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交试验法优选黄伞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苏延友  苏延峰  杨杰 《食用菌》2004,26(1):10-10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黄伞粗多糖提取的浸提比、浸提时间、乙醇沉淀浓度等因素进行了试验。结果黄伞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1:20的浸提比,2h的浸提时间,90%乙醇沉淀浓度。  相似文献   

2.
以沙棘和南瓜为主要原料,研制沙棘南瓜复合果蔬汁,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研究了复合果汁的最佳配方。结果发现,复合果汁配方中,沙棘汁、南瓜汁、白砂糖、复合稳定剂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且关系较为复杂,不能通过仅调节某一因素添加量而达到调整果汁感官的目的。通过Box-Benhnken试验设计和模型回归分析,得到试验预测最佳值,经验证后确定了产品的最佳配方为沙棘汁5%、南瓜汁15%、白砂糖8.48%、复合稳定剂0.14%;采用此配方生产的沙棘南瓜复合果蔬汁质地均匀细腻、组织状态稳定、色泽澄黄,清新的南瓜香气中伴有淡淡的沙棘果香,两者相互为佐,从口感及营养价值上都得到了充分发挥,可应用于中试生产。  相似文献   

3.
以苯酚硫酸法作为灵芝多糖的测定方法,研究了从固体发酵灵芝菌丝体中提取水溶性多糖的工艺,对浸提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固液比及提取次数4个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并利用Sephadex G-100凝胶色谱法和薄层层析法对主要组分GLPI进行了分子量测定和单糖分析。结果表明,灵芝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温度95℃,浸提时间40min,固液比1:20和提取次数为2次;GLP1分子量约为179900,初步判断为甘露聚糖。  相似文献   

4.
野生拐枣汁的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野生拐枣的果汁加工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拐枣种子对果汁的口感影响较大,加工前应除去;浸提果汁较为理想的方法是将拐枣破碎成浆状,采用常温二次浸提法,每次液固比均为2:1,浸提时间2~4h;拐枣果汁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浸提汁比例为60%、糖度12%、酸度0.3%。  相似文献   

5.
以南瓜、蜂蜜为主要原料,经选料、预处理、软化、打浆等生产工序,添加各种辅料进行配方,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南瓜保健饮料生产的最佳配方和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复合稳定乳化剂的最佳组成为单甘酯0.06%,蔗糖酯0.06%,海藻酸钠0.10%,CMC-Na0.10%。饮料的最佳配方为南瓜汁30%,蜂蜜6%,豆奶粉1.0%,柠檬酸0.03%。  相似文献   

6.
玫瑰花保健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玫瑰花多酚和黄酮含量为指标,对玫瑰花的浸提取汁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玫瑰千花蕾轻度破碎后,采用热水浸提,按料水比1:50(g/mL),浸提温度100°C,浸提时间60 min,玫瑰花多酚和黄酮含量最高,浸提效果最好;通过对玫瑰花汁饮料的调配试验,得出在玫瑰花汁中加入7%的白砂糖、0.12%的柠檬酸、0.5%的β-环糊精和0.005%的乙基麦芽酚,饮料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7.
禚同友  周丽洁  陈艳秋 《食用菌》2007,29(4):59-59,61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桦褐孔菌菌丝体粗多糖提取的浸提时间、浸提温度、乙醇沉淀浓度等因素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桦褐孔菌菌丝体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80℃浸提温度,2.5h浸提时间,85%乙醇沉淀浓度。  相似文献   

8.
以金针菇汁、果冻粉和橘子汁为主要原料,研制了新型的金针菇橘子果冻。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金针菇汁的制备、金针菇橘子果冻的原料配比及产品的最佳杀菌条件等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金针菇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0.1%抗坏血酸和0.01%柠檬酸溶液料液比为1:1,热烫温度90℃,处理时间4min;金针菇橘子果冻最佳工艺配比为橘子汁35%,金针菇汁10%,水42%,白砂糖13%,柠檬酸0.2%,果冻粉1.5%,山梨酸钾0.05%,在此参数下可研制出组织形态、色泽和口感均优良的果冻。最佳杀菌工艺条件为:90℃杀菌5min。  相似文献   

9.
崔东波 《北方园艺》2011,(11):142-145
以山楂、银耳为原料,通过对比试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不同浸提方法、浸提软化温度对浸提效果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复合饮料的配方。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是采用一次浸提法,软化温度85~95℃,浸提30min,楂汁添加量60%,银耳添加量10%,糖度12%,复合稳定剂为琼脂0.2%和黄原胶0.15%。此产品具有原山楂汁色泽,有山楂香气,没有银耳异味,口感柔和协调,银耳悬浮在山楂汁中不分层、无沉淀。  相似文献   

10.
张学杰 《中国蔬菜》2010,1(2):46-50
以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及部分地方南瓜品种为试材,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与南瓜加工制汁有关的品种特性——总胡萝卜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出汁率、产量4个主要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聚类分析对南瓜品种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北京1号与参考品种的关联度最大,具有较好的加工制汁特性,栗子蔓和吉祥南瓜因具有高可溶性固形物和胡萝卜素含量,可作为辅助品种用于南瓜汁加工,以提高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11.
果胶酶酶解红枣制汁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枣为原料,采用果胶酶酶解浸提的方法制备红枣汁。以红枣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参考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果胶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p H值对枣汁浸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如下:果胶酶添加量为0.3%,酶解时间为4h,酶解温度为55℃,最适p H值为3.5,此工艺条件下所获得的红枣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5.87%,所得红枣汁枣香浓郁,无苦味,颜色红亮,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2.
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毛木耳多糖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筛选毛木耳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并对其免疫功能进行评价。用蒸馏水提取毛木耳多糖,以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水比和浸提次数为主要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进行提取工艺的优化,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含量后计算多糖得率,并采用动物试验对获得的毛木耳多糖进行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试验和碳粒廓清试验。影响毛木耳多糖提取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料水比>浸提次数>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毛木耳多糖在100 mg.kg-1剂量下能明显提高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能力和碳粒廓清能力。通过正交试验及其验证试验确定的毛木耳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水比1∶40,浸提次数2次,浸提时间4 h,浸提温度100℃,在此条件下,毛木耳多糖得率可达5.90%,且获得的毛木耳多糖能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2个方面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采用食用酒精对破碎后的枸杞进行浸提,过滤后将滤渣添加到石榴汁发酵液中,加入酿酒酵母进行发酵,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发酵工艺。结果发现,最佳工艺条件为p H值3.6,发酵温度22℃,酵母接种量1.4×107/m L,此工艺条件下酿造的石榴酒酒精度为12.9%vol。将生产出来的石榴酒与枸杞浸提液进行勾兑,能够获得橙黄透明、口感纯净、香气浓郁、余味平衡的高度全汁保健石榴酒。  相似文献   

14.
日本迷你南瓜栽培密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我们从日本引进“桔瓜”迷你南瓜在本地种植,在种植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该品种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影响南瓜单位面积产量的因素有栽植密度、气候、土质、土壤肥力等,因日本迷你南瓜种子特别昂贵(当时市场售价为2.5元/粒),因此确定最佳栽植密度对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2004年上半年在大棚内开展了日本迷你南瓜栽培密度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红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邱龙新 《食用菌》2003,25(1):8-9
用正交试验法分析研究了依次用水→草酸铵→氢氧化钠浸提正红菇子实体多糖的最佳条件。实验确定了用水作提取剂的最佳条件是提取温度100℃,液料比20:1,提取次数2次,提取时间为3h;用草酸铵作提取剂的最佳条件是提取温度100℃,液料比30:1,提取次数2次,提取时间6h;用NaOH作提取剂的最佳条件是提取温度80℃,液料比20:1,提取次数2次,提取时间6h。  相似文献   

16.
榆黄菇发酵全液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新鲜榆黄菇发酵全液为材料,对多糖提取的最优化工艺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得到榆黄菇发酵全液多糖提取的最优化工艺为:超声波破壁时间8min,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2h。  相似文献   

17.
红汁乳菇多糖提取最佳工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红汁乳菇多糖提取、纯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30,浸提温度95%浸提时间2h,pH8.0,可获得最佳提取效果。在醇析浓度为70%,V(氯仿):V(正丁醇)=1:0.2,V(氯仿 正丁醇):V(样品)=1:l时,纯化含量为58%。同时用超声波法对红汁乳菇多糖的提取作了研究,其得率为6.99%,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8.
摘要:为延长南瓜的贮藏时间,降低微生物致腐败的影响,采用两因素方差设计,比较不同浓度次氯酸 钠溶液、不同浸泡时间条件下南瓜表面的杀菌率,确定最佳有效杀菌浓度和浸泡时间;通过回接侵染试验, 从腐败的南瓜中分离纯化致腐败的优势霉菌,验证最佳浓度次氯酸钠及其浸泡时间的杀菌效果。结果表明: 有效氯为200 mg/kg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0 min是最佳杀菌条件。从腐败南瓜中分离出3株优势腐败霉菌g1、 w2、w3,经鉴定分别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西瓜蔓枯病菌(Stagonosporopsis cucurbitacearum)、芽枝 霉属(Cladosporium);含有效氯200 mg/kg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0 min对g1、w2、w3的杀菌率均在99.1%及以 上,能有效抑制南瓜表面微生物的生长,可作为延长南瓜贮藏时间的有效的前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南瓜制种面积逐年增加,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尤其辽宁南部地区的自然条件较适宜南瓜种子的生产而成为我国南瓜制种的重要基地。但要使种子产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仍需深入开展试验研究。南瓜进入果实膨大期以后,处于高温强光照条件下,果实裸露于地面,日灼病发生较重,明显降低了种子的产量和质量,严重时会造成绝收。鉴于这种情况我们于 1998-2001年,连续4年开展了南瓜制种田套种玉米试验研究,取得良好效果。该项试验研究为南瓜制种田的管理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试验材料及方法 】.X公材斜沈阳益久祥种苗有限公…  相似文献   

20.
以精选山西大枣为主要原料,采用微波预处理结合传统热水法对枣中的营养及生理活性成分进行浸提,通过正交实验筛选理想制取枣汁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采用微波大火处理30 s,浸提温度50℃,料水比1∶4,浸提90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