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染性脓疱又称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俗称口疮,主要危害羔羊。2003年5月甘肃天祝县旦焉乡白羊圈村在夏季牧场放牧的羔羊大规模发生该病,共发病羔羊134只,我们利用民间验方施治和自制活毒疫苗紧急接种后,病羊群无一例死亡,因则有效地控制疫情的蔓延。1发病情况及主要症状主要发生在当年羔羊,山羊羔发病113只,绵羊羔21只,发病率在该群分别为100%、23%。其症状是口唇和鼻镜上出现散在的小红斑,很快形成麻子大小的结节,继而成为水泡或脓疱,脓疱破溃后形成黄色或棕褐色的疣状硬结痂。继续发病并逐渐相融合,涉及整个口唇周围及鼻镜,最后形成如扣在嘴…  相似文献   

2.
山羊传染性脓疱症,又名山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俗称羊口疮,是危害山羊生长的常见疫病之一。 1 发病特点 山羊传染性脓疱症是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发病年龄无严格区分,常呈群发性流行,人畜均可感染。  相似文献   

3.
羊传染性脓疱病又称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俗称"羊口疮"。该病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以患羊唇部皮肤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厚痂为主要发病特征。该病的发病率高、传播迅速,倘若继发其他疾病,将加大死亡率,给养殖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2010年春夏季节,华安县山羊发生羊传染性脓疱,呈地方性流行.波及6个乡镇18个行政村的23户羊群,发病羊群共存栏3230只,发病1343只,死亡148只,发病率41.5%.致死率11%。该病病原为痘病毒科副痘病毒中的传染性脓疱病毒,以群发性发生为特征。羔羊最易感,且常因继发其他疾病而死亡,乳羊一经感染.泌乳量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5.
羊传染性脓疱俗称"羊口疮",又名传染性脓疱皮炎,是由痘病毒科的副痘病毒属的传染性脓疱病毒所致的一种绵、山羊传染病.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口唇等处皮肤和黏膜发生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羔羊多为群发流行.本病在甘肃省流行较为广泛,肃南县是高发区之一,最早发生于1969年.几十年来肃南县虽然采取疫苗接种来预防和控制,但还是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此病每年都给当地牧民群众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探明羊传染性脓疱的发病规律,笔者于2005-2006年,对肃南县康乐乡羔羊传染性脓疱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羊传染性脓疱在本地常称“羊口疮”。该病在我县每年都有发生,并且发病面宽,死亡率低,常呈散发性季节流行,是影响羔羊健康生长的传染病之一。2000年春季,我县发生了罕见的混合型羊传染性脓疱,给养羊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羊口疮又被称为传染性脓疱病,引发该病的主要原因是病毒,会在肉羊之间传染。在传染性脓疱病发作时,病羊的鼻子、口腔、乳房等部位会生出脓疱、丘疹、水疱等,这也是肉羊传染性脓疱发作的主要症状表现。一旦肉羊传染性脓疱病暴发,会造成大面积感染,甚至还会造成羊群死亡。养殖户应注重肉羊传染性脓疱病的诊治,结合实际发病程度展开有效的处置措施。主要论述羊传染性脓疱病诊断与中医防控。  相似文献   

8.
山羊传染性脓胞又称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俗称口疮,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人畜共患病。主要危害羔羊,成年羊也易感染。其特征为口唇等处皮肤和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该病常为群发性流行,一旦发病传播迅速,危害较大,在羊群中可连续危害多年,给山羊生产发展带来极大影响。因此我们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经多次病例的实践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传染性脓疱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羊的一种传染病。疥癣是由多种螨中某一种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 ,可直接与病畜接触 ,或通过各种带病源的物品 (如饲养器具、厩床、厩舍或护理物品等 )传播 ,1997年夏、冬季榕江县六兴牧业公司创办的两个山羊养殖场 ,在冬季先后不同程度地发生传染性脓疱继发疥癣病 ,通过对两个羊场病羊的治疗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有关治疗情况介绍如下供参考。1 发病情况两个羊场创建于 1997年 ,第一羊场有存栏羊 72只 ,第二羊场有存栏羊 73只。第一羊场的羊群在 12月 12日开始发病 ,首先是在新购进的羊只中的口角上出现红…  相似文献   

10.
羊传染性脓疱又称羊口疮,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绵羊和山羊的接触性传染性脓疱性皮炎.  相似文献   

11.
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口疮” ,现代兽医学叫做“口膜炎”。是口和口腔皮肤黏膜形成以红疹、脓疱、溃烂、结痂为特征的传染病。幼小羊发病较多 ,成年羊同样有易感性 ,常以春秋季节群发流行 ,呈散发性传染。我场 9个分场养羊发展到 6 0 0 0多只 ,从 2 0 0 0年以来 ,每年羊群中有不同程度的健康羊患病 ,共治疗 10 0多只 ,疗效确实 ,并取得一定经验 ,现将情况报道如下。1 病因 羊传染性脓疱病 ,是由脓疱病毒引起 ,这种病毒又称羊口疮病毒 (orfuirus)属于痘病毒科 ,副痘病毒属 (parapoxuirus)。由带毒羊或者通过将健康羊置于曾有病羊用过的圈舍…  相似文献   

12.
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羊口疮.又叫羊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传染性唇皮炎、接触传染性脓疱口炎等.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世界上几乎所有养羊国家和地区都存在该病,我国首先发现于甘肃.宁夏、四川.云南等地,山东省也有发病流行。  相似文献   

13.
羊传染性脓疱的流行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羊传染性脓疱、俗称羊口疮 ,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所致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传染病。近年来 ,我们对本病的流行病学进行了调查并采取了防治措施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及特点 自 1 996年以来 ,调查了我旗额尔格图苏木州地的 1 2个养羊户 ,共存栏绵羊羔1 35 1只 ,发病 45 0只 ,发病率为 33.31 % ;共死亡羔羊 1 6只 ,平均死亡率为 3.5 6%。其流行特点 :一是在 1个羊包第 1次发病时呈暴发式流行 ,传播速度快、发病率可达 80 %以上 ,最高死亡率达 8.7% ;在老疫区发病时 ,传播速度慢 ,发病率为 1 4.0 4 % ,死亡率也低 ,有的羊包…  相似文献   

14.
羊传染性脓疱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羊传染性脓疱又称羊口疮,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主要威胁绵羊和山羊的接触性传染性脓疱性皮炎,其特征是口唇等处皮肤和粘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并最后结成疣状厚痂,羔羊最为敏感,并可能死亡。现结合我县王来富养殖场羊传染性脓疱的诊治情况,在此浅谈一下此病的防疫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传染性脓疱又称传染性脓疱皮炎,俗称口疮,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的人畜共患病,主要危害羔羊。其特征为口唇等处皮肤和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两年来,由于我乡牧户从青海省祁连县大量购入藏系绵羊,使该病在我乡频频发生,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病羊144只,治愈率达100%。  相似文献   

16.
羊传染性脓疱病又称羊传染性口疮,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对羊群的致死率极高。同时本病不仅会交叉传染给其他牲畜,也会导致人的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本文分析了羊传染性脓疱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并对本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1994 年4月,我省龙里县、罗甸县的养羊专业户,从外县引进400余只山羊,羊引入不到一周,先后发生了一种以口腔粘膜脓疱为特征的传染病。此病发生快,传播迅速。经临床观察,尸体剖解,并采取病料,进行病原分离,电镜观察、动物试验,确诊为羊传染性脓疱。1 发病情况 龙里谷脚乡三个养羊专业户,1994年4月,从思南县引入山羊220只,羊引入后第5天开始发病,不到一周整个羊群的发病率达62%,死亡羊15只,发病死亡率为11.2%。罗甸县板庚乡3户新建羊群,羊的来源由县畜牧局提供180只山羊,羊引入后第7天开…  相似文献   

18.
羊传染性脓疱又称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俗称羊口疮,是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接触性传染病,以患羊口唇等处黏膜和皮肤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为特征,羔羊多发。  相似文献   

19.
羊传染性脓疱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又称为羊口疮,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口腔、嘴唇、面部等部位出现脓包丘疹为主要症状的病毒性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属于国家三类动物疫病,虽然具有传播速度快、发病急的特点,但造成的死亡率较低,一般经过强化治疗均能够恢复健康。为了有效降低羊传染性脓疱病对羊健康生长造成的危害,保护广大养殖者的经济效益,需要高度重视该种疾病的诊断防治。笔者主要结合一起实际病例分析了羊传染性脓疱病的诊断和防治过程。  相似文献   

20.
吕纪增 《北方牧业》2006,(14):23-23,24
<正> 羊传染性脓疱又称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俗称羊口疮,是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接触性的传染病。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又称红眼病,是一种可能有多种病因所致的急性接触性皮肤病。1 临床症状以上两种病并发时,病羊精神不振,采食量减少,呆立墙角,在外貌特征上,首先表现为在口唇、口角、鼻或眼睑等部位的皮肤上出现小而散的红斑,2~3天后形成米粒大小的结节,继而成为水泡和脓疱,脓疱破溃后形成黄色或棕色的硬痂,牢固地附着在真皮层的红色乳头状增生物上,轻的病例,这种痂垢逐渐扩大、增厚、干燥,1~2周内脱落而恢复正常;严重病例,患部继续发生丘疹、水疱、脓疱、疣状痂,并相互融合,波及整个口唇周围及额面、眼睑和耳廓等部位,形成大面积具有龟裂、易出血的污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