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将新鲜牛奶与经处理的山药再加乳酸菌,通过恒温发酵后冷藏制得一种集山药和酸奶于一体的新型保健饮品.通过L9(34)正交试验得出最佳配料组合.牛奶中加入10%山药浆,8.4%蔗糖,0.7%稳定剂,3%混合发酵剂在43℃条件下进行乳酸发酵可制得品质优良、风味良好的山药酸奶.  相似文献   

2.
对榛蘑汁浸提条件、发酵剂菌种比例、均质条件、发酵温度等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经正交试验确定了榛蘑酸奶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鲜榛蘑经粉碎打浆后与水按1∶5(m/m)混合,添加0.03%的柠檬酸,在80℃下浸提40 min,然后过滤并将榛蘑汁与鲜牛奶以1∶2(V/V)混合,添加9%的蔗糖和0.2%的CMC,在65℃,16 MPa条件下均质2次,接入4%的发酵剂(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1∶1),于41℃下发酵4.0 h,再经低温冷藏后熟,可制得营养丰富、味美可口的榛蘑酸奶。  相似文献   

3.
以金针菇、鲜牛奶为主要原料,研究了金针菇酸奶的制作工艺。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金针菇菌汁添加量为10%,蔗糖用量为6%,CMC用量为0.025%,PGA用量为0.030%,在温度为55~65℃,压力为15MPa的条件下均质2次,按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的菌种比例1∶1接入3%的工作发酵剂,在温度42℃下发酵5.5h左右,可制得品质优良及营养丰富的金针菇酸奶。  相似文献   

4.
以柚子汁、红枣汁和脱脂奶粉为主要原料,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1:1为发酵菌种,对柚子、红枣酸奶的发酵工艺进行研究。通过一系列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确定出发酵工艺的各工艺参数和酸奶的最佳配方,制成一种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并具有保健功效的柚子、红枣酸奶。试验结果表明,该酸奶最佳配方为柚子汁添加量20%、红枣汁添加量10%,白砂糖6%,接种量7%,复合稳定剂添加量为0.9%,复合稳定剂为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果胶1:1:1的比例,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8 h。  相似文献   

5.
以新鲜芦荟、苹果和鲜牛奶为原料,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菌种作为发酵剂,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配方为芦荟苹果果粒3%,白砂糖7%,芦荟香精0.3‰,苹果香精0.2‰,羧甲基纤维素钠(CMC)4.0‰。依据此配方制得的酸奶,口感酸甜爽口,是集苹果、芦荟和酸乳营养保健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乳制品。  相似文献   

6.
利用鲜榨橙汁、纯牛奶为主原料制作橙汁酸奶,研究橙汁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发酵剂添加量、发酵时间对酸奶品质的影响。以感官指标为评价依据,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橙汁添加量8%,白砂糖添加量6%,接种量2%,发酵时间4.5 h时制得的橙汁酸奶综合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7.
辣木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脱脂奶粉为主要原料,添加辣木汁、白砂糖,利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进行发酵,研制辣木风味酸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配方为:辣木汁添加量10%,白砂糖7%,发酵剂接种量3%,可制得组织状态与色泽良好,既有酸奶固有香味,又有辣木特有风味的营养型酸奶。  相似文献   

8.
无糖南瓜酸奶是在酸奶配方的基础上,以南瓜和鲜牛乳为主要原料,以木糖醇为甜味剂,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作为生产发酵剂,生产出有南瓜香味并具有营养和保健功能的酸奶。介绍了无糖南瓜酸奶的制作工艺,并通过L9(34)正交试验探讨了南瓜汁、发酵剂、木糖醇的添加量,以及发酵时间对酸奶品质的影响,进而得出该产品的最佳生产配方。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稳定剂的选用。试验表明,无糖南瓜酸奶的最佳配方为:以海藻酸钠作为稳定剂,南瓜汁的质量分数为15%,木糖醇的质量分数为8%,发酵剂的质量分数为4%,发酵时间为4h,酸奶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9.
以鲜牛奶为主要原料,添加云南小粒咖啡果皮粉、蔗糖、琼脂,直投式发酵菌种为发酵剂,以酸奶感官品质评分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确定最佳的云南小粒咖啡果皮粉发酵酸奶的工艺与配方。结果表明:咖啡果皮粉添加量为鲜奶量的0.63%,蔗糖为鲜奶量的7.50%,琼脂为鲜奶量的0.55%,发酵时间6.6 h时,获得的发酵酸奶的感官品质评分为91分,产品组织状态均匀,口感细腻,略带有咖啡香味,感官评价最佳。  相似文献   

10.
番木瓜酸奶除具有普通酸奶的生物学价值外,还有番木瓜特殊的芳香,且果料的添加使酸乳制品更易消化吸收、更富色香味、更具吸引力。以优质奶粉与成熟的番木瓜为原料,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1∶1混合为发酵剂,在均质、杀菌、冷却后加入发酵剂进行液态发酵生产番木瓜酸奶。在相同的稳定剂条件下,以不同的番木瓜浆添加量、蔗糖用量、发酵时间、发酵剂的接种量进行发酵的正交试验,对产品进行感观评价,以此来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及配比,为番木瓜酸奶最佳生产工艺的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采用保加利亚杆菌和嗜热链球菌(1∶1)混合菌为发酵菌种,取番木瓜浆与牛奶的体积比2∶3,蔗糖用量20 g,发酵时间4 h,发酵剂的接种量6 mL,加糖量为10%,稳定剂CMC 0.02%,发酵温度为42℃,以此工艺条件制备的番木瓜酸奶,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鲜牛乳、大豆、花生为原料,对生产大豆花生风味酸乳的最适发酵温度与最佳配方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40℃条件下发酵,单硬脂酸甘油脂添加量0.1%,植物乳:牛乳3:4,蔗糖添加量8%,L-半胱氨酸添加量5%,生产出的大豆花生风味酸乳感观评价最佳。  相似文献   

12.
以新鲜龙眼肉为主要原料,用川秀乳酸菌酸奶发酵粉(内含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进行乳酸发酵,通过L9(34)正交设计法进行发酵条件优化。通过感官评定的分析方法得出最佳工艺将龙眼浆(龙眼∶水=1∶8质量比)121℃灭菌20 min,脱脂奶粉与龙眼浆1∶5(W/W)混合,冷却,添加0.15%(W/W)发酵剂,于42℃下发酵8 h,快速破乳同时将龙眼酸奶与水按照1∶1(体积比)混匀,并添加柠檬酸0.2%,蔗糖0.9%,复合型稳定剂(琼脂∶果胶∶单甘酯=4∶1∶1)0.3%,混合均匀。配制成具有龙眼风味、营养性突出的发酵型饮料,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红枣产量与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但由于加工技术研究力度的缺乏,多数新鲜红枣因保质期短而腐烂变质,如何利用得天独厚的红枣原料优势,开发高端红枣产品及符合大众消费观念的红枣制品显得极其重要。本文综述了红枣干燥制品红枣干、红枣营养粉,红枣发酵制品红枣酒、红枣酸奶、红枣醋、红枣饮料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未来红枣制品加工及研发方向,以期为我国红枣系列产品的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单因素试验(青枣果肉添加量、蔗糖添加量、奶粉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研究青枣发酵饮料的感官品质,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台湾青枣发酵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青枣果肉添加量30%,蔗糖添加量10%,奶粉添加量6%;青枣发酵乳酸饮料的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35 h,发酵温度30℃,接种量0.25%。  相似文献   

15.
红枣乳酸菌饮料发酵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乳酸菌在枣浆发酵中的生长特性,测定发酵后的pH值和活菌数,选出乳酸菌在枣浆发酵中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在纯枣浆进行发酵前,需将菌种进行驯化,以便适应新的环境;菌种驯化最佳条件为:枣浆含量60%,发酵温度41℃,发酵时间6h,接种量6%。将驯化后的菌种和未驯化的菌种接入纯枣浆中,发现驯化菌种的产酸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6.
以宁夏灵武长枣为原料,采用酶解法处理提取鲜枣原汁,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了鲜枣原汁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1.5,果胶酶0.2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4h,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25.3%;在原汁中添加0.1%CMC和0.05%琼脂的组合稳定剂及0.0151g/mL的异VC钠+柠檬酸,置于37℃恒温条件下7天,鲜枣混浊汁无分层现象,均匀一致,口感细腻,枣香浓郁;对鲜枣原汁杀菌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以75℃恒温30min杀菌效果较为理想,枣汁无任何不良现象出现,符合国家标准GB10792-89。  相似文献   

17.
将苦丁茶进行预处理得到的苦丁茶浸提液用于抗氧化、降血糖功能性酸奶产品的制备。在以苦丁茶浸提液添加量、零卡糖添加量、接菌量、发酵时间为单因素进行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对低糖苦丁茶酸奶加工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苦丁茶浸提液添加量4%,零卡糖添加量10%(m/V),接菌量0.18%(m/V),发酵时间11 h条件下所制得的酸奶呈乳白色,质地黏稠,有奶皮和乳清形成,香气浓郁,口感顺滑。酸奶总糖含量为0.013 g/mL。本试验为苦丁茶酸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梨渣可溶性膳食纤维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获得梨渣可溶性膳食纤维酸奶的生产工艺及配方,以梨渣为原料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与原料乳、全脂奶粉和白砂糖等复配后经发酵制成酸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配方,同时研究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梨渣膳食纤维酸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添加6%可溶性膳食纤维、6%白砂糖、接种量为3%时,梨渣可溶性膳食纤维酸奶色泽及组织状态较好,口感最佳;酸奶的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为41℃,发酵时间为3 h,此时酸奶凝固状态、口感及风味均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