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新型控失尿素和施用方法对小麦产量等影响,在安徽省皖北3个县开展了此项试验。小麦田采用一次性基施和基追结合的方式施用控失尿素和普通尿素,通过比较小麦最终产量,分析新型尿素对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肥处理小麦最终产量341.6kg/667m2,施用化肥后增加产量37.9%~46.0%。控失尿素全部基施较普通尿素相比增产5.90%,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21.3%;控失尿素基追结合较普通尿素相比增产1.01%,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3.9%。试验证明,施用新型控失尿素能有效提高小麦产量,提高氮肥农学利用率,尤其是作为基肥一次性施用,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新型尿素对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新型尿素对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在石家庄市藁城区马庄村试验站进行了大田试验,以不施氮肥以及施用普通尿素、普通尿素+硫酸锌、普通尿素+硫酸锰为对照,研究了施用控失尿素、含锌尿素和含锰尿素对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新型尿素可不同程度地增加小麦产量,除含锰尿素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普通尿素处理外,其他新型尿素处理的产量与各施氮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控失尿素处理较普通尿素处理能显著提高小麦氮肥利用率,指标增幅达20.2%;其他新型尿素的氮肥利用率与各施氮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3种新型尿素处理的小麦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氮素吸收量与各施氮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综合分析认为,施用含锰尿素对提高小麦产量效果最好,施用控失尿素对提高小麦氮肥利用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中低产田新型氮肥田间肥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7,(9):1499-1502
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心连心新型肥料(控失尿素、聚能网尿素、腐植酸尿素和含锌尿素)对春玉米生长性状、产量与构成因素和氮肥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低产田条件下,新型肥料可有效促进春玉米植株生长发育,主要表现在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上,与常规处理相比,均取得较好的效果,聚能网尿素效果最佳,控失尿素、含锌尿素和腐植酸尿素效果次之;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可以看出,各处理可通过提高春玉米穗长、穗粒数和百粒质量来实现增产,增幅达12.38%~20.65%,其中,聚能网尿素处理增产效果显著,穗长减少11.32%,穗粒数增加35.58%,增产1 019 kg/hm~2;春玉米氮肥利用率也得到大幅提高,聚能网尿素、腐植酸尿素、控失尿素一次性施肥、控失尿素和含锌尿素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5.82,4.00,3.94,3.59,3.53 kg/kg,氮肥利用率分别为33.01%,23.38%,20.55%,23.56%和27.83%。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新型尿素在膜下滴灌玉米上的肥效差异,筛选最佳的新型尿素类型。【方法】设置7个处理:不施氮肥、常规尿素、聚能网尿素、腐殖酸尿素、含锌尿素、控失尿素和常规尿素加锌。各处理施用等量氮磷钾,控失尿素全部基施,其他处理尿素30%作基肥,70%后期随水滴施,磷钾肥全部基施。在成熟期测定其生物量、产量和氮肥吸收利用率和土壤中铵态氮、硝态氮含量。【结果】与普通尿素相比,新型尿素处理后玉米产量增加6.32%~9.62%,地上部干物质量增加5.62%~13.43%,差异显著。其中控失尿素增产效果最为明显,比普通尿素增加13.43%;与普通尿素相比,新型尿素处理后氮肥利用提高3.26%~8.28%,控失尿素氮肥利用率最高;新型肥料均有利于提高0~40 cm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累积,其中控失尿素处理后效果最好。【结论】施用控失尿素,棉花产量提高9.62%,地上干物质量提高13.43%,氮肥利用率提高8.28%,应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尿素中控失剂添加量对夏玉米氮素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尿素中控失添加剂的适宜用量,以无氮处理(CK)、普通尿素(CU)处理为对照,研究不同控失剂添加量尿素(I~VI型,控失剂含量1%~6%)对夏玉米生长和肥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夏玉米产量和生物量影响显著,相同氮肥用量下,控失剂用量对夏玉米生物量有显著促进作用,尿素中4%的控失剂用量对夏玉米产量和生物量的促进作用最大,2016和2017年夏玉米平均产量Ⅳ型控失尿素较CU增加7.80%,夏玉米平均生物量Ⅳ型控失尿素较CU增加10.30%;尿素中控失剂含量为5%时夏玉米地上部吸氮量最多;Ⅳ型控失尿素的玉米氮肥利用率、氮素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最高。尿素中控失剂添加量为4%玉米生物量和氮肥当季利用率最高,拟合控失尿素和夏玉米产量得出控失剂在尿素中的最佳添加量为4.81%。  相似文献   

6.
2010年赣榆县小麦精确施氮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氮素精确施肥技术及相关参数符合赣榆县小麦生产实际,特别是在提高氮肥利用率、节省氮肥方面,效果非常显著。氮肥当季利用率平均提高15%左右,节省氮肥45 kg/hm2。在现有的栽培技术及肥料运筹条件下,完全可以实现小麦产量达到6 000 kg/hm2,氮肥当季利用率达到40%以上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控失尿素施用量及不同配比对棉花产量与氮肥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研究控失尿素、普通尿素不同配比对棉花生长发育、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方法】田间小区试验,试验设8个处理,(1)CK:不施氮肥;(2)常规尿素:施N 225 kg/hm2;(3)等氮量控失尿素:施N 225 kg/hm2;(4)控失尿素减量20%:施N 180 kg/hm2;(5)控失尿素减量30%:施N 157.5 kg/hm2;(6)控失尿素与常规尿素7∶3配比:施N 225 kg/hm2;(7)控失尿素与常规尿素5∶5配比:施N 225 kg/hm2;(8)控失尿素与常规尿素3∶7配比:施N 225 kg/hm2,测定棉花干物质、氮素吸收量和产量,明确棉花干物质、氮素吸收、产量与控失尿素配施常规尿素的关系。【结果】与常规尿素相比,控失与常规尿素7∶3配比能显著增加棉花干物质量,提高棉花产量,增产14.34%;提高棉花氮肥利用率,氮肥利用率增加了10.2百分点;控失尿素减量20%处理与常规尿素处理的棉花干物质与产量大体相同,控失尿素减量30%处理显著低于常规尿素处理,产量降低了5.85%;控失尿素减量20%处理与常规尿素处理的棉花N素吸收量大体相同,但大幅度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利用率增加了11.26百分点。【结论】用控失尿素和控失尿素与常规尿素配施均提高棉花氮肥利用率,其中控失与常规尿素7∶3配比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比较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新型尿素在棉花上的肥效及其氮肥利用率的差异,以选择合适的尿素类型,提高氮肥利用率和效益。在2016-2017年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中,共设置了7个处理:不施氮肥(CK)、常规尿素(Urea)、聚能网尿素(P-Urea)、腐殖酸尿素(H-Urea)、含锌尿素(Zn-Urea)、控失尿素(LC-Urea)和常规尿素加锌(Urea+Zn)。各处理的氮磷钾用量相同,除了控失尿素全部基施外,其他类型尿素30%作基肥,70%后期随水滴施,磷钾肥全部基施。在棉花成熟期测定其生物量、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尿素相比,不同新型尿素处理后棉花产量和地上部干物质量显著增加,控失尿素增产效果最为明显;不同新型尿素显著增加棉花的氮素吸收量;与普通尿素相比,不同新型尿素氮肥利用率提高1.29~8. 29个百分点,控失尿素氮肥利用率最高。施用新型尿素增加棉花效益,其中控失尿素处理的效益最高。因此,新型尿素中的控失尿素是提高新疆滴灌棉田氮肥利用率和增加棉花效益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夏玉米施用不同缓释化处理氮肥的效果及氮肥去向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缓释化处理氮肥对夏玉米的产量、氮肥去向及氮素平衡的影响,为提高夏玉米一次性施肥的氮肥利用率并降低氮肥的环境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14-2015年以郑单958为供试品种,在华北地区中低产田连续两年进行大田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CK)、尿素(CU)、树脂包膜尿素(CRF)、控失尿素(LCU)、凝胶尿素(CLP)和脲甲醛(UF)。在玉米成熟期采集植物和土壤样品,用于测定植物含氮量和土壤无机氮含量,并计算作物吸氮量、氮肥利用率、土壤无机氮积累量、氮肥损失量等。【结果】(1)氮肥缓释化处理能够明显提高夏玉米的产量,促进氮素吸收。与尿素相比,脲甲醛、凝胶尿素、树脂包膜尿素和控失尿素可分别提高夏玉米产量18.9%、16.8%、13.7%和13.6%,同时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分别提高6.5、4.8、4.0和3.7 kg·kg-1。(2)不同氮肥处理的作物吸收肥料氮以及肥料氮在0-100 cm土层残留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脲甲醛、凝胶尿素、树脂包膜尿素、控失尿素和尿素的氮肥表观回收率分别为54.9%、42.4%、38.3%、38.3%和22.0%,肥料氮在0-100 cm土层残留量分别占施氮量的28.3%、43.8%、39.2%、46.2%和46.6%。此外,与尿素相比,氮肥缓释化处理能够显著降低肥料氮的损失,凝胶尿素、控失尿素、脲甲醛和树脂包膜尿素分别降低了47.6%、43.1%、40.8%和26.7%。(3)综合分析不同氮肥处理的农田氮素平衡,脲甲醛处理的夏玉米吸氮量最高,为245.0 kg·hm-2,其次是凝胶尿素,为222.5 kg·hm-2。脲甲醛的0-100 cm土层残留量在缓释化氮肥中最低,为153.4 kg·hm-2,树脂包膜尿素、凝胶尿素和控失尿素分别为173.1、181.5和185.7 kg·hm-2。凝胶尿素处理的氮表观损失量最低,为35.6 kg·hm-2,控失尿素、脲甲醛和树脂包膜尿素的氮表观损失量分别为38.8、41.2和51.3 kg·hm-2。【结论】在华北地区中低产田土壤上,氮肥缓释化处理能够显著促进夏玉米对氮素的吸收、减少氮素损失。脲甲醛和凝胶尿素的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控失肥可以减少肥料流失,现有研究多集中于控失复合肥,而控失尿素对水稻生产的研究还较少,为探究控失尿素对水稻生长发育特征、产量、干物质量和氮肥效率等影响。【方法】试验以籼稻杂交稻品种隆8优丝苗为供试材料,设置不施氮肥处理、不施肥、常规尿素施肥处理和控失尿素施肥处理,调查参试水稻品种生育特征、实际产量、产量构成要素、成熟期干物质量和氮肥农学效率等指标。【结果】结果表明,控失尿素施肥处理对水稻生育期影响较小,控失尿素施肥处理较常规尿素施肥处理增产5.5%,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量增加9.5%,单位面积有效穗、穗粒数和结实率均提升2.3%以上,增产效果主要来源于均衡的产量结构和良好的干物质积累。同时,控失尿素施肥处理较常规尿素施肥处理氮肥农学效率增加27.9%,可以在相同氮肥投入的情况下实现更高的产量。【结论】控失尿素施肥可较常规尿素施肥产量结构均衡,干物质积累增加,增加实际产量,提高氮肥农学效率,控失尿素精确释放周期以及控失尿素最佳使用总量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屯河9号加工番茄为试材,研究控失尿素、普通尿素不同配比对加工番茄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方法】试验设8个处理,(1)CK:不施氮肥;(2)常规尿素:施N 240 kg/hm~2;(3)等氮量控失尿素:施N 240 kg/hm~2;(4)控失尿素减量20%:施N 192 kg/hm~2;(5)控失尿素减量30%:施N 168 kg/hm~2;(6)控失尿素与常规尿素7∶3配比:施N 240 kg/hm~2;(7)控失尿素与常规尿素5∶5配比:施N 240 kg/hm~2;(8)控失尿素与常规尿素3∶7配比:施N 240 kg/hm~2,测定加工番茄干物质、氮素吸收量和产量,研究加工番茄干物质、氮素吸收、产量与控失尿素配施常规尿素的关系。【结果】与常规尿素相比,控失与常规尿素7∶3配比、控失与常规尿素5∶5配比处理能显著增加加工番茄干物质量;又能显著增加加工番茄N素吸收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利用率分别增加了12.28和9.05个百分点;80%控失尿素与常规尿素处理的加工番茄干物质和产量都未达到显著差异,但氮肥利用率增加了11.94个百分点。控失与常规尿素7∶3配比、控失与常规尿素5∶5配比处理都显著增加了加工番茄产量,增产率12.99%和5.38%;与常规尿素相比,控失与常规尿素不同配比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加工番茄的色差,施控失尿素对加工番茄固形物、p H值和总酸没有影响。【结论】加工番茄施用控失尿素和控失尿素与常规尿素配施均提高加工番茄氮肥利用率,其中控失与常规尿素7∶3配比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化肥"控失"对作物氮素农学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氮肥用量大, 氮肥农学利用率低,大量的氮肥流失直接和间接地威胁着生态环境.新型"控失"化肥兼顾了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具有节本增效,减量减排的作用.在参与2007年"控失"化肥大田联合试验示范的12个示范区中选取6个区,研究"控失肥"的氮肥农学利用率.结果表明:与习惯性施肥相比,"控失复合肥"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29.46-217%;与普通尿素相比,"控失尿素"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6.13-43.81%,"控失肥"明显提高了氮肥农学利用率,具有在农业生产中推广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尿素硝酸铵肥料在冬小麦上增产效果及氮肥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明确尿素硝酸铵溶液(UAN)减量优化施用对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研究以强筋小麦品种郑麦379材料,在河南省有代表性的土壤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尿素硝酸铵肥料在小麦上施用增产效果显著,施用同等用量尿素硝酸铵肥处理比优化施肥技术普通尿素处理增产420 kg/hm~2,增产率为5%;与常规施氮肥(尿素)处理相比,每公顷肥料减少45 kg,但小麦产量却增加675 kg/hm~2,增产率为8.3%。在减量施肥方面,尿素硝酸铵肥料处理比优化施肥技术普通尿素处理每公顷肥料减少30 kg,其小麦产量为8 475 kg/hm~2,优化施肥技术普通尿素处理产量为8 430 kg/hm~2,二者相比产量基本没有差异;与常规施氮肥(尿素)处理相比,每公顷肥料减少75 kg,但小麦产量却增加300 kg/hm~2,增产率为3.7%;说明施用尿素硝酸铵肥料,可以减量施肥且稳定冬小麦产量。尿素硝酸铵肥料中添加元素锌时,与同等用量尿素硝酸铵肥料相比,产量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显著。在氮肥利用率方面,施用尿素硝酸铵肥料显著提高冬小麦的氮肥利用率,比优化施肥技术普通尿素处理分别提高5.6,10.6,12.6百分点;比农民习惯施肥分别提高13.4,18.4,20.4百分点。在环境保护方面,施用尿素硝酸铵肥料土壤不同层次硝态氮含量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控失尿素开展宁夏引黄灌区水稻化肥减量研究,为提高宁夏引黄灌区水稻产量,减少氮素损失,促进氮素环保高效施用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通过田间试验,以不施氮肥(CK)和常规尿素为对照,设控失常量、控失减量10%、控失减量20%、控失∶常规为7∶3、控失∶常规为5∶5、控失∶常规为3∶7、控失尿素(基)等7个处理,研究不同控失尿素减量配比处理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和淋失的影响。【结果】(1)施用控失尿素能够促进水稻增产,控失∶常规为5∶5处理的水稻增产效果最好,比常规尿素增产8.92%,其次为控失∶常规为7∶3。控失尿素主要增加水稻的穗粒数进而增加产量。(2)施用控失尿素能够促进水稻氮肥利用率,控失减量10%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最高,比常规尿素增加了9.79个百分点,其次为控失∶常规为5∶5处理。(3)施用控失尿素能够降低稻田田面水总氮浓度和总氮淋失量。与常规尿素相比,控失尿素各处理整个水稻生育期全氮淋失量降低了28.40%~66.32%,其中,控失减量20%处理氮素淋失降低幅度最大,其次为控失减量10%、控失常量处理。【结论】控失尿素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与氮肥利用率,降低氮素淋失量。综合考虑,施用控失尿素243~270kg N·hm-2、控失尿素与常规尿素配比5∶5是宁夏引黄灌区较合理的氮素运筹模式。  相似文献   

15.
设置无氮对照(CK1)、常规尿素(CK2)、控失尿素、聚能网尿素、含锌尿素、控失尿素一次底施、常规尿素+锌共7个处理,研究不同类型新型尿素对水稻(Oryza sativa L.)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新型尿素在豫南地区的大面积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施用常规尿素相比,施用新型尿素的水稻产量均有所增加,增加幅度为1.61%~6.23%,其中施用含锌尿素、控失尿素、常规尿素+等量锌处理增产幅度均超过5%。在叶绿素含量(SPAD值)方面,与施用常规尿素相比,新型尿素均表现较好;在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方面,含锌尿素和控失尿素表现较好;在氮肥利用率方面,控失尿素一次性底施表现最好,达到42.3%。由此可见,含锌尿素、控失尿素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具有在豫南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控释尿素对小麦-玉米产量及土壤氮素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包膜控释尿素对小麦-玉米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土壤氮素积累及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普通尿素比较,小麦-玉米周年施用包膜控释尿素,在肥料用量减少20%和40%情况下,小麦-玉米总产量分别是100%普通尿素处理的97.4%和97.7%;控释尿素施氮量为60%处理的肥料农艺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分别比普通尿素提高11.57%和54.14%.控释尿素施氮量为80%处理的肥料农艺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分别提高6.40%和22.09%.施用控释尿素显著增加了0~20 cm土层的碱解氮和0~40cm土层的硝态氮含量;60~100 cm土层中,控释氮肥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与不施氮肥处理筹异不显著,普通尿素处理小麦收获后60~80 cm土层、玉米收获后60~100 cm土壤硝态氮显著高于不施氮肥处理,肥料氮素下移明显.试验结果显示,施用控释尿素增加了耕层(0~20 cm)土壤的氮素积累,减少了氮素向土壤深层移动的数量,有利于减少施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氮肥及其与秸秆配施在不同肥力土壤的固持及供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在有机物料和无机氮肥的配施条件下,研究氮素在土壤中的固持与释放过程,以期达到土壤供氮与作物需氮相一致的目的。【方法】以长期定位试验不同施肥处理土壤(不施肥,NF;施用氮磷钾化肥,NPK;厩肥与化肥配施,MNPK)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化学氮肥及其与秸秆配施在不同肥力土壤中的固持与供应。【结果】与未施氮肥(对照)相比,单施尿素对NF处理土壤小麦籽粒产量无显著影响,而显著提高了NPK和MNPK处理土壤小麦籽粒产量;MNPK处理土壤氮肥利用率(67%)显著高于NPK(56%)和NF(19%)处理土壤。与施用氮肥处理相比,秸秆与尿素配施显著降低了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率,但MNPK处理土壤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11%)仍显著高于NPK处理(7%);秸秆与尿素配施降低了当季小麦对施入氮素的吸收利用,小麦收获时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有79%-88%施入的氮素未被吸收利用。【结论】有机肥与化肥长期配施在协调土壤氮素供应,提高作物产量及氮肥利用率方面具有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贵州省黄壤土为基础,以玉米品种西都森玉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无氮肥、普通尿素及控失剂用量分别为1%、2%、3%、4%、5%、6%的控失尿素等8个处理,研究不同控失剂用量的控失尿素对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旨在为当地玉米生产中合适控失剂用量控失尿素的选择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与普通尿素相比,施用控失尿素处理玉米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总体均显著增加,其中产量显著增加了14. 81%~25. 84%,以含4%~5%控失剂的控失尿素处理较高;施用控失尿素处理玉米籽粒干质量及地上部干质量均显著增加,其中地上部干质量增加了10. 52%~17. 49%,以含4%~5%控失剂的控失尿素处理较高;施用控失尿素处理玉米地上部氮积累量显著增加了19. 67%~32. 94%,磷积累量增加了0. 19%~33. 15%,钾积累量增加了2. 27%~18. 53%,总体以含3%~4%控失剂的控失尿素处理较好;施用控失尿素处理氮肥利用率显著增加了102. 38%~178. 57%,氮肥偏生产力显著增加了14. 81%~25. 89%,氮素收获指数增加了4. 66%~16. 12%,氮素吸收效率显著增加了19. 75%~32. 93%,氮肥农学效率显著增加了190. 98%~333. 90%,总体以含3%~4%控失剂的控失尿素处理较高。综合分析,以含4%控失剂的控失尿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新型氮肥对水稻产量养分积累及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新型氮肥对贵州水稻产量、生物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探讨其在水稻种植中的节肥增产效果,筛选适宜贵州山区水稻种植的高效新型氮肥。【方法】以水稻品种乐优58为试验材料,设置普通尿素和4种新型氮肥不同施肥方案的大田对比试验。【结果】相对于普通尿素处理,新型氮肥处理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增加水稻产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其中腐植酸尿素处理水稻增产率和籽粒生物量最高,分别为16.28%、84.44 g/穴;控失尿素、腐植酸尿素、控失尿素一次追肥和普通尿素+等量锌肥处理均能提高水稻地上部分氮、磷、钾积累量,且腐植酸尿素处理能使水稻养分更多的积累在籽粒当中;腐植酸尿素处理水稻的氮肥利用率、肥料偏生产力、养分收获指数、养分吸收效率及氮肥农学效率综合表现最好,促进了水稻对养分的吸收利用。【结论】在贵州稻区施用腐殖酸尿素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脲酶抑制剂尿素在冬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验证脲酶抑制剂尿素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和对氮素利用率的影响,采用对比的试验方法,以常规施肥和增效尿素作对照,研究了在减量施用氮肥下小麦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结果表明,小麦施用脲酶抑制剂尿素能显著增加产量和提高氮素利用率,对降低氮素化肥的投入和降低面源污染都有着现实的意义,氮素利用率最高可提高到42.8%。施用脲酶抑制剂尿素的处理较常规施肥增产效果显著,施纯氮168 kg/hm~2的处理增产效果最好,产量7 377.0 kg/hm~2,较常规施肥增加10.5%。通过示范试验,该肥料用量少,效果好,增产作用明显,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可在粮食等作物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