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合理进行蝎子饲料的配制,不仅可以提高其生产性能,而且还可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在人工养殖过程中,由于条件所限,导致蝎子生长发育过程中某些生长因子的摄入缺乏。适当的添加配合料即可改善蝎子的适口性。又可增加蝎子对某些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摄入。要尽量满足其生长发育阶段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为避免因食物品种单一而造成蝎子营养不良,饲养蝎子时,必须投以组合饲料,使蝎子能撮取到全面、丰富的营养,以增强蝎子的繁殖能力,促进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一般没有造成蝎子大批发病的传染病,但也有以下几种病虫害需要加以防治。1、黑腹病蝎子患黑腹病后,前腹部发胀变黑而死,病因是蝎子食入不洁发臭的食物或水而引起。防治本病主要是保持清洁的环境和饮食。  相似文献   

3.
一般没有造成蝎子大批发病的传染病.但也有以下几种病虫害需要加以防治。 1、黑腹病 蝎子患黑腹病后,前腹部发胀变黑而死,病因是蝎子食入不洁发臭的食物或水而引起。防治本病主要是保持清洁的环境和饮食。  相似文献   

4.
“过冬容易过春难,春蝎难过春亡关”。说明春天蝎子管理非常重要。因为蝎子经过冬眠,身体相当虚弱,早春气温还不大适宜蝎子活动。这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暖,切勿翻动蝎窝和蝎体。谷雨以后,气温升到15℃以上,蝎子在晴暖天气下出来活动。但这时温度仍不稳定,阴冷天气蝎子仍然蛰伏不动。所以一般不要给蝎子供食喂水,以防暴食腹胀导致死亡。具体饲养管理如下:1调节黄粉虫营养结构。可补喂地鳖虫(土元)、黑粉虫、洋虫等软体多汁饲料。投喂次数不易频繁,一般5~7d供食一次,每次数量不易过多。2保持饮水清净,可适量添加抗生素等药物。定期更换饮用新鲜…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人工养蝎发展很快,但在饲养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现总结如下:1 饲料虫品种单一,蝎体营养严重缺乏绝大部分养殖户都是以黄粉虫作为蝎子的唯一饲料虫,结果蝎子不能全面摄取所需的营养成分,导致蝎子营养不良而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同时,蝎子的视觉很差,处于静止状态的饵料,距蝎子3厘米处蝎子不能发现,而黄粉虫活动不太灵敏,被蝎子发现的机会较少,这样就导致一方面蝎子捕食量的相对不足,另一方面黄粉虫由于活动量小,没被蝎子发现而出现剩余,蝎子捕食饲料是增加体内水分的主要途径之一。长期缺食,会导致…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养蝎专业户不断增加,但由于不懂蝎病防治往往导致养殖失败。因此,了解和掌握蝎病防治技术就摆在了首位,需加以重视。 一、黑肚病 得病的蝎子前腹部膨胀变黑而死。病因是蝎食入不洁发臭的食物或水而引起,防治本病主要是讲卫生,清除腐食和污水。将病蝎提出烧毁,以防传染。 二、干枯病 病蝎子尾部发黄干枯而死。病因是蝎窝过于干燥,缺少水分。防治办法是马上给蝎子供应饮水,并保持窝内空气相对湿度为60%~76%,几天后就可痊愈。 三、消枯病 患病蝎子全身干燥无光,前腹扁平,不爬行,失去平衡,遇食倒退呈恐惧状,…  相似文献   

7.
温室养蝎是最适宜蝎子生长繁育且经济效益最高的饲养方式,它可避免蝎子冬眠。一般幼蝎1年即可长成成蝎,母蝎每年可产两次仔。由于大多数饲养户缺乏蝎子安全越冬的技术常识,导致饲养失败。现将笔者多年来从蝎子安全越冬实践中得到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1 严格控制温度蝎子为变温动物,其体温能随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气温降至10℃以下时会失去活动能力,不食不动开始入蛰休眠。冬季外界环境气温较低,昼夜温差较大。为避免休眠影响蝎子正常生长发育,应通过阳光照射和生火炉加温。即在温室顶部的玻璃或塑料薄膜上面设置草帘。…  相似文献   

8.
蝎子为变温动物,在生理上缺乏调节体温的机能,其体温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温度对其生长发育都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冬季应对其做到精心谨慎管理,确保蝎子顺利安全越冬。 一、自然温度冬眠管理。寒露时期的各龄蝎大都饮水较少,而采食量增加,为的是吃足够的食物储存体内足够的营养做越冬准备。若这时期营养储存不足,那就很难保证蝎子的安全越冬。所以,此时期应供给足够的多种类的饲料来满足蝎  相似文献   

9.
幼蝎成活率极低是目前蝎子养殖中最普遍、最要害的问题,为改善这种状况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这里介绍几种提高幼蝎成活率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提供适宜的食物 蝎子对食物的要求十分苛刻。蝎子主要是吃各种活虫子,而动物肉及植物性饲料只能作为辅料加以补充。蝎子对饲料虫的种类、含水  相似文献   

10.
人工养殖蝎子除应有充足的全价饲料及适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环境条件外,防治病虫害是提高蝎子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1 春季保温适给食 春天气温变化较大,往往出现春寒。要注意防寒保暖,特别要注意惊蛰前后的管理。惊蛰前后,由于气温偏低,蝎子虽然开始复苏,但活动能力十分微弱,既不饮水也不进食。气温达到25℃以上时,蝎子夜间出穴活动的逐渐增多,这时要及时结食。以防因饥饿而互相残食,还要注意调节活动场地的土壤湿度。春天复苏后的蝎子有时有死亡现象发生。死亡的蝎子多为体弱者。  相似文献   

12.
成宜林 《猪业科学》2001,18(3):67-68
蝎子又名“全蝎”、“全虫”,既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又是餐桌上的上等佳肴,其市场需求量日趋增大,野生资源却因大量收购和生态系统的破坏而日趋减少,蝎子的经济价值不断提高,养蝎尤其是养蝎提毒,经济效益显著,如何根据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获得较高的产量是当前养蝎的关键。 1 饲料 蝎子是食肉动物,最爱吃各种蜘蛛和小蜈蚣,也爱吃其它昆虫。至于蝇蛆、蚯蚓、家蚕等,仅在没有其它食物时勉强取食或不吃,故不可作为食物饲喂。投喂时,须保证蝎子吃饱以防蝎子因饥饿而互相残杀。其饲料来源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土元是常用药材,单独养殖效益并不很高。利用养蝎房,将土元和蝎子进行混养,土元所产生的效益可以保证养殖蝎子的加温、食料和人工费用,蝎子为纯增利润。在混养的情况下,孵出的土元幼虫可以作为蝎子的食物,幼蝎蜕下的皮和吃剩下的黄粉虫枯体又被土元吃掉,这样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土元与蝎子混养的方式如下:  相似文献   

14.
1蝎子的特性蝎子又叫钳蝎、全虫.是常用的中药材,有祛风、通络、攻毒等功效。蝎子喜温暖潮湿的环境.夏季常藏匿于杂草丛生的地堰或有缝隙的石块下或墙缝中.畏日光,昼伏夜出。以蜘蛛、蚰蜒、蟋蟀、蚂蚱及其他体软多汁的小虫为食。  相似文献   

15.
夏季是蝎的活动高峰期,也是其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个季节,蝎子要蜕皮生长和交配.搞好夏季蝎子的管理对提高经济效益致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土元是常用药材.单独养殖效益并不很高。利用养蝎房,将土元和蝎子进行混养,土元所产生的效益可以保证养殖蝎子的加温、食料和人工费用,蝎子为纯增利润。在混养的情况下.孵出的土元幼虫可以作为蝎子的食物.幼蝎蜕下的皮和吃剩下的黄粉虫枯体又被土元吃掉,这样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土元与蝎子混养的方式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夏季是蝎的活动高峰期,也是其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个季节,蝎子要蜕皮生长和交配.因此,搞好夏季蝎子的管理对提高经济效益致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正> 黄粉虫又称面包虫,在昆虫学分类中隶属于鞘翅目拟步甲科。其分布十分广泛,在野生状态下,常以潮湿的粮食、油料、鱼粉、羽毛、干鱼、干肉为食,并能食虫尸、鼠类等,黄粉虫的蛋白质含量高达50~60%,脂肪30%;此外还含有磷、铁、钾、钠、钙等多种微量元素,以及动物生长所必需的16种氨基酸,被誉为“蛋白饲料宝库”。它作为饲养蝎子、蜈蚣、鸟类、家禽、甲鱼、金钱龟等经济动物的上好饲料,能有效地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9.
雷绍荣  胡谟彪 《饲料工业》1997,18(12):31-32
饲料中色氨酸含量的测定四川省农科院分析测试中心雷绍荣胡谟彪罗玲色氨酸是人和动物新陈代谢所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在体内参与酶的反应,其代谢产物对人畜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人畜缺乏色氨酸会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而畜禽自身又不能合成色氨酸,必须从所食食物中摄取,因...  相似文献   

20.
1 蝎黑腹病 又称黑体病,是因蝎子食用了腐败变质的饲料和饮用了污水所致。临床症状:发病早期病蝎前腹部呈黑色,腹胀,活动减少或不活动;后期不食或少食,前腹部出现黑色溃疡病灶。防治方法:①加强饲养及卫生管理,供给新鲜的饲料,及时清除腐烂食物和污水,保持饲养用具的卫生。②发病早期,采用食母生lg,红霉素0.5g,配合饲料500g拌匀喂给;也可用土霉素0.1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