和工作实践的总结和提炼,而且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情报概念是情报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对情报概念的研究可以明确情报工作的内容范围,明确情报学的研究对象和方向。米哈依诺夫在《科学交流与情报学》一书中指出:“自两部起奠基作用的著作于1948年问世后,情报的概念成了许多门科学和学科的代表人士所注重研究的对象。这两种著作是诺·维纳所著《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一书和C.申农的论文《通讯的数学理论》。从第一次发表这些著作时起,曾多次试图给情报下一总的定义,但都未得到预期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在纪念《情报学刊》立身五周年的时候,我曾撰写短文《我的一位老师》,以表学生情谊;今天,在纪念她立于期刊之林十周年之际,我仍然忘不了老师的高大形象,同时再谈点情报形势和情报工作,仅以此肤言陋语,作为献礼。高大的园丁形象对情报理论的探索,我国虽然在50年代末就开始了,但比较完整而又系统的研究,特别作为一门学科来对待,并立于学科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