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大麦原生质体培养再生胚性愈伤组织和白化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宝  吴琴生 《作物学报》1993,19(6):520-522
从来自春大麦品种“如车”成熟胚的愈伤组织中,挑选出适于悬浮培养的松脆型胚性愈伤组织,在短期内建立胚性细胞悬浮系。此系酶解后分离出的原生质体在修改的MS培养基上能够持续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将其直接转至分化培养基上获得结构紧密的胚性愈伤组织并再生白化苗.  相似文献   

2.
冬枣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原生质体分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目的】研究冬枣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悬浮系的建立和培养及愈伤悬浮系原生质体的分离。【方法】以冬枣花药为试材,通过选择愈伤诱导培养基和原生质体分离所用酶的浓度找到最佳诱导和分离条件。【结论】使用1/2MS基本培养基附加TDZ0.2mg/L、NAA0.5 mg/L和 PVP2.0g/L,对诱导冬枣花药愈伤组织有较好效果;愈伤组织增殖采用培养基1/2MS+TDZ0.4 mg/L +NAA0.2 mg/L;悬浮细胞系培养采用1/2MS+TDZ0.4 mg/L +NAA0.2mg/L液体培养基;冬枣花药愈伤组织悬浮系原生质体分离时以0.6M甘露醇+0.1%MES+20~25 g/L纤维素酶,酶解时间为16h时得到的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较高。  相似文献   

3.
花生原生质体分离与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花生品种花育20为材料,探讨不同的酶液浓度、酶解时间及渗透压对花生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分离的适宜酶液配比是2%纤维素酶(Cellulase Onozuka RS)、0.2%果胶酶(Pectolyase Y-23),甘露醇渗透压调节剂的浓度为0.7 mol/L,暗处理10 h,叶片原生质体产量为4.86×105/ml,存活率75.6%,愈伤组织原生质体产量为4.97×105/ml,存活率75.4%。将分离的原生质体培养在添加1mg/LNAA和4mg/LBAP的改良M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约2~3d后,细胞开始分裂。然后部分细胞继续分裂,并形成细胞团。培养5~6周后,将培养物转移到添加2mg/L2,4-D和3mg/LBAP的MS液体培养基(pH 5.8)中进行培养。7~8周后,将形成的直径为1~2mm的小愈伤组织转移到添加1mg/LNAA和5mg/LBAP的MS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小愈伤组织迅速生长。转移3~4周后,愈伤组织长至7~9mm。  相似文献   

4.
陆地棉原生质体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陆地棉品种“珂字201”为材料,比较了IAA+KT和2,4-D+KT在愈伤诱导和悬浮培养中的效应,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中,IAA和2,4-D表现为正效应,且2,4-D的效应强于IAA;KT表现为负效应;胚性愈人务悬浮培养中;3种激素都表现出负效应。以胚性细胞悬浮系了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试验,分离原生质体的最佳酶组合为纤维素酶3%+果胶酶1.5%,原生质体培养的最佳激素为IAA0.5mg/L+K  相似文献   

5.
陆地棉黄萎病体细胞抗性突变体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黄萎病菌培养滤液对陆地棉珂字201的愈伤组织及悬浮细胞系的生长和生活力有显著的影响。低浓度的病菌培养滤液,可抑制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的生长,生活力下降;高浓度则可使细胞死亡。珂字201愈伤组织经诱变,在含10%~20%的黄萎病菌培养滤液的培养基上悬浮培养,经多次筛选获5个抗性细胞系。经鉴定,M2101015、M110101010和M12010三个细胞系在10%病菌培养滤液培养基上的存活率,由珂字201的34.85%提高到81.25%、85.00%和80.00%,且高于耐病品种爱SJ—1(63.52%)和SJ—5(56.67%);它们的原生质体对病菌培养滤液的敏感性降低。抗性细胞系植株再生研究表明,其胚胎发生能力均比对照下降,畸胚、畸苗增多。N11010的再生植株,经鉴定,对黄萎病菌培养滤液的反应是发病时间推迟,萎蔫程度明显减轻,表现一定的抗性。  相似文献   

6.
小麦愈伤组织诱导及原生质体的分离与纯化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摘 要:以普通小麦的幼穗和幼胚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研究了外植体及低温预处理等因素对小麦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并由小麦幼胚形成的愈伤组织进行了原生质体分离和纯化实验,研究了酶浓度及配比、酶解时间、蔗糖浓度等因素对原生质体分离和纯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幼穗离体培养时,以1.0-1.5cm长度的幼穗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小麦幼穗和幼胚外植体采后低温储藏时不易超过3d,时间太长会影响愈伤组织诱导;2.0%纤维素酶+0.5%果胶酶+0.6M甘露醇分离原生质体较好,最佳酶解时间为4-6h,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较高。  相似文献   

7.
香蕉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分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以巴西香蕉和皇帝蕉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对影响其原生质体产率和活力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诱导巴西蕉及皇帝蕉胚性愈伤进行原生质体分离,分别用CPW 13%甘露醇 1.6%纤维素酶 0.9%果胶酶酶解液处理巴西蕉愈伤组织12 h,用CPW 11%甘露醇 1.8%纤维素酶 1.0%果胶酶酶解液处理皇帝蕉愈伤组织12 h.巴西蕉产率最高达2.56×107个/mL,活力达61.5%;皇帝蕉产率达2.64×107个/mL,活力达63.4%..  相似文献   

8.
为了获取良好的剑麻悬浮细胞体系,以剑麻无菌幼苗嫩叶为诱导材料,对剑麻胚性愈伤组织的获得,建立细胞悬浮系和影响悬浮细胞增殖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幼叶在培养基为MS+2.0 mg/L 2,4-D+1.0 mg/L 6-BA上诱导的愈伤组织,经1~2次继代培养后获得了颗粒状、浅黄色的胚性愈伤组织;接种于液体培养基接种量为2 g (鲜重),继代周期为7 d,经4~5次继代震荡培养建立了细胞悬浮系,细胞生长符合"S"型曲线,细胞浓度可达6.1×105~4.6×106个/m L以上;在悬浮细胞生长前期,pH值明显下降,在细胞对数生长期,pH值略有升高,并趋于平缓;最适宜的细胞悬浮培养基为(MS+1.5 mg/L 2,4-D+4.0 mg/L6-BA+350 mg/L水解酪蛋白, 30 g/L蔗糖, pH值为5.8)。通过建立剑麻悬浮细胞培养体系的方法,为进一步应用于剑麻悬浮细胞转化体系和多倍体育种等研究。  相似文献   

9.
主要探讨影响苜蓿原生质体游离和培养的条件,为原生质体的培养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依据。以‘新牧4号紫花苜蓿’的子叶、下胚轴和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酶液的pH值,酶解时间,酶液组合和不同培养方法对原生质体游离和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酶液pH值为5.8时,有活力的原生质体的产量最高,同时细胞碎片少;子叶、下胚轴和愈伤组织适宜的酶解时间均为10 h;酶液组合为2%纤维素酶+0.5%果胶酶+0.3%或0.5%离析酶,游离出的有活力的原生质体产量较高;采用液体浅层培养和固液双层培养,均观察到原生质体发生分裂,但固液双层培养法更有利于‘新牧4号紫花苜蓿’原生质体的分裂和培养。  相似文献   

10.
主要探讨影响苜蓿原生质体游离和培养的因素,为原生质体培养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以‘新牧4号’紫花苜蓿的子叶、下胚轴和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酶液的p H值,酶解时间,酶液组合和不同培养方法对原生质体游离和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酶液p H 5.8时,有活力的原生质体的产量最高,同时细胞碎片少;子叶、下胚轴和愈伤组织适宜的酶解时间均为10 h;酶液组合为2%纤维素酶+0.5%果胶酶+0.3%或0.5%离析酶,游离出的有活力的原生质体产量较高;采用液体浅层培养和固液双层培养,均观察到原生质体发生分裂,但固液双层培养法更有利于‘新牧4号’紫花苜蓿原生质体的分裂和培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山丹丹高效原生质体分离体系,为山丹丹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山丹丹鳞茎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通过酶解法获得山丹丹原生质体,进一步采用3因素4水平L16(34)正交试验 。[结果]结果表明:(1)在预处理条件下(0.015 g/mL纤维素酶+0.005 g/mL果胶酶+0.65 mol/L甘露醇)得出最佳酶解时间为6 h,产量为3.47×106个/ mL;(2)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确定原生质体产量主次因素为:纤维素酶>果胶酶浓度>甘露醇浓度,同时得到最佳酶组合为0.02 g/mL的纤维素酶浓度、0.008g/mL的果胶酶浓度和最佳渗透压浓度为0.6 mol/L甘露醇,原生质体产量最高为3.47×106个/ mL,活力为60.32%;(3)在最佳酶组合处理下,采用暗处理可将原生质体存活率提高到76.15 %;在15 min、1000 r/min时,原生质体产量最高,为3.51×106/mL;在10 min、800 r/min时,原生质体活力最高,为61.2 %。 [结论] 该试验获得了山丹丹原生质体最佳分离条件,建立原生质体分离体系,为山丹丹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鲁雪华  刘中柱 《作物学报》1994,20(4):419-425
旱稻仿野生87-707品系具有多年生趋势,是我院研究多年生旱稻的一个材料。我们用它进行原生质体培养,想为研究多年生旱稻基因改良打下基础。现用该品系的成熟胚诱导的愈伤组织,在含有氨基酸丰富的AA培养基中进行细胞悬浮培养。取该细胞悬浮培养物游离的原生质体,用琼脂糖包埋于改良的KM8P培养基中,发生了持续分裂。经一系  相似文献   

13.
对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从原生质体融合的步骤——原生质体制备、培养及融合入手,分别详细阐述了原生质体制备、培养和融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影响原生质体融合的相关因素,随后对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方式以及融合获得的杂种细胞的筛选、鉴定进行了概述,并结合有关文献资料,综述了杂种细胞常用的筛选及鉴定方法,最后对这一技术在育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今后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利用原生质体可以方便快捷地对植物进行遗传改良和细胞生理生化特性研究。为了给禾本科植物原生质体分离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推动禾本科植物原生质体的研究应用,对制备禾本科植物原生质体的材料选择、材料的预处理、分离方法及条件和纯化方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的阐述,分析了影响禾本科植物原生质体分离效果的有关因素,并对禾本科植物原生质体分离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及对其研究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辣根叶片原生质体分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离优质原生质体是进行细胞功能性以及生物膜特性研究的基础,建立适宜的"酶液浓度与酶解时间以及酶液渗透压"组合是获得高产优质原生质体的重要条件.本实验以辣根叶片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酶液浓度、溶液渗透压以及酶解时间对其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浓度为1%纤维素酶+0.1%果胶酶+0.9mol/L甘露醇组成的混合酶液,在28.5℃条件下,pH为5.8的酶液组合中酶解50min时,可获得较高的原生质体产量,且原生质体活力较高.  相似文献   

16.
洋葱愈伤原生质体分离和纯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高效原生质体分离和植株再生体系是进行体细胞杂交的基础性工作。以洋葱多次继代的愈伤组织为研究试材,对原生质体分离纯化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纤维素酶Onozuka R-10+0.1%果胶酶Y-23+0.5%离析酶 R-10+0.60 mol/L甘露醇+CPW+0.1% MES的酶液,酶解6 h,洋葱原生质体分离效果最好。纯化时,适当降低离心力的短时间离心有利于原生质体纯化过程中产量和活力的保持,以600 r/min离心5 min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17.
果树原生质体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生质体培养是进行植物育种和细胞各种生理生化特性研究的平台.本文对近些年在果树原生质体分离培养条件、方法和植株再生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影响原生质体的分离、纯化、培养的有关因素,并根据有关文献讨论了今后果树原生质体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8.
谢鑫  蒋君梅  王勇  任明见 《种子》2019,(8):43-46
以高粱幼苗为材料,利用1%的纤维素酶Cellulose R10和0.75%的果胶酶Macerozyme R10处理高粱幼茎,对比不同的酶解时间,发现酶解7h原生质体浓度最高、质量最佳。以经过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的高纯度质粒对获得的原生质体进行转化,用激光共聚焦进行荧光观察,结果显示,GFP和YFP在全细胞表达。本研究首次建立了高粱以高粱幼茎为材料的原生质体制备及转化体系,其方法简单、高效,可以用于高粱基因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19.
旨为酸枣倍性育种、细胞融合提供材料,为枣品种杂交培育、品种更新开辟新径。以酸枣四分体时期的花粉为材料,采用酶解法分离原生质体,血球计数器计算原生质体产量以及FDA测定原生质体的活力,探讨花粉原生质体的分离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甘露醇作为渗透压调节剂,在1%蜗牛酶+0.5%纤维素酶的混合酶液中,静止酶解4 h,四分体时期的花粉原生质体分离率最高,达到4.8×105个/mL,且通过0.01%的FDA活力检测,四分体花粉原生质体的活力为21.1%;不同浓度的甘露醇影响花粉原生质体的分离,试验得出,在0.3mol/L的甘露醇中,四分体时期的花粉原生质体分离率达到3.8×105个/mL,且活力为27.3%。四分体时期花粉原生质体的成功分离为后续三倍体育种提供了材料,为酸枣花粉其它时期的原生质体分离提供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