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试验旨在探讨乳酸菌―芽孢菌发酵黄芪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将84只小鼠分成6组,每组14只,分别为生理盐水组(阴性对照组)、未发酵黄芪组(阳性对照组,黄芪生药浓度为150 mg/mL)、试验Ⅰ组(黄芪生药浓度为60 mg/mL)、试验Ⅱ组(黄芪生药浓度为90 mg/mL)、试验Ⅲ组(黄芪生药浓度为120 mg/mL)、试验Ⅳ组(黄芪生药浓度为150 mg/mL)。小鼠采用灌胃方式给药30 d,最后处死小鼠测定其体重、免疫器官(胸腺和脾脏)系数、免疫因子(IgG、IL-6、sIgA)。结果显示,给药30 d后,试验组小鼠体重明显升高;试验Ⅰ组免疫器官系数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Ⅲ、Ⅳ组免疫因子IgG和sIgA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由此可知,乳酸菌―芽孢菌发酵黄芪对小鼠的免疫功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瘤胃源益生菌对小鼠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旨在对筛选出的6种瘤胃源益生菌进行小鼠试验,以期为其在畜禽养殖业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选取5周龄雄性昆明小鼠56只,随机分为7组:生理盐水对照组、解淀粉芽孢杆菌Lw-J21组、枯草芽孢杆菌Lw-K16组、乳酸菌Lw-R35组、产蛋白酶菌Lw-D48组、产纤维素酶菌Lw-X21组和酵母菌Lw-JM70组,试验组每天以0.2mL/10g体重剂量连续灌胃42d,对照组灌喂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比较并分析灌胃不同益生菌对小鼠体重、肠道菌群数量、脂肪积累量、免疫器官指数和血糖降解能力等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解淀粉芽孢杆菌Lw-J21和产纤维素酶菌Lw-X21组小鼠体重增加明显(P0.05),同时可显著减少小鼠体内的脂肪积累(P0.05)。乳酸菌Lw-R35和产纤维素酶菌Lw-X21组小鼠肠道中的乳酸菌和总厌氧菌数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增多(P0.05;P0.01)。各益生菌组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均有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P0.01),且可不同程度提高小鼠血糖的调节能力。综上所述,用筛选出的6种天然益生菌饲喂小鼠可改善其肠道微生态环境、免疫器官指数和血糖调节能力等。  相似文献   

3.
瘤胃源益生菌对小鼠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对筛选出的6种瘤胃源益生菌进行小鼠试验,以期为其在畜禽养殖业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选取5周龄雄性昆明小鼠56只,随机分为7组:生理盐水对照组、解淀粉芽孢杆菌Lw-J21组、枯草芽孢杆菌Lw-K16组、乳酸菌Lw-R35组、产蛋白酶菌Lw-D48组、产纤维素酶菌Lw-X21组和酵母菌Lw-JM70组,试验组每天以0.2 mL/10 g体重剂量连续灌胃42 d,对照组灌喂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比较并分析灌胃不同益生菌对小鼠体重、肠道菌群数量、脂肪积累量、免疫器官指数和血糖降解能力等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解淀粉芽孢杆菌Lw-J21和产纤维素酶菌Lw-X21组小鼠体重增加明显(P>0.05),同时可显著减少小鼠体内的脂肪积累(P<0.05)。乳酸菌Lw-R35和产纤维素酶菌Lw-X21组小鼠肠道中的乳酸菌和总厌氧菌数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增多(P<0.05;P<0.01)。各益生菌组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均有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P<0.01),且可不同程度提高小鼠血糖的调节能力。综上所述,用筛选出的6种天然益生菌饲喂小鼠可改善其肠道微生态环境、免疫器官指数和血糖调节能力等。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益生菌在肉鸡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对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体重接近的1日龄雄性AA肉鸡480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分别饲喂基础日粮(A组)、基础日粮中添加0.5%的乳酸菌(B组)、0.5%的枯草芽孢杆菌(C组)和0.5%混合菌(D组),混合菌是以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按照1:1比例配制而成,整个试验为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复合菌均能显著提高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日采食量(P 0.05),且各益生菌处理组还显著提高肉仔鸡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P 0.05),提高肉鸡血清中IgG的水平(P 0.05),并显著降低肠道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P 0.05),提高乳酸菌的数量(P 0.05),且复合菌的使用效果在各方面都要显著优于单一的乳酸菌或枯草芽孢杆菌。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复合菌可以显著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并促进机体免疫器官的发育,提高免疫抗病能力,改善肠道微生物区系,促进有益菌增殖,抑制有害菌生长,与单菌种相比,复合菌的使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胡逸枫  梁夏瑜  王航  汤承  岳华 《中国畜牧兽医》2017,44(11):3195-3200
本试验为研究金荞麦超微粉对肉鸡免疫功能和生长发育的影响,将160只1日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4组,7日龄时用新城疫活疫苗滴鼻(1头份/只),同时颈部皮下注射新城疫-禽流感二联灭活疫苗(0.3 mL/只),间隔12 h后各组分别饲喂含不同药物的饲料,自由采食。低、高剂量组分别在饲料中添加4.50‰、8.75‰金荞麦超微粉,连续给药7 d。阳性对照组在饲料中添加400 g/L黄芪多糖,连续给药7 d;空白对照组饲料中不添加任何药物。随后在给药结束后的第7、21和35天翅下静脉采血用于分离淋巴细胞和血清,用CCK-8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微量血凝抑制试验评价血清中抗体效价;同时称量各组肉鸡体重,屠宰后解剖,取脾脏、法氏囊和胸腺计算免疫器官指数。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给药结束后7、21和35 d,金荞麦超微粉高、低剂量组与黄芪多糖组料重比均不同程度降低(P>0.05);此外给药组可提高肉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免疫抗体水平和肉鸡体重,其中给药结束后21 d,金荞麦超微粉高剂量组禽流感病毒和新城疫病毒抗体效价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还能提高脾脏和法氏囊的脏器系数,并具有量效关系。综上所述,金荞麦超微粉可以显著提高雏鸡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并显著增加体重。表明金荞麦超微粉具有增强白羽肉鸡免疫力和促进生长发育的功效,为开发金荞麦超微粉为新型天然植物药、饲料添加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发酵床养猪是根据猪场微生态原理和发酵技术,采用优势菌种发酵床技术,将含有高活力浓度的来自于猪场和猪肠道内的酵母菌、乳酸菌、功能芽孢菌等专用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按一定比例与锯木屑搅拌均匀,制作成发酵床,在合理的养殖密度下,猪的排泄物被微生物分解逐步发酵转化而除去猪舍臭味,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地衣芽孢杆菌发酵黄芪条件,并研究黄芪发酵制剂对育雏蛋鸡免疫机能的影响。本试验以菌体生物量及黄芪多糖增率为指标,通过培养时间、温度及pH进行优化,获得芽孢杆菌发酵黄芪的最佳条件,再将发酵制剂以不同的剂量添加至蛋鸡饲料中,研究其对育雏蛋鸡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最优发酵条件为初始pH 5.0,培养温度36℃,培养时间28 h,接种黄芪质量分数8%;蛋鸡35、42日龄时,3‰发酵黄芪组的脾脏指数比对照组分别提高40.7%、36.7%(P0.05);添加未发酵黄芪组脾脏指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3‰发酵黄芪组差异显著(P0.05);法氏囊指数在蛋鸡35日龄时,3‰发酵黄芪组比对照组和未发酵黄芪组分别提高24.8%和22.37%(P0.05);3‰发酵黄芪组可显著提高蛋鸡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P0.05);35、42日龄时,3‰发酵黄芪组的Ig G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2.3%、14.5%(P0.05)。研究表明,芽孢杆菌发酵黄芪制剂,能够提高育雏蛋鸡的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8.
《饲料工业》2019,(19):15-19
研究旨在筛选杏鲍菇菌糠最佳发酵菌种及条件,评价其作为饲料原料的安全性。以杏鲍菇菌糠饲料为研究对象,依据国家饲料卫生标准,检测其重金属、霉菌毒素、农药残留、有害微生物含量等指标,在此基础上,进行梯度含水量(低50%、中60%、高70%)与三组不同微生物发酵剂(乳酸菌、乳酸菌-酵母菌、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试验设计,设置对照组不发酵,每隔24 h测定概略养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干物质)、有氧稳定性、霉菌毒素。结果表明,发酵前后的杏鲍菇菌糠饲料各项安全性检测指标均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当杏鲍菇菌糠饲料水分含量为60%时,采用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发酵剂发酵,营养水平各项指标最优,与对照组相比,粗蛋白质含量平均提升27.12%,粗纤维含量平均降低19.52%,粗脂肪含量平均提升38.92%,干物质含量平均下降3.41%。其有氧稳定性也高于其他组,生物毒素含量降低,AFB1、OTA、DON含量较未发酵前平均降低4.77%、40.42%、4.65%。研究表明杏鲍菇菌糠发酵饲料符合国家饲料安全标准,且经微生物发酵后的杏鲍菇菌糠营养水平提高,霉菌毒素有所降低,以杏鲍菇菌糠饲料水分含量为60%与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发酵剂发酵最佳。  相似文献   

9.
两步发酵法降解大豆抗原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混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混菌发酵生豆粕,研究表明,酵母菌及乳酸菌对枯草芽孢杆菌降解抗原蛋白的能力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以枯草芽孢杆菌好氧发酵作为前发酵,乳酸菌及酵母菌厌氧发酵作为后发酵对生豆粕进行两步发酵,结果表明:前发酵时间对豆粕中抗原蛋白的降解影响最大,后发酵温度其次,前发酵温度影响最小;当前发酵温度为35℃,前发酵时间为48 h,后发酵温度42℃,后发酵时间32 h,豆粕中两种主要抗原蛋白的残留量仅0.15%。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评估日粮补充以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和酵母菌组成的复合益生菌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小肠绒毛形态及肝脏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试验将208头体重接近的18周龄三元育肥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6头.对照组育肥猪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育肥猪饲喂基础日粮+1.5?g/kg由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组成的复合...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固元颗粒(GYKL)对免疫抑制鸡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试验将210只12日龄非免疫健康海兰褐鸡随机分为7组:固元颗粒(GYKL)低剂量(GYKL1)组、固元颗粒中剂量(GYKL2)组、固元颗粒高剂量(GYKL3)组、药物对照(APS)组、环磷酰胺对照(Cy)组、空白对照(BC)组、免疫对照(VC)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13日龄时,BC组和VC组注射0.5 mL生理盐水,其余组均按体重100 mg/kg肌肉注射环磷酰胺(Cy),每天1次,连续3 d;16日龄时,GYKL1~3组饮水口服固元颗粒,每日剂量分别为按体重25 mg/kg(低)、50 mg/kg (中)、100 mg/kg (高);APS组饮水口服阳性对照药物黄芪多糖;Cy组、BC组、VC组饮用生理盐水,各组均连用7 d。23日龄时,除BC组外,其余组均用新城疫(ND)-禽流感(AI)二联灭活疫苗颈部皮下注射,分别于免疫前和免疫后第7,14,21天,每组随机取6只鸡翅下静脉采血,分离血清,β-微量法检测血清中新城疫、禽流感HI抗体效价;称重后分离脾脏、胸腺、法氏囊,计算免疫器官指数;分离脾淋巴细胞,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指数。结果表明:4个给药组鸡的体重、脾脏指数、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免疫后14天血清ND、AI的HI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Cy组(P0.05);免疫后14天,4个给药组中,GYKL2组的鸡脾脏指数、胸腺指数、血清ND、AI的HI抗体效价最高;免疫后14,21天,4个给药组中,GYKL2组的鸡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LPS诱导)最高,显著高于其余3个给药组(P0.05)。GYKL2组的鸡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ConA诱导)在免疫7,14,21天时显著高于Cy组(P0.05),与BC组、VC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免疫抑制鸡饮水口服固元颗粒之后,可使免疫抑制现象得到显著缓解,其中以GYKL2组缓解免疫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固元颗粒中剂量(50 mg/kg)为推荐剂量。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和黄芪多糖对雏鸡免疫力的影响,本试验选取1日龄雏鸡120只,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即在日粮中添加4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的试验组,称为枯草组;在日粮中添加4 g/kg黄芪多糖的试验组,称为黄芪组;在日粮中添加4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4 g/kg黄芪多糖的试验组,称为枯草+黄芪组;正常饲喂基础日粮,称为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雏鸡,预饲期7 d,试验期21 d,试验结束后对4个组进行免疫器官质量、外周血IgG含量、盲肠sIgA含量和T淋巴细胞数量的检测。结果显示:加入枯草芽孢杆菌、黄芪多糖单剂和枯草芽孢杆菌+黄芪多糖复合制剂均可以促进免疫器官发育、提高外周血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和T淋巴细胞数量,其中在日粮中添加4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4 g/kg黄芪多糖复合制剂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对兔病毒性出血症(RHD)疫苗有免疫增强作用的中药提取物,本研究将50只30日龄家兔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免疫对照组和3个给药组。饲养至35日龄时,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皮下注射2 m L RHD灭活疫苗。在免疫前3天和免疫后3天,3个给药组分别肌肉注射黄芪多糖、淫羊藿多糖和党参多糖溶液1 m L(浓度按多糖含量4mg/kg体重计),空白对照组和免疫对照组分别肌肉注射1 m L生理盐水。免疫后第7天、14天、21天和28天,各组随机抽取5只静脉采血,测定抗体水平、器官指数和免疫球蛋白Ig G含量。结果表明:3种中药提取物黄芪多糖、淫羊藿多糖和党参多糖对RHD疫苗的免疫效果具有增强作用,可作为RHD疫苗免疫增强剂开发。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考察太子参须散对免疫抑制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以40头断乳荣昌仔猪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芪多糖组、太子参须散组,每组10头;除空白组外,其余几组均用环磷酰胺造免疫抑制模型。造模成功后,模型组正常饲喂,太子参须散组按0.5 g/kg体重剂量灌喂给药,黄芪多糖组按照每千克饲料拌料给药200 mg黄芪多糖,每天2次,连用7 d。注射猪瘟疫苗,每头猪1头份。试验期间观察仔猪的临床表现,计算其生长性能、白细胞数、猪瘟抗体水平,评价太子参须散对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造模成功后,仔猪精神状态不良,部分仔猪出现腹泻,运动量少,采食量降低。给药7 d后,仔猪精神状态好转,采食均趋于正常,运动量增多。太子参须散能够提高血液中白细胞数,且能提高猪瘟的抗体水平,延长抗体持续时间。结论:太子参须散能够增强仔猪的免疫效果,推荐临床用药方案为:0.5 g/kg体重剂量给药,每天2次,连用7 d。  相似文献   

15.
周毅  祝辉  倪学勤  曾东 《中国饲料》2012,(15):15-17
将15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3只,每天分别灌胃生理盐水、乳酸杆菌D22菌液、黄芪提取液、乳酸杆菌与黄芪合生元、乳酸杆菌发酵黄芪合生元各1 mL,饲喂3周后,统计净增重、日增重,胸腺、脾脏指数,派氏结计数。旨在研究益生乳酸杆菌与黄芪合生元制剂对大鼠生长性能与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E组肠道派氏结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C、D、E组生长性能指标显著高于A组(P<0.05),脾脏、胸腺指数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乳酸菌发酵黄芪合生元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棉籽粕中因含有棉酚等有毒物质,制约了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微生物发酵法是目前普遍认为的成本低、效果好、较安全的脱毒方法。本实验利用实验室常用菌株芽孢菌、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棉籽粕,研究其对棉籽粕中游离棉酚降解率的影响,并对发酵前后棉籽粕的营养指标如活菌数、酸溶蛋白、中性蛋白酶活性、pH和游离棉酚含量等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降解棉籽粕中游离棉酚效果的菌株排序为芽孢杆菌优于酵母菌优于乳酸菌,其中芽孢杆菌BLCC1-0039组发酵棉籽粕24 h时,游离棉酚降解率达到93.89%(P0.05),酵母菌BLCC4-0327组发酵棉籽粕发酵24 h时,游离棉酚降解率达到72.72%(P0.05),本研究的5株乳酸菌几乎都没有降解游离棉酚的能力。芽孢杆菌各菌株发酵棉籽粕均可以提高酸溶蛋白含量和中性蛋白酶活性,发酵24 h时,芽孢杆菌BLCC1-0039组的酸溶蛋白含量较空白对照组高出54.80%(P0.05),中性蛋白酶活性达到4111.40U/g(P0.05);发酵24 h时,酵母菌BLCC4-0327组的酸溶蛋白含量较空白对照组高出23.20%(P0.05);乳酸菌发酵可有效改善发酵风味,发酵24 h时,乳酸菌BLCC2-0092组发酵料的p H降至5.47(P0.05)。这说明,优良的微生物菌种是影响棉籽粕脱毒效果和饲料营养品质的首要条件,这为下一步棉籽粕的有效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金荞麦超微粉对小鼠免疫功能和生长发育的影响。将60只昆明小鼠随机等分为4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1.75、1.25、0.75 g/kg 体重金荞麦超微粉悬液,连续给药7 d;空白对照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最后一次给药后间隔12 h,各组小鼠用鸡新城疫弱毒疫苗接种,随后在给药结束后的第7、14和21天取小鼠外周血用于分离淋巴细胞和血清,用CCK-8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微量血凝抑制试验评价血清中新城疫抗体水平,同时称量各组小鼠体重;给药结束后21 d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及脾脏指数。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中剂量金荞麦超微粉可极显著提高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免疫抗体水平和体重(P<0.01),同时极显著提高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脾脏指数(P<0.01)。试验结果表明,金荞麦超微粉能显著提高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为开发金荞麦超微粉成为新型天然植物药、饲料添加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硒化大蒜多糖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鸡的颉颃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硒化大蒜多糖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的颉颃作用,将336只11日龄非免疫健康罗曼雏鸡随机均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BC)、免疫对照组(VC)、环磷酰胺对照组(Cy)、sGPS3、sGPS5、sGPS6和药物对照组(APS),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BC组和VC组注射0.5mL生理盐水,其余组均肌肉注射8mg/mL环磷酰胺0.5mL,每天1次,连续3d;14日龄时,除BC组外,其余组均用新城疫疫苗免疫,同时3个硒大蒜化多糖组分别注射0.5mL浓度为1mg/mL的sGPS3、sGPS5、sGPS6,APS组肌肉注射黄芪多糖注射液0.5mL,Cy组、VC组和BC组注射生理盐水0.5mL,每天1次,连续3d,28日龄二免。分别于首免后的第7、14、21、28天,每组随机抽取6只罗曼鸡翼静脉采血,分离血清,β-微量法检测血清ND-HI抗体效价、ELISA法检测血清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称量体重后采集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组织并称重,计算免疫器官指数。结果显示,各给药组的血清ND-HI抗体效价、血清IFN-γ和IL-2含量、法氏囊指数均显著高于Cy组(P0.05);sGPS6组血清抗体效价、IFN-γ含量在28d,血清IL-2含量在21、28d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在免疫后21、28d,4个给药组中sGPS6组体重、法氏囊指数最高,显著高于其余3个给药组(P0.05);在免疫后28d,4个给药组中sGPS6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最高,显著高于其余3个给药组(P0.05)。结果表明,硒化大蒜多糖对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抑制具有颉颃作用,其中sGPS6组的活性最高,可作为新型免疫抑制颉颃剂的候选药。  相似文献   

19.
探讨太子参多糖注射液(RPPI)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将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环磷酰胺(CTX)模型组、黄芪多糖注射液阳性对照组(API,100 mg/kg)、RPPI低剂量组(50 mg/kg)、RPPI中剂量组(100 mg/kg、)、RPPI高剂量组(200 mg/kg)。API阳性对照组、RPPI组每天腹腔注射给药1次,连续10 d,正常组和CTX模型组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于给药的8 d、9 d、10 d,除正常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CTX(80 mg/kg)。每天记录小鼠体质量、采食量。末次给药24 h后,测定免疫器官指数、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细胞因子IL-2、IL-4、IL-6、IFN-γ的含量。结果显示,与CTX模型组相比,RPPI组小鼠的体质量、免疫器官指数有一定程度的升高(P0.05),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细胞因子IL-2、IL-4、IL-6、IFN-γ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说明太子参多糖注射液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发酵床养猪是根据猪场微生态原理和发酵技术,采用优势菌种发酵床技术,将含有高活力浓度的来自于猪场和猪肠道内的酵母菌、乳酸菌、功能芽孢菌等专用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按一定比例与锯木屑搅拌均匀,制作成发酵床,在合理的养殖密度下,猪的排泄物被微生物分解逐步发酵转化而除去猪舍臭味,同时猪的粪便也通过发酵分解转化为菌体蛋白被猪作为饲料重新利用的一种生态循环的养殖模式.笔者以双坡式双排发酵床猪舍为例介绍发酵床保育仔猪技术要点,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