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黑果腺肋花楸果酒内溶物沉降特点,利用离心沉降及自然沉降力学推导出两者沉降时间的关系,建立离心.自然沉降数学模型.利用这一模型测算出黑果腺肋花楸果酒稳定性发生变化的时间,并通过试验得出澄清处理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明胶、蛋清、壳聚糖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黑果腺肋花楸果酒进行澄清;通过建立沉降数学模型,得出自然沉降总时间与离心加速沉降时间及离心角速度之间的关系式;通过此模型进一步推算出经澄清剂处理后黑果腺肋花楸果酒保持酒体稳定的时间.综合考虑确定最佳工艺:明胶作为澄清剂最为适宜,使用量为0.4%,酒体稳定性保持时间约为1a,比原酒的稳定性提高近10倍.  相似文献   

2.
从桑椹果酒的生物稳定性与非生物稳定性出发,对桑椹果酒易出现的氧化破败、铁破败、铜破败、生物不稳定性、色素不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O2添加量控制在40 mg/L时并加以冷冻处理,可以增强桑椹果酒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皂土、明胶和壳聚糖三种澄清剂研究山茱萸果酒的稳定性解决方案。结果表明:这三种澄清剂均能增加山茱萸果酒的稳定性,澄清效果依次为皂土壳聚糖明胶;在使用量为0.6 g·L~(-1)时,皂土澄清剂能显著去除山茱萸果酒中的蛋白质物质,不仅使得山茱萸果酒稳定性增强,同时可使其感官分值增高,是山茱萸果酒的一种理想澄清剂。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定经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FM-L1-3和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T-L1胞外多糖处理前后黑莓果酒中蛋白质、总酚、花色苷、色度、澄清度以及热稳定性等参数的变化,研究乳酸菌胞外多糖处理对黑莓果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乳酸菌胞外多糖处理黑莓果酒,能明显降低导致果酒沉淀的蛋白质、总酚含量,显著提高果酒的澄清度和热稳定性,显著延长果酒的储存稳定性,另外,胞外多糖处理降低了果酒的花色苷含量和果酒的色泽;相同含量的FM-L1-3和T-L1胞外多糖处理果酒,对果酒品质影响不同。与对照相比,乳酸菌胞外多糖对黑莓果酒品质均具有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酒体清亮透明,稳定性强,无沉淀物等杂质,且风味良好的混合发酵果酒,选用不同澄清剂和澄清方法在常温条件下,釆用梯度试验对雪莲果、枇杷、哈密瓜混合发酵果酒进行澄清试验。结果表明:皂土添加1.33g/L,澄清效果最好,其透光率为95.85%;皂土与卡拉胶混合使用澄清效果好,添加比例为1∶1.2~1∶1.4,其透光率为95.85%,澄清后的果酒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色泽浅黄绿、清亮透明,不影响雪莲果、枇杷、哈密瓜混合发酵果酒的风味。  相似文献   

6.
[目的]抑制香蕉果酒的褐变,提高果酒的品质。[方法]分析了香蕉果酒加工过程中果汁杀菌条件、原料成熟度、抑制剂处理对果酒褐变的抑制效果。[结果]香蕉的成熟度越高,果酒的褐变程度越大;果汁杀菌温度≥90℃、杀菌时间≥15min、柠檬酸添加量≥0.4%时,对香蕉果酒有较好的褐变抑制效果,但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对香蕉果酒的褐变抑制效果较差,且在陈酿中颜色逐渐变红加深,不适宜用作香蕉果酒的褐变抑制剂。[结论]发酵前对香蕉汁进行适宜的热杀菌处理、适当提高香蕉汁的酸度均有利于抑制香蕉果酒的褐变现象。  相似文献   

7.
正第五届中国果酒科技峰会以"全球视野共话未来"为主题,旨在用国际化视野,谋划果酒产业发展。主题演讲后,来自欧洲、亚洲等国家的果酒专家与国内企业、学者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圆桌论坛,果酒提质关键技术、果酒营养与健康、果酒品牌与文化、果酒技术人才、果酒走出去、人工智能与果酒……这些关乎果酒产业发展的话题,成了参会中外专家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蓝莓酒酵母固定化载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游离酵母为对照,测定海藻酸钠-壳聚糖和加有SiO2、Al2O3的海藻酸钠-壳聚糖为载体的蓝莓酒酵母固定化颗粒的机械强度、发酵后的酒精度和残糖量的变化、使用寿命及果酒风味,选出良好的固定化载体。结果表明,强化后的载体机械强度提高10.9%,酒精和糖度变化快,发酵周期为3d,果酒风味提高,最佳浓度配比为壳聚糖0.8%、SiO21.4%、Al2O30.8%。证明强化后的载体机械强度强,发酵效果好,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在实践生产中有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发酵产品风味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正本教材主要介绍果酒、米酒的分类,果酒、米酒的品种,酿酒所需的各种水果和酿酒所用的发酵剂,各种果酒的产酒机理和生产工艺以及果酒生产的操作要点、储藏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品评。果酒生产包括:果酒生产工艺与配方、果酒生产工艺、原料预处理、静置澄清和成分调整、控温发酵、倒酒净化与过滤、调配、装瓶。果酒品种包括:红葡萄酒、白葡萄酒、传统梨酒、刺梨果酒、南果梨酒、鸭梨果酒、樱桃发酵酒、樱  相似文献   

10.
正本教材主要介绍果酒、米酒的分类,果酒、米酒的品种,酿酒所需的各种水果和酿酒所用的发酵剂,各种果酒的产酒机理和生产工艺以及果酒生产的操作要点、储藏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品评。果酒生产包括:果酒生产工艺与配方、果酒生产工艺、原料预处理、静置澄清和成分调整、控温发酵、倒酒净化与过滤、调配、装瓶。果酒品  相似文献   

11.
正本教材主要介绍果酒、米酒的分类,果酒、米酒的品种,酿酒所需的各种水果和酿酒所用的发酵剂,各种果酒的产酒机理和生产工艺以及果酒生产的操作要点、储藏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品评。果酒生产包括:果酒生产工艺与配方、果酒生产工艺、原料预处理、静置澄清和成分调整、控温发酵、倒酒净化与过滤、调配、装瓶。果酒品种包括:红葡萄酒、白葡  相似文献   

12.
<正>本教材主要介绍果酒、米酒的分类,果酒、米酒的品种,酿酒所需的各种水果和酿酒所用的发酵剂,各种果酒的产酒机理和生产工艺以及果酒生产的操作要点、储藏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品评。果酒生产包括:果酒生产工艺与配方、果酒生产工艺、原料预处理、静置澄清和成分调整、控温发酵、倒酒净化与过滤、调配、装瓶。果酒品种包括:红葡萄酒、白葡  相似文献   

13.
<正>由中国农村科技杂志社、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15中国果酒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研讨会",将于2015年8月15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办。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发生的变化,我国酒业结构、科技和资源配置也发生了重大变革,白酒不再一枝独秀,葡萄酒和果酒异军突起,开启了酒业新格局。在新形势下,需推进果酒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果酒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果酒产业集聚,从而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本教材主要介绍果酒、米酒的分类,果酒、米酒的品种,酿酒所需的各种水果和酿酒所用的发酵剂,各种果酒的产酒机理和生产工艺以及果酒生产的操作要点、储藏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品评。果酒生产包括:果酒生产工艺与配方、果酒生产工艺、原料预处理、静置澄清和成分调整、控温发酵、倒酒净化与过滤、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麦芽汁、火龙果、葡萄、菠萝组合的复合果汁,通过果酒酵母和异常维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混菌发酵得到一种具有红酒风味特征的复合果酒。[方法]以红酒风味指标为标准,测定发酵酒的酒精度、还原糖、总酸等理化指标,以及乙酸乙酯、高级醇、有机酸等主要风味物质,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复合果酒的主要风味特征指标符合红酒风味标准,酒精度为10.5%(体积比),混菌发酵比果酒酵母单菌发酵更快,酒中乙酸乙酯含量提高了32.10%,达50.55 mg/L,高级醇含量提高到251.09 mg/L,总有机酸降低到4.94 g/L。[结论]通过混菌发酵复合果汁获得具有红酒风味特征的复合果酒,这为南方水果的复合果酒酿造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咖啡酒在加工和销售过程中易产生氧化褐变、表面起膜、二次沉淀等现象,针对这些现象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咖啡原酒中加入0.07%~0.10%明胶静置15-24h,再按100mg/L加入抗坏血酸,经0.4~0.5mg/mL壳聚糖和冷热处理后成为璜处理咖啡酒液。咖啡原酒中加入焙炒咖啡豆增香2个月后再蒸馏,将蒸馏的馏分与预处理的咖啡酒液进行勾兑,所得咖啡酒液清亮透彻,酒香和咖啡番协调,日感醇和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适宜提高抗坏血酸的台量和适度降低果酒中的多酚可提高咖啡酒的抗氧化性,改革咖啡酒增香措施可预防咖啡酒液袭面起膜,并提高咖啡酒的稳定性;采用壳聚糖澄清后再经冷热处理,可提高果酒透光率。  相似文献   

17.
<正>本教材主要介绍果酒、米酒的分类,果酒、米酒的品种,酿酒所需的各种水果和酿酒所用的发酵剂,各种果酒的产酒机理和生产工艺以及果酒生产的操作要点、储藏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品评。果酒生产包括:果酒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8.
为李子果酒的质量控制及其酒糟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对李子果酒发酵过程中的糖度和酸度进行测定;采用固态发酵法对李子果酒酒糟进行发酵,培养酵母单细胞蛋白,并测定酒糟发酵前后的单细胞蛋白总蛋白、总纤维素、总脂肪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李子果酒的糖度呈明显下降趋势,酸度则随发酵时间延长呈缓慢上升趋势,发酵8d后糖度、酸度趋于稳定,李子果酒适宜的发酵时间为8d。酒糟经发酵后的总蛋白含量明显提高,较未发酵前增长67.7%,总纤维和总脂肪含量变化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19.
<正>果酒产品研发与展示中心是汇集国内所有优质果酒展销一体化的综合平台,将对接科研院校,为果酒厂家进行技术支持及开展果酒技术培训服务。果酒产品研发与展示中心也是特色的果酒体验中心,对吸引更多消费者现场品尝果酒,普及果酒知识发挥重要作用。近日,在中国果酒高层会谈暨第四届中国果酒产业科技创新发展峰会上,河北祥佰瑞树莓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筑表示,果酒企业亟待建立  相似文献   

20.
采用L_9(3~4)正交试验研究壳聚糖季铵盐(HACC)用量、皂土用量和澄清作用时间对黑莓果酒澄清效果和色度的影响,以果酒澄清度和色度为考核指标确定复合澄清剂澄清处理条件,并通过测定复合澄清剂澄清处理前后黑莓果酒中主要成分含量的变化和热稳定性变化,研究复合澄清剂对黑莓果酒的澄清作用。结果表明,HACC用量0.3 g/L、皂土用量0.1 g/L、作用时间3 d为最佳处理条件。在此条件下,复合澄清剂处理后,果酒中总糖含量、滴定酸含量、乙醇度、有效酸度等变化不显著,总酚、花色苷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显著(P0.05)。澄清处理之后,热稳定性有较大提高。说明复合澄清剂是一种良好有效的黑莓果酒澄清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