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景谷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景谷县杂交水稻制种的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并结合景谷县实际,提出杂交水稻产业化发展对策,为杂交水稻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1992年中国在国际上率先报道育成小麦温光敏两用核不育系,这是近40年来世界杂交小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在过去10年中,中国温光敏两系法杂交小麦在不育系、强优势组合、制种等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均取得了重大进展,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在长江上游麦区正逐步走向大面积生产,该技术体系已成为目前进展最快、最有发展前景的小麦杂种优势利用途径之一。本文总结了温光敏两系法杂交小麦关键技术研究的主要进展,同时对该技术体系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年甘肃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区位优势和技术优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制种产业也成为河西走廊地区产业化程度最高、联系农户最广、农民收入比重最大、农业效益最好的支柱产业和"黄金"产业,但制种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仍然较低.为了全面了解我省制种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从制种玉米生产基本情况、机械化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三个方面深入展开调研.通过调研,进一步掌握全省制种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及作业水平,摸清机械化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我国首个杂交小麦项目产业化基地奠基仪式在河南省邓州市小麦产业化基地举行,这标志着小麦杂交品种在突破产业化瓶颈上迈出了新步伐。国家杂交小麦项目(邓州)产业化基地是北京市与邓州市对口协作项目之一。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是当今世界性难题,我国首创的二系杂交小麦体系已率先应用于生产,成为我国继杂交水稻之后又一领先于国际的重大科技成果。该项目以  相似文献   

5.
建宁县是福建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为福建省最大、在国内以农户为主体的制种生产基地名列前茅,2013年正积极申报全国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杂交水稻制种已成为建宁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项主导产业。为加强建宁制种基地建设,结合建宁县制种生产现状,查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推进制种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及保障措施,以达到推进建宁制种产业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油菜杂交优质化已成为青海省油菜产业的发展主流,但在油菜杂交制种生产和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慎重选择制种基地、签订制种责任合同、加强制种中间环节的管理力度,对于提高油菜杂交制种产量和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究历经20余年,在国内外率先创制了冬性二系杂交小麦新品种京麦6号和京麦7号,构建了二系杂交小麦制种技术体系,在北京、天津、河北、新疆、安徽等地共示范杂交小麦近2.6万公顷,平均增产15.7%。该技术体系被庄巧生、程顺和、刘旭等院士鉴定认为是我国小麦育种领域中的一项重大成果,使我国杂交小麦研究达到世界  相似文献   

8.
襄樊市小麦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分析了襄樊市小麦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健全良种繁育体系、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产业风险防范预警等多项促进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杂交水稻分植法和混植法两种机械化制种模式的主要内容及研究现状。针对目前国内外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在水稻生产集约化程度、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重点解决父母本同时播种、花期相遇的难题;我国重点解决产业化制种基地和播种机械问题。  相似文献   

10.
河西地区是我国第二大制种基地 ,其中玉米杂交制种面积最大。玉米杂交制种产业为河西经济起了促进作用 ,但在其生产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就玉米杂交制种规程及技术要点做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