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RT-PCR方法对大白猪的RxRα基因在1日龄、90日龄、180日龄、270日龄和360日龄的心、肝、胃、睥、肾、肺、大肠、小肠、肌肉、子宫、卵巢共11个组织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XRα mRNA在大白猪的肾脏、肺、小肠和肌肉组织中持续表达,而在心脏和子宫表达水平较低,1日龄时表达RXRα mRNA的组织最多,同时表达量也最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不同日龄大白猪视黄酸γ基因的表达规律。[方法]以大白猪为试验材料,采用RT-PCR方法对其RARγ基因在1日龄9、0日龄1、80日龄2、70日龄和360日龄的心、肝、胃、脾、肾、肺、大肠、小肠、肌肉、子宫、卵巢共11个组织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在大白猪的整个生长发育期内,RARγ基因在其子宫和卵巢中持续表达,而且在子宫中的表达量一直持续较高,且不同组织间的表达量差异不明显。在360日龄时所检的11个组织均表达该基因,且表达量较高。[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RARγ基因在猪体内运载视黄酸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他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大白猪SLA-DQ基因表达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SLA-DQA和SLA-DQB基因在1、90、180、270和360日龄大白猪不同组织与器官中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LA-DQA和SLA-DQB基因在大白猪的整个生长发育期的心、肝、胃、脾、肾、肺、大肠、小肠、肌肉、子宫、卵巢共11个组织与器官中均有表达,但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与变化。DQA基因在90日龄时表达量最高,在1日龄时最低;DQB基因除了在1日龄的心、肝和肾中表达量高于DQA基因外,其余各时间点的不同组织与器官内的表达量均低于DQA基因。  相似文献   

4.
采用RT-PCR技术,对Cst B基因在360日龄野家杂交猪心肌、肝脏、胃、肾脏、肺、大肠、小肠、背肌和腿肌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st B基因在360日龄野家杂交猪小肠中有较高的表达,在其他组织中的表达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5.
太湖猪与大白猪小肠发育及其免疫功能形态学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组织学方法分别对28头太湖猪和大白猪各发育时期小肠各段的形态学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太湖猪十二指肠绒毛于3日龄达最长(147.49μm),大白猪则于20日龄达到最长(162.90μm)。随着年龄的增加,绒毛的长度逐渐变短,但其宽度增加,肠皱襞越业越发达,以90日龄和120日龄最为显著。肠壁厚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太湖猪回肠的淋巴组织尽管随着生长逐渐发育,但不及同期大白猪。提示太湖猪与大白猪生长速度的明显差异与小肠组织发育有关,小肠发育是动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Rac1基因mRNA和蛋白质在马身猪和大白猪背最长肌组织中的发育性表达规律,揭示Rac1基因与猪肌肉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马身猪和大白猪从1日龄到180日龄(1、30、60、90、120、150和180日龄)阶段背最长肌中Rac1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Rac1基因mRNA在大白猪1日龄、120日龄和180日龄时表达量较高,与其他日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日龄表达量均维持在较低水平;马身猪60日龄时Rac1 mRNA表达量最高,极显著地高于其他日龄(P0.01),90日龄次之,其他日龄表达水平较低,且日龄间表达量无显著差异。在蛋白质水平上,从1日龄到180日龄,大白猪Rac1表达量整体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1日龄时表达量最高,120日龄表达量最低;马身猪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60日龄时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日龄(P0.01),随后几个月龄的表达量处于较低水平,显著低于1日龄和30日龄(P0.05)。品种间比较,马身猪Rac1蛋白表达量始终高于大白猪,且在1日龄和60日龄,差异极显著(P0.01),在120日龄和150日龄,差异显著(P0.05)。[结论]猪背最长肌中Rac1基因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量与猪的年龄及遗传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PPARγ和C/EBPα基因在猪不同组织、月龄和品种中mRNA的表达规律,结合屠宰试验分析PPARγ和C/EBPα mRNA表达水平对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方法】选取3—7月龄的江口萝卜猪、从江香猪和大白猪为试验材料,提取心、肝、脾、肺、肾、小肠、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的总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PARγ和C/EBPα基因在3个品种不同月龄各组织中mRNA的相对表达量,同时测定背最长肌中的肌内脂肪含量。【结果】PPARγ、C/EBPα在大白猪3-7月龄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肝、小肠、背最长肌、皮下脂肪的表达水平较高,心、脾、肺、肾的表达水平较低。其中PPARγ在小肠、背最长肌、皮下脂肪中3、4月龄分别与6、7月龄的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C/EBPα在肝、肺、小肠、皮下脂肪中3月龄与6、7月龄均差异极显著(P0.01);PPARγ、C/EBPα在江口萝卜猪心、脾、肺、肾、背最长肌的表达量最低,在皮下脂肪中最高,具有组织特异性。其表达量随月龄递增而上升,皮下脂肪的增加幅度最大。其中PPARγ在小肠、背最长肌、皮下脂肪中3、4月龄与6、7月龄的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C/EBPα在小肠、皮下脂肪中3月龄与5、6、7月龄的表达量均差异极显著(P0.01);PPARγ、C/EBPα在从江香猪心、肝、脾、肺、肾、小肠、背最长肌的表达量较低,在皮下脂肪的表达量最高,PPARγ的表达量随月龄增加而上升的幅度较小,C/EBPα的表达量在各组织中的表达量随时间增加而上升。其在小肠、皮下脂肪、背最长肌中3、4月龄与6、7月龄的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PPARγ和C/EBPα基因在各组织均有表达,组织间的表达量存在差异,其中在肝、小肠、皮下脂肪中为高丰度表达。随着月龄的增加,PPARγ和C/EBPα基因mRNA的表达模式基本相同,总体呈现上升趋势,6、7月龄的表达水平较高,即随着月龄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到生长后期维持一个相对稳定水平。总体上皮下脂肪的表达量最高,其次肝、肺、小肠、背最长肌中较高,心、脾、肾中的表达量最低;不同品种间PPARγ、C/EBPα在相同月龄各组织中的表达量存在差异,总体上大白猪中肝、小肠、皮下脂肪中PPARγ和C/EBPα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与江口萝卜猪、从江香猪差异显著;肌内脂肪含量随着月龄的增加持续上升,不同品种间肌内脂肪含量存在差异,其中江口萝卜猪和从江香猪较高。不同品种猪PPARγ和C/EBPα基因的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时期基因的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呈不同程度正相关。【结论】猪PPARγ和C/EBPα基因在不同组织、时期和品种中的表达差异可能与脂质代谢和脂肪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8.
分别取90日龄、180日龄和270日龄大白猪心肌、背肌和腿肌,提取总RNA,设计并合成猪MEF2a引物,以β肌动蛋白作为内参,利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不同日龄大白猪肌肉组织中MEF2a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不同日龄大白猪的心肌和背肌中,MEF2a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在腿肌中有显著差异(P<0.05).从90日龄到270日龄,MEF2a基因在心肌、背肌和腿肌的表达水平均差异显著(P<0.05),腿肌最高,其次是背肌,心肌最低.据此推测,MEF2a基因在猪成体后的肌肉组织中,主要是促进I型肌纤维的生成,而不再是介导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猪脂肪组织RNA的Solexa测序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发现猪新转录本CHPT1基因。研究CHPT1在猪不同组织及脂肪细胞不同分化阶段的表达谱,以便为后续的基因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取猪的背部脂肪组织提取RNA,建立cDNA文库,进行Solexa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克隆猪CHPT1基因的CDs区部分序列,并对其在不同组织及脂肪细胞不同分化阶段的表达谱进行分析。【结果】由Solexa测序分析结果发现,猪存在新转录本基因CHPT1,其对应的Tag表达量在180日龄大白猪与240日龄荣昌猪的脂肪组织中无明显差异,在3日龄与240日龄荣昌猪脂肪组织中表达差异达到20倍以上。克隆获得了其CDs区193 bp的cDNA序列。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CHPT1基因在3日龄和180日龄大白猪的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肝脏和肾脏中表达量较高,且表达量有差异。3日龄与180日龄大白猪相比,肾脏和脂肪组织中CHPT1的表达量均有显著差异。在猪前体脂肪细胞的时序表达结果中,CHPT1表达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第2天表达量明显升高,于第6天达到最大值,之后降低。【结论】猪存在CHPT1基因,其在猪的各个组织中都有表达,对猪的脂肪沉积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生长抑素基因在猪胃组织中表达发育性变化及品种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用生长速度快的瘦肉型猪大白猪和生长速度慢的肥胖型猪二花脸作为试验动物 ,用相对定量RT PCR方法 ,研究猪胃体部组织中生长抑素 (somatostatin ,SS)基因表达发育性变化并进行品种间比较。结果表明 ,(1)出生当天两品种猪胃体部组织中SSmRNA表达水平较高 ,但出生后第 3天均出现显著下降 (P <0 .0 5 ) ;(2 )从 3日龄到 30日龄胃体部组织中SSmRNA表达在二花脸猪和大白猪均表现为上升 ,二花脸猪在 90日龄时达到高峰 ,随后下降。而大白猪在 30日龄之后保持相对稳定 ;(3)二花脸猪胃体组织中SSmRNA表达从出生到 90日龄均显著高于大白猪 (P <0 .0 5 ) ,二花脸猪胃体组织中SS表达自 12 0日龄下调 ,12 0~ 180日龄期间大白猪和二花脸猪胃体部SSmRNA表达没有间差异 (P >0 .0 5 )。以上结果提示 ,猪胃体部组织中SS基因表达调控有特定的时序性 ,并且呈现显著的品种差异 ,这是否与胃结构和功能的发育有关 ,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用相对定量RT—PCR方法研究大白猪和二花脸猪背最长肌中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和生肌调节因子(Myo—genin)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并进行品种及性别间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大白猪公猪Myostatin mRNA表达水平在20日龄时达到高峰且显著高于相同日龄二花脸公猪(P〈0.05),而二花脸公猪在45日龄时才显著升高,其他日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二花脸公猪和母猪出生后Myostatin mRNA表达水平均表现为上升,45日龄时达到高峰,120日龄时公母猪间差异显著(P〈0.05)。二花脸公猪与大白猪公猪Myogenin mRNA的表达发育模式基本相同,均在20日龄达到最高值,品种问差异不显著。90日龄二花脸母猪Myogenin mRNA表达水平较公猪显著下调(P〈0.05)。结果提示,猪背最长肌中Myostatin和Myogenin基因表达水平在猪出生后早期均较高,但没有出现随着日龄的增加而一直升高或降低的趋势;两种基因的表达在20日龄出现品种间差异;性成熟前后二花脸公母猪间表达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浦东白猪是国内唯一一个毛色全白的地方猪种。但是对其毛色全白的分子遗传基础,迄今一直无人研究。为此,本研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以及对KIT基因内含子17和内含子18的测序探讨了浦东白猪白毛色的遗传控制体系与长白猪和大白猪白毛色控制体系的异同。结果证明,浦东白猪与长白猪和大白猪一样。其白毛色均为KIT基因内含子17发生了G—A的突变,内含子18的序列中存在AGTT的缺失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随机选取0、3、20、30、90、120和180日龄二花脸公猪和大白公猪各4头,用相对定量RT-PER法研究睾丸组织中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结果表明,二花脸猪与大白猪睾丸GHR mRNA表达的发育模式不同,二花脸猪GHR mRNA相对表达量从0到30日龄逐渐上升,在90和120日龄呈阶段性降低(P〈0.05),之后在180日龄又再次上调;大白猪GHR mRNA相对表达量在出生当日最高,3日龄显著下降(P〈0.05),随后直至180日龄维持在较低水平并相对恒定。总的来说,二花脸猪睾丸GHR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大白猪(P〈0.05)。提示:不同品种猪睾丸GHR mRNA表达具有特定的发育模式,并可能与性成熟的早晚有关。  相似文献   

14.
对猪碳酸酐酶Ⅲ(Carbonic anhydraseⅢ,CAⅢ)基因进行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分析该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通过RT-PCR和克隆测序技术获得猪CAⅢ基因的CDS序列,综合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生物学特性进行预测,采用qRT-PCR技术检测CAⅢ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和时序表达规律。结果表明,猪CAⅢ基因CDS区长783 bp,编码260个氨基酸;CAⅢ蛋白为亲水性碱性蛋白,无信号肽,主要在细胞质中发挥作用;CAⅢ基因在心脏、肝脏、胰脏、肺、胃、背最长肌、皮下脂肪、脾脏、盲肠等9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背最长肌中表达量最高,极显著地高于其他组织。从初生到5月龄,大白猪背最长肌中CAⅢ基因 mRNA表达量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初生时最低,随后表达量逐渐升高,到3月龄时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马身猪中,从初生到5月龄,CAⅢ基因 mRNA的表达量基本呈上升趋势,在5月龄时达到峰值,极显著地高于其他各个阶段。2个不同品种相比,3月龄和4月龄时,大白猪CAⅢ mRNA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马身猪;而在5月龄时,马身猪CAⅢ mRNA表达量极显著地高于大白猪,其他阶段2个品种CAⅢ mRNA表达量无显著差异。CAⅢ基因可能直接或间接参与猪骨骼肌的生长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不同日龄猪小肠黏膜5-HT分布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猪小肠黏膜中5-HT分布与小肠发育之间的关系,为阐明5-HT在发育过程中对小肠调节作用机理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选用0、5、15和100日龄英系大白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显微镜观察计数对猪小肠各段5-HT的分布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广泛分布于0、5、15和100日龄猪小肠各段的绒毛中段和底端以及肠腺上皮细胞之间。由0日龄至100日龄,小肠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密度呈先增加后递减的趋势,小肠各段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密度呈现由十二指肠至回肠显著递减的趋势;各日龄各肠段肠腺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量均显著高于绒毛。【结论】猪小肠黏膜5-HT主要分布于肠腺上皮细胞间,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密度随日龄改变而发生变化,且各肠段分布规律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6.
根据已报道的人和鼠的Krox20基因,以同源性高的区域设计1对简并引物,以猪脂肪组织RNA为模板,通过RT-PCR方法,获得了猪的Krox20基因的部分cDNA,长度是938bp。多种组织的半定量RT-PCR研究表明,仔猪时期,该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大肠、小肠、脂肪组织和肌肉中均有表达,9月龄成年猪也在上述组织中有所表达,但是表达量不如仔猪,并且还在性腺中检测到该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维甲酸X受体在杂色鲍性腺发育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和RNA干扰技术,分析RXR基因在杂色鲍性腺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RXR基因在性腺发育增殖期的不同组织的表达量与其他发育时期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增殖期是RXR在杂色鲍性腺分化与发育发挥作用的窗口期。注射dsRXR后,dsRXR注射组维甲酸X受体在卵巢中的表达量与绿色荧光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显著下调。这些结果证实了对杂色鲍进行活体注射双链RNA可以让体内的目的基因产生基因沉默现象。[结论]RXR基因在杂色鲍性腺发育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并且增殖期为RXR发挥作用的窗口期。  相似文献   

18.
肖炜  云鹏  李光兵  黄国英  路永强  王楚端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2912-2913,3082
对70~190日龄的32头英国大白猪、17头法国大白猪和11头美国大白猪,每隔15d测定体重和背膘厚,分析其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Logistic、Bertanlanffy和Gompertz模型均可较好拟合3个品系大白猪在生长肥育期的生长曲线(p<0.000 1),但Logistic模型更加适合这3个品系大白猪;英国、法国和美国大白猪生长肥育猪分别在125日龄(体重为71.40kg)、143日龄(体重为84.25kg)、137日龄(体重为86.85kg)时,日增重最大,分别为0.8604、0.8973和1.0639kg/d.英国大白猪、法国大白猪体重达120kg左右时的背膘厚分别为11.75、16.87mm,小于William认为的具有良好繁殖性能的22mm.  相似文献   

19.
采用RT-PCR结合克隆测序的方法,从猪的肝脏组织中克隆出了猪基因的LXRα(Liver X Receptors α)cDNA序列,编码区长度1344bp,编码447个氨基酸,基于Pfam数据库发现存在一个锌指蛋白和核受体的配体结合区;系统发育分析发现猪的LXRα所在的哺乳动物类群非常保守,与鸡和斑马鱼所构成的类群存在较大遗传距离;在大白猪和杂种野猪的脂肪组织中检测表明LXRα基因的表达自3月龄至12月龄逐渐增加,并在9月龄达到最高,而杂种野猪在9月龄开始高表达,12月龄最高.研究结果表明LXRα基因可能是猪脂质代谢的重要分子标识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MTP基因在朗德鹅体组织中的表达量及填饲后的变化。[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以朗德鹅为研究材料,研究了1、10、13、14和16周龄朗德鹅肝脏、小肠、脑、胸肌、腹肌、腹脂、皮脂和心肌组织以及填饲后肝脏与小肠组织中MTP基因的表达量。[结果]1周龄,MTP基因仅在朗德鹅小肠组织中表达;10周龄,除在肝脏和小肠组织中外,首次发现MTP基因在朗德鹅脑组织中也有表达;MTP基因在肝脏和小肠中的表达量随周龄的增加呈逐步上升的趋势(P<0.05); 1~13周龄,MTP基因在朗德鹅小肠中的表达量高于肝脏;14~16周龄,MTP基因在朗德鹅小肠中的表达量低于肝脏;填饲后MTP基因在朗德鹅肝组织中的表达量降低,而MTP基因在小肠组织中的表达量升高。[结论]MTP基因在朗德鹅脂肪沉积和转运过程中具有极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