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在松树遗传群体育种中遗传标记的特点,并总结遗传图谱构建、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和与功能基因组相关的EST序列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分子标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和基因组在松树育种中应用的局限性、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松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树是世界上森林生态系统和人工林的重要树种,松树的遗传改良开展早,进展快,成效大.分子标记技术为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文回顾了世界上松树分子标记遗传图谱构建、比较遗传作图、数量性状位点定位和标记辅助选择的研究进展.已经构建遗传连锁图的林木有13个属,近40个树种,其中松树占40%,而大多数松树遗传图谱仍然是不完整的,不能覆盖全基因组;比较遗传作图显示松属树种具有高度的遗传保守性;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表明,大多数性状的遗传基础存在着主效基因,为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杂种松部分重要性状的遗传控制中存在着树种效应,对标记辅助选择和育种策略的制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林木分子标记研究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分子标记研究主要包括林木遗传连锁图谱构建、比较基因组研究、数量性状位点定位、标记辅助选择、系统演化及群体遗传变异和多样性等内容。迄今已有近 2 0个树种构建了基因组遗传连锁图谱 ,少数树种进行了目标性状位点定位研究 ,定位了为数不多的与分子标记连锁的数量性状位点。林木分子标记已在育种策略制定、辅助选择育种、基因型鉴别 ,以及目的基因的分离和克隆等分子育种研究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全基因组选择(GS)是利用覆盖全基因组的高密度遗传标记对复杂数量性状进行预测的育种方法。在林木种苗阶段根据基因组估计育种值(GEBV)可以利用GS进行个体选择,相比常规育种能增强遗传增益、加快选育进程。该方法无需定位与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QTL),相比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能极大地提高对微效位点的捕获功效,是具有巨大潜力的林木育种策略。文中系统介绍了GS的概念和优势,及其在林木中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我国林木GS研究处于初期阶段,可优先在常规育种较成熟的树种中开展研究,建立林木GS程序为其他树种提供范式。该综述有助于系统了解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策略和研究进展,并为全基因组选择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信息。  相似文献   

5.
生物技术打破了传统的遗传育种手段,对林木遗传改良具有深远的意义,近几年来,桉树在基因工程、遗传图谱及数量性状基因定位、DNA指纹图谱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显著,有力地推动了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6.
生物技术在桉树遗传改良中应用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技术打破了传统的遗传育种手段,对林木遗传改良具有深远的意义,近几年来,桉树基在基因工程、遗传图谱及数量性状基因定位、DNA指纹图谱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显著,有力地推动了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阐述了现代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林木育种方面的应用情况。在分析了3代分子标记技术发展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现代分子标记技术在分子遗传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分析、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和种质资源鉴定等诸多方面的应用研究,最后提出要加强林木基因组测序工作,坚持多学科交叉研究,建立国家级林木分子育种平台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林木遗传图谱构建和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简要介绍了90年代以来利用RFLP和RAPD分子标记的构建林木的遗传连锁图谱,并应用高密度的遣传连锁图谱上的分子标记进行林木重要数量性状的QTL作图,进而阐明了控制多基因的数目,确定QTL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测定单个基因的作用效应,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和数量性状基因定位预示林木遗传育种研究将产生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分子标记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子标记是一种新型的遗传标记,它为包括林木在内的植物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在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益等方面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着重介绍分子标记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1)指纹图谱绘制和基因型鉴定;(2)种质资源和育种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3)遗传连锁图谱构建;(4)数量性状定位;(5)分子标记辅助选择;(6)目的基因定位与分离。  相似文献   

10.
分子标记在林业辅助选择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阐述分子标记在林木辅助选择育种中的应用。利用多种分子标记(RAPD,RFLP,AFLP,STS,SSR,STR等),可以在林木早期生长阶段对一些性状进行鉴别, 构建单种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或几种分子标记共存的混合连锁图谱和对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进行定位, 对林木群体遗传结构、遗传变异、遗传分化和基因流动进行研究, 在基因工程中, 能够追踪目的基因行为和对控制质量性状的基因进行鉴别, 对单株进行指纹图谱, 对种子质量进行监测和对品系、品种和无性系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1.
中国杨树分子遗传改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是中国广泛栽培的重要造林树种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杨树资源丰富的国家 .杨树具有速生丰产、实用性强、无性繁殖能力强 ,且基因组较小等特点 ,现已成为研究林木生理和基因工程研究的模式树种 .该文概述了基因工程技术、遗传图谱构建、重要性状基因定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方面在中国杨树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并对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林木遗传改良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生物分子标记在林木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生物分子标记技术在林木种质鉴定与群体遗传研究、亲缘关系分析、数量性状的基因定位与分子遗传图谱构建、遗传改良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中的应用,提出了当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林木种质资源保存、评价、利用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3.
RAPD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RAPD是用以检测种一级水平基因多样性的分子遗传标记技术。该文对RAPD标记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介绍 ,并综述了近年来RAPD分子标记在林木种质资源研究 ,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数量性状位点定位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群体遗传结构及多样性等方面的应用 ,最后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14.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被称为第三代遗传标记,广泛存在于植物基因组中,其位点丰富,遗传稳定性高,在遗传图谱构建、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因定位、关联分析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经成为医学研究的重要工具,而在木育种研究中的使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综述了用于植物SNP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当前SNP分子标记技术在林木育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林木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子标记技术大大促进了林木有关研究的发展,林木分子标记研究主要包括林木遗传连锁图谱构建,比较基因组研究,数量性状位点定位,标记辅助选择,系统演化及群体遗传变异和多样性等内容。迄今,已有近20个树种构建了基因组遗传连锁图谱,少数树种还进行了基因研究。  相似文献   

16.
对SSR分子标记在梨的品种鉴定,种质资源评价,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定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4个方面的研究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当前SSR标记在梨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开展梨分子遗传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植物产生的特异次生代谢产物是植物抗虫的化学基础,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来与植物抗虫有关化学物质的遗传学研究的结果。同其它植物性状一样,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变异也是受遗传控制的;由于次生代谢物的产生是整个合成途径中大量酶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大多表现为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次生代谢由主代谢分支而来,必然受到主代谢的控制,其变异的幅度是有限的;某种化学物质只对特定的昆虫种或亚种起作用,表现为化学抗性的专一性;近几年生物技术和分子数量遗传的发展为数量性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一些农作物的抗虫性状数量基因定位工作也得已开展。文中分析了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的长处,以典型实例说明了数量性状基因定位技术对以化学物质介导的植物抗虫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1979~1997年首次选用南方云南薄壳核桃与北方新疆核桃早实优株进行了18个杂交组合的南北核桃种群杂交.对杂种F1代7个主要性状的遗传分析表明杂种F1代的主要性状广泛复杂分离,为多基因控制呈数量性状遗传.由于基因的加性效应,F1代可组合双亲优异性状,由于基因互作产生非加性效应,F1代产生杂种优势性状.这些遗传趋势和特点,对核桃的进一步育种工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为下一步的育种提供了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19.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林木遗传改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子标记是继形态标记、细胞标记和生化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较为理想的遗传标记形式,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本文对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及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遗传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全面阐述了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林木遗传连锁图谱构建、林木遗传资源研究、数量性状位点定位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目的基因追踪等研究方面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世界范围内在遗传学的研究方面主要有:①基因和染色体,包括基因调控、RNA剪裁、DNA重组、减数分裂、人工染色体、酶与突变、DNA修复、突变与细胞等;②基因组和有机体,包括机体形成模式、性别决定、神经遗传学、个体发育遗传分子生物学、免疫系统、人类疾病分子遗传、人类逆转录病毒分子遗传、细胞器、基因组图谱的分析方法等;③群体遗传与进化,包括数量性状遗传、遗传与物种形成、遗传与自然群体、自然选择的分子生物学、群体中DNA变异、种间关系等;④遗传学与社会,包括遗传与资源、人类遗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