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利用灾害性天气统计数据,对海北藏族自治州2009—2018年主要灾害性天气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海北地区影响较大的灾害性天气依次是冰雹、暴雨和大风;汛期(5—9月)是灾害性天气的高发期,同时也是气象灾害的集中期;近年来大风天气呈减弱趋势,而冰雹、暴雨天气呈现波动的趋势;刚察地区是3种灾害性天气的高发区,气象灾害却主要集中出现在门源地区;近年来海北地区农作物受灾面积和直接经济损失都呈增长趋势,因气象灾害死亡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冰雹灾害对海北地区影响最大,其次是暴雨洪涝灾害;2016年是海北地区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年份。  相似文献   

2.
利用1981~2010年我国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各种气象灾害数据,系统地分析出近30年丝绸之路沿线东段、中段、西段城市各种气象灾害的年代际时空变化特征,得出东段地区旅游气象灾害主要有暴雨、高温、大风天气,中段地区旅游气象灾害主要有冰雹、沙尘暴天气,西段地区旅游气象灾害主要有高温、冰雹、沙尘暴、大风天气。  相似文献   

3.
利用1981~2010年我国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各种气象灾害数据,系统地分析出近30年丝绸之路沿线东段、中段、西段城市各种气象灾害的年代际时空变化特征,得出东段地区旅游气象灾害主要有暴雨、高温、大风天气,中段地区旅游气象灾害主要有冰雹、沙尘暴天气,西段地区旅游气象灾害主要有高温、冰雹、沙尘暴、大风天气。  相似文献   

4.
朝阳地区气象灾害频繁,主要包括干旱、冰雹、大风、霜冻、暴雨、寒潮、低温冷害和雷暴。本文根据辽宁省朝阳地区7个气候站的气象资料和灾情记录,详细分析了气象灾害的特点及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5.
农业气象灾害研究是服务三农问题的重要研究领域,许多学者做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江西省主要气象灾害有低温冷冻灾害、暴雨和洪涝灾害、干旱和高温灾害以及台风、大风和冰雹气象灾害。这四大类型气象灾害对江西的农业生产产生严重危害。应对江西省存在的气象灾害减灾对策是,加强防御低温冷冻灾害对水稻的危害对策;雨后及时排水等应对暴雨和洪涝灾害;加强水利建设和管理应对干旱和高温灾害;做好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工作应对台风、大风和冰雹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6.
科右前旗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科右前旗地区干旱、暴风雪、大风、暴雨、冰雹气象灾害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措施,以期为当地农业生产防灾减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选取辽宁省朝阳地区7个国家级观测站气象观测以及气象灾情普查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区域主要农业气象灾情普查和相应的气象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院朝阳地区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为干旱、暴雨和山洪、冰雹、大风、霜和霜冻、寒潮、高温等;提出了有效防御农业气象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辽市旅游资源丰富,但气象灾害种类较多且频发,给旅游业带来了较大影响。利用通辽市10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71—2020年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暴雨、冰雹、雷暴、大风、高温等气象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大风多发期在3—5月,冰雹多发期在5—7月,暴雨、高温、雷暴的多发期在6—8月,灾害多发期与适宜旅游期重叠,是影响通辽市旅游业的主要气象灾害。从空间分布来看,扎鲁特旗、科左中旗为暴雨多发区;巴雅尔、青龙山为冰雹、雷暴多发区;扎鲁特旗、开鲁为高温多发区;巴雅尔、开鲁为大风多发区。结合气象灾害对旅游业的影响,提出了应对旅游气象灾害的防御对策,对保障旅游资源和游客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利用陇东地区1984—2019年气象灾害灾情数据,分析了陇东地区气象灾害灾情的时空演变特征及灾害损失评估。结果表明,灾害损失中干旱最严重、暴雨洪涝最轻,发生次数中暴雨洪涝>冰雹>干旱>冻害>大风;气象灾害发生频次以23%的年均增长率增加,并呈现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格局。直接经济损失西北部多于东南部,受灾人口西北部多于中东部,农业受灾面积西北部多于东部。灾害损失评估中轻灾年出现频率最高、重灾年最低;气温和降水量异常是引发陇东地区气象灾害加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刘岩  环海军 《农学学报》2023,13(9):81-87
为揭示淄博市农业气象灾害风险,保障粮食安全生产,根据1983—2020年淄博市农业气象灾情资料和粮食产量数据,运用趋势分析、灰色关联法和Hurst指数等方法,分析了淄博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时空分布,并对灾害发展趋势及与粮食产量的关联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淄博市农业气象灾害频发,从发生频率排序依次为干旱、大风、冰雹、暴雨洪涝、台风、冷冻灾害,灾害比重年际差异大。(2)4类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受灾率均以下降趋势为主,空间分布不均:干旱灾害高青、沂源受灾最重;暴雨洪涝灾害高青最为严重;大风灾害桓台和周村受灾最为严重;冰雹灾害高青受灾最为严重。(3)受灾率未来变化趋势为反持续性上升趋势;与粮食产量关联分析显示,干旱关联度最大,大风、暴雨洪涝灾害次之。未来淄博市农业气象灾害风险严峻,干旱是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气象灾害,应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了抚顺市暴雨洪涝、大风、冰雹、高温等气象灾害的特征,分析气象灾害对黑木耳生产的影响,并提出防御气象灾害的措施,以期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黑木耳生产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2.
营口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及主要气象灾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热量、光照、降水等方面对营口地区农业气候资源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当地主要气象灾害,包括干旱、暴雨和洪水、冰雹、大风、寒潮等,以期为营口地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气象灾害的年度和季节变化特征,以莒县为例,利用1963~2012年资料对大风、雷电、冰雹、暴雨、大雾和干旱6种主要气象灾害的气象因子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发现气象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大部分灾害有减少的趋势,但造成的损失却日益严重。在分析地区本身致灾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防御为主,加强规划、改善大气环境、加强灾害监测与预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汉中地区主要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陕西省汉中地区11个县(区)1971-2000年30a的逐日地面观测记录中有关气象灾害的观测资料,对汉中地区的暴雨、大暴雨、雷暴、大风、冰雹和大雾等几种主要气象灾害的地域空间分布及季节发生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汉中地区暴雨多发区基本上位于巴山区一带,汉江谷地平川最少,大暴雨的分布规律同暴雨类似,暴雨集中发生在7-9月;年平均雷暴日数的空间分布呈现出西北部少,东、南部较多的特点,年雷暴日数最多的地区在佛坪,汉江谷地平川较少,雷暴主要发生在5-8月;年平均大风日数相差很大,高山、丘陵地区大风日数多于汉江谷地平川,佛坪全年均有大风灾害发生,主要发生在春季,夏季最少,其它县区大风灾害主要分布在夏季和春季,秋冬季最少;冰雹多发区位于佛坪和留坝,而汉江谷地平川年平均降雹日数相对较少,冰雹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一般出现在4-9月份,最多出现在5-8月份;多年平均大雾日数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沿汉江沿岸的平川地区,年内各月均有大雾天气发生,其中秋、冬季为大雾天气的高发期。  相似文献   

15.
分析暴雨洪涝、高温干旱、冰雹大风、寒潮冻害等农业气象灾害对三明市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针对这些农业气象灾害的主要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6.
祝新建  臧新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873-12875
根据获嘉县1961~2010年的气象资料和当地的耕地面积、人口密度和当地居民的经济状况等资料,利用气象材料、方法及评价指标,从暴雨、冰雹、大风等方面对致灾因子进行分析,利用ACRGIS软件插值法进行各种因子的风险区划,并建立了获嘉县的农业气象灾害损失的结构型统计评估模型。结果表明:暴雨、冰雹和大风灾害发生概率高,气象灾害综合风险程度较高的地方主要分布在照镜镇、位庄乡、中和镇和徐营镇,风险程度相对较小的地方主要是城关镇、黄堤镇和亢村镇。  相似文献   

17.
对广河县自1967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主要气象灾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干旱是广河县最主要的气象灾害,其次是冰雹、暴雨洪涝、低温冻害、大风,较少出现沙尘暴、雷电、雪灾、高温灾害,暴雨洪涝是造成危害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同时提出了对应的防御措施,对广河县农业生产趋利避害、防灾减灾及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田晓璐 《农学学报》2017,7(2):42-47
为充分了解卫辉市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揭示太行山南麓复杂地形与气象灾害分布间的关系,选取卫辉市1961—2014年各乡镇灾情、DEM、GDP、辖区内19个自动气象站的降水及风速数据等,利用层次分析法及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冰雹、大风、暴雨和综合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依托ArcGIS绘制分辨率为30 m×30 m的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卫辉市冰雹灾害风险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2条冰雹移动路径上;大风灾害风险分布较分散,除狮豹头、汲水镇、后河镇、李源屯镇之外的乡镇均偏高;暴雨灾害风险集中在卫河、共产主义渠附近;安都、顿坊店、上乐村镇、孙杏村镇的综合气象灾害风险较高。该研究可以提高当地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为制订防灾减灾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烟叶是湖北省郧西县支柱产业之一。本文利用1981-2010年郧西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资料,对郧西县气温、降水量、日照、无霜期等气候条件,及干旱、暴雨、低温、连阴雨、大风和冰雹等气象灾害进行分析。发现郧西县气候条件总体适宜烟叶种植,但仍受易受干旱、暴雨、低温、连阴雨、大风冰雹等气象灾害的影响。提出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气象预报、人工影响天气、烟叶病虫害预报等气象服务,为烟叶生产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临汾市气象观测站1954—2018年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估计、MannKendall检验等统计方法,对临汾市6种主要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暴雨、高温、雷暴主要发生在夏季,高发期均为7月,年平均发生日数分别为1.9、19.6、26.8 d;干旱、大风、雾在全年时段都有发生,干旱的高发期为秋冬季,春季为大风多发期,4月最多,雾多发生在秋冬季,11月为高发期,年平均日数分别为137.7、5.5、17.5 d。从气象灾害发生的年平均日数来看,依次为干旱>雷暴>高温>雾>大风>暴雨。近65年来,临汾市暴雨、干旱、雷暴、大风这4种气象灾害有减少趋势,其中雷暴、大风减少趋势明显,而高温、雾则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