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四川是蚕桑发源地之一,蚕桑与丝绸文化历史底蕴厚重。四川是蚕神"嫘祖"的故乡,留下许多历史古迹与民间传说。四川是南方丝绸之路起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蜀锦、蜀绣与大熊猫并称为四川"名片"。  相似文献   

2.
<正> 随着中国入世和西部大开发的进行,蚕桑正向西部转移,四川面临发展蚕桑生产的大好历史机遇。四川蚕业是进还是退,如何多方面扶持四川蚕业科研,依靠蚕业科技振兴四川蚕业,这是蚕业界同行们密切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四川蚕业》2017,(3):7-11
<正>四川盐亭是嫘祖故里、蚕桑丝绸发源地,2008年7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授予盐亭县"嫘祖文化圣地"。2017年6月"四川盐亭嫘祖蚕桑生产系统"被农业部认定为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明确了嫘祖蚕桑的历史地位,为盐亭县加快嫘祖文化圣地建设,开发嫘祖蚕桑丝绸文化资源,发展蚕桑丝绸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正四川具有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是全国主要的传统蚕桑产区和优质茧丝生产基地,蚕桑资源禀赋突出,发展潜力巨大。通过多年的努力,四川蚕桑产业已有一定的基础,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产、加工、销售体系,保持了先发优势,具备了质量优势、成本优势和比较优势。"十三五"期间,四川将发挥优势,挖掘潜力,做大规模,提升水平,延伸产业链,拓展新产业新业态,把四川蚕桑产业打造成为优质高效、多元发展、全国领先、世界知名的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5.
四川蚕桑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我国蚕丝生产开始最早的地区之一。四川的蜀锦,加定(乐山)的大绸早已闻名于中外。近百年来,蚕丝生产已成为四川主要出口物资,为我国蚕丝主产地之一。解放后,四川蚕桑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与发展,目前年产茧量仅次于浙江,居全国第二位。  相似文献   

6.
正建设好、保护好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是中央和全国人民赋予四川的历史重任。2014年以来,仪陇县蚕桑行业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探索蚕桑绿色发展方式,为建设美丽四川交出了蚕桑产业的"仪陇答卷"。截至现在,已初步形成了有机蚕桑技术体系,在全国率先建成了有机蚕桑生产示范基地,并已顺利通过欧盟两年有机转换期认证。在构建蚕桑绿色生产技术体系上,仪陇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7.
透过改革开放后四川蚕桑产业的发展变化,解析其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背景和兴衰原因,提出关于四川蚕桑产业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包括:蚕桑产业发展需要提高整体效益;蚕桑产业亟待提高劳动效率;蚕桑产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蚕桑生产要走规模化种养道路。  相似文献   

8.
江俊益 《四川蚕业》2012,40(1):36-37
<正>四川许多蚕桑产区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初具规模,这些地区的蚕桑产业是以四边桑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并在四边桑为主体的时代蚕茧产量达到历史高峰,四边桑对这些地区的蚕桑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对蚕桑技术体系的形成也影响深远,因此,本文称之为四边桑蚕区。四边桑蚕区的栽桑  相似文献   

9.
《四川蚕业》2013,41(2)
绸文化旅游区、支持德昌发展"德昌桑果节"观光旅游业. ◇组建四川蚕桑丝绸文化研究会,主要包括配套设备,培养人才.开展蚕桑丝绸文化资源挖掘、文化创意、文化传播研究,出版发行《四川蚕桑丝绸文化研究》会刊. ◇组织编写出版《四川蚕桑丝绸文化发展史》. ◇每年支持经营性文化单位制作一批反映四川蚕桑丝绸文化的影视作品、电视和平面公益宣传广告.  相似文献   

10.
正蚕桑技术人才是蚕桑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人才培养一直是蚕桑产业发展中重要的支撑环节。目前蚕桑专业人才的培养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专业培养的学校少、教师少、学生少,提升途径单一等等,影响了蚕桑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近年来,四川省蚕丝学校适应产业发展需要,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1 四川蚕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1.1 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四川省蚕桑发展已有数千年历史,20年多前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栽桑养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农村土地荒废严重,蚕桑产业发展遭遇了严峻的挑战。目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