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由多种病原菌特别是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主要症状以羞明流泪、角膜混浊或溃疡为特征。羔羊和成年羊均可感染,发病率为20%~50%。本病发病急、传播快,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患羊失明,影响采食,消瘦甚至死亡。近年来,我县山羊发展速度很  相似文献   

2.
通过临床调查、病理剖检和血清学检查等方法,对武陵山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被检的1982只山羊中,以Y-98为标准抗原,用HIMA实验检测结果,22只呈阳性反应,阳性反应率为1.1%;用PG3为标准抗原,用HIMA实验检测结果,105只呈阳性反应,阳性反应率为5.3%。调查的武陵山区5个山羊品种,结果显示,波尔山羊阳性感染率最低,为5.8%,其次是南疆黄羊,阳性感染率为7.7%,本地白山羊8.1%,成都麻羊为8.4%,黑山羊为8.8%;根据山羊年龄调查,结果显示,在5月龄以前,阳性感染率的顺序依次是:波尔山羊<南疆黄羊<黑山羊<马头山羊<成都麻羊;12月龄以前,阳性感染率的顺序依次是:波尔山羊<南疆黄羊<成都麻羊<马头山羊<黑山羊;成年羊阳性感染率的顺序依次是:波尔山羊<成都麻羊<南疆黄羊<马头山羊<黑山羊。  相似文献   

3.
山羊红眼病,又称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其特征是眼结膜和角膜发炎。病初多为单眼,后发展为双眼。病羊见光流泪,眼睑肿胀,从眼角流出黏性或脓性分泌物。防治:①严防引入带菌山羊。②牧区流行该病时,要禁止山羊出入,避免羊群受到阳光强烈照射。③将病羊隔离,饲养在阳光照不到的舍棚内,同时彻底清扫粪便,消毒圈舍,消灭蝇类。④治疗可用3%棚酸水洗眼,洗后拭干,再滴入0.3%环丙沙星眼药水,每日3次,连用3~5天。⑤出现角膜浑浊或白斑时,可用青霉素80万Iu加地塞米松2mg,混入病羊血在病羊眼皮下注射,2天1次,然后将拨云散药液喷入羊眼内,每天2次,连用2~3天…  相似文献   

4.
传染性角膜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山羊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特点是病羊羞明流泪,结膜和角膜出现炎性症状。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羊口疮”,是由痘病毒科的羊口疮病毒所致的山羊和绵羊的一种传染病。特征是患病羊口唇等处皮肤和粘膜形成丘疹、水泡、脓疱、溃  相似文献   

5.
江涛 《四川草原》2012,(4):47-47
<正>春季山羊流行性眼炎,又称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急性接触性传染性结膜炎、眼炎、滤泡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其特征是先侵害结膜,接着延及角膜,有时二者同时发病。山羊及绵羊都可发生,传染迅速,常使全群羊只患病。乳用山羊患病时传播极快,1周之内即可波及全群,发病率为90%~100%。在放牧羊群中,病羊常因双眼失明而觅食困难,行动不便,易发生滚坡、碰撞引起损伤、流产,甚至摔死。  相似文献   

6.
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牛、羊的传染性眼病,以羞明、流泪、结膜及角膜不同程度的混浊和溃疡为特征。目前对牛、绵羊传染性角膜绪膜炎研究较多,但对山羊患本病的研究却很少,其病原被疑为立克次氏体。据报道,发病早期使用青霉素、氯霉素、呋喃西林、四环素治疗是有效的,但对形成角膜溃疡者收效缓慢。1968年8月,绥德县卡家河生产队有一群山羊(36只,其中公羊1只,  相似文献   

7.
春季山羊流行性眼炎,又称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急性接触性传染性结膜炎、眼炎、滤泡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其特征是先侵害结膜,接着延及角膜,有时二者同时发病。山羊及绵羊都可发生,传染迅速,常使全群羊只患病。乳用山羊患病时传播极快,1周之内即可波及全群,发病率为90%~100%。在放牧羊群中,病羊常因双眼失明而觅食困难,行动不便,易发生滚坡、碰撞引起损伤、流产,甚至摔死。  相似文献   

8.
波尔山羊、努比山羊、马头山羊三元杂交试验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提高山区农民的养羊效益,总结波尔山羊、努比山羊和本地马头山羊的三元杂交改良成果,房县从2002年起对努比山羊与马头山羊的二元杂交效果进行了试验,并以此为基础,从2005年起对波尔山羊与努马杂交母羊的三元杂交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三元杂交羊的6月龄体重分别比二元杂交羊和本地的马头山羊提高16.9%和92.2%,周岁平均体重达44.4kg,比马头山羊增加94.7%,比努马二元杂交羊增加6.2%。经过育肥的二元杂交羊、三元杂交羊分别比本地羊多增重4.0kg和7.9kg,分别增收64.0元和126.4元。  相似文献   

9.
羊传染性脓疱病又称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俗称羊口疮,是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接触性传染病。以在患羊口唇等处黏膜和皮肤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为特征,羔羊多群发。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又称红眼病,是一种可能有多种病因所致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病羊以角膜结膜充血、怕光、流泪、眼睑肿胀、角膜溃疡为特征。  相似文献   

10.
引入波尔山羊与当地山羊进行杂交试验.试验证明,波尔山羊能大幅度地提高当地山羊的生产性能.据123只本地山羊产羔羊统计,产羔率为168%,成活率97.8%;对115只波尔一代羊统计,产羔率196.6%,成活率98.6%.一代母羔初生重分别比本地羊提高46.2%和40.8%,二代分别比当地羊提高51.3%和49.5%.杂一代12月龄体重分别比当地羊提高31.6%和43.6%,杂二代12月龄体重分别比当地羊提高39.8%和44.2%.  相似文献   

11.
羊传染性脓疱病又称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俗称羊口疮,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山羊的接触性传染病。以在患羊口唇等处黏膜和皮肤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为特征,羔羊多群发。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又称红眼病,是由立克次氏体、支原体等病原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病羊以角膜结膜充血、怕光、流泪、眼睑肿胀、角膜溃疡为特征。由于羊只采食困难,易出现消瘦,抗病力下降,甚至死亡。羊口疮和红眼病是山羊引进初期最常见的两种传染性疾病之一,对新区养羊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县各乡镇先后引进了成都麻羊和南江黄羊发展山羊生产。山羊在饲养过程中常发生一种以结膜、角膜潮红,羞明流泪,眼角流出浆液性乃至脓性分泌物,眼睑肿胀,并具有一定传染性的眼病,临床称之为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此病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则发生角膜混浊,...  相似文献   

13.
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Keratoconjunotivitisinfectiosacaprinum)是由多种病原引起的山羊的眼结膜和角膜炎症,一般认为由衣原体引起的较多见。其临床症状表现为:羞明、流泪、眼睑肿胀、角膜混浊,严重病例角膜发生溃疡,最后导致失明。该病主要发生于天气炎热和温度较高的夏秋季节,传播迅速,特别是集中饲养的羊群传播更快,多呈地方流行。近年来我县山羊发展较快,该病发生频繁,给养羊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影响了我县养羊业的健康发展。2001~2002年我站采用三砂粉通过对乌罗、冷水等10个养羊大镇3491只发病羊进行了实地诊治和传授治…  相似文献   

14.
正山羊超数排卵与胚胎移植(MOET)是将超数排卵与胚胎移植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项快繁技术,能显著提高羊的繁殖效率,在国内外羊育种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外在羊胚胎移植的主要指标上大体处于同一水平:同期发情率约为75%~90%,山羊头均回收胚胎数为10~15枚/(头·次),鲜胚移植受胎率为55%~65%。研究优化供体山羊超数排卵方案,改进山羊胚胎移植工具,提高山羊MOET效率,使超数排卵胚  相似文献   

15.
羊传染性脓疱病又称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Conta-giousPustulardermetitis),俗称羊口疮(Orf),是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接触性传染病。以在患羊口唇等处黏膜和皮肤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为特征,羔羊多群发。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又称红眼病,是一种可能由多种病因所致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病羊以角膜、结膜充血、怕光、流泪、眼睑肿胀、角膜溃疡为特征。1发病情况某羊场于2003年4月引进60只2~3月龄奶山羊,羊引入后第3天开始发病,一周后羊口疮发病率达63%,其中死亡3只,其余经过15~20天治疗陆续痊愈。羊红眼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选择年龄、体重相近、健康无病的本地母羊33只,通过同步发情处理,采取纯种波尔山羊精液进行人工鲜配,产健康羊22只,杂种羊初生重平均为3.20千克,比本地山羊初生重1.53千克,提高了109.3%,差异极显著(p<0.01)。饲养试验表明杂种羊1~6月龄的平均日增重为191.39克,比本地羊76.94克,提高了148.75%,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用波尔山羊改良本地山羊是可行的,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改变戴云山羊体形小、增重缓慢、出栏率低等状况,通过引进波尔山羊饲养纯繁并与德化戴云山羊杂交试验,对波尔山羊、波戴F1羊和戴云山羊适应性、生长发育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引进的波尔山羊繁殖后代的公母羔初生重较本地戴云山羊分别提高了189.9%、179.4%;8月龄体重分别提高了113.2%、99.5%;周岁体重分别提高了211.8%、182.3%.波戴F1羊具有与父本相似的外貌特征,在山区生态环境及饲养条件下,抗病力及适应性较强.波戴F1羊初生重、周岁体重平均为3.2 kg、35.3 kg,分别比戴云山羊提高133.6%、122.9%,差异均极显著(P<0.01),其各阶段生育年龄的体高、体斜长、胸围等指标明显高于戴云山羊.  相似文献   

18.
羊传染性脓疱又称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Contagious Ptular Dermatitis),俗称羊口疮(Orf),是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接触性传染病。以在患羊口唇等处黏膜和皮肤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为特征,羔羊多群发。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又称红眼病(Pink eye),是一种可能有多种病因所致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病羊以角膜结膜充血、怕光、流泪、眼睑肿胀、角膜溃疡为特征。  相似文献   

19.
奶山羊传染性脓疱病并发角膜结膜炎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传染性脓疱又称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俗称羊口疮,是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接触性传染病。以在患羊口唇等处黏膜和皮肤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为特征,羔羊多群发。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又称红眼病,是一种可能有多种病因所致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病羊以角膜结膜充血、怕光、流泪、眼睑肿胀、角膜溃疡为特征。  相似文献   

20.
农村山羊饲养实用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选择优良品种,开展优势杂交1.1二元杂交模式以金堂黑山羊为母本,波尔山羊为父本开展二元杂交,其杂交一代羊6月龄公羊体重28.5kg,比金堂黑山羊提高46.2%;母羊体重23.54kg,比金堂黑山羊提高了37.65%。1.2三元杂交模式金堂黑山羊×简阳大耳羊×波尔山羊。以金堂黑山羊为母本,简阳大耳羊为父本,进行杂交,生产的一代杂种公羊全部育肥上市,生产的一代杂种母羊为母本,波尔山羊为父本,进行杂交,其体重、体尺、产肉能力均比本地山羊有较大幅度提高。2利用退耕还林地种草养羊合理利用退耕还林地种植优质牧草,利用牧草饲养山羊获得经济效益,实现种草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