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1 毫秒
1.
2012~2013年通过对塔里木河流域多浪水库云斑#的采样观察,运用传统生物学测量方法测定分析;发现塔里木河流域多浪水库的云斑#为外来无意间流入的物种之一,其中多浪水库云斑#和其他水域的云斑#外形特征无异同,异速生长,机体偏瘦,雌雄比为1:1.26,雌雄生长性状不同,体长与体重雌雄个体差异明显。云斑#适应性强,可能会制约塔里木河流域渔业资源平衡。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河流域多浪水库鲤年龄与生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塔里木河流域多浪水库鲤的年龄与生长.[方法]2012~2013年通过对塔里木河流域多浪水库鲤的采样观察,运用传统生物学测量方法鉴定年龄,分析其生长特征.[结果]塔里木河流域多浪水库的鲤,年龄均值为3.80±1.384+,年龄结构不符合正太分布,优势年龄个体5+;体长和体重相关方程为:W=0.179 8L2.427 (R2 =0.917 9);体长和体高的关系式为:L=0.284 4H+0.190 4(R2=0.957 5);体长和鳞径直线相关方程为:L =12.543R-81.717 2(R2 =0.852 0);体长和鳞径幂指数相关方程为:L=0.018 4R3.3369(R2=0.912 6);多浪水库鲤的渐进体长L∞=96.54 cm,生产系数k=0.015,W∞=13 884.44 g,t0=-1.8540;种群总体(n=25)体长和体重生长方程为:Lt=96.54(1e0.015(1e0.015(t+1.854 0)),Wt=13 884.44(1e0.015(t+1.8540)2.4627.种群总体丰满度:K=2.851 8±0.2108.[结论]多浪水库鲤,异速生长,适应性较强,生长性状不稳定,在种群动态和渔业生态平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塔里木河流域外来物种的入侵机制和生态安全,于2012—2013年在塔里木河流域胜利水库采集83尾池沼公鱼,运用传统生物学和组织解剖学方法,对池沼公鱼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胜利水库池沼公鱼主要以鱼卵和浮游生物为食,摄食强度随季节变化,异速生长,机体偏瘦,雌雄比为1∶0.69,丰满度指数、体长与体重关系式雌雄个体差异显著。池沼公鱼适应性强,食性的特殊化使得塔里木河流域鱼类区系变化大,土著鱼类资源减少,严重影响了塔里木河流域水库其他鱼类的种群动态和渔业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河流域多浪水库浮游生物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塔里木河流域多浪水库是由塔里木河主要水源之一的阿克苏河塔里木拦河闸北岸分水闸引水入库的旁侧式平原水库,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渔业产地。2010年4月和8月对多浪水库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浮游生物调查,同时对水质进行了检测。通过浮游生物的定性分析得出:阿克苏河水进入多浪水库前,其中水体中浮游生物共有11种,隶属4个门,其中浮游植物3门10种,浮游动物仅发现原生动物;多浪水库共有浮游植物共有5门21种,浮游动物中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原生动物数量可观。定量分析得出:入库前水体浮游生物的总量为0.553mg/L,估计鱼产力为8.418kg/hm^2;多浪水库浮游植物总量为2.7804mg/L,浮游动物总量为1.126mg/L,估计鱼产力为92.31kg/hm^2。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黄辣丁在新疆各水产市场走俏,价格和销量较好。黄辣丁,就是叫美国云斑鮰的一种水产养殖品种。云斑鮰的养殖具有耐低氧、得病少、经济效益好等诸多优点。现将云斑鮰的养殖方式及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近年来美国云斑鮰的养殖情况及2009年对此进行的养殖试验进行了介绍,总结出云斑鮰在天津盐碱池塘的养殖模式及管理方法,为进一步推广养殖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云斑(鱼回)属鲇形目(鱼回)科鱼类,又称褐首鲶.属温水性淡水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并且具有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强、容易饲养、食谱广、抗病能力强和容易起捕等特点.云斑(鱼回)适宜池塘、稻田、湖泊、水库等淡水水域养殖,是淡水养殖的一个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福尔马林消毒剂对云斑鮰养殖生产中的影响,特进行了其急性毒性试验,用改良寇氏法测定了24h、48h、96h福尔马林对云斑鮰的半数致死浓度。结果表明,当水温为23±1℃、pH值为6.7、溶氧为5.5mg/L时,福尔马林对试验云斑鮰(体长10±2cm,体重30±2g)24hLC50、48hLC50、96hLC50分别为55.8、46.5、38.0mg/L。中毒鱼临床可见体表黏液增多,体色减退,鳍条基部充血、出血,肛门红肿。  相似文献   

9.
云斑(鱼回)属鲇形目(鱼回)科鱼类,又称褐首鲶.属温水性淡水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并且具有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强、容易饲养、食谱广、抗病能力强和容易起捕等特点.云斑(鱼回)适宜池塘、稻田、湖泊、水库等淡水水域养殖,是淡水养殖的一个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0.
多浪水库鲫鱼暴发性细菌病病原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新疆南疆地区阿克苏市多浪水库养殖场的鲫鱼暴发细菌性疾病,给当地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对多浪水库鲫鱼暴发性细菌病病原进行初步调查,从患病鲫鱼体内分离出3株优势菌株XJ-Ⅰ、XJ-Ⅱ、XJ-Ⅲ,人工感染试验证明是鲫鱼的致病菌,经鉴定该菌为嗜水气单胞菌(Aeramonas hydrophila).16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新霉素、庆大霉素、奈啶酸、氟哌酸、恩诺沙星、磺胺对甲氧嘧啶等6种药物高度敏感.根据水库生态环境和鲫鱼发病特点分析,推断对盲囊线虫可能是病原菌的中间寄主.据此提出多浪水库养殖鲫鱼暴发性细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黄鳝(Monopterus albus)出血病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情况,采用动物回归和细菌常规分类鉴定方法及16S rDNA基因系统发育学分析等手段,从四川名山地区黄鳝出血病病料中分离到具有致病性的菌株(HM1),经人工感染实验证实该菌为黄鳝出血病的病原菌。动物致病性试验显示,该分离株对泥鳅和小白鼠不致病,对云斑有较弱的致病力。对该分离株的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分析,试验结果与报道的藤黄微球菌一致,为革兰氏阳性、球菌,无运动力,多成双、四联或簇状排列,不形成链状排列,不形成芽孢;接触酶和明胶液化阳性;乳糖、甘露醇、葡萄糖、七叶苷、硝酸盐还原、精氨酸双水解阴性等特征。采用细菌16S rDNA基因通用引物对该菌的16S rDNA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得到1条长度为1 382 bp的核苷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HM044913)。该序列经RDP(Ribosomal Database Project)数据库在线Classifer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微球菌属细菌。以该菌16SrDNA序列和GenBank数据库内同源性较高的细菌16S rDNA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分离...  相似文献   

12.
云鳚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脾脏细胞低渗──空气干燥法制片,Giemas染色,对云(Enedriasnebulosus)的染色体组型进行分析和研究,其染色体数目为2n=26,总臂数NF=52,全部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基因(IGFBP1)的特征,阐明IGFBP1基因在不同性别黄颡鱼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和IGFBP1蛋白在雌、雄黄颡鱼肌肉中的表达差异,克隆IGFBP1基因的c DNA全长,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黄颡鱼IGFBP1基因c DNA全长为1 259 bp,其开放阅读框长度为714 bp,编码237个氨基酸,3'端和5'端非翻译区分别为407 bp和138 bp;黄颡鱼IGFBP1基因核苷酸序列与鲇形目斑点叉尾鮰的相似度(89%)较高,与鲢、鲤、鲫、草鱼和团头鲂等的差异较大;肝脏是黄颡鱼IGFBP1基因m RNA表达最丰富的组织,IGFBP1基因在雄性个体心脏、肾脏、肌肉和肠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雌性的(P0.05);IGFBP1蛋白在雌、雄黄颡鱼肌肉组织中都有表达,且在雄性个体中的表达量高于在雌性个体中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14.
基于ITS-1序列的部分鳚亚目鱼类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PCR扩增获得了3种中国黄渤海海域的鳚亚目鱼类的线粒体ITS-1基因,并以条斑马鲛为外群,生成供系统发育分析的序列矩阵,利用MEGA 4.0软件分析序列的碱基组成、差异百分比、转换/颠换值等,应用最大简约法(MP)和邻接法(NJ)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在鳚亚目鱼类的ITS-1片段生成的序列矩阵中发现有碱基的插入缺失现象,共有49 bp变异位点,转换/颠换值为1.0;3种鱼ITS-1长度为375~562 bp,其中方氏云鳚的最长,为532~562 bp,六线鳚的最短,为375 bp;锦鳚科的方氏云鳚和云鳚聚为一支;方氏云鳚和云鳚种间遗传距离只有0.02,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15.
采用常规煮沸剥离方法分析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骨骼系统的组成,得到了斑点叉尾鮰的完整骨骼标本和单个骨骼标本。对标本进行摄影、分析、处理,并总结出相应的骨骼特征。结果表明:斑点叉尾鮰骨骼系统由269块骨骼组成,其中脑颅区40块、咽颅区79块、附肢骨骼52块、躯干部98块,有鳍棘。  相似文献   

16.
华北落叶松球花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落叶松雌雄花芽于 6月中旬到 7月上旬分化 ,9月中旬雌球花芽顶部变得比雄球花芽尖而光滑 ,且芽鳞向外反卷 ,而雄球花芽的芽鳞未反卷 ,这些可作为雌雄球花花芽早期识别的重要特征。雌雄球花在树冠不同方向和部位的分布是不同的 ,其球花的数量比例为 1 :4~ 1 5 ,它们的开花百分率分别为 85 %和 70 %。  相似文献   

17.
大乌圆龙眼开花特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单穗、单株和植株群体3个方面调查分析大乌圆龙眼雌雄花开花特性,结果表明,大乌圆龙眼雌雄花交替开放的顺序是雄-雌-雄,植株群体雌雄花开放相遇时间比单穗和单株长;雌花在开花后5~14d为落花高峰期,雄花在开花后8~18d、19~26d分别出现两个落花高峰。因此,生产上大乌圆龙眼园种植株数要在10株以上,以增加雌雄花花期相遇天数,促进授粉受精,实现丰产。  相似文献   

18.
孑遗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L.)雌雄株水分生理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材料与方法1.1生境及其自然环境试验地位于四川盆地西缘的四川省都江堰市灵岩山,为山地。研究地点地处31°01’N,103°36'E,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均温为12.5℃。1月平均气温4.6℃,7月平均气温24.7℃。降水充沛,年均降雨量为1200-1800mm,云雾多、日照少,年均日照时数900h,年均相对湿度为75%-80%。  相似文献   

19.
曹全  江洪  曾波  余树全  王彬  蒋馥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732-8735
[目的]研究银杏雌雄株在水分生理上的差异,探讨其水分利用策略,以及在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对银杏雌雄株的树干液流(sap flow)、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以及水分利用效率(WUE)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雌雄银杏的液流昼夜进程具有相似的规律,且白天雌雄株液流基本相同,夜间雄株液流大于雌株;不同性别银杏的丹和岱同样呈现为早晚高、午间低的曲线趋势,早晚雌株有比雄株更高的Tr和Gs,但中午11:00-14:00之间雌株的值低于雄株;雌雄银杏的WUE曲线变化趋势相似,但雌株的平均水分利用效率略小于雄株。[结论]与其他伴性植物比较分析得知,不同性别银杏的水分生理有较强的趋同特征。这可能是在长期进化的压力下,雌雄异株植物的一种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20.
化学通讯被认为是结网类蜘蛛两性间交流的主要方式,但对结漏斗网蜘蛛两性间的交流方式却少有研究.在了解刺近隅蛛Aterigena aculeata的求偶和交配过程的基础上,验证了处女雌蛛蛛网可以触发雄蛛的求偶行为,表明处女雌蛛蛛网上存在着某种化学物质,即性信息素.继而,将雄蛛置于不同生殖状态的雌蛛蛛网上,发现雄蛛面对处女雌蛛蛛网时的求偶延迟时间最短;已交配雌蛛蛛网也可以引起求偶,但延迟时间较长;而亚成体雌蛛和雄蛛的蛛网均不能触发求偶反应.表明雄性刺近隅蛛可以通过蛛网判断出它靠近的这头蜘蛛是否适合自己进行交配.漏斗蛛和其他结网类蜘蛛类似,化学通讯在两性交流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