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牛是重要的家畜之一,在役用、肉用和乳用等方面对社会有着重要的贡献。通过鉴定牛经济性状相关基因及其变异有助于提高育种效率,增加经济效益。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对牛经济性状主效基因的挖掘变得更加准确。已鉴定与牛生长发育相关的PLAG1基因,与繁殖相关的GDF9基因,与肉质相关的CAST基因,与胴体相关的MSTN基因,与毛色相关的MC1R基因,与泌乳相关的DGAT1基因等。针对牛不同性状进行合理的分子选育对牛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意义。本文对近年来黄牛生长发育性状、繁殖性状、肉质性状、胴体性状、毛色性状和泌乳性状主效基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黄牛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猪肉肉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肉质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数量性状,各肉质性状间存在着复杂的相关,并且对内质的研究需要结合屠宰后的表型数据,这些给肉质的检验和评定带来很大的不便。近年来随着对基因结构和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涌现出DNA水平的遗传分析。人们研究发现肉质性状表型位的变异,除了受微效多基因控制外,还受主基因的作用。对数量性状产生巨大效应的单个基因或位点称为主基因即主效基因,是相对于微效多基因而言的。我们把一些与生产.经济性状(数量性状)密切相关的基因作为候选基因加以研究,这些候选基因对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相连锁基因的确定,标记辅助选择,及从DNA水平上对研究对象进行选择有遗传稳定,准确度高的优点。为此本文把对影响猪肉肉质脂肪性状主要候选基因的研究状况做一论述,为今后培育低脂肪优良猪品种的育种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产奶性状作为奶山羊的首要经济性状,所包含的产奶量、乳蛋白率、乳蛋白量、乳脂率和乳脂量是衡量奶山羊经济性能的主要指标。根据目前的研究,许多学者认为奶畜产奶性状在受微效多基因或数量性状基因座(QTL)控制的同时,也会受到主效基因的调控。因此,筛选和挖掘影响奶山羊这些产奶性状的功能基因或主效突变位点,对奶山羊的分子育种工作非常重要。文章主要对近年来产奶性状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及主要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肉质性状直接关系到肉品的经济价值,因此猪肉品质问题已经引起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普遍关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人们对影响肉质性状基因的重视和研究,本文介绍了与肉质性状相关的一些基因,包括目前基本确定其功效的氟烷基因(主效基因),酸肉基因以及其他一些与肉质性状相关的基因.  相似文献   

5.
动物主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的主要经济性状大多属于数量性状。经典数量遗传学理论认为 ,数量性状是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 ,其基因型值是控制该性状的所有基因加性效应的总和。因此 ,数量性状的多基因一直是作为一个遗传整体用统计学方法加以研究和分析的 ,比如用重复力、遗传力、遗传相关等遗传参数来描述数量性状的遗传性质 ,这些理论对动物的遗传改良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在育种实践中 ,人们不断发现 ,有些数量性状除了受微效多基因控制外 ,还受某一主效基因的影响 ,对这些主基因的研究、鉴别和利用就又成为一新的研究课题。所谓主基因是指能对数量性状产生巨大效…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猪肉肉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肉质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数量性状,各肉质性状间存在着复杂的相关,并且对肉质的研究需要结合屠宰后的表型数据,这些给肉质的检验和评定带来很大的不便。近年来随着对基因结构和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涌现出DNA水平的遗传分析。人们研究发现肉质性状表型值的变异,除了受微效多基因控制外,还受主基因的作用。对数量性状产生巨大效应的单个基因或位点称为主基因即主效基因,是相对于微效多基因而言的。我们把一些与生产、经济性状(数量性状)密切相关的基因作为候选基因加以研究,这些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7.
山羊多胎性状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胎性状是山羊的重要经济性状,直接关系到其产业的经济效益。目前在绵羊中已经找到了影响多胎性能的若干主效基因;在山羊上,国内外对遗传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常规选育和分子标记方面,但是仍未找到控制山羊多胎性状的主效基因。论文就山羊多胎性状候选基因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其主效基因的筛选及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分子生物学在家禽育种中的应用,对主效基因的研究成为必然。本文论述了影响家禽主要经济性状的主效基因的概念,对目前家禽一系列主效基因作了较详细地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主效基因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绵羊的重要经济性状大多数由主效基因或QTL与微效多基因联合控制 ,因而主效基因或QTL在绵羊育种中就显得特别重要。文章综述了主效基因和QTL的遗传特征 ,检测定位方法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
产奶性状是奶牛的主要经济性状,主要包括产奶量、乳脂量、乳蛋白量、乳脂率、乳蛋白率5个方面。产奶性状改良是当今遗传育种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利用候选基因策略寻找影响产奶性状的主效基因,从而应用于奶牛产奶性状的改良,从分子遗传学角度来说是可行的。本文综述了与奶牛产奶性状有关的基因:乳蛋白基因、Weaver基因、催乳素基因、生长素和生长素受体基因、淀粉酶基因、核外基因和其他基因(DGAT1和DGAT2基因、垂体特异性转录因子)以及主效QTL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绵羊是重要的农业经济动物之一,不同绵羊品种具有各自独特的性状。利用性状存在变异的绵羊个体,对其进行基因组水平的分析,可以定位获得影响某种性状的基因区段或主效突变位点,鉴定得到的这些重要基因可为绵羊遗传育种提供分子标记,加快遗传选育进程。文章综述了在绵羊中鉴定得到的影响繁殖、生长、抗病及抗逆性状的主效基因发现过程及相应的调控机理,同时还综述了这些基因在绵羊分子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有助于后续探索这些重要基因的具体分子机制,并为绵羊分子育种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作者综述了目前已经发现并证明的与羊毛经济性状相关的多个重要基因,包括着色基因(pigmentation)、角蛋白基因(keratin genes)和无毛基因(hairless gene)及其他影响因子等,旨在为绵羊品种改良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卷曲相关同源蛋白(FRZB)基因作为候选基因,以同羊、小尾寒羊、兰州大尾羊和湖羊4个品种共计582只绵羊个体为试验材料,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结合DNA测序技术对FRZB基因的InDel进行筛查,旨在寻找与4个品种绵羊生长性状相关的InDel位点。结果表明,绵羊FRZB基因第1内含子上检测到一段14 bp的InDel突变;FRZB基因内含子区InDel突变位点在同羊、小尾寒羊、兰州大尾羊和湖羊群体中均存在II、ID、DD 3种基因型;关联分析表明,FRZB基因中检测到的InDel突变对同羊生长性状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II基因型的体长、背高、荐高、距骨宽度、尾长和尾宽在同羊群体中显著优于DD基因型,可以作为候选分子标记用于同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这些结果提示,绵羊FRZB基因第1内含子上一个14 bp的插入突变可显著影响同羊生长性状,可以作为绵羊育种中生长性状的潜在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4.
基于RNA-Seq技术挖掘绵羊背最长肌肉质性状相关基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通过对小尾寒羊与巴美肉羊背最长肌进行转录组分析,旨在挖掘影响两种绵羊肉质性状的关键基因。分别选取小尾寒羊和巴美肉羊各3只,利用转录组高通量测序(RNA-Seq)技术对其背最长肌转录组文库进行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筛选影响两者肉质相关的候选基因。结果发现,6个样品测序数据经质量控制后共得到120 Gb的有效数据,共筛选出333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基因有82个,下调基因有251个。GO功能富集与KEGG 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了6个与肉质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PDK4、MYF6、PPARGC1A、SLCO4A1、FABP4、LEP。试验通过对比小尾寒羊与巴美肉羊背最长肌转录组数据,筛选影响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丰富了绵羊基因组信息,为进一步阐述不同品种绵羊肉质性状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GHRH基因作为绵羊生长性状候选基因的可能性,寻找与绵羊生长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对萨福克羊与哈萨克羊杂交成年母羊GHRH基因rs400079090和rs419322328位点的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s400079090位点检测到3个基因型,rs419322328位点TT基因型缺失;rs419322328位点GG基因型个体胸宽显著大于GT基因型个体(P〈0.05),体斜长极显著小于GT基因型个体(P〈0.01)。说明GHRH基因2个SNP位点多态性对萨福克羊与哈萨克羊杂交成年母羊生长性状有一定的影响,可以作为进行绵羊生长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6.
牛羊多胎性状的分子遗传基础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研究采用了RAPD、PCR RFLP、微卫星、PCR SSCP、序列分析等方法对2个牛品种(秦川牛和荷斯坦奶牛共60头)、6个中国固有绵羊品种(多胎品种小尾寒羊,双胎品种大尾寒羊,单胎品种兰州大尾羊、蒙古羊、同羊和哈萨克羊共197余只`进行了分子遗传基础研究,旨在寻找牛羊多胎性状合适的分子标记,为进一步对牛双胎基因、绵羊多胎基因的探索和高繁殖率牛羊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畜禽经济性状主效基因与QTLs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畜禽的重要经济性状大多由主效基因或QTLs与微效多基因联合控制,因而主效基因和QTLs在畜禽超高产育种中就显得特别重要。本文综述了主效基因和QTLs的遗传特征,检测定位方法及已取得的部分研究成果,并对连锁分析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Lpin2基因遗传变异对绵羊尾型和屠宰性状的影响。以两品种脂尾型绵羊广灵大尾羊和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采用DNA直接测序法检测Lpin2基因5'非编码区部分序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并分析其与尾型及屠宰性状的关联性。结果发现,Lpin2基因5'非编码区起始密码子上游约1 200 bp的DNA序列中存在3个SNPs,即NC_019480.2:g.-663 dup ATT(SNP1)、g.-388 T > C(SNP2)和g.-330 T > G(SNP3),其中SNP1为三核苷酸ATT重复扩展短串联重复序列(STR)的拷贝数变异(CNV),在广灵大尾羊中的突变频率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显著降低了广灵大尾羊的胴体重与屠宰率(P<0.05),对小尾寒羊的屠宰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SNP2和SNP3构成单倍型块,形成的单倍型对各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结果可为绵羊肉质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that CLPG (Callipyge) and MSTN (Myostatin) genes which could be the candidate genes of sheep growth traits, and investigate the molecular genetic markers related to sheep growth traits.133 (Austrilian White sheep×Dorper sheep×Hu sheep) hybid-sheep were chosen as subjects, the technology of direct sequencing of PCR products and PCR-RFLP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of CLPG and MSTN genes, then the association of the SNPs different genotypes and combined genotypes with sheep growth traits were analyzed by the GLM statistical model of SPSS 22.0.Sequencing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NP of C/T which called C1 was detected at position 232 bp of the STS sequence in CLPG gene.The SNP of G/A which called M1 was detected in the 3'UTR of MSTN gene.PCR-RFLP analysis showed that two genotypes CC and CT were in C1 site, two genotypes GG and GA were in M1 site.Associat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C1 site was significantly or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backfat thickness and loin muscle area (P<0.05;P<0.01), M1 site was significantly or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body weight, tube girth, backfat thickness and loin muscle area (P<0.05;P<0.01).Meanwhile, the combined genotype was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body weight, backfat thickness and loin muscle area (P<0.01).The conclusions indicated that SNPs and combined genotype of CLPG and MSTN genes had effects on growth traits in sheep.C1 and M1 sites could be considered as effective genetic markers for sheep growth traits.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genetic variations of Lpin2 gene on tail type and slaughter traits in sheep. Two breeds of fat-tailed sheep such as Guangling Large Tailed sheep and Small Tailed Han sheep were chosen to identify the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in 5' non-coding region of Lpin2 gene by using direct DNA sequencing, and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SNPs and tail type and slaughter trait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ree novel SNPs were found in 5' non-coding region about 1 200 bp upstream sequence from start codon ATG in Lpin2 gene, namely NC_019480.2: g.-663 dup ATT (SNP1), g.-388 T > C (SNP2) and g.-330 T > G (SNP3), sequencing data revealed that the trinucleotide ATT repeat expansion at SNP1 was cope number variation (CNV) of short tandem repeats (STR), the mutation frequency was significant higher in Guangling Large Tailed sheep than that in Small Tailed Han sheep (P<0.05), and caused the significant decreasing in carcass weight and dressing percentage in Guangling Large Tailed sheep (P<0.05), however this variation exhibited non-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slaughter traits in Small Tailed Han sheep (P>0.05). SNP2 and SNP3 could be constructed into a haplotype block while the haplotypes didn't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examined traits in two sheep breeds. This finding woul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 of the sheep meat quality trai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