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探讨采用综合选择指数法对肉鸽进行选育。测得银王产蛋率、受精率、28日龄重、雏鸽存活率4个经济性状的数据,根据肉鸽各个经济性状的权重系数进行加权,制订肉鸽的综合选择指数。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非典型综合选择指数原理,并应用该指数,以日增重,耗料指数和膘厚为选种目标,利用后备公猪及其亲代和同胞的资料,制定猪的选择指数,其指数估计淮确度为0.65,世代遗传进展为11.26。指数法可容纳本身,亲本,同胞等多种信息来源的多个性状,对提高选择的淮确性,不失为是一个较为有效,易于应用的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选择指数法是奶牛获得遗传改良的最有效的方法。当选择指数法是基于可靠无偏的资料时,它往往比顺序选择法或独立淘汰法产生更快的遗传改进。选择指数法的基本原理是L. N. Hazel于1943年提出的。选择指数法的优点在于:(1)同时考虑到几个重要性状;(2)考虑到各性  相似文献   

4.
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是评定畜禽种用价值的一种先进方法,将选择指数法和最小二乘估计方法有机结合,解决了选择指数法存在的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BLUP法已在奶牛、肉牛、猪、羊及家禽的遗传改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就BLUP法的研究进展及相关问题进行综述、讨论,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现代奶牛育种学提出多种关于选择方法的程式,其目的是择优淘劣。育种工作实际中多根据多种资料来选留或淘汰母牛,但是有的个体某项资料好。另一个体其他项资料好,为了判断总起来看究竟哪一个体较好,往往要将多种资料合成一个指标,定出一个统一标准。育种学教科书指出,在需要同时选择几个性状时,可采用三种方法,即顺序选择法、独立淘汰法和综合选择法(如选择指数法、综合评分法)。其实,在奶牛场育种工作中,往往较多地考虑淘汰母牛的经济价值。诚然,在制定选择指数或综合评分公式时,已考虑了经济重要性,但只从育种学角度制定指数或评分的观点往往不能被生产场决策人所接受,一些  相似文献   

6.
不同选择指数对中国荷斯坦种公牛综合育种值排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探讨包含不同性状的综合选择指数对荷斯坦种公牛排队的影响。收集了全国199个牛场的664 284头荷斯坦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脂量、乳蛋白量、体细胞数以及35 281头荷斯坦牛的体型性状。然后采用多性状动物模型BLUP法预测生产性状和体型性状的育种值,计算3种不同综合选择指数下47头种公牛的综合育种值,并对其排队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使用包含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评分4个性状的综合选择指数(TMI1)和包含乳脂量、乳蛋白量、体细胞评分3个性状的综合选择指数(TMI2)对公牛的排队一致性很高,秩相关为0.94;只包含生产性状的综合选择指数(TMI1、TMI2)和加入了体型性状的综合选择指数(TMI3)对公牛的排队差异很大,秩相关分别为0.76和0.67。这些结果提示,乳脂量、乳蛋白量可以替代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纳入综合选择指数,体型性状进入综合选择指数对评价种公牛综合遗传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综合选择指数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指数是把所要选择的各方面的性状,按照遗传特点和经济效果综合成为一个指数,然后按指数高低进行选留。利用宁夏地区某牛场20头荷斯坦奶牛产奶量、乳脂率及外貌鉴定得分进行统计测定,对其选择指数进行了计算,并根据选择指数大小对牛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1号、2号牛选择指数最高,3号、8号、18号选择指数最低,其它居中。20头奶牛选择指数的排序与它们在实际生产中表现优劣情况相比较,所得结果两者基本一致。表明选择指数在奶牛选种选配方面能提供重要依据,在奶牛育种生产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扎龙保护区苍鹭营巢最适生境选择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建立了扎龙国家自然保护区苍鹭营巢的最适生境选择指数模型。通过对影响苍鹭营巢的主要生境因子水源、植被种类、植被密度和植被高度等进行调查分析,分别建立了相应的选择指数,为苍鹭营巢的生境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建模思想。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综合选择指数及图算在獭兔育种中的应用,通过利用獭兔综合选择指数公式:I=1.289 4P1+1.112 1P2+158.871 4P3。式中:I为综合选择指数,P1、P2、P3分别为窝产仔数、泌乳力、断奶个体重,1.289 4,1.112 1,158.871 4分别为3个繁殖性状的系数值。采用图算的方法,可大大简化综合选择指数的计算程序,并且详细说明了综合选择指数图算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选择指数法对假定的14头奶牛利用个体、母亲、半姐妹和女儿等4种不同信息来源进行个体产奶量育种值估计的基础上,系统地比较了利用不同亲缘信息对奶牛产奶量进行遗传评定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利用不同亲缘信息估计个体育种值的准确性随着提供信息的记录次数(或个体数)的增加而提高;当提供信息的记录次数(或个体数)不大(n≤30)时,利用4种亲缘信息估计个体育种值的准确性高低顺序依次为:个体、女儿、母亲和半姐妹;而当提供信息的记录次数(或个体数)足够多(n30)时,利用女儿信息对奶牛产奶量进行遗传评定的准确性是最高的,其次为个体、半姐妹和母亲。  相似文献   

11.
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BLUP)是评定畜禽种用价值一种先进的方法,它将选择指数法和最小二乘估计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解决了选择指数法存在的问题。自1972年Henderson重新提出并对其作了系统阐述后,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得以广泛应用,取得了很好效果〔1,2  相似文献   

12.
综合选择指数的通径分析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建立了综合选择指数的通径分析化模型,运用该模型可以分析指数中任一性状Xi对聚合遗传经济值H的直接贡献、Xi通过Xi对H的间接贡献以及它们对总贡献GGSH(i)的贡献率,由此可分析出在选择指数I中各性状的主次及作用(有利还是不利),以便更好地引用选择指数或制订更好的选择指数。  相似文献   

13.
现代动物育种学已经涉及了多门学科知识和技术手段,综合了经济学、畜牧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学科专业知识。由于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复杂的矩阵运算及数据分析过程不再是一个大的障碍,许多算法得以在实际育种中被广泛应用。目前,普遍认为在进行多性状选择的过程中,综合选择指数法仍是高效率的选种方法之一。综合指数法考虑了各方面的影响因素,通过引入性状经济加权值而将经济效益纳入选种过程中,并且计算过程并不繁琐、简单易行。综合选择指数使个体的选择不再只是依赖性状的表型值,而主要考虑其综合选择指数大小。其优点在于很全面地融入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经济效益,能够较为客观地评价猪只的种用价值。综合选择指数的制定方法较为易行,选择可以一次完成。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塞北兔几个繁殖性状简化选择指数的制订,其塞北兔简化选择指数的公式如下:I=4.0546P1+0.019IP2+0.0439P3公式中,I为简化选择指数,P_1、P_2、P_3分别为窝产仔数、泌乳力、断奶个体重,4.0546、0.0191、0.0439分别为三个繁殖性状的系数值。通过使用算图的方法,可大大简化计算指数的程序,且详细说明了算图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遗传力和选择指数的概念与发展(下)孙世铎,孙承琮,袁志发,张英汉(陕西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杨陵)(西北农业大学,陕西杨陵,712100)2选择指数的现状与发展育种的研究常涉及产量、生长率及品质等多方面的性状,因而在田种或分离群体中进行选择时,均应考虑多...  相似文献   

16.
应用细胞培养的方法观辑了40味中药和4种西药抗鸡新城疫病毒的体外活性。结果表明,40味中药中15味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药物选择指数在2.29—13.3之间;18味有一定的预防效果,药物选择指数在2.21—69.4之间;4种西药中仅利巴韦林有治疗和预防效果,药物选择指数分别为433.3和343.7。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单步基因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SSGBLUP)法应用于生猪育种的选择效果,选取杜洛克、长白、大白种猪共1 996头,利用SNP芯片获得个体基因型数据,结合表型数据和系谱数据,利用HIBLUP软件的SSGBLUP模型和基于系谱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PBLUP)模型分别计算估计育种值,参考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的标准计算综合选择指数,利用理论准确性和后裔测定成绩评估选择效果。结果表明:通过SSGBLUP法计算达100 kg日龄、达100 kg背膘厚及总产仔数的基因组估计育种值(GEBV)与PBLUP法计算的估计育种值(EBV)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8;达100 kg日龄、达100 kg背膘厚及总产仔数GEBV准确性相对于EBV准确性均有所提高;SSGBLUP法与PBLUP法选留的长白和大白种猪,其后代的生长速度显著优于场内选择法选留种猪的后代。本试验中,SSGBLUP法与PBLUP法均能有效提高选留种猪后代的生长速度且二者分别计算的GEBV和EBV相关性高,但SSGBLUP法选种的准确性更高,后期可利用全基因组选择对场内现有种猪进行选种指导。  相似文献   

18.
粗毛型长毛兔约束选择指数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皖系粗毛型长毛兔选育资料,进行约束指数估计遗传进展的预期值,并建立约束选择指数。经分析,当选择无约束时,复合育种值进展呈现最高(ΔH=2.8841),但目标性状进展则随约束的使用而增大。因而,为了提高产毛量的遗传进展,可设定约束指数,限定体重或粗毛率或同时约束,使产毛量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19.
探讨综合选择指数在肉鸽育种中的应用方法。测得银王鸽产蛋率、受精率、28日龄重、雏鸽存活率四个经济性状的数据,根据肉鸽各个经济性状的权重系数进行加权,制订出适合肉鸽的综合选择指数。  相似文献   

20.
选择指数结合应激敏感基因型选择方法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博兴  侯万文 《养猪》2000,(1):31-32
将常规育种选择指数法与现代分子育种应激敏感基因型选择法相结合,应用于军牧1号白猪四、五世代核心群的选种。其结果是应激敏感基因频率下降了12%,四、五世代生产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证明了这两种方法的结果在猪育种实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