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云研73-477、热垦525、热研7-33-97及RRII105等4个品种的橡胶树老幼态8月龄籽苗芽接苗为试验材料,对其叶片的叶柄长、叶长、叶宽、宽基距、脉左宽、叶脉数、叶面积、叶厚、干重及脉左宽/叶宽等10个指标进行测量,比较分析橡胶树老幼态芽接无性系叶片形态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橡胶树幼态芽接无性系的叶长、叶柄长、叶宽、宽基距、脉左宽、叶脉数、叶面积及干重均大于老态芽接无性系,叶厚小于老态芽接无性系;所测4个品种除脉左宽/叶宽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叶片性状在老幼态芽接无性系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2.
以橡胶树GT1自然授粉种子播种的1年生实生苗为试材,按速生型和一般型2类,对其生长及叶片性状进行测定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橡胶树速生型资源苗高和地径均为一般型的1.34倍;所测指标仅叶长、叶宽、叶面积及叶脉密度等4个叶片性状两种类型植株间无交叉,且速生型叶长、叶宽、叶面积及叶脉密度分别为一般型的1.53、1.34、2.00及0.61倍。经相关性分析,苗高和地径均与叶长、叶宽及叶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脉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叶脉数、叶柄长/叶长、脉左宽/叶宽及比叶面积相关性不明显。综上,橡胶树速生型资源较一般型资源具有较大的叶面积、叶脉分布更稀朗,这是影响其植株生长快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比较分析了云南河口和景洪2个试验点橡胶树无性系生长和叶片表型性状的差异,旨在揭示不同地理环境下橡胶树无性系苗期生长和叶片性状的表型可塑性。以9个橡胶树无性系苗木为试材,分别测定了2个试验点内苗木的茎粗、株高、叶蓬数、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叶宽、长宽比、比叶面积和叶片组织相对含水量。结果表明,参试的9个无性系在单个试验点内生长和叶片性状等10个指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或显著水平(P0.05);而2个试验点间茎粗、株高、叶长、叶周长和长宽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叶蓬数、叶面积、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比叶面积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叶宽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河口试验点苗木的茎粗、株高、叶蓬数、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及长宽比均大于景洪试验点,而比叶面积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则小于景洪试验点。在可塑性方面,河口试验点较景洪试验点生长量更大,叶片更长、更大,其中614和621两个无性系生长可塑性更强,272、551、553和621号等无性系在叶面积、叶长和叶周长等方面可塑性更强。相关性分析表明,2个试验点苗木株高均与叶长和叶周长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叶蓬数关系不显著;代表叶片大小的10个叶片性状在2个试验区内均呈显著正相关。系统聚类综合评价表明551、614和624号3个无性系在2个试验点生长表现较好、叶片较大。  相似文献   

4.
在6年生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无性系试验林中,对14个无性系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叶柄长、叶厚、比叶面积及叶干物质量共7项叶片性状进行了测定和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叶面积和叶柄长变异系数较大,叶干物质量的变异系数较小,且叶片性状的变异主要为无性系之间的变异;黑木相思无性系叶片性状之间存在相关性,叶长、叶柄长和叶宽与叶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叶面积、比叶面积与干物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叶厚与比叶面积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除叶柄长外,其它6个叶片性状都是鉴定无性系的重要特征指标。聚类结果显示,14个无性系聚为4类,F1、SR38、SR41被单独聚类,其它11个无性系聚为1大类,说明大部分无性系叶片性状变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楸树不同种质叶片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湖北襄阳楸树种质资源库内收集保存的100份不同种质的叶片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叶柄长度的变异最大,叶宽变异居中,叶长变异最小.同时,不同种质在叶长、叶宽、叶柄长等指标间均存在丰富变异,各指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对各性状的相关遗传参数进行估算,不同种源内各无性系间除山东种源的叶长性状、安徽种源的叶宽和叶柄长性状差异不显著外,其它种源的各性状间都差异显著.其中无性系叶片宽长比的重复力最高,达60%,其次是叶片长度,其重复力为46.17%.  相似文献   

6.
以田间鉴定为依据,选择橡胶树6个优树无性系为材料,对叶片的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持水力及SPAD值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期间,橡胶树不同无性系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和含水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表现出抗旱性强的无性系其相对电导率低,相对含水量高,测定的SPAD值也相对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SPAD值与胁迫后电导率上升幅度、相对含水量及胁迫21 h持水力间呈显著相关(P0.05)。运用电导法配合叶片SPAD值对橡胶树种质资源的抗旱性进行规模化筛选简便快捷,结果具有一定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以山东地区种植的一批元宝枫为试材,采用酶分解法提取其叶片中的绿原酸,比较含量差异,为在山东地区筛选优质的茶用元宝枫品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分析的结果表明:供试元宝枫材料,叶片形态差异显著,08号无性系叶片形态最大,叶长8.80cm,叶宽12.20 cm,叶面积为44.1762 cm2;裂长变化范围为4.34 cm~6.70 cm,叶基角均小于180°。叶片性状的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叶柄长,变异系数为9.23%。元宝枫叶绿原酸含量区间:27.5391~32.3208 mg·g-1,平均含量为29.2460mg·g-1,10组无性系中绿原酸的含量高低排序结果为,01号>08号>05号>07号>10号>06号>02号>04号>09号>03号。元宝枫的叶宽与绿原酸含量的相关系数是0.550*,表明根据叶宽的长度,可简单推测出其中绿原酸含量的高低,叶宽值越大,绿原酸含量越高,反之,绿原酸含量越高。综上分析,挑选出了08号和01号无性系作为叶茶使用的优质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8.
以47个橡胶树无性系为材料建立初级系比试验区,对其1.5年生苗木的生长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47个橡胶树无性系间茎围和株高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茎围平均值8.09 cm,变幅6.50~10.35 cm,变异系数总体为17.01%,变幅4.03%~29.80%;株高平均值3.08 m,变幅2.55~3.74 m,变异系数总体为20.22%,变幅5.31%~33.67%;株高的变异比茎围大。聚类分析结果,在聚类阈值10的地方可以将参试的无性系划分成4组,且组间茎围和株高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参试无性系第579号单独聚成一类,其茎围和株高表现均为最优。  相似文献   

9.
杉木第二代种子园无性系产量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三明市郊国有林场杉木第二代种子园无性系产量测定,应用生产力指数的丰产性评价(PQI)和产量因子的聚类分析,115个无性系划分为4类:高产、中产、低产、极低产,其中高产无性系19个,产量占总产量的39-71%,并着重进行高产无性系的播种品质检验,初步评选出16个产量高、种子品质较好的无性系。  相似文献   

10.
对橡胶树砧木的大小进行了划分,研究大、中、小砧木对接穗生长和叶片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未经人工选择的橡胶树GT1自然授粉种子作砧木,其芽接苗地径生长基本呈正态分布,大砧木(地径30 mm)、中等砧木(地径∈(22 mm,30 mm])及小砧木(地径≤22 mm)占比分别为15%、53%及32%;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大砧木上接穗的苗高、茎粗和叶片数显著或极显著大于中等砧木和小砧木,中等砧木又显著或极显著大于小砧木;8年生树体当年抽生枝条上的叶片叶长、叶宽、叶面积及叶脉密度等指标都显著或极显著大于2年生树体,间接说明砧木大小对苗木的生长和叶片性状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建议今后在对砧木进行充分的选择后再进行嫁接育苗。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水楸(Fraxinus platypoda Oliver)43个优树1年生嫁接苗13个表型性状的变异与特征分析,结果表明:43个优树无性系间表型性状存在极其丰富的遗传变异。平均变异系数、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20.11%、30.54%;变异系数和遗传变异系数中节间距和小枝总叶面积的系数最大,分别为42.11%、72.20%和31.56%、52.86%,叶片含水量、总叶柄长/叶轴长、总叶柄长3个性状的表型分化系数均值分别为30.17%、29.05%和26.57%,13个表型性状间多数呈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节间距、叶轴长、总叶柄长、叶面积应视为水楸易测定和重要的表型性状。  相似文献   

12.
长柄扁桃Amygdalus pcdunculata是适合沙区和荒山荒地栽培的濒危生态经济林树种,为了对目前国内长柄扁桃资源情况进行评估,对蒙陕交界7个长柄扁桃天然居群的叶片表型性状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462个野生长柄扁桃个体叶片表型性状的变异类型、变异规律、叶长变异程度及类型、叶宽变异程度及类型、叶长宽比变异程度及类型及叶柄长变异程度、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野生长柄扁桃叶片长宽比变异较大,变异系数达0.36,其次是叶宽、叶柄长、叶长,变异系数分别为0.30、0.24、0.22;野生长柄扁桃按照叶长范围0.94~4.52 mm,可分为LⅠ~LⅨ共9个类型;叶宽分布范围在0.39~2.55 mm,可分为WⅠ~WⅧ共8个类型;叶长宽比范围在0.84~5.93之间,分为LWⅠ~LWⅥ共6个类型;叶柄长范围在0.29~1.53 mm之间,分为Ls~LsⅥ共6个类型;长柄扁桃叶片性状与叶长、叶宽、叶柄和长宽比呈极显著正相关;叶宽与叶柄长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长宽比呈极显著负相关。野生长柄扁桃叶片变异类型丰富,天然居群呈现明显的片段化分布,建议加强对野生长柄扁桃资源收集保护力度,防止珍贵野生资源濒临灭绝。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香花油茶良种选育和生态经济型品种筛选提供参考。【方法】以生长良好的30个香花油茶无性系叶为材料,使用叶面积仪和Dualex植物多酚-叶绿素仪对叶表型性状和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叶水分含量特征:叶含水量为52.07%~62.44%,含水量高于55%的无性系占比70%以上。叶表型性状:15号无性系的叶长最大,29号无性系的叶宽、叶面积、叶周长、形状系数均最小;各无性系叶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9.18%~23.07%,叶周长的变异系数最小(为9.18%),叶面积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3.07%);叶宽、叶面积与其他叶表型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在主成分分析中,前2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92.708%,说明这2个主成分概括了6个性状的主要信息。其中,叶面积的特征向量值最大,其次是叶宽,叶面积和叶宽是区分香花油茶无性系最主要的叶性状。经聚类分析,香花油茶各无性系可被划分为3个类群。叶绿素含量:香花油茶不同无性系间叶绿素含量存在变异,变异系数为8.48%;25号无性系叶基、叶中的叶绿素含量与其他无性系有显著差异,叶尖叶绿素含量除与18号无性系无显著差异外,与其他无性系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不同种源野杏无性系定量性状的变异特点及遗传稳定性,为野杏优特无性系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122个野杏无性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变异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其25个定量描述性状进行系统研究。【结果】野杏无性系25个定量描述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值为19%,其中22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0%以上,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小枝长度(67%),不同种源野杏种群的变异系数以会宁县为最大(25%),以霍城县为最小(13%)。25个性状的重复力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其中单核质量的重复力最大(0.991)。所提取的6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0.42%,能够反映野杏无性系定量描述性状的大部分信息。通过聚类分析将122个野杏无性系划分为5类。其中,Ⅰ类表现为小枝长势弱,出仁率最小;Ⅱ类表现为出仁率最大;Ⅲ类表现为小枝长势好,出核率最大;Ⅳ类表现为叶片长势好,叶长、叶宽、叶柄长、叶柄粗均最大;Ⅴ类表现为果、核、仁长势最好,单果质量、单核质量、单仁质量均最大。各类均可作为野杏不同育种目标的亲本材料。【结论】不同种源野杏无性系定量描述性状变异程度丰富,选择潜力大,有利于野杏优特类型选育;各性状重复力差异极显著,各无性系遗传原株优良性状优势明显;主成分分析结果反映了野杏无性系定量性状的大部分信息;通过聚类分析将野杏无性系划分为5类,均可作为选育高出核率及特殊果、核、仁类型的亲本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5.
以31个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无性系为材料,采用2因素(水分、养分)3水平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水肥胁迫3个月、6个月和9个月的尾叶桉苗木树高、地径、冠幅和SPAD值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尾叶桉不同性状在不同水肥处理下差异显著,表明水分、养分和水分与养分互作会影响生长性状和SPAD值。生长性状和SPAD值大多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无性系间叶片SPAD值、树高、地径、冠幅均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不同无性系具有不同的抗性能力。通过对树高、地径、冠幅和SPAD基因型值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7个表现优良的无性系分别为29、18、20、27、30、21和25,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七十年代末期用122—245个已知产量品系研究产量苗期预测方法,提出1龄时采用小叶柄胶法和叶脉胶法预测,其成龄树的高产品系选对率较高,低产品系误选率低。这两种方法对未知产量品系预测准确度如何?经过十一年的试验和对其成龄树进行三年产量鉴定,可以初步看出:小叶柄胶法高产品系的选对率为74.2%,高产品系漏选率11.5%;低产品系的误选率8.9%;1龄苗小叶柄胶值与其成龄树割胶头三年平均产量的相关达极显著水准,r=0.6926**(n=90)。叶脉胶法高产品系的选对率为51.6%;高产品系漏选率29.2%,低产品系的误选率为18.6%;1龄苗叶脉胶等级与其成龄树头三割年平均产量的相关亦呈极显著水准,r=0.3293**(n=84)。两种预测方法的精确度与已知产量品系的预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欧李种质资源的遗传改良和良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内蒙古、山西、河北、甘肃、山东等8个省份的71个欧李优良单株为研究材料,对其叶片的长度、宽度、形状、基部形状等8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欧李叶片的质量性状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多样性指数为0.841~1.572,叶片形状和叶片顶端形状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572、1.404。叶片形状可被分为5种类型,其中窄倒卵圆形叶片的数量占比最大(28.17%),倒卵圆形叶片数量占比最小(12.68%)。欧李叶片的数量性状中,叶形指数的变异系数最高(26.61%),叶片长度的变异系数最低(13.12%),欧李叶片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20.76%。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样本中叶形指数与叶宽、叶柄长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1),叶宽与叶长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 <0.0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平方欧氏距离为5时,可将供试的71个欧李优良单株分为4个类群:第1类群主要包括内蒙古和山西地区的欧李样本,占第1类群数量的85.96%,其主要特点是叶片基部形...  相似文献   

18.
为了弄清杜仲叶含胶特性的个体变异规律,为杜仲高产胶优良无性系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选择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进行测验,含胶率的测定采用杜仲胶综合提取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叶长、叶宽、叶片厚度、叶面积、单叶质量和叶片含胶率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叶片含胶率最高为3.23%,最低仅1.55%;杜仲无性系叶片含胶率与叶长和单叶质量的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水平,而与叶宽、叶片厚度、叶形指数、叶面积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这说明无性系叶片含胶率的高低在叶片的形态方面的表现并不明显;而单叶含胶量与叶长、叶宽、单叶面积、单叶质量以及叶片含胶率的正相关关系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对苗圃中种植的红锥1.5代种子园中采集到的34个半同胞子代家系的株高、地径、叶片数量、光合能力(SPAD法)、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和叶面积等7个表型进行测定,并计算叶片长宽比,结果表明:15个月生红锥的平均株高为47.2cm,株高平均变异系数为25.4%,平均地径为5.4mm,地径平均变异系数为20.7%,平均叶片数量为55.3片,平均SPAD值为38.2,平均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和叶面积分别为9.0cm、2.5cm和14.3cm2,平均叶片长宽比为3.6。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8个生长表型在不同家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通过苗期株高、地径的综合评价,参考其生长量的变异系数,共筛选出4个苗期表现优良的红锥家系,分别为A02、A08、A15和A31。  相似文献   

20.
不同地径砧木对山桐子嫁接苗成活及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山桐子丰产栽培技术提供参考依据,就不同地径砧木对山桐子嫁接苗生长特性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山桐子苗嫁接成活率为86.00%~93.20%,保存率为82.63%~90.43%;地径为7~9 cm的大规格砧木组嫁接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均显著高于3~5 cm砧木组的。(2)地径为7~9 cm的大规格砧木组嫁接苗的接穗粗度、树高、冠幅、枝条数量、最长枝长度、最长枝粗度、叶长、叶宽、单叶面积、单株叶片数量和叶面积指数均显著大于地径为5~7 cm的中规格和3~5 cm的小规格砧木组的,而不同地径砧木对最短枝长度、最短枝粗度和叶柄长度的影响均不显著。(3)接穗粗度、树高、冠幅、枝条数量、最长枝长度、最长枝粗度、叶长、叶宽、单叶面积、单株叶片数量、叶面积指数与砧木地径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文中因此认为,山桐子砧木的粗度对嫁接苗木的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