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津优35号黄瓜为试材,用不同浓度硅营养液温室水培,通过测定植株形态、光合特征参数和瓜条品质参数等相关指标,探究硅肥对温室水培黄瓜植株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硅浓度的增加,植株生长速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施硅浓度为1.0mmol/L时效果最佳,并且植株提前开花结果1周左右。施硅组瓜条中游离氨基酸总量比对照增加14.3%,硝酸盐含量比对照降低23.1%,瓜条中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温室水培黄瓜生产中,适量施硅能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改善黄瓜品质,建议营养液硅浓度以1.0mmol/L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2.
【目的】镉(Cd)是农田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因素,探究明芹菜幼苗对镉的适应能力,为芹菜的重金属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水培方式,研究营养液中不同Cd浓度(0、5、10、15和20mg/L)对芹菜幼苗生长、Cd积累以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当Cd质量浓度为5mg/L时,芹菜幼苗生长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当营养液中Cd质量浓度≥10mg/L时,植株生长受到抑制,叶绿素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上升。植物体内镉元素含量随添加的Cd浓度升高而升高,根系中的Cd含量远高于地上部,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在浓度为10mg/L时达到最大,随后递减。【结论】以上结果表明,芹菜幼苗在低Cd质量浓度(5mg/L)生长不受影响,而高浓度(大于10mg/L)则抑制其生长;芹菜对Cd具有一定的富集和转运能力。  相似文献   

3.
黄腐酸对基质栽培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品种"金鹏11-8号"为材料进行基质盆栽试验,在营养液中各元素供应水平一致的条件下,设置6个黄腐酸添加浓度(0、50、100、150、200、250 mg/L),研究黄腐酸对番茄产量、地上部生长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250 mg/L的黄腐酸添加量下,番茄单株产量显著提高。当黄腐酸浓度为100~150 mg/L时,能促进番茄植株的生长发育,株型粗壮。当黄腐酸浓度在100~200 mg/L范围时,番茄的可溶性糖、维生素C以及番茄红素含量有显著提升,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因此,本试验条件下100~200 mg/L为黄腐酸最佳添加浓度,可为设施栽培番茄的优质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硒、硫浓度对大豆植株干物重,硒、硫、氮、磷含量影响的水培试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当营养中硫的浓度为60mgL~(-1)时,0.025mg SeL~(-1)的加入使大豆植株干物重达到最高;60mg SL~(-1)的加入对植株吸收硒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营养液中硫的浓度为30 mgL~(-1)时,随着硒浓度的增加,植株中硫的含量显著降低,但对磷无影响,而当营养液中硫的浓度增加到60mgL~(-1)时,在低硒(0.025mgL~(-1))浓度下,显著地提高了植株中硫和磷的含量,硫与磷的吸收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61~(**)。本试验的硒、硫浓度对植株吸收氮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节水培营养液中铁浓度分别为0,0.7,1.4,2.8,5.6,8.4,11.2和14.0.mg/L的8个水平种植4个芹菜品种,研究了不同铁供应水平对芹菜生长和植株铁含量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0.7mg/L浓度下,芹菜生长良好,没有表现缺铁症状,1.4mg/L浓度时,叶片中的铁含量达最大值,2.8mg/L浓度下,芹菜产量,Vc、蛋白质、叶绿素含量较高,硝酸盐含量较低。在各铁供应水平下4个芹菜品种均未出现铁中毒现象。供铁以后,其供应量对芹菜叶中钙、镁含量影响不大;锌含量与营养液中铁浓度呈负相关,铁锌之间表现出离子竞争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红掌Pink Champion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Mg2+对红掌植株形态和生理性状的影响,找出适合红掌生长和改善质量的最佳Mg2+浓度。结果表明,当营养液中Mg2+浓度为0.5 mmol/L时,植株最高、冠幅最大、叶片和佛焰苞最大、花梗和花序最长。该浓度下苗期、初花期和盛花期叶片的叶绿素和总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而在盛花期,2mmol/L Mg2+处理有利于提高红掌花青素含量。  相似文献   

7.
水培芥蓝时常遇到缺铁造成植株矮小、品质降低的现象,但高铁浓度培养易引起铁中毒产生生理障碍而抑制芥蓝生长。以EDTA-Fe为铁源,研究了不同铁浓度水平(2.8 mg/L、5.6 mg/L、8.4 mg/L、11.2 mg/L和14.0 mg/L)对水培芥蓝生长、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芥蓝植株鲜重和株高随营养液供铁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铁浓度超过8.4 mg/L后植株鲜重无显著增加,株高则下降。芥蓝薹叶与薹茎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都随铁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超过8.4 mg/L后薹叶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不再显著增加,超过11.2 mg/L时薹茎的可溶性蛋白、薹叶与薹茎的可溶性糖含量都不再显著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薹叶CAT和POD活性均随铁浓度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至8.4 mg/L时达到最高。根系活力随着铁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至8.4 mg/L时达到最高。植株全铁含量也随着铁浓度增加而先升高后下降,薹叶全铁含量至8.4 mg/L处理达到最高,薹茎与根全铁含量11.2 mg/L时最高。本试验条件下水培芥蓝最适合的铁浓度是8.4 mg/L,可获得最佳的生物量和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8.
王友利  杨海波  于媛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247-12249
[目的]确定硝酸钠浓度对亚心形扁藻生长及油脂和淀粉含量的影响.[方法]以亚心形扁藻作为试验材料,以海洋微藻培养常用的普适性康维方营养液为基础,考察硝酸钠质量浓度为10 mg/L、60 mg/L、110 mg/L、160 mg/L和210 mg/L的培养基对亚心形扁藻生长及油脂和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当硝酸钠浓度为10 mg/L时,有利于油脂、淀粉的合成,但此时扁藻生长慢,生物量低,使得这些生物组分的总产量低;当硝酸钠质量浓度为60 mg/L时,油脂和淀粉含量较高,并且扁藻生长快,油脂、淀粉的总产量高;继续增加硝酸钠浓度时,扁藻生物量和各组分含量基本不变.[结论]从微藻生物能源角度考虑,60 mg/L的硝酸钠质量浓度是培养亚心形扁藻的优化浓度.  相似文献   

9.
不同水平镁对厚皮甜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液流水培技术条件下进行试验,研究不同水平镁素营养对厚皮甜瓜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营养液中Mg~(2 )浓度在10~70mg/L范围内时,厚皮甜瓜的生长速度随Mg~(2 )浓度的提高而加快,果实的产量和品质也得到相应提高;当营养液中的Mg~(2 )浓度高于70mg/L时,厚友甜瓜的生长速度及产量品质开始下降。厚皮甜瓜深液流水培营养液配方中Mg~(2 )浓度以50~70mg/L为宜。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香悦葡萄栽培技术,对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NaHSO3溶液,结果表明:100mg/L、200mg/L、300mg/L、400mg/LNaHSO3处理均可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亚硫酸氢钠浓度越高,叶片叶绿素含量越高;200mg/L、300mg/LNaHSO3处理较利于提高叶片叶片净光和速率,而400mg/L则使净光和速率有所下降;喷施NaHSO3后,所有处理植株生长均起促进作用。因此,总体上以300mg/LNaHSO3浓度处理效果最好,有利于促进葡萄植株生理代谢过程,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外源氨基葡萄糖在作物生长发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本文以玉米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无胁迫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氨基葡萄糖对玉米幼苗的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根系、植株鲜重和根系鲜重各生长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CK)相比,在0.1~5 mg/L的氨基葡萄糖浓度条件下玉米的株高、茎粗、植株鲜重和根系鲜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2 mg/L氨基葡萄糖浓度条件下玉米的茎粗、植株鲜重和根系鲜重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1.30%、26.58%和19.32%。玉米总根长、根表面积、总分枝数等指标也均有显著增加,其中在2 mg/L浓度条件下增加最大;同时,氨基葡萄糖对玉米幼苗的叶绿素含量也有提高,随着使用浓度的增加玉米幼苗叶绿素的含量呈增加趋势。综合各因素可以看出,在无胁迫条件下,不同浓度的外源氨基葡萄糖均可以促进玉米幼苗各指标的生长发育,其中在本实验条件下氨基葡萄糖的浓度在2 mg/L左右时促进玉米各指标发育的效果最佳。氨基葡萄糖是一种新型的天然增效物质,值得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无菌条件下不同浓度铅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以及低铅环境下钾对水稻吸收铅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株高、根长、干物重和叶绿素含量等均随铅浓度升高而下降,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铅浓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植株体内铅含量随铅浓度升高而增加。在基质铅浓度为100mg/L时加入钾后,水稻株高、根长、干物重、叶绿素含量等均随钾浓度增加而增加,而POD活性随钾浓度增加而降低,植株体内铅含量随钾浓度增加而降低,在钾浓度为200mg/L达到最低。说明在含低浓度铅的基质中,钾能提高水稻对铅的抗性,同时减少水稻对铅的吸收和累积。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室内模拟培养法,研究地木耳提取液对生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木耳提取液对生菜种子的发芽率无影响,但对幼苗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幼苗根长、株高、侧根数和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增加,尤以0.2 mg/mL的地木耳提取液效果最好,但不同生理指标显示的最适浓度有差异。生菜作为食叶类蔬菜,以叶绿素含量作为指示性生理指标更为适宜,因此,地木耳提取液的最佳质量浓度为0.05 mg/mL。  相似文献   

14.
施氮水平对枇杷幼苗生长及根初生维管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生枇杷苗为材料,NH4NO3为试验氮肥,设0、30、60、90、120 mmol/L 5个施氮水平,探讨不同施氮水平对枇杷植株生长、叶绿素、可溶性总糖、淀粉和全氮以及根维管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株高、叶长、叶宽、叶面积、生物重、叶绿素a、叶绿素b、可溶性糖、根直径、根中柱直径及维管束数等指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以60 mmol/L施氮水平最高,淀粉含量呈相反趋势;全氮含量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根的粗度与维管束数呈一定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对种绳胡萝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5-氨基乙酰丙酸在胡萝卜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种绳模式播种的‘黑田5寸参’胡萝卜为试验材料,在胡萝卜生长季节向胡萝卜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5-氨基乙酰丙酸(10、25、50、100 mg/L),收获后通过测定胡萝卜的根长、根粗、根重、叶长以及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胡萝卜素含量等形态和生理指标来评价胡萝卜的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10~50 mg/L的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可以提高胡萝卜的株高和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与对照(不喷施5-氨基乙酰丙酸)相比,根重、根长、根粗和干物质含量分别增加73.05%、15.56%、18.75%和25.31%。此外,低浓度的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还提高了胡萝卜肉质直根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及胡萝卜素的含量,较高浓度的5-氨基乙酰丙酸则抑制了胡萝卜的生长,降低了胡萝卜肉质直根的品质。50 mg/L的5-氨基乙酰丙酸在促进胡萝卜生长和改善品质方面表现最好,可以为胡萝卜生产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三唑酮应用的广泛性及其作用机理提供基础资料。[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1、0、203、04、0 mg/L)三唑酮浸种对豇豆幼苗的苗质,叶绿体色素、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102、03、04、0 mg/L三唑酮浸种后,豇豆幼苗的株高受到明显抑制,根冠比显著增加,根长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除10 mg/L外,经其余浓度三唑酮浸种的豇豆幼苗的叶面积均显著降低,而叶绿素含量均有所提高(以30 mg/L的浸种效果最好)。豇豆幼苗的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均随三唑酮浸种浓度的升高而增加,30 mg/L达到最大值。[结论]三唑酮溶液浸种对豇豆幼苗的生长发育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其最佳浓度为30 mg/L。  相似文献   

17.
史冬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893-12895
[目的]研究重金属铅对繁穗苋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繁穗苋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铅处理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在50 mg/L Pb2+处理下,繁穗苋幼苗新生根数受到促进;随着Pb2+浓度的增加,繁穗苋的根长、苗长、苗重和叶绿素含量均降低;高浓度Pb2+对繁穗苋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其对茎轴的抑制作用。[结论]铅对繁穗苋幼苗的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而且该抑制作用而随着铅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加大。  相似文献   

18.
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英  李邦发  韩海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25-7126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设0(CK)、20、40和60 mg/L的烯效唑浸种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的形态指标(株高、根长和根冠比)与生理指标(叶绿素和丙二醛含量、发芽势和发芽率、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烯效唑抑制地上部分的生长,20 mg/L烯效唑处理的小麦幼苗根长最长(达11.17 cm);用20、40和60 mg/L的烯效唑处理后,小麦根冠比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06.0%、100.0%和80.4%,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分别增加了18.7%、11.1%和6.3%,丙二醛含量比对照分别降低12.5%、21.88%和9.38%,叶片相对电导率比对照分别降低了26.09%、32.61%和19.57%。20和40 mg/L的烯效唑处理后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比对照分别增加55.5%和22.2%,50%和39.9%,而60 mg/L烯效唑处理后发芽势和发芽率则比对照低。[结论]烯效唑浸种可促进小麦壮苗、增强植物抗性,有利于小麦生产,但应注意浓度控制,以20 mg/L烯效唑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不同温度下喷施宝对花生萌芽及幼苗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花生萌芽及幼苗生长受温度逆境条件制约的生产现实问题,研究了不同温度下不同浓度的喷施宝溶液浸种对花生萌芽及幼苗生长的效应。表明在温度胁迫条件下喷施宝能提高萌芽率和促进胚根生长,其中1000mg/L浓度处理促萌最明显,300mg/L处理对胚根长度、直径增加最显著。经喷施宝处理的种子出苗后幼苗株同较矮,分枝数和地上部质量增加,叶片叶绿素、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提高,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幼苗根系活力提高,主根长度、直径、侧根数和地下部质量增加,以300-500mg/L的效果为佳;根瘤菌个数和鲜质量也有所增加,以100-300mg/L的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氯吡脲对葛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葛根高产优质栽培和药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广西主栽品种桂葛1号为材料,在块根膨大中期分别喷施1、5、25和50 mg/L的氯吡脲溶液,以清水为对照(CK),喷施后30和60 d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喷施后6个月测定块根的生长指标、品质指标和主要药效成分含量,评价不同氯吡脲浓度对葛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各氯吡脲处理均可提高葛根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促进块根根长和根粗的生长,提高干物质含量;但对块根单株鲜重、淀粉和可溶性糖及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存在差异.1 mg/L浓度处理的葛根块根根粗、平均单株鲜重、干物质含量、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均显著高于CK(P<0.05,下同);5mg/L浓度处理的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含量最高,显著高于CK,块根根粗、干重、可溶性糖和纤维素含量也相对较高;25~50 mg/L浓度处理除块根纤维素含量显著高于CK外,其他品质和药效成分指标大多低于CK或与CK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块根膨大期叶面喷施氯吡脲对桂葛1号的生长、产量、品质及药效成分等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喷施1~5 mg/L氯吡脲对提高葛根产量和品质的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