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利用返回式卫星的空间条件搭载水稻恢复系明恢63干种子,在海拔218~326km的高空飞行166.2h回收后种植,调查SP1、SP2代的性状表现,SP3代与其繁殖植的SP4代性状平均值的相关程度。结果表明:SP1代主要性状与CK差异不明显。SP2代群体的单株间9个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变幅极差大,变异系数大,变异频率高;性状变异向有利和不利两个方向突变;部分性状的变异呈偏态分布,多向有利(增加)的方向发展;单株间出现早熟20d以上、大穗大粒等有利突变体。SP3代单株与其所繁殖SP4代的早熟、丰产的6个性状平均值,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已筛选出4个比CK早熟ll~2ld、丰产的新品系,可作为恢复系选择材料。因此,水稻干种子在空间条件下所产生的变异是可以稳定地遗传的。  相似文献   

2.
1RS.1BL移位系已被小麦育种者广泛地用于农艺性状和特殊籽粒产量的改良,但还缺乏对有或没有发生移位染色体臂的有关种族农艺性状表达的比较研究。本文主要目的是测定2个硬红粒冬小麦群体分离的Aurora移位系中1RS.1BL对籽粒产量和其它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用OK83398×Chisholm和OK8339×Arkan衍生的不同遗传材料进行了2个田间试验。试验1中评价了3种环境下25对F5代衍生的近等位纯合1B或1RS.1BL系;试验2评价了4种环境下1B或1RS.1BL纯合植株的F2、F3代的染色体组型。试验1中1RS.1BL的平均增产效应为9%-10%.增加地面以上干物质量为11%-12%,增加千粒重为4%-6%,其增产大小与杂交组合有关、尽管对每穗粒数、收获指数和容重未进行检测,但在株高和每平方米穗数方面的差异却以杂交和环境不同而缺乏一致性。试验2中所进行的遗传异质性方差分析表明,1RS.1BL中存在着较大的变异。这些结果对进一步利用1RS.1BL改良冬小麦农艺性状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太空辐射处理对谷子品种表型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海云 《杂粮作物》1998,18(4):13-15
经1994年和1997年两次卫星搭载处理谷子干种子,结果表明,SP1代出现植株变高,谷穗变长,生育期缩短5-7d,谷粒由红色变白色等多种类型。SP2代除粒色强烈分离外其余上述性状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4.
对6个粳稻组合F2代主要性状变异表现、遗传参数、F2代个体与亲本性状之间相关系数进行了估算与分析,结果表明:F2代性状表现、遗传参数,因组合性状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F2代多数性状与亲本关系密切,个体性状间存在相关性并受组合类型的影响、应根据品种性状和差异来选择亲本;根据遗传参数和性状相关性选择个体。  相似文献   

5.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变异与加工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13  
用扬麦158分别与强面筋品种安农9192和Karl组配成2个杂交组合,分析了其F4代93个株系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及有关品质性状,研究了不同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及亚基组合对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Glu-Al的等位变异(亚基1和N)Glu-dl的等位变异(亚基5+10和2+12)对SDS沉淀值、和面时间、耐揉性和GMP含量有显著影响,对蛋白质含量、和面图峰高的影响较小。亚基1和5+10与强  相似文献   

6.
为挖掘控制芝麻产量相关性状的基因位点,本研究利用多态性较高的72个SSR标记,对来自国内外96 份芝麻品种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TASSEL3.0软件的MLM (MixedLinear Model)方法对株高、株蒴数、每蒴粒数、蒴长、蒴宽、千粒重、始蒴部位、空稍尖8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SSR标记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72个标记共检测出446个等位变异,变异范围为2~14个,平均6.2个;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异范围为0.2421~0.8210,平均为0.5407;基因多样性指数的变异范围在0.5504~0.9897,平均值为 0.7477。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3个亚群。关联分析结果显示,51个标记位点与株高、蒴长、每蒴粒数、始蒴部位、空稍尖显著关联,各标记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在13.29% ~32.08%。有5个位点在多个环境或均值 下被重复检测到,是较为稳定等位变异,如与株高相关联的位点Hs1775-A2、SIM201-A1;与每蒴粒数、始蒴部位和株蒴数分别关联的标记位点Hs1514-A1、SIM004-A3和SIM002-A1。  相似文献   

7.
用传统种质与云南野生种质远缘杂交,以“异质复合分离理论”假说、3交技术模型、5级选育程序,就5个内容对传统的POJ、Co、ROC体系进行创新研究。一是将种质基础从ROC体系的1属4种11个原种品系扩大到3属6种24个原种品系,其中栽培原种品系与野生原种品系数的比例从8:3调整为12:12,实现种质遗传平衡;二是将育成品种内栽培原种与野生原种的染色体比例从7:1-9:1调整为2:1-3:1,实现细胞遗传平衡;三是用杂交复合法将传统种质的糖分及产量性状、野生种质的抗性及适应性状分别形成“性状复合遗传力”,产生杂合体杂种优势;四是用自交分离法将杂合体杂种优势中的优良性状连锁遗传及目的性状超亲变异分离出来;五是用回交重组法将分离出来的高产高糖与抗性及适应性性状基因优化重组,在分子水平上产生性状兼优的杂种优势。2001年  相似文献   

8.
以丹引单粒不育系MS_3和MS_4为母本,以多粒材料75-2-6为共同父本杂交,对其只代和F_2代粒性分析结果表明,F_1代多粒对单粒呈显性趋势;9086和9096杂交组合F_2代单粒株、双粒株和多粒株的比例分别为1:208:3.04和1:2.49:4.28.其单粒与多粒株(包括双粒株)比例分别为1:5.12和1:6.77,两个组合F_2代粒性分离既不符合单基因规律。也不符合两对独立基因分离规律。  相似文献   

9.
小麦籽粒产量稳定性估测因子的重复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的目的是测定以下稳定估测因子的重复性;回归系数(bi)、去平均回归的回归系数(|bi-1|)、离回均均方(Sd^2i)、Shukla稳定变异(σ^2i)、基因型平均变异(S^2i)、基因型变异系数(CVi)以及决定系数(r^2i)和平均产量。这些统计数据来自于Louisiana州农业试验站36个环境下种植的3套冬小麦产量表现性状的资料。重复性用Spearman的序相关系数和Kendall的一  相似文献   

10.
南方春大豆不同播季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及其遗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继凤  赵政文 《大豆科学》1998,17(4):331-339
本文以12个南方春大豆早熟品种(系)和12个中熟品种(系)为材料,进行春,秋播试验,研究主要农艺性状的秋播变异率,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和遗传进度,结果表明:1,两熟期组秋播变异率平均,除分枝起点为负值以外,其它11个性状在2.36%-52.88%之间,说明秋播对为结性状均有一定影响;熟期组之间各性状秋播变异率的大小亦存在较大差异,如秋播对早熟组株高,主茎节数,结荚节数,结荚高度,主茎荚数和百粒重的  相似文献   

11.
为给离子束诱变技术在小麦品质育种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N+ (30Kev)注入诱导获得的小偃81突变系M4 代种子为材料,采用SDSPAGE 和APAGE 技术对其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供试材料中,检测到3个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缺失系:1Ax1缺失系、1Bx14+1By15缺失系和1Dx2+1Dy12缺失系,出现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1Ax1>1Bx14+1By15>1Dx2+1Dy12。检测到5种醇溶蛋白变异类型,其中,1Ax1 缺失系有3 种突变类型,1Bx14+1By15 缺失系和1Dx2+1Dy12缺失系各有1种突变类型,ω区变异类型最多,其次是α和γ区,β区没有发现变异类型,在5种变异类型中有一条相同的变异谱带。以上结果说明,N+离子束注入能有效地诱导小麦种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的变异,并能够在后代中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1万多个小麦品种(系)为试材,分析了12个形状性状的变异范围及各变异的频数分布,并简单介绍了各性状的基因定位情况,结果表明:(1)11种芒色中,拟黄芒品种占69%,3个黑芒基因已定位,94%的品种芒色与颖色一致;(2)无芒品种仅占2.8%,已知5个芒型基因;(3)主频颖色为拟黄颖(占66%),已定位4个颖色基因;(4)无颖毛品种占90.5%,毛颖基因Hg为显性;(5)65.8%的品种为红粒,  相似文献   

13.
大量元素对茶愈伤组织生长及儿茶素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成浩  王玉书 《茶叶科学》1994,14(1):31-36
本文分别研究了培养基中氮源组成与浓度,以及K+、Ca2+、Mg2+、PO43-和SO42-对茶愈伤组织生长和儿茶素累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硝态氮对于愈伤组织儿茶素形成最为有利;而NO3-/NH4+比为7:3时愈伤组织生长最快;总氮浓度为15mmol/L时愈伤组织生长量最高;提高氮浓度则导致儿茶素含量急剧下降。添加K+促进愈伤组织生长并使儿茶素含量降低;而1mmol/L的Ca2+对儿茶素形成最为有利。在其余的离子中,PO43-对愈伤组织生长影响较大,而SO42-对儿茶素形成影响较大,Mg2+浓度对两者均无显著影响。所得结果为采用两步法体系培养茶树细胞、系统研究儿茶素类物质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的目的是测定以下稳定估测因子的重复性:回归系数(bi)、去平均回归的回归系数(|bi-1|)、离回均均方(Sdi2)、Shukla稳定变异(σi2)、基因型平均变异(Si2)、基因型变异系数(CVi)以及决定系数(ri2)和平均产量(xi)。这些统计数据来自于Louisiana州农业试验站36个环境下种植的3套冬小麦产量表现性状的资料。重复性用Spearman的序相关系数和Kendall的一致系数来估算。结果表明,(|bi-1|)、σi2和Sdi2在任何两个亚环境间是不可重复的,Si2和ri2的重复性很低。所有稳定性估算因子中,只有bICVi在各种亚环境单位间均是可重复的。CVi由于受xi排序的影响对描述基因型稳定性来说是一个不可靠的统计参数。平均产量是最可重复的基因型特性。选择产量稳定性中的增益可通过bi和xi综合运用得以估计出来。若资料不适于线性回归模式,那么较低的Si2(1型)或4型变异值(所有可预知环境中平均的非预知环境基因型平均变异值)可在产量稳定性选择中作为一个选择标准。  相似文献   

15.
以国槐为供体,花生栽培品种79266 和辐8707 为受体,采用花萼管注射法和柱头浸滴法将供体DNA导入受体。D1 代变异率为333% ~634% ,变异的性状包括单株果数、果形、果大小、内种皮颜色、株型、叶形、熟性、育性及产量性状。D2 代大部分变异株能稳定遗传,不再分离,稳定株行占D2代株行的75% ~96% 。试验表明,国槐DNA 导入花生栽培种,可以引起后代的变异,变异范围广,稳定快,是花生品种改良和创造新种质的有效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6.
玉米总DNA导入水稻后的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穗茎注射法将玉米总DNA导入水稻91-524,D1代未发现任何变化,D2代出现大量的变异分离,D3,D4代大多数株系继续严重分离,个别株系的主要性状趋于稳定。对DNA导入对变异率,变异性状分布特点、遗传力、遗传进度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总DNA导入,能产生广泛的性状变异,但又有别于有性杂交和突变育种,具有自身的特点。据此,从育种学的角度,对玉米总DNA导入水稻引起的遗传变异及在育种中的利用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测定了硬粒小麦的两个代换系Langdon1D(1A)和Langdon(Edmore—1B)及其具有不同胚乳蛋白组分的F2衍生系的籽粒产量性状和质量性状。测得结果,其产量性状和面粉质量性状有显著的基因型间差异,但籽粒的N水平差异不显著。根据尺码一排除液相层析法、面团揉和时间和峰值电阻法测得结果表明,具有Edmoreγ—45带的所有基因型的质量参数,如SDS—沉降值、麦谷蛋白的比例(P1%)均提高了;具有1D/1A染色体的代换系,其这种效应更加明显(提高2倍)。同时含有1D染色体和γ—45基因的基因型,其质量性状参数超过只含有1D或γ—45基因的基因型。这表明,除混粉参数、峰值电阻和阻尼衰退外的所有质量性状都有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18.
利用5个组合的P1、P2、F1、F2、B1、B2分析了水稻杂种后代粒蛋白质含量的分离变异及优势表明,结果表明,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属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F2及回交世代呈近似正态分布的连续变异。由于低含量为显性,F1无明显杂种优势,但F1及B1、B2属分离世代,一部分隐性基因得以表达,表现明显的超低亲,超中亲及超F1优势,因组合而异,部分组合存在超高亲优势,超过0优势和平均优势的单株较多,而且杂种后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测定了硬粒小麦的两个代换系Langdon1D(1A)和Langdon(Edmore-1B)及其具有不同胚乳蛋白组分的F2衍生系的籽粒产量性状和质量性状。测量结果,其产量性状和面粉质量性状有显著的基因型间差异,但籽粒的N水平差异不显著,根据尺码-排除液相层析法、面团揉和时间和峰值电阻法测得结果表明,具有Eemoreγ-45带的所有基因型的质量参数,如SDS-沉降值、麦谷蛋白的比例(P1%)均提  相似文献   

20.
美国大花生脂肪酸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F435作高油酸亲本与12个美国大花生品种配制杂交组合,并以大花生为轮回亲本回交3次。结果表明,花生高油酸(80%左右)性状由两对隐性基因控制。在在美国大花生种质资源中,两对显、隐性基因杂合的种质普遍存在,而隐性纯合形式的种质很少。F2和回交后自交BCn+1S1代群体出现3(正常油酸含量):1(高油酸含量)的分离比例,两对隐性基因除控制高油酸性状外,对勘察农艺性状无影响。花生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