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杂交榛子是我国原有的野生榛子——平榛和欧洲榛子进行种间杂交而产生的一类品种,其不但继承了欧洲榛果皮薄、个大以及丰产的特点,还兼备平榛香味独特、抗寒以及适应性强等特点。本文以山西省为例,总结了我国杂交榛子的发展现状,探讨了丰产策略。  相似文献   

2.
2007年从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引入平欧杂种榛优良品系‘平欧28号’,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榛子试验园栽植。经连续8年观察,‘平欧28号’在当地表现良好,平均单果重2.6 g,最大单果重3.6 g,果壳厚1.5 mm,果仁乳白色、光洁、饱满,味香甜,品质上乘,出仁率达54.20%,早果、丰产,抗寒、抗病性强,抗晚霜,适宜在山西省太谷县栽培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榛子因其较高的营养价值与经济价值,深受市场欢迎,发展迅速,阜阳市地处安徽省西北部,具有发展榛子的独特区位优势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从区位优势、气候条件,水文状况等阐述了阜阳发展榛子的可行性,并提出合理化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东辽县发展榛子种植的广阔前景,分析了该地发展榛子的可行性,调整林业种植结构,加快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问题,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实现兴林与富民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
绥中县水口榛树试验、示范基地,包括榛子试验园、榛子示范园、榛子生产园、榛子繁殖圃。在生产实践中进行总结与分析,体现榛子不同品种的生长及结果情况,同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6.
依据不同榛子品种特性、陇西县地理、气候及野生榛子分布调查结果,按照种植区和榛子最适宜生长区的土壤、海拔、温度、水分等条件的相似程度,按照模糊聚类的方法,将陇西县榛子产业基地划分为3大区域,即陇西县榛子宜发展区(A区)、榛子发展次适宜区(B区)、榛子发展不适宜区(C区),从而为榛子产业发展适地适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榛子的研究与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榛子作为重要的坚果资源,不仅营养物质丰富,而且果实口味较好,深受人们的喜爱,有着很高的经济价值。国内外都十分重视榛子产业的发展。该文依据已有文献资料,阐述了国内外榛子研究发展现状,并对未来榛子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野生榛子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经济作物,在我国的北方多数地区起到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围绕野生榛子的实用管理技术进行了探讨,分别从野生榛子林改造管理技术、野生榛子林的病虫害防治技术、野生榛子林的用药管理技术以及野生榛子林的采收及处理技术作了论述和说明,旨在不断提升我国野生榛子林的种植和管理技术,为地区的生态经济效益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杂交榛子是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利用平榛做母本、欧洲榛作父本杂交培育的[1],1999—2019年共有16个品种先后通过辽宁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或认定。截至2020年,在辽东地区(抚顺、本溪、丹东3市)推广种植面积已达1.4万hm2,占全国总面积的20%左右。辽东的优越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栽植杂交榛子,现已成为我国杂交榛子的主产区。2019—2020年,我们对辽东地区杂交榛子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期对辽东地区杂交榛子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为山西榛子科学研究及生产应用提供重要依据,以推动山西榛业的发展.总结了对山西榛子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保存、鉴定评价、研究利用等工作进展,针对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展望山西榛业发展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从辽宁经济林研究所引入大果平欧杂种榛平欧21号,在山西省果树研究所榛子试验园栽植观察,该品系抗性强,生长旺盛,坚果长椭圆形,果实较大,单果均重2.8g,果面红褐色,有明显的沟纹,果仁饱满光洁,风味佳。果壳较薄,果壳厚度1.3mm,出仁率高达44%,果苞脱皮率为50%,宜于在山西省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概述平欧杂交榛子特性,以及老黑山村自然条件及产业发展概况,从苗木选择、品种配置、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除蘖、果实采收等方面,总结平欧杂交榛子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孙彦 《现代园艺》2014,(24):214-214
分析了铁岭地区榛子产业发展现状和实施标准化以来的成功经验,探讨严把榛子产品质量关,树立品牌意识是铁岭市榛子产业实施标准化最有效的保征;借助市场利益驱动,发挥政府职能是对铁岭市榛子产业实施标准化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史先锋 《花卉》2019,(16):178-179
随着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强相关的林业种植技术改造和升级对于促进林业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野生榛子林来看,榛子作为当前受消费者欢迎的一种干果,市场价较高,要提升榛子产量和质量,必须要做好榛子林的改造管理工作,切实提升野生榛子林的经济效益。本文就野生榛子林的改造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探究有效的改造管理技术,为促进野生榛子林的长效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辽宁庄河市野生榛子应采用的经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河市榛子产业起步较晚,为实现快速发展,应充分利用现有榛子经营管理技术成果;通过对野生榛子垦复技术发展过程分析和已有技术评介,提出庄河市野生榛子应采用更加具有发展潜力和前途的经营技术,即作业小区疏伐垦复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榛子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快,对苗木的需求量持续增加。为尽快解决苗木供应问题,国内一些单位开展了带状培土直立压条育苗、嫩枝扦插育苗等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推广育苗技术和经验,以提高全国的榛子育苗技术水平和育苗效果,中国经济林协会榛子专业委员会于2012年7月10-12日在辽宁省熊岳和本溪召开了育苗技术现场观摩、研讨会。来自辽宁、黑龙江、吉林、新疆、安徽、山西及北京等7个省(市、自治区)的40余名专家、教授及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核桃产业技术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是中国核桃主产区之一,在核桃田间管理、采收和加工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文章从品种选择、栽培管理、加工开发3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山西省核桃产业技术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为山西省核桃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促进山西核桃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榛子的繁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榛子为桦木科(Betulaceae)榛属植物(Corylus L.),是世界四大坚果(核桃、腰果、扁桃、榛子)之一。榛仁营养丰富、风味佳美,是人们喜爱的干果食品。长期以来我国的榛子一直处于野生状态,直到1996-1999年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选育出平欧种间杂交优系,榛子才从野生转为规模化栽培。现将榛子的繁殖方法介绍如下,以期为扩大人工栽培榛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铁岭榛子丰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岭榛子栽培历史悠久,驰名省内外。2004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榛子之乡,并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的原产地保护标识认证。2007年铁岭县已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全国百家“经济林(榛子)产业示范县”,目前全市集中连片榛林2.33万hm^2,收入2.89亿元。为了做大做强榛子产业,发展特色经济,致富山区农民,把铁岭榛子产业打造成辽宁第一、全国闻名的特色产业,经调查研究,总结出一套适于辽北山区的榛子丰产技术,供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是榛子的原产地之一,栽培和利用榛子已有悠久的历史。杂交榛子也称大果榛子,是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利用杂交技术培育的榛子新品种。榛子喜光、抗寒、耐干旱,属浅根性树种,为落叶大灌木或小乔木,自然生长为丛状,树高3~7 m,萌蘖能力强,无性繁殖的榛苗2~3年即可结实,部分品种定植当年即结果。榛子果仁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亚油酸,可起到预防心脏病的作用,且味道好,在欧美市场十分畅销,价格居高不下。榛子适应强,耐瘠薄,可充分利用荒山栽植。其根系发达,呈水平状分布。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