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生猪疾病治疗中,解热镇痛药物使用频率最高.但是,在使用上普遍存在的误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解热镇痛药在猪病治疗中的实际效果.文章就此以"解热镇痛药在猪病治疗中合理应用"为题,就生猪发热症的认识以及解热镇痛药的合理用药原则这两方面做要点阐述,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解热镇痛药是一类具有退热和减轻外周慢性钝痛的药物.该类药物种类较多,在临床应用广泛,本文从解热镇痛药的作用机理、常用解热镇痛药特性、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解热镇痛药使用注意事项3个方面对解热镇痛药进行介绍,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由于滥用此类药物所导致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赵增成 《中国家禽》2007,29(8):36-36
双氯芬酸钠,又名双氯灭痛,是第三代强效非甾体解热镇痛药物,其作用较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强大,在人药中广泛使用。近些年来,某些兽医或兽药厂也将该药用于禽病的防治。笔者于2006年2月在山东某地诊治了3例肉仔鸡双氯芬酸钠中毒的病例,现报告如下,以引起兽医工作者和养鸡户注意。  相似文献   

4.
解热镇痛药是较为常用的兽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但随着解热镇痛药物的大量使用,很多养猪户将解热镇痛药当成治疗猪病的万能药,从而导致解热镇痛药物的滥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还会显著提高猪的饲养成本,影响养猪户的经济效益。因此,这就要求在对猪病治疗的过程中,应该从猪病的临床症状等实际情况出发,对猪发烧原因进行全面分析,针对解热镇痛药的功效进行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5.
猫扑热息痛中毒病例孙素岩,黄明信,王玉科,王克东(辽宁省鞍山市畜牧兽医站,114011)扑热息痛(又名对乙酰氨基酚),是小动物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由于猫的红细胞对扑热息痛敏感性较强,机体内又缺乏对该药的解毒机制(葡萄糖醛酸贰和谷胱苷肽)。因此,扑热息...  相似文献   

6.
<正>扑热息痛是应用最普遍的解热镇痛药,商品药名白加黑、帕尔克、泰诺感冒片、感冒灵、去痛片等均含扑热息痛,剂量约120~500mg不等。不当剂量的服用会产生毒副反应,对肝脏、肾脏、血液系统和神经系统都有一定损害。扑热息痛引起肝细胞坏死是其直接对肝细胞的作用,可能是过量服用扑热息痛致使体内生成一种毒性代谢产物,当积存达到一定量时,造成肝脏谷胱甘肽耗竭,使肝脏解毒能力大大下降,毒性代谢产物破坏肝细胞,产生细胞变性和坏死。由于过量扑热  相似文献   

7.
扑热息痛(APAP)是应用广泛的解热镇痛药物,正常治疗剂量非常安全,但如果长期低剂量或1次性过量使用可造成严重的肝损害,其肝毒性主要与毒性代谢产物N-乙酰-P-苯醌亚胺的堆积有关[1].  相似文献   

8.
在治疗病猪的时候,解热镇痛药是一种常备的药物,且在治疗当中得到广泛地应用,很多的养殖户也将其作为一种疗效显著的"灵丹妙药".因此,会大量滥用这种镇痛的药物,这不仅危害了畜牧产品的质量安全,还对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直接的影响,同时还增加了饲养的成本,对养猪的经济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文论述了解热镇痛药在猪病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9.
《北方牧业》2008,(11):27
<正>临床一般遇到热性疾病都会用到解热镇痛药,解热镇痛药具有解热、消炎止痛、抗风湿作用。长期大剂量应用可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应引起注意。对诊断不明确的应避免使用。因为这类药物多属对症治疗,随便使用易掩盖症状而影响诊  相似文献   

10.
猪是家畜养殖行业中的重要品种之一,能够为养殖户带来丰厚的收益.但是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一旦猪出现了发热等病症,就会影响到猪的健康,也会影响到其肉质安全.为此,必须要做好猪病的诊断和治疗.其中解热镇痛药物在猪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较为常见,现本文就探讨了合理运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够为解热镇痛药的科学应用提供一些借鉴,提高我国猪病临床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1.
解热镇痛药是兼有解热和减轻局部钝痛作用的药物,能缓解疾病症状,其中大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解热镇痛药种类较多,兽医临床应用广泛,合理使用该类药物对于预防药物不良反应,正确解除患病动物的病理症状,对症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解热镇痛药是一种常备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中,而且有很多养猪户将其作为治疗猪病的"灵丹妙药",直接造成解热镇痛药物的滥用,不仅给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危害,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还直接导致饲养成本的增加,影响到养猪经济效益。因此在对猪病治疗过程中要认真的分析猪病的发烧原因,科学分析解热镇痛药功效,科学合理的应用解热镇痛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确认识解热镇痛类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热镇痛类药是指兼有解热和镇痛作用的药物 ,在家畜疾病的治疗临床应用中 ,常用品种有吡唑酮类 (氨基比林、安乃近、安痛定等 )、水杨酸类 (水杨酸钠等 )及柴胡。作者在 1 994年— 1 997年期间的基层兽医站工作中 ,为了解本市山区片的牲畜疾病状况 ,曾就兽医处方单及治疗单进行过一些粗放的统计 ,发现一个现象 ,在所统计的 850个处方中 ,消化障碍类处方有31 9例 ,而其中氨基比林、安乃近、安痛定的使用占2 78例 ,占处方数的 87.1 % ;外伤感染类处方有 38例 ,其中解热镇痛药的使用为 37例 ,占 97% ;其它类处方 493例 ,其中解热镇痛药的使用 …  相似文献   

14.
氟尼辛葡甲胺(flunixin meglumine)是一种新型的、非甾体类动物专用的解热镇痛药物,属于烟酸类衍生物,是环氧化酶的抑制剂。由美国先灵葆雅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开发(商品名为Banamine),现已在美国、法国、瑞士、德国、英国等许多国家广泛应用。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独立研制并申报的氟尼辛葡甲胺已于2007年6月1日被农业部批准为国家三类新兽药。证书编号为(2007)新兽药证字23、24号。  相似文献   

15.
解热镇痛抗炎类药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雷 《中国兽药杂志》2003,37(4):53-55,36
解热、镇痛及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和减轻局部慢性钝痛作用的药物 ,其中大多数还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它们的共同作用机制是抑制环加氧酶 ,减少前列腺素 (Prostaglandin ,PG)的生物合成。由于其化学结构和抗炎机制与糖皮质激素甾体抗炎药 (steroidalanti inflammatorydrugs,SAIDS)不同 ,故称为非甾体类抗炎药 (nonsteroidalanti inflammato rydrugs,NSAIDS)。常用解热镇痛药按化学结构可分为水杨酸类 ,苯胺类 ,吡唑酮类及其他有机酸类等四…  相似文献   

16.
水杨酸类已在医学上用了几个世纪。自1900年以来阿斯匹林已成为我们医疗设施的一个组成部分。水杨酸类在兽医上的许多应用可能是很优越的。在人上仔细设计的一些研究未能显示一些新的解热镇痛药比阿斯匹林有任何优越性。如果给有关动物给予相应的剂量,很可能对病畜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17.
解热镇痛类药物包括传统的非甾体类抗炎药(COX-1抑制剂)、非传统的非甾体类抗炎药(COX-2抑制剂和一氧化氮释放型NSAIDs)。文章分析其国内外市场状况,并指出临床应用所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常用解热镇痛药的不良反应,提出了应用时应注意的事项。预计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研究COX-2选择性抑制剂,发现新结构类型的高活性化合物仍是主攻方向,而且开发NO-NSAIDs也会成为降低NSAIDs的不良反应,增加其疗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羊采食了荞麦秸秆或荞麦籽实秕壳,或活的荞麦全株,在阳光的照射下可引发一系列中毒症状.一经确诊为荞麦中毒后,应立即停喂养麦,将病羊移至光线较暗处,以解热镇痛、消炎、抗过敏和补充营养为治疗原则,及时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安乃近等对症治疗,并积极采用抗生素类药物防止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19.
(一)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所用兽药必须符合上述国家兽药质量的相关规定所用兽药必须来自具有《兽药生产许可证》、产品批准文号的生产企业,或者具有《进口兽药许可证》的供应商。所用兽药的标签应符合《兽药管理条例》的规定,慎重使用经农业部批准的拟肾上腺素药、平喘药、抗(拟)胆碱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和解热镇痛药。禁止使用麻醉药、镇痛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温毒清浸膏的解热效果。方法:采用大肠杆菌内毒素致热模型和蛋白胨致热模型两种实验性发热模型。结果:温毒清浸膏对两种发热模型均具有缓慢而持久的抑制作用。结论:温毒清浸膏有良好的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