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山的蝶类     
西山是有名的风景区,植物资源丰富,气候温暖,分布在这里的昆虫种类不少,其中蝶类的品种也比较丰富。今年八月,在夏令营野外考察中,有机会对西山的蝶类作了初步考察,共采到了七个科,二十多种蝶类。一、凤蝶科。共采到柑桔凤蝶、碧凤蝶、玉带凤蝶、麝凤蝶和白斑麝凤蝶五种。这些蝶类一般体形较大,飞行力强,比较难捕获。柑桔凤蝶是凤蝶科最常见的蝶类,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专业户调查研究课题组的调查研究报告之一。该课题是受中国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的委托,从1984年开始,1985年结束。1984年我们调查了山西省林业“两户”发展比较早的隰县的情况。并以此为依据,试论林业“两户”在西山林业建设中的地位。一、林业“两户”的产生和发展1、农业“双包”——林业“两山”——林业“两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纠正了过去“左”的错误,在农村进行了生产关系的调整改革,农业生产实行了  相似文献   

3.
魅力西山     
<正>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北京西郊小西山,是1992年林业部批准的4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之一,也是距离北京城区最近的一座国家级森林公园,它既代表森林旅游、生态旅游的发展潮流,又承担着保护西山历史、人文及自然景观的重要功能,是北京城难得的"都市林荫"。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5949公顷,园内的最高峰克勒峪海拔达796米,属温带大陆性季风类型,地带性植被为温带夏绿阔叶林,现有植物共计517种,分属90科,兽类10余种,  相似文献   

4.
西山护林人──记共产党员窦伦淮陈建武逢秋,当你登上西山,观赏美丽景致,低吟“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的佳句,该是“应怀护林人”的时候了。窦伦淮,北京市西山林场党委书记兼场长,就是一个地道的西山护林人。20年前,窦伦淮调到西山林场工作。从此,人们发现西...  相似文献   

5.
夕阳西下之时,送走几位来湖南省桃花源采访的北京记者,疲惫的心绪象树上的黄叶被颠梢翘出了草丛,象吮吸乳汁的牛犊尾巴,山风一片片收落……清静下来,远望桃花山上古木苍苍,流云悠悠,我信步走上西山之路。自御碑池后界堤被起伏至菊圃外围山嘴,是西山最佳的一段风景。“偶闻黄发石中语,时有白云衣上生。”默诵刘泽渠先生1916年题书“别有洞天”的集句联,不觉过了白云轩。轩后,一株近千年的岩惆树,意趣横生,她的两颗主于相距约三米,竟长出一根横梁,紧紧地拉住而连拥起来,似乎经过商量,还是同呼吸共命运的好。一路上,两两纠结…  相似文献   

6.
<正>西山国有林场曾经一度处于停摆状态,李党仁场长上任后推行“三抓”,林场旧貌换新颜,先后荣获中国林场协会“十佳林场”、湖南省“十佳林场”和“秀美林场”称号,李党仁也于2022年荣获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抓管理改革促队伍稳定2012年7月,李党仁任西山国有林场副场长,后任场长。当时,整个林场200多名职工只有5%在岗,  相似文献   

7.
“桂林山水甲天下,更有浔城半边山”。这是人们对桂东南最大的名胜风景区——西山风景区的赞美诗句。桂平西山风景区山青、水秀、泉甘、石奇,是全国闻名的七个西山之一,同时又为全国十八处佛教胜地之一。它位于桂平县境内,地处东经109°41’至110°22’,北纬22°52’至23°49’。全风景区包括西山、金田村、金田营盘、浔州古城、  相似文献   

8.
西山二十八县林业科技协作网会议,自七月七日至十五日在吉县召开。这次会议,是根据毛主席“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绿化祖国”的伟大指示,和山西省委关于改变西山二十八县面貌的决定,在去年“河曲会议”的基础上,为检查一年来林业科技协作计划执行情况而召开的。省农林局委托省林科所主持了会议。参加会的有雁北、忻县、吕梁、临汾、太原五个地区(市)的林业局(站)和二十八县的林业工作站、林场、苗圃,河曲县曲峪大队、蒲县自家庄大队、保德县暖泉公社林场等九十一个协作单位的代表,共一百二十五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发布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将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列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支撑。这三条文化带承载了北京“山水相依、刚柔并济”的自然文化资源和城市发展记忆,是北京文化脉络乃至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这其中,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孕育了北京城、培育了北京文化、养育了北京人。”  相似文献   

10.
我省西山防护林体系建设第二期工程,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增资源、增效益、增活力”和“保质量、上规模、上水平”这一中心,高举艰苦奋斗和改革开放两面旗帜,坚持不懈,苦战10年,共完成造林70.67万hm2,超额任务15.87万hm2,其中人工...  相似文献   

11.
<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科学回答了自然生态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深刻揭示了两者命运与共、兴衰相依的规律。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覆盖了从史前到当代漫长的人类和城市历史演变过程,是北京的文明之源、历史之根、文化之魂。西山漫长的生态演变过程深刻影响着北京地区早期人类的出现和人类文明的演化,而森林植被的变化又是西山生态演变的重要组成。我们尝试从西山森林植被的变化入手,找出西山生态变迁和北京文明演化之间的历史关系、山与城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兴衰规律。本文作为开端,从西山地质讲起,回顾了前人对史前人类出现之前西山森林植被变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游太湖西山     
苏州的景色以虎丘、剑池、斜塔、拙政园、留园等最为著名,那一个个突出江南园林特色的景致,深为大家所熟悉。然而,对苏州郊县的吴县和吴县西山的风景,却比较陌生。笔者最近有机会到吴县西山,欣赏到了与苏州园林有别的景观。西山是太湖中最大的岛,位于吴县西南,算是吴县的边陲,也是江苏省的南端,隔着大湖就是浙江省的湖州了。西山岛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西山的风景又是太湖风景名胜的精华所在。岛上有著名的西山十景、四宫、三庵、十八寺、七村、八巷、丸里、十三湾等,迷人的风景,吸引着众多中外宾客。同时,岛上盛产水果…  相似文献   

13.
我省西山防护林是举世瞩目的世界生态工程之最“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跨地域、跨世纪、跨行业的宏大生态工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下,在原林业部及中共山西省委、省政府的直接指挥下,经过西山4地49县(区)广大干部群众、林业科技工作者20...  相似文献   

14.
西山地区二十八县,总面积4.6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三分之一,总人口320万,人均土地21.7亩。这里风大沙多,沟壑纵横,土地瘠薄,植被率低,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产量低,收入少,群众生活贫困。如何搞好“三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加快这一地区防护林体系的建设速度,尽快建立高经济效率的生态系统,从根本上改变落后面貌,当前较为准确地提出该区的建设方针和目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认为西山地区的建设方针应“建立以林为主体的立体农业结构”。下面就此问题  相似文献   

15.
1974年以来,我们在河曲县阴山林场“杨树品种对比试验”和造林中筛选出优良杨树种——新疆杨。它生长快,抗性强,经济效益高,在当地土壤干旱瘠薄、风大寒冷的条件下,比其它杨树生长快,病虫害少。若栽培管理得好,可达6年成椽、12年成檩、20年成梁,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目前,河曲县已将新疆杨列为该县改造“小老树”林的主要更替树种,并在生产中大量推广。发展新疆杨将对加快晋西北地区绿化步伐,提高绿化质量,促进林业专业户、重点户致富起积极作用。一、新疆杨的生长表现我们于1982年8月和1984年11月,在河曲县不同海拔高度对近年发展的新疆杨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6.
正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北京西郊小西山,距城区仅20公里,南起石景山区模式口,北至海淀区温泉乡,东起温颐公路,西至军庄、永定河谷;地跨海淀、石景山、门头沟三区;拥有昌华、百望、静福、凌云、北岭五大景区,小西山属太行山余脉,以北京西山试验林场为基础,公园总面积5974.8公顷,有林地5196.8公顷,林木覆盖率87%。是京郊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距北京市区最近的一座国家级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17.
西山林区是太原市的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森林防火工作的重点地区。分析了太原西山林区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介绍了西山林区森林防火工作的现状,提出了搞好森林防火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西山寓言     
立夏刚过,前往桂平参加"西山散文笔会",下榻功德山庄。次日,天刚蒙蒙亮,我就和同室的魏博士外出看风景。沿山道下行,至山脚,向东拐进一条沙石路,不久便见一片青绿茶园。茶园隐蔽在山坞里,后面是松林,有如一匹匹绿绸从林中甩出,飘晾在梯地上。  相似文献   

19.
魏德胜 《中国林业》2008,(15):28-29
在起初落实退耕还林任务时,我曾陪同时任张掖市林业局副局长的刘建勋同志到下西山村落实任务。在该村小学教室里,坐满了全村的老老少少.为“退”与“不退”的问题吵得不可开交。如今,退耕还林后,下西山村群众思想稳定,他们对通过退耕还林,依靠林果业、草畜产业的发展发家致富充满了信心,退耕还林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20.
我省西山防护林是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期工程自1986年启动以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组织领导下,高举改革开放和艰苦奋斗两面旗帜,坚持不懈,奋力拼搏,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二期工程累计完成造林70.67万h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