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产科技情报》1978,(3):27-27
迄今,双壳类的采苗常常在密闭系统中进行,这种方法很费力。现在,法国研究用流水装置进行牡蛎采苗。试验是用两只圆柱形的20米^3大小的水槽,水槽内均装有沙滤层和空气升液器装置,流速为400升/小时,用冲气保持循环,水温保持在20℃。其中,一只水槽作为过滤槽,另一只作采苗用,刚孵出的牡蛎苗放在循环水槽中饲养,每天投喂三种浮游藻类(Isochrysis galbana,Monochrysis lutheri和Tetraselmis suecica)。  相似文献   

2.
这里介绍的是一种能适合小型水槽用的臭氧发生装置,这种装置对饲养活鱼和观赏鱼的水槽,都能起到良好的水质净化作用。装置结构简单,内按装一只紫外线灯,在鼓风机(气泵、压气机等)和陨石的管道间用无缝方式衔接,以使不漏空气,所以能轻易的得到由紫外线产生的干净的臭氧。本装置的主要特点是: 1.能氧化分解由鱼的排泄物和残饵等发酵成的有机物,特别是对鱼来说,由一些有害蛋白质分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在夏季进行活鱼运输,要使活鱼运输水槽内的水保持适当的温度,本专利采用新的冷却方法和冷却装置。其特点是简化了制冷装置,降低了运输费用,是一种新颖的活鱼运输设备。  相似文献   

4.
一、稚幼甲鱼“箱式”饲养方法特点及其设施饲养方法所需设施包括:长形浅状水槽及供水供热装置、四周及底部密布小孔的塑料饲养箱、直径0.5~1.0毫米的细沙和简单洗沙机械。1.长形浅状水槽及供水供热装置长形浅状水槽如图1所示,为砖砌水泥结构,水槽纵向在坐北朝南的温室内为南北方向。两个水槽为一组,每个水槽容积长×宽×高为6.0米×0.7米×0.3米(长度可依温室宽度而定)。水槽侧壁厚0.2米。在水槽纵向两端分别有进水管和出水口,水槽底部进水管侧稍高于出水口侧。出水口安装有软管,调节软管出水口高度可控制水…  相似文献   

5.
扩散增氧系统是向水体喷射气泡或氧气,普通泵和“气石”就是一例。在池底上面安装空气扩散装置有许多缺点,如妨碍捕鱼操作、不增氧时气孔容易堵塞等,故在鱼类养殖中不如表层型增氧机使用广泛。在扩散增氧系统中特别有效的是U管型增氧装置,如图6所示。U管一般深15~20米,所以,气泡与水的接触时间长,适用于在水中溶氧量相对高时增加氧的饱和值。一般的扩散增氧装置是泵。  相似文献   

6.
国外简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简讯运输活鱼的新型装置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研制成一种运输活鱼的新型装置。该装置的运输条件接近于天然的环境条件。依据活鱼的生态环境和活动情况,在该装置内设置了一个容量为5m3的回流型水槽,并配有可根据鱼的种类而调节流速的水流发生装置、水温自动控制装置...  相似文献   

7.
正一、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的试验原理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是一种新型生态养殖模式,利用在池塘内建设水槽将池塘水面划分为流水槽养殖区和水质净化区,在养殖水槽一端设置的气提推流增氧设备,使池塘内养殖水体在流水槽区和水质净化区形成水流循环。气提水流的形成以及水槽底端增氧使养殖水槽始终处于高溶氧状态,养殖水槽可养殖高密度的吃食鱼类,同时可将水槽内高密度养殖所产生的  相似文献   

8.
日本最近研制成不使用氧气瓶的氧气浓缩器,用于活鱼养殖水槽等地的氧气供应。该装置能将大气中丰富的氧气用压力吸收法,高浓度地浓缩,然后自动供给活鱼水槽、养殖水槽、活鱼运输车等。主要的特征如下: 1.不用氧气瓶,不需换气,能长时间连续使用,不担心爆炸; 2.只要打开电源开关就能工作,操作简单; 3.与溶解系统组合一起,供气时能产  相似文献   

9.
一、催产和仔鱼的培育方法 进行人工育苗研究,大量健康的初孵仔鱼不可缺少.当前获得鳗鲡受精卵主要还是依靠人工授精,不过,志布志栽培渔业中心已经开发了诱导自然产卵方法:将雌鳗和雄鳗放入同一水槽,并予以升温刺激(+2℃)促进自然产卵.已确定了适宜的诱导成熟和产卵温度条件,每周可以得到大量优质的受精卵,解决了仔鱼稳定供应的问题. 将仔鱼培育成为白仔鳗的方法:培养容器是用10L的圆形水槽,为操作方便,数个至数十个水槽并列放于高度适宜的架子上(图1).  相似文献   

10.
日本某研究所用循环式水槽高密度养殖牙鲆获得成功。试验装置有热泵、80升的海水养殖槽、水质净化循环槽,各装置间由管路相接,水温保持在20℃,饲育水边净化边循环。试验用鱼体长约20cm、重300g的两龄鱼,夏季也不换水,未发现病情,养殖密度达到60kg/m^2,经7个月养殖,  相似文献   

11.
水产品的活态输送方法中有将虾混于木屑埋入箱里以及将鱼放入水槽,吹入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的方法等。但这些输送方法均存在局限性,即车辆的颠簸振动,造成鱼的衰弱,不耐于长时间输送。  相似文献   

12.
杨吝 《水产科技》1990,(3):42-42
日本东京水产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19.5米长的六片式中层拖网,其两袖外侧各装配一块长方形帆布(长宽比为1:2),作为扩网装置取代网板,按1:15的比例制作成模型,取5个帆布面积等级变化,在东京水产大学的循环流水水槽进行了试验。试验流速为25-10厘米/秒。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3.
风能在水产养殖业上的应用在国外已经开始.日本已经试制成功“风力驱动的增氧装置”,它由风力机通过增力用的减速机构驱动空气泵运转,带有出气孔的塑料管子置于池底,被压缩的空气由出气孔排出,以此达到增氧目的。这一发明已获得日本专利。苏联和捷克也分别采用了这种风力充气式增氧装置。  相似文献   

14.
FGP-31·5型平板冻结装置,设计处理能力30吨/日,装置由进料装置1、出料装置2、附有两块外侧圆板的转动轴3、沿这个转动轴的放射式方向配置60块冻结板4、取出冻块用的移动装置5、滚筒的传动装置6和外罩7等组成。这个装置安置在附有底板9的基座8上面。在两块冻结板之间可分隔成两个空间,容纳800×250×60毫米的冻鱼块。  相似文献   

15.
日本北海道千岁市环球航空公司,在新千岁空港国际空军物资营业用监视冷冻冷藏库及冰温库贮备物资据点,从1992年冬季开始正式在内陆养殖鲍鱼。养殖设施,地下一层为海水蓄水池,地上三层,一层为海水过滤装置,二、三层并列60面12m饲育水槽。前年12月  相似文献   

16.
日本宫崎县水产试验场采取压缩雌鱼腹部再切开,人为取出仔鱼的方法,成功地大量生产了褐菖鲉的稚鱼。褐菖鲉为卵胎生,产出的不是卵,而是长约3mm的仔鱼。一尾雌鱼一次可产5000-20000尾仔鱼,但要在大约一周的时间内分数次产出。因此,产仔后水槽中的仔鱼发育不同步,小的仔鱼会被捕食,结果只有小部分能存活。该试验场从1995年开始进行褐菖鲉稚鱼大量生产技术研究。起初试验常规方法,用同一水槽培育仔鱼,结果14万尾仔鱼中只育成3~5cm长的稚鱼30多尾。1996年采取压缩雌鱼腹部后切开的方法,由于将本来要分次产出的仔鱼一次取出。使全部…  相似文献   

17.
英国少脂经济鱼类委员会所属的水产渔业训练所,最近在英国东部城镇赫尔建造了一个大型试验水槽。这一水槽长31米、深2.5米,容积70立方米,在有关单拖船的实验中,可作船速13.5节的模拟实验。这样,使大型拖网和渔具等的水槽试验取得了突破,有利于提高渔业技术。  相似文献   

18.
国内目前花鲈养殖的苗种主要依靠天然资源,放养的规格小,质量差,成活率低。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把花鲈苗种在工厂化车间里进行强化中间培养,使养成放养鱼种的质量提高,规格增大,成活率上升。本文主要是通过对花鲈苗种培育期间的不同投饵率的比较,以求得一个最佳的投喂率,来更好地解决培育花鲈苗种时所遇到的问题,使花鲈苗种强化培育期间的成活率得到提高并使生长速度加快,为稳产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一、材料与方法1.培育池及环境因子培育池选用4#温室车间的PVC循环过水槽。水槽面积4米2,水深1.0米,水源为地下水。培…  相似文献   

19.
《内陆水产》1984,(3):41-41
最近美国对封闭式养殖水体用紫外线控制斑点叉尾鲴小瓜虫病做了实验。实验是在水温20℃,紫外线的有效强度为91,900uws/cm^2。实验结果表明:饲养在装有紫外线装置的封闭式水槽中的患小瓜虫病的斑点叉尾鲴的死亡率为0.7~1.33%,而对照组的死亡率为82.81%。作者认为:用紫外线控制多子小瓜虫的蔓延。效果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20.
冯卫平 《海洋渔业》1986,8(4):186-187
丹麦某公司研制成功一种微型输送装置,它是用聚酯增加纤维玻璃制成,贮存器尺寸为80037×39厘米,重约9公斤,可储存70公升水,并配备水泵,使用的电压为12V或24V,它即可用于输送活鱼,也可运输甲壳类动物,据称它可广泛地应用于其他行业。其循环系统是利用周围的空气给水充氧,从而在输送的若干天里可提供充足的氧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