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鑫  余雯雯  束庆龙  曹志华  侯成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911-17912,17934
对安徽主要竹产区病(灾)害实地调查,共发现安徽活竹病(灾)害17种,竹材病害5种、暴雪引起的机械倒伏1种。在活竹病害中,叶部病害7种、枝干病害8种、根部病害2种;除冰雪引起的叶枯和机械倒伏外,其余均为真菌引起的病害。目前竹类侵染性病害危害较重的有刚竹黑痣病(Phyllachora spp.)、丛枝病(Aciculosporium take Miyake=Balansia take(Miyake)Hara),毛竹基腐病(Arthriniumphaeospermum Ellis)、白色腐朽病(Schizophyllum commune)等;自然灾害危害较重的是暴雪引起的竹林成片倒伏。总体来说,雪灾的危害性大于侵染性病害。在竹林营造和管理上,需重视对竹类病虫害和雪灾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2.
黄脊竹蝗是一种食叶类害虫,主要对毛竹、刚竹等竹林产生危害,给农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在阐述黄脊竹蝗的主要习性、危害症状的基础上,简单分析了该虫害在舒城县发生的原因,最后结合卵期、未上竹跳蝻、上竹跳蝻以及成虫3个阶段的特点提出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该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黄脊竹蝗生物学特性、预测预报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黄脊竹蝗的成虫、若虫为害毛竹、淡竹、刚竹等多种竹种外,还可以为害水稻、玉米、棕榈等20多种植物。大发生时受害的竹林如火烧一般,当年新竹被害一次即枯死,壮竹被害一次后虽不致死,但在2~3a内不发新笋,被害竹的竹竿内往往积水,竹纤维遭破坏,不能利用。特介绍黄脊竹蝗的生物学特性、预测预报方法及综合防治措施,从而为减轻其危害程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东至县竹类害虫种类调查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鉴定东至县竹林害虫属 10目、40科、74属、82种。其中以黄脊竹蝗、竹毒蛾、毛竹黑叶蜂、竹舟蛾、竹笋禾夜蛾、竹一字象甲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5.
六安市有竹林面积95.18万亩,黄脊竹蝗是危害竹林的主要害虫之一。本文对六安市黄脊竹蝗发生期、发生面积、危害程度及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生危害原因,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竹亚科植物共有8属20种1变种,其中,慈竹属1种,镰序竹属1种,箭竹属9种,玉山竹属1种,刚竹属4种1变种,箬竹属1种,寒竹属1种,巴山木竹属2种。主要分布在陇南山地、白龙江流域和天水小陇山林区。根据竹类植物营养器官形态特征编制了甘肃省竹亚科分属、分种检索表,并简述其分布和用途。  相似文献   

7.
观赏竹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叶绿素荧光测定技术研究比较了刚竹属等22个观赏竹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观赏竹种不同属间、种间的光系统II(PSII)功能具有差异,竹种间叶绿素荧光参数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1)刚竹属的高节竹、红哺鸡竹、斑竹、金镶玉竹、黄秆乌哺鸡、绿皮黄筋的Fv、Fm、Fv/Fm、Fv/F0、ΦPSⅡ、qP等值高于其它7个竹种,qN值相对较低,即前6个竹种具有较好的光合生理功能;(2)刚竹属竹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除qN值外,其它参数均值高于箣竹属竹种,而属内竹种的各项参数差异小于属间差异,箣竹属、牡竹属的qN值较低,表现竹种光合机构有着良好的自我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8.
福建竹类害虫发生特点、成因及综合防治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长期调查研究福建省竹类害虫的基础上 ,深入分析了竹类害虫发生的基本特点 ,主要表现为种类多、分布广、频率高、危害严重且新害虫不断出现 .同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害虫发生的主客观原因 ,探讨了害虫发生与环境条件、竹林管理水平、某些非生物因素以及检疫措施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最后对福建省多年来所实施的竹类害虫综合防治进行小结  相似文献   

9.
刚竹毒蛾是毛竹中主要害虫之一,危害严重时会引起竹林毁灭性灾害。该文介绍毛竹刚竹毒蛾的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并总结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竹食叶害虫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竹类叶片产生较大危害的害虫主要有:黄脊竹蝗、青脊竹蝗、竹织叶野螟、金黄镰翅野螟、竹云纹野螟、小竹斑蛾、黄纹竹斑蛾、竹镂舟蛾、两色绿刺蛾、刚竹毒蛾、华竹毒蛾等。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黑痣病是商洛市马铃薯生产上新发生的病害,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本研究鉴定出了引起马铃薯黑痣病的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系统观察了病害症状表现、发病进程及影响因子。大田防治试验证明,采用2.5%咯菌腈FS 200倍浸种10 min、25%嘧菌酯SC 500倍沟施喷雾对马铃薯黑痣病有明显防效,若采用上述两种方法配合应用对马铃薯黑痣病防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2.
蔡庆民 《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8):114-115
该文在福建省永安市大湖竹种园长期观测的基础上,对该竹种园的观赏竹种进行了分类分析,选择少穗竹、黄秆乌哺鸡竹、大佛肚竹、金镶玉竹、方竹、唐竹等6种观赏竹种应用于园林景观,就这6种观赏竹景观应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并且对竹子在古典园林及现代园林景观中的造景手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余美杰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163-163,127
竹篦舟蛾在我县1年发生4代,以幼虫在竹林竹株上缀叶为苞而越冬。翌年3月上旬出蛰取食,4月中旬越冬幼虫老熟化鲡,成虫于5月上旬羽化,第一代成虫6月下旬出现,第二代成虫8月中、下旬出现,第三代成虫9月下旬,第四代幼虫10月发生,危害至11月上、中旬越冬。根据生物学特性。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竹蝗是毛竹的主要害虫,大量蚕食竹叶,严重地影响竹林的正常生长.人们采用灯光诱杀、喷药、挖卵块等办法进行防治,对其危害、蔓延虽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投劳投资大、成本高、且污染环境.若能在毛竹林中空地、竹林周围,或附近山场栽植泡桐,既能很好地消灭竹蝗,又能使泡桐速生丰产而很快地得到泡桐木材的收入,且不污染环境,可谓一举三得.这是因为泡桐树上滋生芫青,而竹蝗喜欢在泡桐叶上产卵,芫青的幼虫却又喜食竹蝗卵粒.据调查发现,一只芫青幼虫一生可食竹蝗卵60~120粒.泡桐树上不断繁衍的芫青是竹蝗的天敌,可有效地控制竹蝗的危害并达到灭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竹蝗、竹螟、竹蝉是危害竹林的三大害虫。危害轻使竹林产量急剧下降,重则全林枯死。随着近年气温的升高,冬季很少严寒,害虫幼虫得以过冬,危害之势趋烈。竹蝗危害严重时全林竹叶吃光像火烧一样;竹螟在竹林竹叶稠密阴湿处结茧为害,影响竹林的光合作用,严重危害时造成竹林枯死;竹蝉幼虫刺吸竹鞭汁液,尤以4-9月最盛.影响竹林营养输导造成竹鞭笋芽萎缩,竹材、竹笋产量下降,严重损害竹农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分别在室内外对铁皮石斛枯梢病的症状、病原菌分离、致病性试验、病原菌鉴定、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枯梢病为铁皮石斛的1种新病害,主要为害嫩叶和嫩梢,严重发生时,可导致梢头死亡,属国内外首次报道;TP-1201菌株分离得率为65.8%;接种14 d检查所有接种点全部发病,病斑直径约4 mm,症状与自然发病相似,再分离得到了原菌株。经形态学和DNA分子测序鉴定,确定TP-1201菌株为互隔链格孢,它是引起铁皮石斛枯梢病的病原菌,在20~30℃、RH 75%~90%时病害发生严重。在发病前使用哈茨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发病初期使用50%异菌脲WP、20%腈菌唑WP和70%甲基硫菌灵WP,可有效控制病害。  相似文献   

17.
刚竹原产中国中部和东南部。两千年以来,先后引入日本、朝鲜、美国和苏联等国栽培。本世纪六十年代,世界各地的刚竹发生了一次普遍性的周期性开花现象。国外刚竹的开花,最早出现于日本,始于1959年,由北部向南部逐渐连增,止于七十年代初期。苏联、朝鲜和美国的刚竹亦于1961-1974年普遍性开花。开花的持续期达20余年之久。我国中部和西北部刚竹开花始于1963年,七十年代初为开花盛期,直至1979年开花仍未停止。全国刚竹开花有由西北部经中部向东南部逐渐蔓延的趋势。刚竹花后,秆枝枯死,但幼令竹鞭和幼竹秆基仍然保持有再生能力,可以进行无性复壮更新。开花竹林经过再生竹产生阶段、新生竹形成阶段和新生竹正常生长阶段,可以逐渐恢复到开花前的竹林相。刚竹开花后更新复壮过程是较缓慢的,采用人工促进更新措施,改善竹林生长条件,需10年左右可以恢复到开花前的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8.
基于ITS序列的竹亚科植物分子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ITS序列对竹亚科13个属76个竹种进行DNA条形码分子鉴定.该研究提取慈竹属、刚竹属、箬竹属、唐竹属、矢竹属、大明竹属、赤竹属、巴山木竹属、倭竹属、短穗竹属、簕竹属、酸竹属及少穗竹属共13个属62个竹种DNA,对其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PCR扩增和双向测序,所得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下载的14条ITS序列共76个竹种序列用Clustal X软件比对,再利用MEGA6.06软件构建K2P距离法的NJ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种内遗传距离为0~3.907,平均遗传距离为0.370;种间遗传距离为0~4.394,平均遗传距离为2.287,种内遗传距离远小于种间遗传距离.ITS序列可用于竹类资源的物种鉴定研究.  相似文献   

19.
刚竹毒蛾是为害竹林首要食叶害虫,早在今年6月,石台县结合林业有害生物普查,调动乡镇和村级专兼职监测员,对全县6667公顷左右的竹林开展了虫情专项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认真分析,发布了《石台县刚竹毒蛾生产性预报》,加强了预测预报工作,确保竹林的安全。笔者将刚竹毒蛾的发生与防治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双江县竹类资源及主要竹种竹材造纸性能评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系统记载了双江县竹类资源及其分布情况,计有竹种11属23种,竹林面积4816.4公顷,竹材蓄积量36.93万吨。对5种主要竹种进行了造纸性能分析及综合评定,提出了适宜该区发展的优良竹种,可为该县竹业生产及纸厂建设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