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卷柏和圆枝卷柏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叶片相对含水量、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MDA)、叶绿素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5项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天数的增加,2种植物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叶绿素含量不同程度下降,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其中圆枝卷柏出现拐点的时间早于卷柏。综合分析表明,卷柏比圆枝卷柏更抗旱。  相似文献   

2.
水分胁迫对云锦杜鹃抗氧化系统和脂类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柯世省  杨敏文 《园艺学报》2007,34(5):1217-1222
 以盆栽年生云锦杜鹃苗木为材料, 分别设对照、轻度胁迫、中度胁迫、重度胁迫个处理,研究土壤水分胁迫对云锦杜鹃叶片脂类过氧化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和轻度胁迫相比,中度和重度胁迫导致了活性氧产生速率、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质膜透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谷胧甘肤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降低。而抗坏血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则在中度水分胁迫下上升, 重度水分胁迫下下降。过度水分胁迫导致脂类过氧化严重, 对云锦杜鹃生长造成一定的伤害。  相似文献   

3.
以德州白条豇豆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正常水分(对照)、轻度干旱胁迫和中度干旱胁迫等处理对豇豆品质与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同对照相比,轻度与中度干旱胁迫下,豇豆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光合特性和叶绿素含量呈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且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大,降幅越大;而豇豆荚果的维生素C、硝酸盐与可溶性糖含量则随胁迫程度的加剧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同时,叶片的SOD、CAT活性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显著升高,叶片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亦明显上升,且在中度干旱胁迫下的升高幅度明显大于轻度胁迫,说明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对豇豆的细胞膜伤害较大,导致豇豆代谢紊乱而发生膜脂的过氧化。综合分析认为,干旱胁迫能使豇豆叶片的生理特性发生改变,并导致豇豆产量显著降低,但对荚果品质有一定的改善效应。  相似文献   

4.
刘敏  厉悦  汲文宪  梁艳  张志  陈阳 《北方园艺》2016,(11):61-67
为筛选适合节水型园林建设中运用的抗旱性较强的植物,以5种黄色系菊科植物(万寿菊、孔雀草、雏菊、金鸡菊和天人菊)为试验材料,用3个浓度(10%、20%、30%)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研究了被测试植物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并进行了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3种PEG浓度胁迫下均表现为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5种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持续下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升后降,质膜相对透性和脯氨酸含量持续增加,且高浓度PEG引起的各项指标变幅大于低浓度下的变化幅度;但5种幼苗叶片内丙二醛积累情况有所差异,3种PEG浓度下都是孔雀草、天人菊和万寿菊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幼苗叶片中的丙二醛含量先降后升,而雏菊和金鸡菊则一直逐渐增加。利用隶属函数法对5种植物幼苗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天人菊抗旱性最强,孔雀草次之,雏菊最弱;重度水分胁迫下,孔雀草抗旱性最强,天人菊次之,雏菊最弱。  相似文献   

5.
王翠 《西北园艺》2023,(2):36-39
以2年生沙枣幼苗为材料,以正常供水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干旱程度(轻度、中度、重度)胁迫下沙枣幼苗生长指标、光合参数、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以及抗氧化酶(SOD和POD)活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沙枣幼苗的株高、地径和净光合速率,轻度干旱影响较小,中度和重度干旱影响较大;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在干旱胁迫下显著增加,干旱程度越重,其含量越高;SOD和POD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中度干旱下达到最大值。因此,沙枣的抗旱机制能够应对短期内的轻度和中度干旱。  相似文献   

6.
以盆栽八棱海棠幼苗为试材,保持45%~50%土壤含水量进行中度干旱处理,研究干旱胁迫过程中丙二醛和质膜透性的动态变化与八棱海棠的抗旱关系。结果表明:八棱海棠在中等干旱胁迫下,叶片的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均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但质膜透性在前4d增加较慢,第5天开始明显增加;而丙二醛在前5d增加较慢,5d后增加较大。前期还能抵抗一定的干旱胁迫的强度,当超过一定强度时,细胞大量坏死,植物受到严重伤害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7.
盐胁迫对珠美海棠和山定子膜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实验以耐盐种珠美海棠(MaluszumiMats)和盐敏感种山定子[Malusbaccata(L.)Borkh]为试材,比较研究了在盐胁迫下叶片质膜透性、叶绿素和丙二醛(MDA)含量、膜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根质膜透性的变化,为探索苹果属植物耐盐机制提供素材。结果表明,盐胁迫对根质膜透性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导致叶片质膜透性增加,盐敏感种山定子的质膜透性高于耐盐的珠美海棠。随盐胁迫加重,叶绿素a、b含量降低,叶绿素a/b比值增加,类胡萝卜素变化不明显。MDA含量随盐胁迫而升高,但珠美海棠低于山定子。山定子叶片中SOD、POD、CAT活性随盐胁迫加重而降低,而珠美海棠SOD活性在盐胁迫下保持稳定,POD、CAT活性增高。由此可见珠美海棠在盐胁迫条件下有活性较高的膜保护酶系统。  相似文献   

8.
一氧化氮提高黄瓜幼苗耐涝性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7,(1):18-21
为了提高黄瓜幼苗的耐涝性,以100μmol·L~(-1)硝普钠(SNP)作为一氧化氮供体,研究了一氧化氮对淹水胁迫下黄瓜幼苗细胞质膜、光合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一氧化氮能抑制淹水胁迫期间黄瓜根质膜相对透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增加,淹水8 d时,经SNP处理的黄瓜根质膜相对透性和丙二醛含量与对照分别达到显著和极显著差异;能延缓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下降,使淹水期间叶片能维持较高的光合能力,淹水8 d时,经SNP处理的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极显著高于对照;外源一氧化氮能提高淹水胁迫时黄瓜根SOD、POD、CAT的活性,淹水8 d时,经SNP处理的黄瓜根SOD、POD活性与对照达到极显著差异,CAT活性与对照达到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外源一氧化氮能提高黄瓜幼苗的耐涝性。  相似文献   

9.
以1a生组培琴叶榕盆栽苗为试材,控水模拟不同土壤水分状况,探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琴叶榕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提高,琴叶榕株高、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都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强而显著升高;POD活性随干旱胁迫的加强而升高;SOD活性在轻度和中度干旱下上升,在严重干旱胁迫时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0.
以日本引进的勋章菊为材料进行抗旱性试验,测定干旱胁迫下叶片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含量(MDA)、相对电导率、总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天数的增加,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呈缓慢上升趋势,细胞膜透性增大;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盆栽勋章菊在连续10 d不浇水的条件下,复水后仍可成活生长,表明勋章菊具有很强的抗旱性,为勋章菊在应用过程中低成本养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博  董然 《北方园艺》2012,(16):72-75
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浓度为0、10%、20%、30%4种溶液,进行模拟干旱试验,对长白山地区的溪荪、玉蝉花、山鸢尾3种鸢尾苗进行渗透胁迫,测定其膜相对透性(RP)、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研究在水分胁迫条件下3种鸢尾苗细胞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以及保护酶系统的变化情况及对植物的伤害过程和对逆境的反应。结果表明:渗透胁迫36、72h之后,叶片的质膜相对透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以山鸢尾的上升幅度最大,溪荪上升幅度最小;脯氨酸(Pro)含量随着干旱胁迫浓度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上升,溪荪上升的幅度较小;过氧化物酶(POD)也均有上升,溪荪和玉蝉花上升幅度较大,而山鸢尾上升趋于平缓。研究表明,较小的质膜透性和脯氨酸含量,及较大POD活性,可以作为鸢尾抗旱的3个重要指标。综合分析认为,3种鸢尾植物的抗旱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溪荪玉蝉花山鸢尾。  相似文献   

12.
干旱条件下山楂细胞膜磷脂和脂肪酸的含量发生变化。轻度干旱时磷脂酰胆碱即发生降解,叶片中磷脂酰甘油增多,严重干旱时叶片中磷脂酰甘油减少,磷脂酰乙醇胺明显减少。嫩茎中磷脂酰乙醇胺在干旱时呈明显减少趋势,严重干旱时磷脂酰胆碱含量显著下降。轻度干旱山楂脂肪酸中亚麻酸含量增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无明显变化,叶片总饱和脂肪酸减少,茎中饱和脂肪酸变化不明显;严重干旱时亚油酸含量明显减少,饱和脂肪酸增多,茎中不饱和脂肪酸明显减少。轻度干旱时脂肪酸不饱和系数值明显增大,严重干旱时脂肪酸不饱和系数值降低。  相似文献   

13.
干旱胁迫下葡萄根系的生理生化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盆栽不同抗旱类型葡萄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干旱胁迫下,葡萄根系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葡萄根系的生理生化指标与抗旱性有密切的相关性。葡萄根系的相对电导率值,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而增大,抗旱性强的品种其膜结构破坏相对要轻,其相对电导率变化小,因此其相对电导率值维持较低的水平;随干旱胁迫加强,不同葡萄品种根系组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呈现上升趋势,抗旱的葡萄品种,其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明显大于不抗旱品种;干旱胁迫下,葡萄根系丙二醛含量增加,抗旱性弱品种增幅大,抗旱性强的品种增幅小;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强,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抗旱性强的葡萄品种,其根系过氧化物酶活性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高温和干旱胁迫对尾巨桉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木本植物尾巨桉无性系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高温(40℃)和干旱胁迫(停止浇水)对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温和干旱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幼苗受害指数、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均明显降低,干旱胁迫的影响大于高温胁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夏秋季旱涝胁迫对红叶石楠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曹晶  姜卫兵  翁忙玲  姜武 《园艺学报》2007,34(1):163-167
 分别于夏、秋两季, 以1年生红叶石楠扦插苗为试材, 采用盆栽调控水分的方法, 研究了干旱和淹水胁迫下叶片的丙二醛(MDA) 含量和细胞膜透性、色素含量以及光合生理参数等的变化。结果表明, 夏、秋季干旱和淹水胁迫均使叶片MDA含量和质膜透性显著上升, 叶绿素(Chl. ) 含量降低, 花色素苷(Ant. ) 含量增加; 净光合速率( Pn) 、水分利用效率(WUE) 、表观量子效率(AQY) 和羧化效率(CE) 等指标下降, 光饱和点(LSP) 降低; 光补偿点(LCP) 升高, 可利用的光强范围变小; 夏季水分胁迫对红叶石楠的膜伤害大于秋季, Chl. 降幅低于秋季, 类胡萝卜素(Car. ) 含量夏季上升而秋季下降,LSP对降及LCP上升的幅度小于秋季, 但Pn降幅却表现为干旱处理小于秋季, 淹水处理大于秋季; 其中夏季淹水胁迫对红叶石楠膜伤害和Pn、WUE、AQY、CE的影响较干旱胁迫大, 光合下降在胁迫初期为气孔限制, 到中、后期转化为非气孔限制; 与Pn密切相关的气候因子(关联度从高到低排列) 依次为大气温度( Ta) 、大气CO2浓度(CO2 ) 和光照强度( PFD) 。而在秋季, 干旱胁迫对红叶石楠膜伤害和Pn、WUE、AQY和CE的影响较淹水胁迫大, 光合下降主要表现为非气孔限制; 与Pn密切相关的气候因子(关联度从高到低排列) 依次为大气水汽压(Vp) 、PFD和CO2。  相似文献   

16.
干旱胁迫下细叶景天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控水方法,研究了细叶景天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总体变化呈上升趋势的有SOD、质膜相对透性、MDA、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而CAT呈先上升而后下降接近于对照的变化;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持续20 d的干旱胁迫并未对其观赏效果产生显著影响,表明细叶景天有较强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7.
CPPU对番木瓜干旱胁迫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胁迫下,番木瓜叶片水势、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明显下降,而电导率、POD活性、MDA和H2O2含量则显著上升。分别用10、30、50mg/L的CPPU预处理有效地降低了干旱条件下番木瓜叶片细胞的MDA、电导率和H2O2含量的增加程度,并能减缓叶片叶绿素总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降低。试验表明CPPU是通过减轻干旱对番木瓜引起的自由基伤害来提高番木瓜的抗旱能力,其中以30mg/L浓度的CPPU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JM提高苹果幼树抗旱性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不同浓度JM(茉莉酸甲酯)处理明显提高干旱条件下盆栽‘首红’苹果幼树茎粗,促进地上部和根的干物质积累,显著提高叶片RWC、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光合速率,对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有不同程度的作用。JM30和70mg/L处理显著提高中度干旱条件下叶片SOD活性,降低质膜透性、MDA含量和叶细胞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不饱和脂肪酸指数。认为JM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苹果幼树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黄瓜盆栽试验,定量浇水模拟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并结合根际施用水杨酸(SA),分析了外源SA对干旱胁迫下幼苗含氮化合物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黄瓜幼苗总氮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下降,无机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并且随干旱胁迫强度增加以及时间延长表现更明显。外源施用0.1 mmol · L-1 SA显著提高了胁迫植株NR和GS活性,总氮、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胁迫前期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了无机氮的积累,其中NR和GS活性分别比不施SA的轻度和重度胁迫植株最多提高了19.63%、12.62%和21.92%、12.72%。表明外源SA提高了干旱胁迫条件下黄瓜幼苗的氮还原和同化能力,这可能是其提高植株抗旱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以1年生科罗拉多蓝杉幼树为试材,对其盆栽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共设对照(CK,40%水分)、轻度干旱(H1,30%水分)、中轻度干旱(H2,20%水分)、中度干旱(H3,10%水分)和重度干旱(H4,5%水分)5个处理,4周后测定蓝杉幼树的生理特性,以期为合理规划蓝杉苗圃水分补给及选择栽植地提供科学支持。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干扰了蓝杉幼树叶片有机渗透物质及相对电导率的平衡,脯氨酸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升高;2)干旱胁迫抑制了蓝杉幼树叶片抗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升高;3)干旱胁迫抑制了蓝杉幼树光合作用速率,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及叶片气体交换速率降低;4)在轻度干旱胁迫(H1)下,蓝杉幼树的生长生理特性相较于CK组并没有受到显著影响,但随着胁迫的加剧,其生理及光合作用特性则明显受到干扰;5)在干旱胁迫的作用下,水分不低于20%是蓝衫幼树能够正常生长的阔值。这说明蓝杉可以在轻度干旱地区进行栽植;其育苗及栽植过程中,应避免过于干旱对其造成有害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