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猪肠道微生物和抗生素的生长促进作用(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50多年前研究者(Stokstad等,1949)发现,饲喂金霉素(aureomycin, chlortetracycline)对家禽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由此揭开了抗生素促生长作用的研究。人们最初将金霉素的生长促进作用归功于金霉素中所含维生素B12的发酵作用(试验鸡日粮中没有B12),但后来研究发现这种作用与维生素B12的营养作用无关(Stockstad等,1949)。抗生素生长促进作用的商业重要性立即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随后几年所做的研究发现,抗生素的这种作用在猪和小牛身上表现更为明显。1949年金霉素开始商业化生产,其后众多别的抗生素产品面世并且以生长促进…  相似文献   

2.
影响饲用抗生素作用效果的因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饲用抗生素是在药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Stockstad等1949年发现,链霉素(Streptomyces)发酵进程中得到的代谢产物,可以促进鸡只快速生长。之后Berg等(1950),Biely等(1951)都有相同结果的报道。Whitehi...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B12(VB12)又叫钴胺素,是迄今为止最晚发现的一种维生素,在所有维生素中它的需要量最低,但作用最强(McDoerll,1989)。它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在自然界中仅微生物能够合成,植物性饲料中通常不含有VB12;二是其分子结构中含有钴(Co)元素。VB12能促进蛋氨酸和谷氨酸等生物合成,由于它有活化氨基酸和促进核酸生物合成的作用,并参与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故对各种蛋白质合成有重要意义。VB12还是正常血细胞生成、生长的必需物质,并能增加血小板中凝血酶元的形成。肉仔鸡缺乏VB…  相似文献   

4.
饲用抗生素的未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饲用抗生素是指连续添加在饲料中,用来预防疾病、促进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和降低环境污染的抗生素(包括发酵提取、半合成、化学合成的抗微生物药物)。自从1946年Moore等发现抗生素在肉鸡饲料中添加具有促生长作用以后,抗生素就开始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猪、鸡、鸭、水产动物等饲料中。半个世纪以来,为满足人类对安全、有效的动物性食品需求的持续增长,起了很大作用。从动物营养的角度来研究其促进生长的作用机理,是从发现金霉素的促生长效应开始,人们提出了使肠壁变薄,促进营养物质吸收、利用,降低肠道氨,降低病原菌…  相似文献   

5.
果聚寡糖在断奶仔猪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已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养殖者所认识。有的国家已通过立法加以禁用(PeterBest,1997)。研制无残留天然畜禽生长促进剂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是微生物生长促进剂、益生素等活菌制剂,由于活菌制剂在贮藏、运输及进入动物消化道后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故效果不很稳定(蔡辉益等,1993)。寡糖是近年国外研究发现有类似益生素作用的物质(SunthornKan-Chanatawee,1998),它通过抑制消化道内有害微生物,促进有益微生物增殖而达到调节肠…  相似文献   

6.
肉毒碱在动物营养学上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肉毒碱(Carnitine,CN)又称为肉碱,L—肉碱,是存在于动物组织,植物和微生物中的一种类维生素营养物质。1905年,Guleuitsch和Kriberg在肌肉提取物中发现了肉毒碱成分;1927年,Tomita和Sendju发现了其化学结构:3—羟—三甲基铵丁酸,分子量为161-2;1948年,Fraenkel发现了大黄粉虫幼虫的生长有一种必需营养素,属于维生素B族,称为VBt;1952年,Garter等证实:维生素Bt就是肉毒碱并发现了它的生物作用;1958年,Fritz发现了肉毒碱在哺…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猪生殖--呼吸道综合征病毒(PRRSV)魁北克IAF-exp91株基因组3我的c-DNA序列,并与欧洲(Lelystad病毒LV)和美国(ATCCVR2385,MN-16)参考株序列进行了比较,魁北克株与Lely-stad病毒之间,包含ORF37序列(2834个核苷酸)出现广泛的基因组变异,迪是由于大量碱基置换和增删引起的。ORF5、3和7似乎最不稳定,魁北克株与Lelystad病毒的推测编  相似文献   

8.
左旋肉碱营养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肉碱是1905年由俄国科学家首先在肌肉抽提物中发现的。Tornita和Sendju(1927)确定了其分子结构为Lβ羟γ三甲胺丁酸。Grienkel(1948)发现黄粉幼虫的生长需要一种因子,这一因子属B族维生素,称为维生素Bt。Carter(1952)确认维生素Bt即为肉碱。Fritz(1958)发现肉碱具有一系列营养生理作用和实际效果,如提高幼龄动物的成活率,降低肥育猪的背膘、提高胴体瘦肉率、改善肉质;在人的方面,肉碱可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提高运动成绩,也可用于减肥。目前,肉…  相似文献   

9.
饲用抗生素替代产品——糖萜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国胜 《饲料工业》1999,20(1):43-44
1抗生素的作用40年代初,人们发现青霉素残渣喂猪,促进了猪的快速生长,又发现链霉素、地霉素、金霉素等对牛、猪、禽等均有促进生长发育和育肥作用。随着抗生素的工业化生产,抗生素开始作为饲料添加剂大量用于饲料饲养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抗生素品种不...  相似文献   

10.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综合防制措施S.ErnestSanford著夏威摘译洪发智校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病毒自1991年由荷兰Lelystad的ID-DLO中央兽医研究所分离到(可见本刊1992.4:48—编者)以来,控制PRRS已取得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11.
美洲貂活动范围变化的分析活动范围的概念(Burt,1943)被解释为生命史的一个变量(活动范围大小),这对于哺乳动物种类来说已有报道(Harestad和Bunned,1979;Eisenberg,1981),并在功能上与广泛的生命史特征相联系(Har...  相似文献   

12.
牛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研究进展朱其太(连云港动植物检疫局·江苏·222042)收稿日期:1996-12-30牛呼吸道合胞病毒(Bovinc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BRSV)是引起犊牛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毒。1968年,Dogge...  相似文献   

13.
奶牛缺硒及其预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奶牛缺硒及其预防山西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030801)王俊东早在1817年,瑞典化学家Berzelius就发现了硒(Se)元素。但长期以来,人们只知道它具有很高的毒性。直到1957年,Schwarz和Folz才证明硒元素对动物是必需的。多年的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4.
鸡生长受阻和发育障碍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志刚 《中国家禽》1998,20(7):36-37
1历史发展鸡生长受阻和发育障碍综合征(RuntingStuntingSyndrome,RSS),国内也称发育不良综合征或生长迟缓综合征等,病原尚未确定。最早在1949年就有报道,70年代后期呈世界性发生,波及许多国家和地区。传染病学的发现以及实验性接...  相似文献   

15.
微量元素硒营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何欣  计成 《饲料工业》1998,19(11):40-44
微量元素硒(Se)是动物必需的矿物质元素,对Se的研究经历了大约六、七十年,近30年来人们对硒的生物化学作用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瑞典化学家Berzelius于1817年在焙烧黄铁矿制硫酸时发现了一种新的元素,由于其性质与碲相似,参照碲的命名,给这...  相似文献   

16.
猪繁殖─呼吸道综合症黄光红云南省畜牧兽医学校(650212)猪繁殖─呼吸道综合症(PRRS)是一种新发生的猪传染病。PRRS是由猪繁殖一呼吸道综合症病毒(PRRSV)或称累利斯塔德病毒(LelystadVirus,LV)引起的。其病的特征是繁殖母猪的...  相似文献   

17.
360只商品代Abor Acre肉用公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对照组金霉素的添加量为0mg/kg,处理组金霉素的添加量为150mg/kg,研究金霉素对肉仔鸡肠道微生物、血氨、尿酸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每隔7d检测肉仔鸡直肠和空肠中大肠杆菌、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变化情况,每隔2检测血液中氨和尿酸含量,每隔2周记录肉仔鸡体重和饲料消耗。试验结果表明,150mg/kg的金霉素对肉仔鸡的生长显著的促进作用,在3以前促进生长作用极显著(P<0.01),3周之后作用显著(P<0.05);在33日龄前,对直肠中的大肠杆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之后抑制作用消失(P>0.05),对空肠中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在19日龄前显著(P<0.05),之后作用消失(P>0.05);在12日龄前,对直肠和空肠中乳酸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之后作用消失(P>0.05);对直肠和空肠中双歧杆菌均无显著影响(P>0.05);极显著降低35日龄以前肉仔鸡血氨浓度(P<0.05),之后作用效果降低,但仍显著(P<0.05);在21日龄前,显著降低血液尿酸含量(<0.05),49日龄时作用效果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金霉素以低剂量、持续在饲料中添加时,对肉仔鸡的生长和采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与其抑制肠道中大肠杆菌、延缓肠道微生物的定植过程,以及降低血氨浓度有关。金霉素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因菌种不同而有明显差异,而且对大肠杆菌不产生永久性抑制。血液尿酸含量的降低说明金霉素具有促进肉仔鸡氮沉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越霉素A对猪驱蛔虫促生长试验张正元周彭福(江苏省江都市兽医站225200)驱虫性抗生素最早是由美国发现的潮霉素B,曾广泛用于控制猪蛔虫病。据报道,日本明治制果(株)研究所近藤等(1965年)所发现的越霉素A(DestomycinA)对猪和鸡体内寄生虫...  相似文献   

19.
维生素E的生物学功能及在养鸡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建敏  呙于明 《饲料工业》1998,19(11):23-25
1922年Evans和Bishop发现维生素E具有提高家畜繁殖性能的作用后,人们相继展开了对它的研究,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改善肉品质,还有抗热应激作用。维生素E与蛋鸡产蛋性能、孵化及免疫力有关。维生素E缺乏导致免疫力下降,如雏鸡胰脏变性、渗出性素质、脑软化以及繁殖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20.
L-肉碱的动物营养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 -肉碱在动物组织中普遍存在 ,也存在于一些植物和微生物中。1905年俄国科学家Kribery 和Gulcuitsch首先在肌肉提取物中发现了肉碱。1927年Tomita和Sendju证实了其分子结构为L - β 羟 -γ 三甲铵丁酸。1948年Fraenkel在研究中称其为维生素BT ,早期的文献也将其称为维生素B11,但后来研究认为它不是维生素。1952年Curter等从酵母 ,动物肝脏中获得了肉碱结晶体 ,定名为Carnitine。1959年Friz发现肉碱在脂肪代谢(β-氧化)中起关键作用。肉碱作为一种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