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调亏灌溉及其在果树栽培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作物调亏灌溉的概念;论述了调亏灌溉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果树栽培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提出了调亏灌溉研究应用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水量不足是中国农作物产量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而调亏灌溉是从作物生理角度出发,通过使作物受到一定的水分胁迫,在实现节水的同时,也获得了高产,对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调亏灌溉的生理机制和增产机理,对作物调亏灌溉效应影响因素诸如调亏程度、调亏时间、施肥和灌溉方式等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调亏灌溉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小麦调亏灌溉研究及其应用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调亏灌溉方式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从生理生态角度阐述了调亏灌溉增加小麦产量的机理,并从叶片水平、群体水平和大田水平论述了调亏灌溉的节水机理,分析了影响调亏灌溉效果的主要因素,如灌溉时期、调亏程度和其他农艺措施等,探讨了小麦调亏灌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小麦调亏灌溉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调亏灌溉对作物生理生态特征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调亏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其作物的生理、生态反应和调亏灌溉的节水机理。探讨了调亏时期、程度、方式等条件对作物补偿效应的影响 ,指出了实施适度水分亏缺灌溉的可行性及风险性 ,为寻求更好的节水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作物调亏灌溉理论与技术研究动态及其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作物调亏灌溉的概念及其生理学基础,论述了调亏灌溉理论与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调亏灌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作物调亏灌溉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代调亏灌溉技术的研究进展,本文系统地阐述了调亏灌溉的发展现状、作用机理、调亏时间及调亏程度,同时对调亏灌溉对玉米的生长发育指标、生理生化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发现在一定的时期对玉米进行合适的水分胁迫不仅能保证产量甚至增产,还能有效提高水分利用率。最后,在客观的基础上提出了玉米调亏灌溉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了调亏灌溉技术在未来全球的应用趋势,并对玉米调亏灌溉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从大田农作物、蔬果种植2个方面分析了调亏灌溉在农业中的应用,以期为调亏灌溉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进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作物非充分灌溉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要回顾了近几年国内外作物非充分灌溉、调亏灌溉的应用和发展概况,阐述了灌溉与作物生长过程中需水的关系以及作物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气候、地形、水文过程和土壤水分状况在节水农业研究与应用中的作用。干旱指标法被广泛采用以分析干旱情况,但它不能很好地反映季节性干旱;地形对节水农业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降水和水土流失情况来影响水资源利用率和节水配置;对水文过程的分析从流域尺度出发主要采用TOPMODEL、SWAT、MODFLOPW、FEFLOW、MIKE-SHE等模型,从局地尺度出发主要采用TOPMODEL、WEPP等模型,从农田尺度出发,研究主要集中在农田蒸发、蒸散和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方面;土壤水分状况受土壤类型、土壤性质、土地利用方式、地表覆盖物、气候因素、以及人为作用的影响,利用这些因素对土壤水影响的规律培育“土壤水库”和对作物进行非充分灌溉或者调亏灌溉能够有效地节约灌溉用水。  相似文献   

10.
土壤温度是保证作物稳产增产的基础。因此,探寻合理的灌溉管理模式,确保土壤温度适宜是提高产量的手段之一。本试验于2021年4-10月在甘肃省景电灌区开展马铃薯不同生育期调亏灌溉试验,共设置4个调亏灌溉处理,分别是幼苗期、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和淀粉积累期调亏灌溉,同时以全生育期充分灌溉为对照。结果表明,调亏灌溉处理土壤温度高于同时期充分灌溉处理,且土壤温度变化在0~15cm 土层范围变化幅度最为显著,此范围土壤的温度受外界影响较大,而深层土壤温度变化幅度较小。因此适宜的调亏灌溉不仅能够确保马铃薯正常供水,还能提高土壤温度。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节水灌溉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总结了山东省节水灌溉取得的成就、面临的形势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行农业节水奖惩机制、多渠道融资、发展非充分灌溉与调亏灌溉、发展设施农业、重视中低产田节水灌溉、扶持节水灌溉设备产业化等一系列加快山东省节水灌溉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冬小麦不同调亏量灌溉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轻度、中度、重度三种不同调亏灌溉量,在冬小麦浇灌冻水和拔节水时进行调亏处理,结果显示,重度调亏处理在比正常灌水量减少40%的情况下,产量、千粒质量和穗粒数均低于对照,分别比对照减少56.25 kg、6.2 g和5.7粒;中度调亏处理在比正常灌水量减少25%情况下,产量、穗粒数也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明显;轻度调亏处理在比正常灌水量减少15%情况下,产量、千粒质量、穗粒数等项指标或高于对照或等同于对照。  相似文献   

13.
调亏灌溉对酿酒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了解调亏灌溉(regulated deficit irrigation,RDI)技术对酿酒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酿酒葡萄节水灌溉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以葡萄(Vitis vinifera L.) 欧亚种酿酒品种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品丽珠(Cabernet Franc)和黑比诺(Pinot Noir)为试材,以不同的灌水量进行调亏灌溉,对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RDI条件下,酿酒葡萄的副梢发生率、枝条生长量显著降低;随着调亏程度的加大其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导度(Gs)均呈下降趋势,但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调亏灌溉对葡萄果粒大小和产量无明显影响,但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及还原糖含量增加,总酸含量降低,糖酸比升高;另外,轻度的调亏灌溉有利于葡萄皮中酚类物质含量的提高。【结论】调亏灌溉在节约用水的前提下,既有效抑制酿酒葡萄的营养生长,又提高了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4.
调亏灌溉在影响产量的同时,也会对收获物的品质产生影响。笔者在讨论小麦品质及形成规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调亏灌溉情况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协调统一,实现小麦稳产(甚至高产)、优质的可能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土壤水分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基于微粒群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评价方法,对水稻调亏灌溉管理模式提出不同生育期调亏对水稻生育特性及产量影响的综合评价,确定水稻调亏灌溉最优管理方案:返青期土壤水分控制下、上限为相对饱和含水率的70%~100%;分蘖初期为90%~100%;分蘖中期含水率90%,田面水层10 mm;分蘖末期为60%~100%;拔节孕穗期为90%~100%;抽穗开花期为0~20 mm,为节水高产型灌水方法和调亏灌溉制度的制定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东北黑土区调亏灌溉对水稻前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东北黑土区调亏灌溉对水稻苗期生长的影响,通过在黑龙江省庆安县进行田间试验,控制水稻不同生长期田面水层与土壤水分指标,对分蘖末期叶面积指数和根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不同下限控制水分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水对水稻叶面积指数和根重的生长存在正效应,灌水过多或下限过低均会影响水稻的生长,水稻分蘖期前中后低的调亏...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不同生育期调亏及亏缺程度对土壤水盐分布和河套蜜瓜产量的影响。采用田间滴灌试验,分别在蜜瓜伸蔓期和结果期进行20%、30%和40%灌水量亏缺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充分灌溉处理(T1)的土壤剖面含水率随时间波动最为剧烈,伸蔓期和结果期亏缺处理的土壤剖面含水率平均极差分别比T1低48.5%和80%。各处理的土壤剖面盐渍度随时间均有增长趋势,T1的土壤剖面平均电导率在生育期前后的增幅为0.026ds/m,亏缺灌溉处理的增幅为0.073~0.098ds/m。伸蔓期和结果期亏缺处理的产量平均值分别比充分灌溉处理显著降低16.0%和20.5%,但2个时期亏缺处理的产量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伸蔓期亏缺处理的平均灌溉水利用效率比T1低11.6%,而结果期亏缺处理比T1高6.5%。在结果期亏缺处理中,进行30%灌水量亏缺的T7产量最高,并与伸蔓期各亏缺处理相对于T1的减产幅度相差不大,但灌水量比T1低25.0%,灌溉水利用效率比T1高9.0%。因此,为取得较好的节水效应和灌溉水利用效率,T7是滴灌条件下河套蜜瓜覆膜起垄种植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