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兰考县农技推广服务现状近年来,兰考县农林局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大了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的服务力度,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稳中有升近两年,兰考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每年以50%的数量增长。2016年全县家庭农场数量为150家,到2017年增加到180家;专业大户从2016年的440户增加到2017年的610户。(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方式灵活多样从土地获取方式上来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以承包、租赁、土地流转、自有土地等形式获得。  相似文献   

2.
<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下,经营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经营组织和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实践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和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力量。近年来,柘城县注重培育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截至2014年9月底,柘城县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农民专  相似文献   

3.
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近年来,平邑县紧紧围绕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以土地流转为载体,加大政策扶持,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初步形成了以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龙头企业为骨干,多种生产经营主体共存的农业经营格局,有力推动了农业规模经营,现代农业加快发展。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基本情况1.1基本情况平邑县辖15个镇(街道),695个行政村。截止2014年底,在  相似文献   

4.
<正>1基本情况党的十八大提出,我们要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集约化、组织化、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近年来,华亭县通过大力实施以工哺农战略,积极培育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全面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初步形成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专业大户为骨干,龙头企业为支撑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出多元多样化发展态势。1.1发展速度逐步加快。"十一五"末,县上将核桃、草畜、药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以企业为龙头、合作社为骨干、家庭农场为基础、社会有生力量共同参与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日益壮大。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1.合作社蓬勃发展,成为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重要载体。近年来,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我国已形成传统家庭农户为主,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存的多元主体经营农业生产模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自身特点和优劣条件。首先对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点进行分析,概括出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优劣势;再依据我国农业生产要素流动趋势,提出"家庭农户主导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快速发展"的多元主体模式到"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为主导"的多元主体模式再到多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存模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7.
<正>本研究对芮城县513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文化程度进行统计分析,年龄结构上,45~55岁所占比例最高,为47%;性别结构上,男性比例占77.0%;文化程度上,高中/中专文化程度人数最多,占54.8%。本研究旨在了解芮城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的基本情况,为今后芮城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生力军和引领力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是新型职业农民的优秀代表。为  相似文献   

8.
<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指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形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有利于保障农业健康发展。1农业经营体系现状截至2013年底,水富县有耕地6392 hm2,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以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崛起,逐渐成为我国农业经营的核心力量,承担着解决"谁来种地"的历史任务。促进孝南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政府起到主导作用,应在熟悉掌握孝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从政策扶持、项目整合、主体培育度三方面加大对其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甘谷县紧紧围绕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以土地流转为载体,加大政策扶持,大力培育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初步形成了以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龙头企业为骨干,多种生产经营主体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格局,有力推动了农业规模经营。但是,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该县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县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现状和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谈琰 《河南农业》2014,(15):7-9
<正>一、河南邓州陶营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一)经营主体多元化陶营乡初步形成了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骨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支撑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呈现出多元多样的发展态势:1、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该文分析了东胜区当前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阐述了农牧业经营主体的政策需求,提出了培育扶持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为加快绥滨县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进程,近年来,我们加大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特别是在2014年两大平原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中,作为试点先行县,创新农业经营主体被摆上重要日程。通过逐步建立起以农民合作社为主体,以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两翼,以社会工商资本、农业企业和社会化服务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破解影响和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增强农村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规模种养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地位日益提高,农技服务体系队伍如何适应这种新的农业生产形式,改变服务方式,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服务,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今年,我们对海安县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了相关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梳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9):120-123
近年来,泰州市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初步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为主,其他组织形式为辅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新格局。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该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仍然存在分散经营的小农户占绝大多数;生产经营成本上升,比较效益低下;土地流转难度大、成本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资金扶持和政策保障力度不大;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泰州实际,提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金丽 《河南农业》2014,(23):14-14
<正>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培育和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补贴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家庭农场在农业生产中所占比重日益加大,逐渐成为现代农业的主力军。一、民权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近年来,民权县着力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挖掘农业优势产业资源,积极引导和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使得民权县家庭农场得到蓬勃发展。自2013年9月6日民权县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随着我县城镇化进程加快,"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日渐凸显,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要求日益迫切。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成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骨干力量,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人才需求方向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我国在新形势下催生的农业组织形式,其对人才的需求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该文针对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形势和经营主体的发展态势,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人才需求方向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解决"谁来种地"与"地怎么种"等相关问题的重要途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需求大批既懂专业技术,又懂管理、会经营、善贸易的复合型人才;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业农民的培养和培训,鼓励和引导农科大学毕业生成为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生力军以及全社会要为有识之士成为新型经营主体的经营者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等对策。旨在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殷都区紧紧围绕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以土地流转为载体,加大政策扶持,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初步形成了以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龙头企业为骨干、多种生产经营主体共存的农业经营格局,有力推动了农业规模经营,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一、基本情况殷都区总面积682 km~2,耕地面积2.47万hm~2,全区辖10个乡镇,  相似文献   

20.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政策引导,农村大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生,尤其以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了蓬勃发展,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财务管理规范化也是其经营与发展的必要。本文首先阐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财务管理规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财务管理的现状,并诊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尝试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财务管理规范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