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密度和肥料对水直播稻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研究栽培密度和肥料对水直播稻产量构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品种条件下(盐粳56),最佳基本苗6万株/666.7m^2,产量可稳定达到627.12kg/666.7m^2左右:随基本苗的提高,穗数增加,粒数减少,结实率和千粒重变化不大;随基本苗的提高,高峰苗提高,成穗率下降。产量与施氮量呈抛物线关系,施氮14.14kg/666.7m^2,产量最高,为590.96kg/666.7m^2;随施氮量的提高穗数增加,粒数有先增后减的趋势.结实率和千粒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氮肥运筹以基蘖肥:穗肥为7:3产量最高,为642.63kg/666.7m^2,以增粒增产为主,结实率随后期肥料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2.
昌吉州冬小麦适播期为9月25日至10月15日,一般播种量16-20kg/666.7m^2,全生育期施尿素30kg/666.7m^2、磷酸二铵20kg/666.7m^2。理想群体一般要求冬前群体达到807万/666.7m^2左右.拔节前春季最大群体达到10(b-1207万/666.7m^2,成穗数保证在45-50万/666.7m2,产量500kg/6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3.
对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区主栽品种松粳9号进行不同施肥量与密度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氮肥施肥量14kg/666.7m^2,N:P:K=2:1:1,密度23穴/m^2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2011年博州小麦减产原因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博州小麦种植面积22.43万(666.7m^2),其中冬麦7.84万(666.7m^2),春麦14.59万(666.7m^2)。根据测产和实产调查,2011年博州小麦平均产量400kg/666.7m^2,比2010年减产2kg/666.7m^2左右。通过田间长势长相调查、收割现场取样和田间取样考种。结合技术指导中发现的问题,初步分析了小麦减产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新玉59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新玉59的株高、穗位上升,秃尖变长,稳长变短,穗行数减少,行粒数减少;密度的变化对生育期、空秆率和穗粗的影响较小;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7000株/666.7m^2时产量最高,达1193.6kg/666.7m^2,表明新玉59在昌吉地区适宜高密植。  相似文献   

6.
密度、播期、氮肥运筹对寒优湘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探索密度、播期、氮肥运筹对寒优湘晴产量和品质影响的关系,本研究与“优质稻米高产保优栽培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试验基地密切结合,于2000、2001年探索不同氮肥运筹、不同密度、不同播期对寒优湘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二年试验数据平均值分析,表明上海地区寒优湘晴适宜播种期为5月10~20日,基本苗为4万/666.7m^2、氮肥用量为16kg/666.7m^2、后期穗肥比例为10%左右。  相似文献   

7.
适当增密对高秆大穗型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个高秆大穗型玉米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密度条件下的产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加,三个品种的产量都随着增加,增加一定密度后,产量不再增加,而是逐渐下降。本试验条件下,东单60在3200株/667m^2时产量达到最高,产量751.3kg/667m^2;博丰109适宜密度2800株/667m^2,产量755.3kg/667m^2;辽单37的适宜密度3000株/667m^2,产量732.1kg/667m^2。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透光率随密度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呼图壁县园户村镇是城郊镇,地处城乡结合部,人均耕地不足4(666.7m^2)。近年来,农技部门依托区位优势积极引导城郊农民发展双膜覆盖西瓜间作棉花技术,通过充分利用光能、CO2、土地、空间等资源,提高农田综合效益。该种植技术下,西瓜产量4000kg/666.7m^2,皮棉产量200kg/666.7m^2,产值在4000元/666.7m^2以上,实现了在有限的土地上持续增收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杂交玉米新品种黔单19在生产中的最佳群体密度。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试验设4300株/666.7m^2-2300株/666.7m^2共5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情况下黔单19密度以3800—4300株/666.7m^2为宜,能确保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0.
东峰镇单季晚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东峰镇晚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东峰镇灰黄泥田、灰泥田2种不同土壤条件下,肥料施用量氮12kg/666.7m^2、五氧化二磷4.8kg/666.7m^2、氧化钾14.4kg/666.7m^2,晚稻产量最高,分别达443.08kg/666.7m2和526.96kg/666.7m^2。  相似文献   

11.
古田县从1996年开始在稻田上示范推广34%“双福2号”水稻专用肥,连续三年都取得较满意的肥效效果,为了加大推广力度,将配方施肥技术物化,我们用“双福2号”水稻专用肥同目前稻田常用的几种化肥品种,进行“同总养分,求产量、比效益”肥效对比试验,该试验以总养分17kg/666.7m^2为标,隹。试验结果表明,在几种化肥肥效对比中,“双福2号”肥效最高,施后水稻产量最高,为459.9kg/666.7m^2,分别比25%水稻专用肥、25%漳平复混肥、45%进口复合肥和单质化肥混施增产3.4%、5.4%、6.3%、和9.5%;经济效益最好,产值为643.9元/666.7m^2,分别经上述四种化肥品种每666.7m^2增收24元、12.4元、42.4元、39.7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大通县露地引种的文图拉、加州王等西芹品种均表现为肉茎鲜嫩、纤维少,较抗病虫害,最高产量可达7400kg/666.7m^2,平均4400kg/666.7m^2。为提高产值,满足市场的需求,可利用日光节能温室进行冬季栽培西芹,如2003年大通县在青山乡利顺村试种,平均单株重  相似文献   

13.
种植密度对杂交稻穗整齐度及产量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在不同密度下两优培九和E52抽穗整齐度和产量差异。结果表明,对照18丛/m^2处理抽穗历期比9丛/m^2短3~4d,抽穗高峰提前,单茎株高变异小3cm左右,每穗粒数变化小20粒左右,对照抽穗整齐度较好。单位面积的产量两品种均以在13.5丛/m^2下最大,两优培九在密度13.5丛/m^2处理比对照高出2.9%,增产优势因子主要是穗实粒数,增产贡献达117.3%,;E52在13.5丛/m^2比对照高出8.9%,E52增产优势因子也主要是穗实粒数增加,增产贡献达214.3%,千粒重和每平方米穗数都下降;适宜的种植密度,不仅能提高单丛产量,也能提高单位面积水稻产量,但抽穗整齐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不同密度对芝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驻芝八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密度种植下对芝麻的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下对芝麻产量结构,生育性状等均有影响,是直接影响其产量的重要原因之一。芝麻的种植密度在5000-10000株/667m^2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早丰9号在鲁南地区种有产量水平高、米质优、株型理想等突出优点,但抽穗偏晚、熟期偏迟、其高产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穗多粒多。高产策略应为:稳定适宜穗数,主攻粒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每666.7m^2的产量650kg以上水平的穗粒结构指标应为:有效穗26-27万/666.7m^2,每穗总粒数125粒以上,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6.5g以上,栽培技术主要措施有:早育壮秧;扩行缩墩减苗;适时适度搁田;增施须机肥和促花磷钾肥。  相似文献   

16.
施氮与种植密度对夏玉米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裂区设计,以郑单958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施氮量与种植密度对夏玉米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及密度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且施肥和密度互作效应显著。666.7m^2产量629.58kg,且效益最大的栽培模式是:666.7m^2追施氮肥(尿素)30.4kg,种植密度4000株。  相似文献   

17.
吴帆 《广西农学报》2008,23(6):20-21
为筛选防治三化螟的对口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品种,进行水稻三化螟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用20%阿维三唑磷EC防治水稻第二代三化螟,在蚁螟孵化盛期施药。试验结果表明,用量150、200g/666.7m^2,兑水50kg,防效分别达90.47%、95.24%,优于对照药剂20%三唑磷EC200ml/666.7m^处理,与金喷头WP100g/666.7m^2相当;20%阿维三唑磷EC和金喷头为防治三化螟药剂,推荐用量:20%阿维三唑磷EC150~200ml/666.7m^2,金喷头WP100g/666.7m^2,喷液量50kg/666.7m^2。  相似文献   

18.
油葵受冻后采取拆苗再种、打杈、不打杈3种处理试验证明,拆苗再种成熟期推迟8d,产量降低70.8kg/666.7m^2。不打杈任其自然生长,产量降低19.3kg/666.7m^2,打杈的成熟正常,产量最高,品质好。  相似文献   

19.
高产花生新品种花育27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花育27号是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以D140为母本、鲁花15号为父本杂交,F1代经^60Co—γ照射后系统选育而成。在山东省2005-2006年区域试验中,666.7m^2平均荚果产量302.62kg,籽仁产量228.60kg。分别比对照鲁花12号增产9.72%和13.40%。2007年生产试验,666.7m^2荚果产量248.4kg,籽仁产量176.1kg,分别比对照鲁花12号增产8.9%和7.5%。2008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近年来审定的花生新品种筛选鉴定,筛选出山花9号、丰花3号、山花11号、山花7号、丰花1号等5个适宜鲁南地区半夏种植的花生新品种。以丰花1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了半夏花生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夏花生适宜的种植密度范围为10 000~11 500墩/亩,最佳播种密度为10 000墩/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