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松毛虫发生类型区划分与抽样调查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毛虫发生类型区划分与抽样调查技术的研究进展薛贤清,赵清山,兰星平(南京林业大学)(林业部森防总站)(贵州省森防站)1980年10月,林业部保护司在原南方森林植物检疫所(江西省弋阳县)召开了全国松毛虫测报工作座谈会,明确规定了开展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是...  相似文献   

2.
松毛虫在我国10种森林病虫害排名之首,其危害性较大,全国每年发生面积达2000—4000万亩,重者松叶吃光,树木枯死,造成大面积森林被毁。为了彻底防治松毛虫,国内各级科研机构与防治单位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示范,获得了很多科研成果和防治松毛虫方法,国家林业局制定了《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松毛虫监测、预测预报办法》。对测报点监测预测松毛虫提出了规范性的管理办法,为全面科学防治松毛虫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有的省、市制订了《松毛虫防治技术方案》,对松毛虫防治作业设计、虫情监测、划类分区、分类实策、防治指标的确定,选择可行的防治方…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的森林比较缺乏,是重要的生态保障。但是森林病虫害的祸患很大,给国家和集体造成巨大的损失,目前这种损失仍然在上升。因此,必须重视森林病虫害的治理,采取有力措施控制灾害的发生,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预测预报,建立森林病虫害信息网络病虫害预测预报是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基础,只有病虫害监测及时,预报准确,才能制订合理的防治方案。应当根据主要森林病虫害历年的发生情况,判断连续大发生、周期大发生、偶然大发生的类型划分测报区域,建立省、州(地)市、县、林场四级森林病虫害防治信息网络体系,进一步落实…  相似文献   

4.
浅谈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我市森林病虫害不断发生,并呈上升趋势。其根本原因在于忽视了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错过了灾前控制的最佳防治时机。为此,我们分析了各种原因,认识到要彻底遏制住森林病虫害危害严重的势头,实现森林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进程,必须把预测预报工作放在首位,真正为防治工作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5.
张天栋 《中国林业》1999,(11):12-12
目前造成我国森林病虫害严重发生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不完善、测报网络不健全、测报技术水平低,不能及时准确地预报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缺乏为防治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是导致森林病虫害得不到有效控制而不断扩散蔓延主要原因之一。多年来通过森防人员的共同努力,一个由中央、省(市、区)、地(市)、县四级测报管理机构及其测报网点组成的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络已经形成,而且还拥有一支由专业测报人员和兼职测报员组成的测报队伍。与之同时,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还制定了各种关于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的政策和…  相似文献   

6.
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包括监测预警体系、检疫控灾体系和防治服务体系三个部分。健全和完善森防体系是搞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关键。目前,国家林业局正在建设以1000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核心的测报体系,努力使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适应森林病虫害防治形势的需要,随着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的逐步健全和完善,掌握虫情动态,控制突发性大规模森林病虫害暴发成灾成为可能。随着森林分类经营方式的确立,以国家投入为主的防护林和特殊用途林等以生态效益为主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应是以后森防系统的工作中心。因此,在建立健全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检疫控灾体系和防治服务体系,发挥森防体系和综合协调和防治示范作用,带动整个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但是从全国整体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形势看,森防体系建设喜忧参半。  相似文献   

7.
米螨防治马尾松毛虫的药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米螨防治马尾松毛虫的药效分析梁成杰赵玲(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1)罗基同黄金义(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病虫害防治站南宁530022)关键词马尾松毛虫,米螨,防治,药效分析24%米螨(Tebufenozide)胶悬剂杀虫药剂是美国...  相似文献   

8.
1.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的主要内容包括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期、发生量、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度。发生期预报是对森林病虫害的各个危害阶段的始、盛、末期进行预测,以确定防治的最适时期。发生量预报是对森林害虫的虫口密度、虫株率或森林病害的感病指数、感病株率进行预测,以确定是否造成危害,是否需要防治。发生范围预报是对森林病虫害发生地点和发生范围进行预测,以便确定防治范围。危害程度预测是对森林病虫害可能造成的林木的枝梢、树干、树叶、根茎、果实的损失程度进行预测,以便根据森林生态…  相似文献   

9.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林业生态建设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几年 ,太原市森林病虫鼠害发生面积及危害程度均有所上升 ,它所造成的损失也是非常严重的。一方面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不完善 ,不能及时、准确地预报森林病虫灾害的发生情况 ,导致森林病虫害得不到有效控制 ;另一方面 ,近几年冬季气候偏暖 ,使越冬虫口偏高 ;再加上大面积人工纯林的生态系统脆弱、食物链单一 ,为森林病虫害的暴发提供了条件。在此 ,笔者拟就太原市森林病虫害防治现状及发展进行探讨 ,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1 防治现状太原市在近 10年间 ,相继暴发过油松毛虫、靖远松叶…  相似文献   

10.
一、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是进行防治的前提,只有把病虫害情况预测预报得准确及时,才能正确地制订防治计划和措施,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蔓延,保证森林的健康生长。下面主要讲讲森林病虫发生期的预测预报和发生量的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1.
我省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邴积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森林病虫害防治事业有了长足发展,森防体系建设初具规模,森林植物检疫和预测预报工作得到加强,管理机制不断完善,防治手段逐步提高,综合防治能力进一步增强,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和造林...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人工造林面积持续增加,但人工造林多为纯林,树种过于单一,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差,预测预报不到位,防治用药过度问题突出,加上防治资金不足,受灾面积大,明显增加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难度。基于此,分析了安宁市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包括病虫害防治难度大、防治意识薄弱、投入不足、监测预报工作不到位、林木抗逆性不足等,从实行混交林种植、优化林木生态环境、强化森防科技支撑、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落实林木检疫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工程项目化,对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准确率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在不断探索和应用多种测报技术和方法的同时,坚持了预测预报验证制度,提高了预测预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防治森林病虫害基本原则的重要性,论述了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可以为防治决策提供依据,是控制森林病虫害的基础工作应该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5.
应用多来宝悬浮剂飞机低容量防治松毛虫试验初报赵瑞兴,赖杰超(辽宁省森防检疫站110036)(阜新县森防检疫站)松毛虫是辽宁省的重要森林害虫,每年发生面积占全省森林病虫害发生总面积的50%以上,防治经费达数百万元。近十多年来,一直使用菊酯类杀虫剂进行防...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工作起步、试验、探索及应用于林业生产建设的过程,尤其是森林病虫害防治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实现了森林病虫害信息数据处理传输电子化,促进林业病虫害管理信息化的进程,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工作有章可循,逐步走向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7.
<正>由秦皇岛市林业局、青龙县林业局共同完成的“赤松毛虫预测预报因子研究”项目,于1986年11月26日通过了市级鉴定。 赤松毛虫是河北省成灾最严重的森林害虫,多年来常因没有测报方法不能掌握虫情动态而使防治工作处于被动。为此,秦皇岛市和青龙县林业局于1984—1986年,对赤松毛虫预测预报有关因子进行了观察研究。找出了防治  相似文献   

18.
乌盟地区春尺蠖虫情预测预报网络发挥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络是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是指导防治工作的基础,是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的超前工作,已越来越引起各级领导和全社会的认识和重视。为搞好春尺蠖的预测预报,更好地为林业生产服务,乌盟根据春尺蠖在  相似文献   

19.
对大庆市森林病虫害发生规律和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并结合大庆市的实际提出了以营林技术措施为基础,以完善的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体系为保障,以加大病虫害防治的投入、增加科技含量为手段的平原农区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之路。  相似文献   

20.
三晋林讯     
大力提倡五风促进林业发展杜创业对林业干部职工提出新要求据悉,2003年度退耕还林省级复查工作将于3月份全面展开。这次检查的结果将作为表彰奖励的依据。同时,对检查发现问题严重的县,依据《关于对违反退耕还林政策责任人员党纪政纪处分的暂行规定》和《退耕还林条例》,严肃处理。(谢英杰)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确定今年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根据2003年森林病虫害发生预报,今年我省除红脂大小蠹发生处于下降趋势外,众多的食叶害虫呈上升趋势,预测全省总发生面积约36.00万hm2。为了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省森林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