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水分对桃果实细胞内糖酸分布的影响,以成熟白凤桃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了2个土壤水分水平( W1:田间持水量的60%~70%,W2:田间持水量的75%~85%)对果肉细胞内可溶性糖(蔗糖、葡萄糖、果糖和山梨醇)和有机酸(苹果酸、柠檬酸、奎宁酸和莽草酸)在液泡、细胞质与细胞间隙中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W1处理桃果实液泡、细胞质和细胞间隙中可溶性糖分别为39.47,16.73,13.03 mg/g,有机酸分别为4.38,3.15,0.69 mg/g,而在W2处理中可溶性糖分别为35.63,16.11,13.33 mg/g,有机酸分别为4.00,3.27,0.65 mg/g,表明增加水分供应可降低液泡中可溶性糖与有机酸含量。各种糖、酸组分透过细胞膜的渗透速率均高于液泡膜,随着土壤水分含量升高果实中糖、酸通过细胞膜与液泡膜的渗透速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
刘小芳  张岁岐  杨晓青  山仑 《作物学报》2009,35(8):1546-1551
在人工气候室水培条件下,以玉米(Zea mays L.)杂交种F1代户单4号及其母本天四和父本478为材料,用细胞压力探针技术研究了正常供水和PEG-6000模拟–0.2 MPa水分胁迫条件下,玉米根皮层细胞水分关系参数的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根皮层细胞的直径、长度和体积均为F1代>母本>父本;正常供水条件下3个玉米品种的根皮层细胞膨压均在0.6 MPa左右且品种间差异不显著,水分胁迫抑制了细胞的延伸生长且F1代和母本的细胞膨压显著高于父本;根皮层细胞壁体积弹性模量均为父本>母本> F1代,水分胁迫条件下的品种间差异显著;与正常供水条件相比,水分胁迫条件下细胞膨压显著降低,而弹性模量则大幅度提高;在两种水分条件下,水分跨细胞膜运转的半时间均为父本>母本>F1代,且半时间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均显著高于正常供水条件下;HgCl2处理引起了半时间的延长,2-巯基乙醇则部分逆转了HgCl2的效应;在两种水分条件下,根皮层细胞水导均为F1代>母本>父本且品种间差异显著,水分胁迫则显著降低了细胞水导。试验证明杂交种F1代的细胞水平根系吸水能力优于亲本,体现了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粗糙龙胆的根系特点,采用常规观察和石蜡切片法对粗糙龙胆根系的发育过程和1~4年生根的解剖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年生的实生苗多为直根系,2年以上植株发育为须根系,随着根龄的增加整个根系基本垂直向下或偏向一侧生长。不同根龄的不定根结构相似,由外至内包括表皮、皮层和次生维管组织。随着根龄的增加,表皮逐渐脱落完全,依靠外皮层和其内侧紧邻的外皮层母细胞代替表皮起到保护作用,内皮层宿存,至4龄根并未见明显周皮。维管形成层由2~5层扁平细胞构成;随着根龄的增加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的面积逐渐增大,韧皮薄壁细胞依然占主要部分,次生木质部不发达。在一些4年生根的髓部中央出现新结构即髓心内皮层。因此,粗糙龙胆根系的发育和解剖结构特点与其生长环境相适应,新结构髓心内皮层的发育过程和功能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水孔蛋白是位于质膜和液泡膜等生物膜上主要负责水分跨膜运输的通道蛋白。为了分析甘蓝型油菜种子萌发过程水分调控的分子机制,采用RT-PCR法从甘蓝型油菜种子中克隆了液泡膜内在蛋白(Tonop last intrinsic proteins,TIPs)TIP4;1基因片段序列,并对甘蓝型油菜种子TIP4;1基因在种子萌发过程及干旱、低温和盐胁迫下的表达进行了qRT-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分析。结果表明,TIP4;1基因在干种子中表达水平很低,但是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表达量增加。此外,在干旱、低温及盐的胁迫处理下,TIP4;1基因的表达上调,结果暗示着该基因可能参与了甘蓝型油菜种子萌发和逆境响应过程。随着研究的深入,水孔蛋白的水分调控机制将进一步被揭示,这对于解决干旱胁迫和盐胁迫等实际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蒙古莸、金叶莸、沙棘、沙枣和红雪果是近年来北京地区园林绿化中新引进的5种观赏性优良、环境适应性广的木本植物。为了扩大其种植,采用扦插法进行繁殖研究,研究了不同浓度生根粉处理对其扦插苗萌发率和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生根粉处理能提高蒙古莸、金叶莸和沙棘的萌发率,也能提高沙棘、沙枣、红雪果的生根率和蒙古莸、金叶莸、沙棘、红雪果的生根数。中、低浓度的生根粉处理能够显著促进5种木本植物插穗的根长。生根粉也能提高沙枣的插穗上盆成活率。综上所述,用0.15~0.5 g/L的生根粉处理能够显著促进这些木本植物的萌发、生根、根长或扦插成活率,从而促进这些木本植物的扦插繁殖。  相似文献   

6.
2002—2005年在山西太原和临汾就旱地冬小麦应用绿色抗旱剂的增产效应及耐旱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DR1号、GDR2号和GDR3号抗旱剂较好地协调了旱地冬小麦的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具有较好的产量效应;耐旱性试验表明,随着PEG浓度的增高,各处理发芽和生根受到抑制作用越明显,GDR1号处理的发芽率、芽长、生根率、根数和根长的抗旱性优于对照;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绿色抗旱剂GDR1号的出苗率、幼苗和根系生长与不同PEG浓度条件下的处理结果相一致。说明GDR1号抗旱剂具有较好的抗水分胁迫作用。该项研究为旱地冬小麦应用生长调节剂开辟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7.
沙棘的采收保鲜与榨汁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俗称醋柳、酸制、黑刺。沙棘耐寒、耐旱、适应性强,在黄土高原、太行山区及沙丘等无污染的地带常有大面积的天然林分布,因其生长环境未受任何环境污染而使得沙棘果成为有机产品。这为沙棘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机遇,然而,不适当的采收、保鲜与榨汁,将会降低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4种植物生长激素对大果沙棘温室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对沙棘品种(中俄杂交,中国无刺,向阳,楚伊,浑金)嫩枝扦插枝条用4种植物生长刺激素(吲哚丁酸,吲哚乙酸,α-奈乙酸,生根剂)配置成一定浓度溶液浸泡沙棘插条,筛选提高成活率的最佳试剂。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刺激素中吲哚丁酸和生根剂处理的大果沙棘插条成活率较好,而供试的大果沙棘品种中浑金﹑向阳成活率较高较易扦插成活。  相似文献   

9.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镍化合物对蚕豆和冬小麦根端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镍不同程度地引起蚕豆和冬小麦细胞的损伤。在15μg/ml浓度下,镍化合物可诱导蚕豆根端细胞核变形,液泡内有凝聚物断续性附着于液泡膜内侧。在相同浓度下,硫酸镍对冬小麦根端细胞内部结构影响较小。在80μg/ml浓度下,冬小麦细胞液泡有凝聚性变化,质壁有轻度分离。而蚕豆在此浓度处理下,核固缩,核膜崩解,细胞内部电子密度明显升高,结构呈凝聚状,欠清晰,液泡出现凝聚性变化,质壁出现重度分离。以上结果意味着镍化合物对蚕豆的损伤程度要高于对冬小麦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0.
沙棘是一种有共生固氮能力的耐旱野生落叶灌木或乔木,属胡颓子科沙棘属。叶、果均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宜于在干旱地区造林绿化。非沙棘自然分布区引  相似文献   

11.
不同程度水分处理对烟农21根系抗旱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此文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冬小麦根系抗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度和严重水分胁迫条件下,单株根干重、根冠比和次生根数目增加,但冠干重降低,且烟农21根干重、冠干重、次生根数目均高于鲁麦21,说明烟农21根系形态抗旱性优于鲁麦21。中度水分胁迫和严重水分胁迫条件下,烟农21和鲁麦21根系活力均降低;各生育时期根系活力差异显著,拔节期>挑旗期>开花期>成熟期;烟农21根系活力降低幅度明显低于鲁麦21。中度和严重水分胁迫下,烟农21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了32.8%、65.6%,脯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327%和514%。水分胁迫提高了两品种根系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各生育期根系SOD、POD酶活性比较,开花期>挑旗期>拔节期>成熟期。说明烟农21抗旱性优于鲁麦21。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施肥水平下黍子根系对干旱胁迫的反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张永清  苗果园 《作物学报》2006,32(4):601-606
不同施肥水平下黍子根系对干旱胁迫的生物学响应研究表明,无论施肥与否,拔节期或抽穗期干旱胁迫均会使黍子根重、根长、根活力、次生根数、根系SOD活性及株高与地上部干重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增高;水分胁迫解除后,黍子根系增长迅速,表现出明显的补偿效应和根系对水分反应敏感的特点,但干旱造成的不利影响在后期未能完全补偿。抽穗期干旱胁迫对黍子的影响大于拔节期,这是由于拔节期胁迫后恢复水分供应,根系有较长的时间与空间进行补偿的结果。通过施肥改善土壤肥力,可以肥促根、以肥调水、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和增加产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干旱胁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土壤水分对冬小麦初生根和次生根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3-1994年冬小麦管栽水分试验结果表明,初生根与次生根生长量、数量及分枝能力基本与土体水量呈正相关,胁迫程度愈深,受抑程度愈大。初生根特别是一、二次根及其分枝数人有很强抗逆能力。水量愈大,三,四次根数愈多。次生根尤其是其数量对对水土土水环境极为敏感。当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60%时,受到严重抑制。胁迫后复水,使初一根三次根数量增加,根系活性延长,地次生根的激励作用更大,前期胁迫愈严重。促  相似文献   

14.
不同抗旱性花生品种根系形态及生理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12个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 在人工控水条件下, 通过苗期及结荚期干旱试验, 对比分析花生品种苗期根系性状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花生苗期与结荚期抗旱性基本一致。利用产量抗旱系数可把12个花生品种的抗旱性划分为强、中、弱3级, 抗旱性强的品种为A596、山花11和如皋西洋生, 中度抗旱品种为花育20、农大818、海花1号、山花9号和79266, 抗旱性弱的品种有ICG6848、白沙1016、花17和蓬莱一窝猴。山花11可作为花生强抗旱性鉴定的标准品种, 79266可作为花生弱抗旱性鉴定的标准品种。山花9号、山花11、花育20的根系抗旱机制为较大的根量及根系吸收能力, 而A596、如皋西洋生、农大818、山花11为较强的根系抗氧化能力及膜稳定性。相关分析表明, 苗期重度干旱胁迫下的单株根系干重、体积、总吸收面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与品种抗旱系数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 对照与重度干旱胁迫下的以上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 在花生出苗后10 d进行40%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干旱胁迫, 持续胁迫至出苗24 d的单株根系干重、体积、总吸收面积、根尖SOD活性和MDA含量可鉴定花生品种的根系抗旱能力, 正常水分下的性状值也能反映根系性状的抗旱级别。山花11可作为花生根系形态及生理优异抗旱性状鉴定的标准品种。  相似文献   

15.
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燕麦品种根部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了解燕麦抗旱生理机制,以抗旱性不同的燕麦品种‘蒙燕1号’和‘坝莜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式,研究拔节期和抽穗期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燕麦品种根部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拔节期抗旱品种‘蒙燕1号’在重度胁迫下根部可溶性蛋白合成受抑制,弱抗品种‘坝莜3号’在中度胁迫下就受到抑制,在抽穗期随着水分胁迫加剧,弱抗品种‘坝莜3号’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幅度大于抗旱品种‘蒙燕1号’;在2个生育时期,可溶性糖、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相对电导率均随胁迫梯度加剧而升高;重度胁迫下丙二醛(MDA)在拔节期和抽穗期,‘蒙燕1号’分别上升了39.79%、14.88%,而‘坝莜3号’分别上升了188%、45.98%;在拔节期重度胁迫下,‘蒙燕1号’的POD活性上升27.4%,而‘坝莜3号’上升了98%;抽穗期,在中度胁迫下‘坝莜3号’品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33.16%,而‘蒙燕1号’品种仍维持较高水平仅下降4.05%。综合分析表明,拔节期,中度胁迫下抗旱品种‘蒙燕1号’的根部生理特性受影响较小,具有较优的抗旱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16.
对不同程度土壤干旱胁迫下玉米根、茎、叶中脱落酸含量与产量形成进行了试验研究。充足底墒播种后采用5个土壤水分处理(分别占土壤田间持水量>80%、70%~80%、60%~70%、50%~60%、40%~50%,代号为WT1~WT5),并遮去自然降水。试验结果表明,拔节期从中等干旱胁迫开始,玉米根、茎、叶中ABA含量大幅度增加,干旱加剧会使根  相似文献   

17.
水分胁迫条件下有机肥对小麦根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张永清  苗果园 《作物学报》2006,32(6):811-816
水分胁迫条件下施用有机肥对小麦根苗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无论施肥与否,小麦根系均表现出根重下降、根长缩短、根活力降低、次生根数与根系吸收面积减小、根系SOD、P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和根冠比明显增高的趋势。但施有机肥促进小麦根系的生长,改善根系生理特性,增加根系吸收面积和活力,具以肥促根、以肥调水、延缓根系衰老的作用。有机肥和土壤水分对小麦产量的增加具有明显的正交互作用,特别是在小麦生长中心发生转换的关键时期,即拔节期,水肥的显著互作促进根系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干旱胁迫的影响,最终导致土壤水分利用率的提高和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Summary Avoidance of drought stress is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root system characteristics and root development. The inheritance of root pulling resistance in rice (Oryza sativa L.) was investigated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visual field scores for drought tolerance was studied. Transgressive segregation for high root pulling resistance was observed in 3 crosses (high x high, low x high, and intermediate x intermediate). Both dominant and additive genes control the variation. F1 superiority for high root pulling resistance was observed and could be exploited in an F1 hybrid breeding program. F2 distribution curves indicated that plants highly resistant to root pulling can be obtained not only from low x high and high x high crosses, but also from intermediate x intermediate crosses. Root pulling resistance in rice has a low heritability (39 to 47%). Thus, breeding for a high root pulling resistance may best be accomplished by selection based on line means rather than individual plant selection. Field screening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eaf water potential among random F3 lines. F3 lines with higher leaf water potential had better visual scores for drought tolerance. Visual drought tolerance scores were correlated with root pulling resistance. Plants with high root pulling resistance had the ability to maintain higher leaf water potentials under severe drought stress. The usefulness of the root pulling technique in selecting drought tolerant genotypes was confirmed.  相似文献   

19.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冬小麦根系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冬小麦根系在土壤深度中的分布规律,为精细化农田灌溉提供技术支撑.采用池栽定量灌溉的方法,在冬小麦的几个主要生长发育期进行0~10 cm,10~20 cm,20~30 cm土壤层次的根系鲜重、干重测定并计算不同层次土壤中的根系占整个根系干重的百分数.结果表明0~10cm土壤中根干重占总重80%以上,10~20cm土壤中根干重占总重10%以上,20~30cm土壤中根干重占总重5%左右.小穗型品种山农20根干重顺序孕穗期是轻度干旱>水分过量、干旱和适宜水分,开花期是适宜水分>轻度干旱>水分过量>干旱.大穗型品种山农21根干重顺序孕穗期是适宜水分>水分过量>轻度干旱>干旱,开花期是适宜水分>水分过量>轻度干旱>干旱.在干旱型生产上多采用小穗型品种,根系强大,可减轻干旱危害,小麦全生育期生产上以灌溉水为宜.  相似文献   

20.
水稻开花期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筛选   总被引:43,自引:3,他引:40  
水稻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筛选已成为水稻抗旱性研究课题的热点之一。本文利用10个水、旱稻品种(组合),在开花期水分胁迫条件下,测定了剑叶叶绿素、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株高,叶面积及光合速率等10项与抗旱性有关的形态和生理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开花期叶片脯氨酸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气孔导度、叶面积等4项指标对水稻的抗旱性有显著影响,可作为水稻开花期抗旱性鉴定指标。利用所建立的最优回归方程对供试品种(组合)进行了抗旱性预测,结果与它们在田间表现基本一致, 表明用这4个指标在开花期对水稻抗旱性进行鉴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