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黑小麦中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营养物质,所以生活中人们又称其为蛋白麦、补钙麦、富硒麦等。黑小麦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它含有丰富的黑色素,长期使用黑小麦会给人带来较大的营养补充。生活中,人们还将其制作成各式各样的速食食品,即"长寿食物"。正因为黑小麦具有良好的品质和较高的营养价值,所以黑小麦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其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1黑小麦的营养特点1.1蛋白质和氨基酸相比于普通小麦而言,黑小麦中蛋白质的含量大约在  相似文献   

2.
河东黑小麦是通过杂交改良和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出的小麦系列新品系,综述了河东黑小麦选育研究过程的突破与进展,总结了其品质特性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黑粒小麦籽粒颜色的遗传特性。[方法]配制了黑小麦76、黑小麦18、96-45和line2204个黑粒小麦品种(系)与4个白粒小麦品种(系)9-231、宁春16、宁春17和新春22的正反交共8个杂交组合,观察了F1、F2、F3植株上籽粒颜色的表现,分析其粒色遗传。[结果]黑小麦76的黑粒性状表现母体遗传,均为不完全显性,黑粒性状受2对互补基因控制,F3代符合9(黑色)∶7(白色)的分离规律。line220、96-45和黑小麦18籽粒黑色性状的遗传基因有2对,表现为独立遗传且有互补作用,F2代符合9(黑色)∶7(白色)的分离规律。[结论]可以通过黑粒小麦与白粒小麦品种间杂交分别选育粒色不同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黑粒小麦籽粒颜色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黑粒小麦籽粒颜色的遗传特性。[方法]配置了黑小麦76、黑小麦18、96-45和line220 4个黑粒小麦品种(系)与4个白粒小麦品种(系)9-231、宁春16、宁春17和新春22的正反交共8个杂交组合,观察了F1、F2、F3植株上籽粒颜色的表现,分析其粒色遗传。[结果]黑小麦76的黑粒性状表现母体遗传,均为不完全显性,黑粒性状受2对互补基因控制,F3代符合9(黑色)∶7(白色)的分离规律。line220、96-45和黑小麦18籽粒黑色性状的遗传基因有2对,表现为独立遗传且有互补作用,F2代符合9(黑色)∶7(白色)的分离规律。[结论]可以通过黑粒小麦与白粒小麦品种间杂交分别选育粒色不同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河东乌麦28黑籽粒小麦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粒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特种小麦 ,其营养丰富和平衡而受到消费者青睐 [1]。但以往的黑小麦品种种植产量较低 ,品种单一 ,均为零星种植 ,严重制约着小麦生产及食品的加工发展 ,因此 ,黑小麦品种改良和选育工作引起小麦育种界的重视。1 7年来 ,我所利用远缘杂交、品种间杂交、杂种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黑小麦品质育种、加工品质评价及相关加工企业的原料选择与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在新疆种植表现良好的6个黑小麦品种(系)为原料,对其主要加工品质性状及面条、馒头和新疆拉面加工品质特性进行测试与评价.[结果]供试黑小麦品种(系)的容重、硬度、蛋白质含量、沉淀值较高,湿面筋含量中等,灰分含量、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偏低.品种间面团流变学特性差异较大,面粉蛋白质质量需进一步提高.S-2、黑小麦76和96-45具有较好的面条加工适用性,S-2属于制作馒头良好黑小麦品系,S-2和黑小麦76属于制作新疆拉面良好的黑小麦品种(系).[结论]黑小麦在我国传统蒸煮类食品加工上仍有很大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7.
小麦黑胚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发生比较普遍的种子病害,在我国华北、西北和东北等主要的小麦产区日趋严重,已经引起育种者的广泛重视.本文综述了小麦黑胚病发生的原因,详细介绍了小麦黑胚病的病原菌及其侵染机制、影响小麦黑胚病的环境因素、小麦黑胚病的遗传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前景.  相似文献   

8.
黑小麦食品 黑小麦(triticale)介于小麦和黑麦之间,营养价值较高,其种子外观比小麦种子稍大,烹调后咬嚼时有轻微的嘎吱声。黑小麦片可替代碾碎的燕麦,在制作商品谷物制品和烘烤食品上大显身手。在烹调前,先将1杯黑小麦种子置于3.25杯水中浸泡一夜,次日加热至煮  相似文献   

9.
富铬黑小麦冀紫439的营养价值及市场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冀紫439黑小麦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小麦资源室培育的具有高附加值的特色新品种。2009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3月获得了国家品种保护。该品种是河北省审定的第一个黑小麦品种,是我国审定的第一个富铬黑小麦品种。优质富铬馆陶黑小麦,生长在陶山卫水的馆陶县月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华野庄园黑小麦生产开发基地。其颜色呈紫红色,鲜艳透亮,富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内蒙古黑粒小麦种皮颜色的遗传特性,与3个红粒小麦和2个白粒小麦配制了10个正反交组合,观察了F1、F2代植株上籽粒种皮颜色的表现,分析其粒色遗传。结果表明,籽粒种皮黑色为细胞核遗传,黑色对红色和白色均呈显性。内蒙古黑粒小麦与红粒及白粒杂交F2代,均符合9(黑)∶7(红或白)分离规律,说明黑色种皮受2对显性互补基因控制,同一组合的F2各黑粒单株间籽粒颜色有深浅之分,说明这2对显性互补基因还具有剂量效应。通过黑粒小麦与红粒和白粒小麦品种间杂交,可以培育粒色不同的小麦新种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小麦黑胚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小麦黑胚病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包括普通小麦和硬粒小麦)病害,其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取决于品种、地点、年份和农艺措施。我国小麦黑胚病原是北方冬小麦上一种不引人注意的病害,但近年来随着小麦成熟期间的气候变化,其发生有加重之趋势[1]。目前河南省大面积推...  相似文献   

12.
黑小麦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黑小麦的营养与保健价值、育种现状及开发现状。黑小麦的生产发展存在着消费者对黑小麦的了解不足、优质高产多抗黑小麦新品种缺乏、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滞后和市场开发及食品深加工不足等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3.
运用三次多项式对黑小麦灌浆过程中籽粒体积、鲜重和干重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黑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结果表明:黑小麦材料蓝粒58和紫选1号小麦的有效灌浆期较对照小麦品种京冬8号长。参试的3个小麦材料除籽粒体积动态变化差异较大外,鲜重和干重的动态变化差异较小。蓝粒58和紫选1号的百粒体积的平均增长速率、最大增长速率和籽粒干重的增长均低于对照小麦京冬8号。蓝粒58和紫选1号小麦快速增长期期间有相似的变化曲线。通过育种改良或采取有效栽培措施以提高黑小麦灌浆速度,缩短持续时间,是今后在育种和栽培上能更好的发挥黑小麦的产量潜力和优势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高铁锌小麦特异新种质“秦黑1号”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测定了新近育成的食药兼用黑小麦新品系高铁锌小麦“秦黑 1号”的营养成分含量。结果发现 ,其微量营养元素铁、锌含量分别高达 74 9和 1 35 mg/kg,是普通小麦的 1 9.2和 4 .1倍 ,是一般黑小麦的 1 0 .6和4 .9倍 ;其锰、铜、硒、镁、钾、磷等矿质元素含量和赖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谷氨酸及 1 8种氨基酸含量总和均高于普通小麦 ,并具有低钠、低脂肪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黑麦优良基因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麦属蕴藏着许多对改良小麦有用的基因资源,将黑麦的优良基因导入小麦不仅可以拓宽小麦的遗传基础,而且可以有效改良小麦的产量、品质、抗性及适应性等性状。为了了解目前黑麦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研究现状,本文从黑麦基因导入小麦的途径、黑麦基因资源在小麦中的鉴定以及黑麦基因资源在小麦中的应用前景三方面总结论述了黑麦优良基因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以期促进黑麦优良基因向小麦中转移,深入开拓和利用黑麦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16.
"黑小麦76"是用蓝粒小麦、四倍体紫粒小麦和紫粒小麦进行复合远缘杂交,对杂种幼胚进行离体培养,再经过连续、定向选择,最后选育成功的.1996年,"黑小麦76号"通过了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它的育成,填补了黑色食品中没有"黑小麦"的世界空白.  相似文献   

17.
黑小麦     
小麦是作物之首,食品之王;而黑小麦则是小麦之王,营养之最。黑小麦是世界上珍贵的小麦品种,是黑色保健食品之一。由于营养成分丰富且含量高,被营养专家称为:补钙、富硒、高碘、优蛋白营养麦。黑小麦的蛋白质含量15%~20%,特别是人体所需要的十几种氨基酸含量非常高;黑小麦中含一些矿物元素、微量元素,锌、钙、碘、硒含量都比较高;黑小麦还含有膳食纤维和黑色素,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黑小麦营养丰富,是具有保健功能的特色食品。在广东、北京、上海等一些大中城市黑小麦作为商品原料的批量收购价格为4~5元/kg,每667m2黑小麦按商品麦出售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黑小麦对水分逆境胁迫的响应机理,[方法]采用大田试验方法,以黑小麦‘山农紫麦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灌溉和雨养两个处理,对黑小麦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籽粒灌浆特性及品质性状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雨养条件下,黑小麦籽粒灌浆速率峰值出现时间提前,灌浆持续时间缩短,灌浆速率峰值、平均灌浆速率均显著降低。雨养处理提高了黑小麦成熟期干物质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降低了开花后干物质的积累能力,降低了干物质积累总量,减少了了籽粒中来自开花后干物质的比例。雨养处理主要降低了黑小麦的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使产量显著降低。对单位面积穗数影响不显著。与灌溉处理相比,雨养条件下黑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沉淀指数、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分别提高了13.68%、18.83%、14.02%、34.10%、68.57%和120.29%,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吸水量与灌溉处理差异不显著。[结论]干旱胁迫通过降低黑小麦的穗粒数和千粒重降低产量,但可以改善黑小麦籽粒品质。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作为中国优质小麦重要产区,目前已育成6个黑粒小麦品种,然而对这些黑粒小麦的染色体构成、蛋白组分却研究较少。因此,了解其遗传组成对选育黑粒小麦新品种具有指导作用。利用染色体C-分带,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配对构型、基因组原位杂交结合谷蛋白亚基分析,对黑粒小麦‘冬黑10号’的染色体构成进行系统鉴定。结果表明,‘冬黑10号’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2,染色体带型与‘中国春’染色体带型未见明显变化,基因组原位杂交也未检出赖草染色体;其PMC MⅠ染色体平均构型为21Ⅱ,具有良好的细胞学稳定性,与‘中国春’小麦杂交F1的PMC MⅠ染色体构型为21Ⅱ,说明其为六倍体普通小麦。SDS-PAGE分析揭示其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为Null/7+9/5+10,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与对照‘中国春’不同。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小麦黑胚病病因及其黑变机制研究进展。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因素与病菌侵染引起酶促褐变,导致小麦黑胚病症状产生,而褐变是小麦籽粒中酚类物质发生氧化形成褐色物质导致的。筛选不同的生理型与病理型感病材料是研究小麦黑胚病黑变机制的前提,采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组学研究方法能够进一步揭示小麦黑胚病的黑变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