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由于天气旱涝不均、病虫危害严重,导致大豆产量急剧下降,且价格也随之降低,极大地减小了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资源投入也相应的减少,从而造成了大豆生产方式粗放、效益不高、产量降低的局面。因此,要提高农民的大豆种植积极性,保证大豆种植高产稳产效益,最大化地降低大豆种植的投入成本,则要运用科学合理的先进生产种植技术,使大豆生产效益达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基于大豆营养丰富的特点以及在油料生产中的重要应用,大豆的生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情况下,农业生产中的栽培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创新,农业工作者应该合理运用栽培技术,保证大豆种植生产效益。本文主要对大豆种植前期合理的准备工作进行阐述,并对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要点进行分析,通过优质栽培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切实提升大豆种植的生产效益,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推  相似文献   

3.
影响桦甸市大豆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农业科技》2015,(16):76-77
阐述影响桦甸市大豆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即生产技术不规范,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低;种植大豆与种植玉米相比效益低,伤害了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加速发展桦甸市大豆产业发展,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即推广大豆优质高产标准化栽培技术;对大豆种植产业进行政策扶持。为达到该区域大豆实施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大豆是主要的经济作物与农作物,不仅用途广泛,而且是重要的农业食品、工业食品、牲畜饲料、加工原料,其生产效益受到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的直接影响。基于此,主要探讨大豆的种植技术,并提出病虫害防治措施,旨在为提高大豆生产效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我国大豆的种植面积十分广泛,而在种植过程中,种植户十分注重大豆的生产效益,这也使得大豆的栽培技术研究显得十分重要。所以说,大豆栽培技术的好与坏,对大豆生产效益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当前,大豆的种植过程经常遭受病虫害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降低了人们对大豆种植的积极性。因此,在大豆种植过程中,需要做到因地制宜,最终提升大豆产量。1.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技术要点1.1遵循合理的栽培选择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鲜食春大豆的种植效益和主要种植模式,并从品种和播种期选择、整地、播种、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鲜食春大豆生产技术,以期为鲜食春大豆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豆是河南省新郑市重要的农作物,在当地经济生产中占重要地位。如何提高大豆种植效益、防治病虫害是摆在新郑市种植户面前的重要课题。该文首先列举了常见大豆种植技术,并就在新郑市大豆种植中植株密度、田间管理、土壤深松等技术应用作出分析,而后立足常见病虫害探讨了有效防治措施,为新郑市种植户提供大豆种植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豆在我国农作物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其富含维生素、脂肪酸、蛋白质,可用于食用、榨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大豆的需求量不断攀升。但是,最近几年,我国大豆种植暴露出很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大豆种植面积、产量、单位效益。如何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栽培技术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文章以黑龙江地区大豆种植为例,从种子选用技术、整地技术、大豆播种技术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对提高我国大豆种植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大豆营养价值极高,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用途广泛.可用于榨油,制作多种食品,制作上千种化工产品等。由于最近几年旱涝不均以及病、虫危害,造成大豆产量低,且价格偏低、农资价格上涨等,影响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从而减少投入,形成了大豆生产粗放.产量低、效益低的不利局面。采用合理的大豆生产种植技术,可有效降低大豆种植成本、保证大豆高产稳产、提高农民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0.
关于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截止到2017年共有9镇5乡,在他的南面是舞钢市,向北是襄城县,地理位置佳事宜种植大豆。截止2013年舞阳县的总耕地面积达到75万亩,人口60万。舞阳县最高海拔达到102米,属于温热带季风性大陆性气候,四季降雨适中,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大豆是舞阳县的一种重要农作物,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使用价值,近年来为实现大豆种植的高产高量,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的提高是关键。本文首先明晰了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意义,然后就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技术要点给出了详细的阐释,最后探讨了强化施肥管理、建立新型大豆产业化运作模式的方式。1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豆不仅是一种经济作物,也是油料作物的一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大豆是一种营养价值比较高的食物,其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脂肪酸,大豆的需求量也逐渐提高.大豆的生产效益与栽培技术有关,对提高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病虫害以及大豆的管理工作也影响着大豆的生产效益.本文从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意义、种植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黑龙江省大豆种植成本不断上升,种植效益低下,导致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不高,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严重阻碍着黑龙江省大豆产业的发展。通过分析大豆种植的成本结构,收集整理黑龙江省2003~2012年间的大豆种植成本数据,并运用SPSS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研究各项成本要素对大豆种植效益的影响程度及存在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静 《特种经济动植物》2023,(4):122-123+148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在传统间作套种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适合机械化生产的种植模式。通过阐述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以期为提升聊城市玉米大豆作物种植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玉米大豆双丰收的技术新模式,促进粮油增产,永城建立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试验示范田。文章对玉米、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中的产量、效益、优点和存在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马铃薯及主要农作物的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和效益分析方法测算了吉林省马铃薯及其主要农作物在全国农作物中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马铃薯、大豆、高粱、玉米在吉林省具有生产效率优势,高粱、玉米、大豆具有面积优势。通过对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效益分析得知水稻、玉米、马铃薯生产效益位于前三位,而玉米又以其位于黄金玉米带的得天独厚优势,在吉林省播种面积最大,成为吉林省第一大种植作物,水稻、马铃薯、大豆以其经济效益高在吉林省亦有较大的生产规模,成为吉林省种植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大豆和玉米作为我国大宗粮油饲农产品,需求量巨大,且大豆和玉米为同季作物,存在争地矛盾,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产品种植栽培技术体系愈发丰富。基于此,为提高大豆玉米生产数量与生产质量,从技术角度加大对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推广的支持力度,本文深入探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栽培技术,具体包括品种选择技术、种植技术、结构配置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总结技术要点,以期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7.
青贮型玉米套种大豆抗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改单一青贮型玉米种植为青贮型玉米套种大豆的种植模式,是高低秆作物搭配种植的创新技术,能充分发挥玉米的边行优势,扩大大豆受光空间,实现一季双收。该技术在保障玉米生产的基础上,能提升大豆供给能力,增加农民的种植效益。本文以守住粮食安全生产为出发点,简要阐述了玉米套种大豆的优势,集成总结了通渭县青贮型玉米套种大豆抗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等技术内容,并提出了青贮型玉米套种大豆栽培技术的推广措施,以期为青贮型玉米套种大豆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大豆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十分广泛,大豆种植的经济收益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对农业生产者的效益保障具有深远影响。为了全面提升大豆种植的质量、增大大豆种植产量,科学的大豆种植技术的应用呈现出必要性。与此同时,基于目前农业生产中大豆的生长受到病虫害的影响,造成了农作物的减产。因此对病虫害治理方法进行研究也比较重要。合理的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策略的应用能够促进大豆生长,切实保证大豆  相似文献   

19.
大豆是东北地区种植的一种主要的作物品种,在其种植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的栽培条件选择合适的种植模式,并且对其种植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发展,使东北大豆能够增产增收,对大豆种植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及时的改进调整,增加政策上及技术上的扶持,提高产量的同时还需要提高大豆的质量,逐渐实现东北大豆的标准化生产,增加大豆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20.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提高产能的有效途径。山东省认真落实国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产任务,通过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强化政策支持、做好技术指导、遥感精准监测等举措,在面积落实、产量效益、模式探索、品种筛选、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还面临种植效益未充分展现、农户种植意愿有待提高、关键技术环节存在短板等突出问题,还应进一步强化技术攻关、开展技术培训、完善扶持政策、加强社会化服务,确保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持续高质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